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抗擊疫情 勞動閃亮」慶「五一」先進人物事跡報告會在安徽省總工會舉行, 5名「抗疫先鋒」講述動人故事,分享人生感悟——
「你的奮鬥,終將偉大」
伴隨熱烈的掌聲、激揚的音樂,佩戴大紅花的勞模先進們先後走到臺前,分享他們在抗疫一線的奮鬥故事。
奮鬥,來自於自信擔當的勇氣。2020年年初,全國各地緊急馳援武漢,安徽省血吸蟲病防治研究所所長汪天平帶領185人組成安徽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深夜抵達武漢。「一場驚心動魄的戰役打響了!我深感責任重大,又滿懷信心,我們是一支勇於擔當、善於作戰、敢打硬仗的隊伍。」
作為全國最早支援武漢的醫療隊之一,他們克服了在防控初期的重重困難,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爭分奪秒救治病人。他們沒有辜負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重託,沒有辜負7000萬江淮兒女的期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樹立了安徽形象,展示了安徽力量,形成了安徽戰法,作出了安徽貢獻。
奮鬥,來自於青春無悔的銳氣。會被口紅「種草」,會被零食「安利」的安徽省胸科醫院「90後」護士汪海珠,在這場戰役中經歷了嚴峻考驗,也收穫了心靈升華。「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我們年輕人挺身而出,燃燒自己的青春卡路裡,跑出青春加速度,交出一份合格的青春答卷。」汪海珠說。
縱使遇到各種困難,也要咬咬牙挺過來。由於長時間穿戴防護服,汪海珠的後腦勺被擠壓出了大塊的血腫,雙手也在多次消毒下嚴重過敏。有一天,她出現了腹瀉的症狀,為了不耽誤搶救病人,忍著尷尬戴上了尿不溼,一整天忍受著難聞的氣味和身體不適,堅持完成了所有的工作。
奮鬥,來自於守望相助的底氣。回想起在武漢的日子,安醫大一附院高新院區副院長張泓幾度哽咽。面對高危險、高壓力、高複雜性環境,從醫33年的她,第一次感覺這般如履薄冰、重任在肩。在武漢堅守的35個日夜,張泓和隊員們同武漢人民共克時艱,「醫護專車」車隊志願者司機,24小時均能第一時間免費接送;駐地青年志願者,總是把熱騰騰的雞蛋、銀耳粥端到醫護人員手上……
「全國人民守望相助,成為我們戰勝病毒的底氣。離開武漢的那一天,我們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的部分醫護人員,共同種下一棵象徵著皖鄂情深的『友誼樹』,這是一棵見證共同抗擊疫情的友誼之樹,是春暖花開、萬物復甦的希望之樹,是全國人民期待的勝利之樹。」張泓說。
中科大附一院重症醫學科楊田軍、安徽合肥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周鵬分別講述了自己的抗疫故事,贏得了現場陣陣掌聲。
臺上深情講述,臺下動情聆聽。一個個質樸閃光的故事,帶來一次次動人心魄的精神洗禮。
每一種偉大都由平凡書寫,每一個奇蹟都由奮鬥創造。「他們用生命守護生命,用奮鬥書寫華章,是我們眼中不折不扣的英雄。你的奮鬥,終將偉大!」安徽省總工會基層工作部一級主任科員張琳琳在聽完報告後十分感動。她說,社會的發展進步、國家的繁榮強大,從來離不開每一位平凡勞動者只爭朝夕的奮鬥拼搏。勞模先進和抗疫先鋒的可貴之處,就是以平凡的勞動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安徽日報 記者 張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