亞洲虎與知識分子的共生之謎引關注:湖北畫家「逆襲」中國社會學會...

2020-12-06 濮網

【原創】編輯發布:黎海濱(whlihaibin)

湖北畫家陳謝的老虎畫新作~

在7月16日結束的中國社會學會2017學術年會上,湖北畫家陳謝以其別具特色的論文和繪畫實驗作品,引起與會學者們的關注。

陳謝與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培林在年會上合影~

陳謝為本次學術年會提交了論文《各尋筆墨會天機――淺談社會共生論對中國寫意畫的影響》並演講,輔以畫作諸子百家虎等中國畫作品展出。他將自己多年來對傳統中國哲學的領悟,對中國古代文學和繪畫作品的涉獵,融入其藝術創作實踐,用以與哲理最貼近的藝術語言,傳達豐富的哲學思想,體現深遠的文化精神。特別是其取材於老虎等動物題材的繪畫作品,以重視人之外的自然理念,傳達了「人法地」的「道法自然」共生哲學。他試圖剖析亞洲虎與知識分子共生之謎的論點,引起不少學者共鳴。

陳謝與復旦大學胡守鈞教授合影~

業餘喜歡畫竹的復旦大學社會共生研究中心主任胡守鈞教授看了陳謝的論文和畫作後評說:論文很有見解,畫作也有獨特的藝術韻味!

陳謝的虎畫在本次年會上展出~

復旦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劉豪興仔細看完展出作品後,特意來到陳謝的座位前表達了自己的讚賞之情。他認為每幅畫都有自己的想法,非常有意義。

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員於真先生說,工作累了,翻翻陳謝的畫冊,居然能夠消除疲勞,感覺這些作品有按摩功能。

中國共生研究院錢宏院長告訴陳謝:看了你的老虎,和傳統的老虎畫不一樣,你的老虎不是那種很兇的老虎,這樣反而更接近真實的老虎。你的這幅天地有大美的作品,讓我看到了老莊,王羲之,甚至王陽明。從老虎的眼神裡能看得到思想,這些畫有中國禪宗的意蘊。

