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著"傳承、傳播中國文化的使命感,讓更多的'後浪'擁有國際視野,有能力對話世界"的信念,2020年8月2日,由在線青少兒英語教育品牌51Talk等承辦的"中華少年說·戰'疫'好榜樣"複選活動成都站在匯融創客廣場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一場東西方文化的驚豔邂逅也就此展開。
36位來自四川、重慶、青海、陝西等地的少年,通過英文主題演講和才藝表演,讓中華傳統的歷史文化歷久彌新,再次煥發生機。經過一番角逐,最終。黃漫姍、李知遠、曾明帥和肖李朵兒分別獲得低年級組的冠亞季軍和最佳風採獎,李子祺、李睿凌、張景涵和樊雨鴻分別獲得高年級組的冠亞季軍和最佳風採獎,他們也將同其他四大賽區的小選手匯集首都北京,在古老的長城之巔共話傳統文化新魅力。
此次英文演講主題圍繞"五育"展開。1912年初,民主主義教育家蔡元培發表《對於教育方針之意見》提出"五育"並舉的教育方針。"提高國民道德,鍛鍊國民體格,普及科學知識,培養藝術興趣"也日漸成為培育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的應有之義。
(選手黃漫姍在活動現場進行主題演講)
8歲的"超能力"女孩黃漫姍來自成都,她用流利的英語進行詩歌朗誦《如果有超能力》,希望自己可以好好讀書,為中華民族富強而讀書。在她的演講中,她也通過李冰修都江堰的故事來論述"五育教育"對現代社會的意義。在她看來,都江堰正是古蜀創新創造精神的結晶。今天,自己和小夥伴更應該奮發圖強,讓悠久的天府文化繼續潤澤成都,將創新創造的華夏基因繼續傳承和發揚光大。
(選手李子祺在活動現場用流利的口語贏得評委的認可和讚賞)
10歲的李子祺同樣來自成都,在他小小的身體蘊藏了大大的能量。在他看來,"五育"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熟知的小故事,如司馬光砸缸,孔融讓梨,愚公移山,鐵杵磨成針應該翻譯成英文,讓更多的外國朋友了解,同時這些故事都是"五育教育"最好的例證,我們有能力也有義務做好傳承工作,做個德智體美勞的好少年。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深化的背景下,提高文化開放水平,更加廣泛地參與國際交流,增強國際話語權成了每一位中華少年需要思考的議題。而要實現真正的跨文化交流,消除語言的隔閡是第一個關口。
林娜是西南交通大學的英文系副教授,也是此次複選活動的評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她表示,"當今的中國正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世界需要了解中國,中國需要被世界理解。學會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從優秀的中華文化中汲取中國智慧、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真正獲得與世界溝通、對話的能力。"
(西南交通大學林娜副教授為活動選手進行專業點評)
林教授還補充道,"英語學習的關鍵在於高頻學習。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英語學習中只有足夠多的輸入,才有輸出的可能。口語作為英語聽說讀寫中最具挑戰的一部分,一直被中國家長忽視。然而,以51Talk為代表的在線英語教育企業正在改變這種現狀,一對一的教學模式可以保證孩子的學習頻率與興趣,也能幫助孩子更早樹立英文思維,真正掌握英文能力。"
活動現場,來自美國的外籍評審柯南也對小學員的英文水平表示認可,"我被這些小朋友圈粉了,他們口語流利,才華橫溢,在美麗的天府之國給我上了一堂中國傳統文化課,"柯南補充道,"在和他們交流過程中,我發現他們很多都是由菲律賓外教培養出來的。其實,好外教不分國籍,教學態度更為重要!"
本次主題演講徵集活動在中國關心下一代健康體育基金會、教育部關工委、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等單位指導下,由人民數據管理有限公司(國家大數據災備中心)、中國青年網、北京師範大學中國藝術教育研究中心主辦,由人民數據——人民德育數據中心、51Talk青少兒英語、央視頻等單位承辦,康樸樂COMF-PRO兒童學習桌等單位協辦,旨在讓廣大青少年自覺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展現華夏文化魅力。
(成都低年級組選手在活動現場的集體照)
作為此次的承辦單位之一,51Talk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深耕教育行業9年的在線英語培訓機構,51Talk不單單是一個語言培訓平臺,更是肩負起教育者的重任。"我們一直嘗試在英語語言的教學中融入對學生核心素養、全球視野等多維度的培養,不僅打磨課程產品,升級核心技術,更從文化體驗、文化習得、文化輸出上呼應"口語好,學習棒"的理念,讓學生提升英語能力的同時具備應對未來挑戰的綜合能力,進一步踐行'讓每個孩子都有能力對話世界'的使命。"
"中華少年說·戰'疫'好榜樣"複選活動,不僅是學員學習成果的一場場集中展示,更是對外語學習理念的創新性嘗試。在這樣的文化輸出平臺上,小小少年逐步成長,積累鳥瞰世界的中國文化氣派與文化自信。51Talk作為在線英語品牌領航者,通過此次活動也再度彰顯其普惠教育的理念決心,並將始終如一致力於中國在線教育產業的長遠發展,為培養21世紀英才做出應有的貢獻。
責任編輯: WY-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