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6 日下午,安徽省總工會 " 抗擊疫情 勞動閃亮 " 慶 " 五一 " 先進人物事跡報告會,採取網絡直播方式線上線下同時進行,在抗擊疫情或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實踐中作出突出貢獻的 10 名先進人物來到會場,其中 5 名先進人物與大家分享他們的故事。
10 名先進人物以及他們的主要事跡有:帶領全省 8 批 286 個醫療衛生機構 1361 位醫務人員救治患者 3156 人的援鄂醫療隊總領隊、安徽省血吸蟲病防治研究所所長汪天平;帶領 137 名醫護人員收治重型患者 82 人,並成功救治 90 歲以上患者 3 人的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高新院區副院長張泓;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請纓赴鄂,用堅定的信念與細緻的護理挽救武漢金銀潭醫院多名重症患者生命,援鄂臨時黨支部火線發展為預備黨員的 90 後安徽省胸科醫院護士汪海珠;重症及危重症救治成功率 100%,其中救治安徽省年齡最大 92 歲重症患者的省級新冠肺炎救治專家組組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感染病院主任醫師楊田軍;疫情防控期間檢查出入境人員 3000 餘人,疑似病例 130 餘例,確診病例 2 例,參與篩查基礎數據 228.3 萬條的入境來肥人員疫情防控專班成員、合肥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檢查員周鵬;告別身患癌症正在化療的妻子和 85 歲的雙親,主動請戰帶領兩名醫護人員進駐武漢中心醫院後湖院區,治癒康復出院患者 19 人的中鐵四局集團中心醫院內三科主任張浩;在武漢福利院護理老人,每天細心觀察、耐心指導未從事過養老行業的同事解決難題,組織老人開展文化活動,保障他們身心健康的合肥瑤海靜安養親護養院護士長曹月星;面對常常發生呼吸衰竭、休克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重型及危重型患者,熟練操作持續血液淨化治療及 ECMO 體外膜肺等護理技術,記錄疑難病例的重點和難點,改進措施提高護理質量的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護士黃兵;每天穿防護服 10 小時以上,不吃不喝、不上廁所,每天 300 餘門診病人的看診、一輪又一輪留觀病人的護理,近千平方米牆面和地面的清潔,幾十袋上百斤醫療垃圾的處理,多個房間、衛生間的消毒 …… 堅守了一個多月圓滿完成抗疫重任的市級定點醫院、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二病區副護士長沈瓊;每天超過 12 小時連續工作,參與發熱門診、觀察病房、可疑病例院內會診,帶領 4 名醫生和 18 名護士進入確診病區,救治全部確診患者康復出院的省級定點醫院、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病區主任劉紅豔。
這些先進人物堅守崗位、履職盡責、不畏風險、奉獻擔當的感人事跡,弘揚了新時代的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引導全省廣大職工為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作出更大的貢獻。
【來源:合肥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