陳謝虎畫新作~

相關焦點

  • 亞洲新虎-菲律賓
    其實菲律賓在二戰後,曾與日本和緬甸同屬亞洲最富國之一。之後,20世紀90年代初,菲律賓經濟保持高速增長,與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四國,都像1980年代的亞洲四小龍一樣突飛猛進,因而得名「亞洲四小虎」。近幾年,在上任總統阿基諾三世任期內,其在此前任「經濟治理能手」阿羅約執政期間打下良好基礎上,菲律賓經濟成績單一路亮眼,維持在6%以上的高速增長,不時還僅次於中國,名列亞洲排名第二。2016年,自受菲國人民一致擁戴的鐵腕總統杜特爾特上任實施了各種強勢政策,菲律賓經濟不僅在整個亞洲地區搶眼,更是吸引了世界關注的目光,使菲律賓成功回歸「亞洲四小虎」之列!
  • 揭秘大自然神秘的6個未解之謎,九頭鳥之謎你知道嗎?
    2、天上九頭鳥之謎你知道嗎?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很多人對湖北人的了解,都是源於這句話,對於此話中的「九頭鳥」人們有很多種理解。有人說這是說湖北人有九個頭腦,形容非常的狡猾聰明。也有人說九頭鳥是指湖北人生命力頑強。這個九頭鳥到底是個什麼生物?九頭鳥之謎其實是源於古代的《山海經》。
  • 十萬億超級市場加持,「亞洲虎」越南能否逆襲成功
    五十年前,利用發達國家產業轉移的歷史機遇,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通過資本、技術和勞動力優勢,迅速走上了工業化發展道路,成為發達經濟體。如今,歷史的一幕又要重新上演,西方國家出於產業安全,正大力推動全球供應鏈重構,紛紛把目光投向成本更低、勞動力資源充沛、區位優勢獨特的越南,尤其是歐洲越南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十萬億美元巨無霸市場的加持,作為東協「領頭羊」的越南能成功逆襲,如期實現30年後成為發達經濟體的國家願景嗎?
  • 調查顯示中國需戰略知識分子 部分學者質疑提法-知識分子 戰略...
    除對戰略知識分子概念進行深入的論證與研討外,我們將對這一問題進行更深入地分析與挖掘。所有這些,既不是對某一概念進行炒作、吸引眼球,更不是為了鼓譟、引人關注,而是出於一個媒體人的職業精神與理想追求。讓我們進一步認識信息社會、知識時代和知識分子本身,讓我們在埋頭苦幹的同時,進一步登高望遠,仰望星空,期待那些思想巨星的出現,為知識分子立標杆,為思想發展作引領。
  • 中國寫意虎畫家多倫多展出40米長卷畫作 (1/3)
    中國寫意虎畫家多倫多展出/3) "← →"翻頁 當地時間3月2日,中國寫意虎畫家邢春來
  • 著名畫家方琦的寫意虎解讀
    著名畫家方琦的寫意虎解讀 xm.fjsen.com 2013-11-27 10:49   來源:博寶藝術網    我來說兩句 虎畫藝術題材豐富多彩,意蘊深刻而廣泛,滲透著中國儒、道、釋各家的哲學思想和審美觀念,同時又與我國的民俗緊密相關。
  • 共生:生物進化和多樣性之謎
    這些動物體內有數以億計的共生細菌,其中,這些共生細菌的重量可達到管棲蠕蟲體重的60%,通過氧化從海底熱液中噴出的H2S獲取能量,並從海水中獲取氧O2,然後和二氧化碳CO2進行碳酸固定合成有機物,為蠕蟲提供養分。海底熱液口周圍的貝類體內共生細菌也是通過氧化H2S和H2獲取能量和養分提供給與之共生的貝類。這正是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早期生物的生存途徑和法則。
  • 臺灣畫家石虎:掀起市場旋風的書畫多面手
    [摘要]一個畫家若想在市場上獲得青睞,個人綜合素質是一個考量,能調動市場、政治、媒體等多方資源而不僅僅是學術資源的藝術家,更容易獲得市場的成功。在這一點上,石虎和畢卡索的共同之處非常多。作為中國美術界的一員驍將,石虎多年超凡的繪畫探索證實了傳統在現代復活的巨大能量,他的作品既顛覆傳統,又深深根植於傳統,技法多變,不拘章法,具有深深的個人印記且難以模仿。難得的是,其作品的雅俗共賞性極強,從名門雅士到販夫走卒,均能從中獲取體驗,這也難怪石虎但凡辦展,便會形成社會文化景觀。
  • 亞洲虎非洲獅,美洲豹歐洲狼,誰才是陸地之王?
    關注猛獸的人們,或許都發現了這麼一個規律,那就是世界上的猛獸好像約定好了似的,彼此雄霸一方,領地互不重疊,避免了雙方之間的惡戰。比如老虎生活在亞洲森林,足跡從未走出亞洲;獅子多在非洲草原,進入亞洲的獅子也沒能進入內陸森林;歐洲平原上既沒有老虎也沒有獅子,這裡是狼群與棕熊的天下;美洲地區,美洲豹與美洲獅算得上是「雙雄」稱霸。
  • 楊奎松:中國知識分子是如何消失的?
    中國近代史研究員楊奎松在華東師範大學的一次演講當中的主題是: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政治選擇。這一演講受到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很多人因他的演講開始討論關於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一些問題。  很多人覺得中國現代知識分子正在慢慢消失。
