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客戶端5月6日電 今天,安徽省總工會在合肥舉辦「抗擊疫情 勞動閃亮」慶「五一」先進人物事跡報告會。報告團成員由在抗擊疫情或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實踐中作出突出貢獻的10名勞模先進人物組成。報告會線上線下同步進行,來自疫情防控一線的勞模先進代表先後作事跡報告。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疾病控制工作的專業人員,安徽省血吸蟲病防治研究所所長汪天平經歷過非典,參加過98年抗洪救災,汶川地震救災,帶隊支援過西藏。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汪天平擔任安徽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領隊。
「值得驕傲的是我們第一批醫療隊,最先出徵、最後撤離。」報告會上,汪天平心潮澎湃。回望60多天的武漢一線戰「疫」往事,他說,「一樁樁、一件件不勝枚舉;每一個名字都閃閃發亮,縱有千言萬語,也難訴衷腸。」
安醫大一附院高新院區副院長、急診醫學科主任醫師張泓同樣也是此次馳援湖北醫療隊成員之一。由她擔任領隊的安醫大一附院支援湖北醫療隊由37名醫生和100名護士組成,被稱為微縮版的「安醫大一附院」。
「這段日子有風有雨、有血有淚、有生有死,但我想我們終於可以自豪地說,『打勝仗、零感染』,我們做到了!」張泓一段慷慨激昂地話,引得現場掌聲一片。
汪海珠是安徽省胸科醫院的一名「90後」護士,愛追劇,喜歡吃零食。第一時間請戰的她被選入安徽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
在武漢金銀潭醫院的重症監護室裡,汪海珠進行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和護理工作,每天的工作十分緊張。「抗擊疫情是對我們新時代青年人最嚴峻的考驗,也是最華麗的成長禮,更是一段最難忘的經歷。」汪海珠說。
中科大附一院重症醫學科的楊田軍從二月初進入重症隔離病房一直到重症患者清零,在重症治療單元共計30餘天。
康復出院的安徽省年齡最大的93歲患者在出院時拉著楊田軍的手,他笑容滿面的模樣一直深深地印在楊田軍的腦海裡。「對於一位醫護工作者來說還有什麼比成功救治一名患者更重要呢?還有什麼比危重症患者康復出院時的笑容更讓人寬慰呢?」楊田軍說。
和戰「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不一樣的是,周鵬是來自安徽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合肥邊檢站的一線民警。作為一名黨齡近17年的老黨員,一名穿了近15年軍裝的「老兵」,周鵬說,關鍵時刻他必須要敢於豁得出、頂得上!
在熟悉相關醫用護具的操作規範後,周鵬主動承擔前期所有入境航班中湖北籍以及近14天內有湖北旅行史及發熱旅客的查驗任務。「每天近10個小時的工作下來,雖然汗水溼透全身,臉上勒痕生疼,但是我無怨無悔。」周鵬說。
報告會前,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李明,省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徐發成會見了報告團成員一行。(工人日報記者陳華 通訊員常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