  • 港媒:中國升級「亞洲虎」發展模式
    香港「亞洲時報」在線11月2日文章,原題:中國升級亞洲發展模式  日本的發展模式曾是世界用來衡量亞洲成功的尺度。到20世紀80年代,兩種「亞洲虎」出現。前日本殖民地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成為製造業超級明星。他們或多或少採用了東京的戰略,通過工業增長來磨鍊競爭力,提高生活水平。
  • 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你知道是哪些地方嗎?
    「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幾乎同時崛起於上個世紀60年代末,亞洲四小龍至今為止依舊被公認為現在發達國家及地區,但差不多在同一時間崛起的「亞洲四小虎」卻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那四小龍和四小虎分別是哪些地方和國家你知道嗎?
  • 亞洲四小虎,經濟實力誰最「虎」?
    亞洲四小虎,經濟實力誰最虎?亞洲四小虎是指東南亞的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四國。這四個國家的經濟由於在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呈現高速發展,並且經濟實力上僅次於亞洲四小龍(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韓國),因而得名。
  • 孫虎先生受聘為廣東省土木建築學會環境藝術專業委員會委員
    ▲ 2020年度委員會換屆大會暨學術論壇活動現場▲ 我司董事長兼首席設計師 孫虎先生受邀出席(左一)近日,由廣東省土木建築學會環境藝術專業委員會主辦,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廣州城建開發設計院有限公司承辦的「廣東省土木建築學會環境藝術專業委員會換屆大會暨學術論壇
  • 調查顯示中國需戰略知識分子 部分學者質疑提法
    除對戰略知識分子概念進行深入的論證與研討外,我們將對這一問題進行更深入地分析與挖掘。所有這些,既不是對某一概念進行炒作、吸引眼球,更不是為了鼓譟、引人關注,而是出於一個媒體人的職業精神與理想追求。讓我們進一步認識信息社會、知識時代和知識分子本身,讓我們在埋頭苦幹的同時,進一步登高望遠,仰望星空,期待那些思想巨星的出現,為知識分子立標杆,為思想發展作引領。
  • 會議︱中國知識分子研究的新問題、新視域與新方法
    他欣賞託洛茨基的文學評論,並批評中國左翼文壇的「辱罵」和「恐嚇」之風。魯迅譯介的蘇聯文學作品均為史達林時期以前的。魯迅沒有列寧的政黨政治的概念,屬於草根左翼,是有自己個性的同路人知識分子。第二,自由主義語境下難以解析魯迅。張鳳舉、周作人、許壽裳、張中行、汪曾祺等強調魯迅非政治化的方面,側重其「消極自由」方面。
  • 湖北最大原始森林,居世界四大自然之謎首位,傳有野人卻至今無解
    早在1784年我國就有西藏野人的文獻記載,後來陸續有考察隊深入藏東,但野人仍是一個謎。除了西藏,湖北神農架地區的野人也頗受關注。之所以於此,是因為近幾十年來,不斷有目擊「野人」的報告。1998年12月14日,中國官方首次正式宣布:神農架沒有「野人」。認為「野人」不存在的理由是,動物學界判定某種動物有無的標準是標本,但迄今為止都沒有找到「野人」活體、屍體或骨骼,而世界上也沒有一個國家拍攝到一例確認是人形動物的較清晰圖像。
  • 著名畫家劉進全 熊貓系列作品欣賞
    也是歷史性的第一次馬來西亞專門為這位中國熊貓畫家出的具有代表性的明信片。同期接受中央電視臺採訪並在朝聞天下播出。2015年9月16平尺作品由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收藏。2017年中國四川美術家協會會員。2016年,中國及馬來西亞歷史上第一位中國畫家被邀請進皇官,作品還被收入馬來西亞雪蘭莪皇官收藏。鏡泉先生學畫四十餘載,首先著力於寫意山水畫的創作,從開始實實在在的用筆,不斷的復加和重疊渲染出真實的自然之美,到後來,先生把自己對大自然的感悟不露痕跡的展現在山水畫作之中,達到虛中求實的效果。
  • 揭開湖北神農架野人之謎(圖片)
    野人——是世界四大謎之一。
  • 夏登山、邵有學:中國翻譯史上的「李約瑟之謎」
    翻譯是否同李約瑟之謎、韋伯難題一樣應該在宗教和儒家文化中尋找答案呢?本文試圖在史料考察的基礎上回答翻譯史上的這個「李約瑟之謎」。 2. 翻譯史上的雙線傳統 在回答這一問題之前,我們應該注意到,數千年中國翻譯史上的翻譯家們在對翻譯的理論思考方面所邁出的步伐是不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