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宇徒 發布時間: 2020-05-14 16:11
作者:李宇徒 發布時間: 2020-05-14 16:11
一直以來都有種說法,「教育是個抗周期的行業」,但是,在這次新疫情中,我們看到教育不僅可以「抗」周期,或許還能夠「逆」周期。隨著這波逆勢上漲的行情,以及新的「放水」政策,投資人口袋裡的錢,恐怕是捂不住了。
大部分教育機構融到錢後,一般都會說主要用於「產品升級」或「內容研發」,沒人會說我要「撒幣」。但是嘴上說不要的,一般身體都很誠實。只要你足夠真誠,總能在朋友圈/抖音/快手裡,刷到他們的廣告。
可花錢也是一種能力,甚至算是一種核心能力,花的好,錢就變成了公司的資產,花的不好,公司就變成了別人的資產。因此,如何進行廣告投放,就顯得很重要了。
廣告投放說起來很複雜,但其實最重要的兩個核心就是「投放產品」和「投放渠道」。由於篇幅的限制,我們這次就主要講一講「投放產品」的設計。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開始疑惑,這篇文章和飛機設計有半毛錢關係?別著急,這就上今天的主菜——正交試驗法,一種在飛機選型中常用的試驗設計方法。
為了讓大家便於理解,我將基於一個虛擬案例來講解正交試驗法在「投放產品」設計上的應用。
影響投放效果的產品相關因素假設有一家叫「不高興」的K12教育機構,想基於他們一款叫「沒頭腦」的集訓營產品做一個市場投放測試,結果指標為「投放成本」,即每條有效線索的廣告費用與禮品成本之和。
通過前期梳理,他們發現可能影響投放效果的產品因素包括:適配性、價值感、稀缺性、可信度和重要性等5個一級維度,及SKU數量、課程價格、課程形式等21個二級維度,如下表1所示:
表1,影響投放效果的產品相關因素通過與產品團隊的溝通,市場經理對「沒頭腦」這款集訓營產品的屬性進行了進一步的梳理。如表2所示,從21個因素中,他們找到了7個需要進行測試的因素,分別是:課程價格、課程周期、禮物價值、購買形式、返還學費、禮物限額、品牌背書。
表2 「沒頭腦」集訓營產品因素集合市場團隊這次投放試驗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搞清楚這7種因素對「投放成本」有什麼影響,哪些因素是主要的?哪些因素是次要的?各項因素的哪種水平比較好?從而確定,採用什麼樣的策略,才能使投放成本最低。
因此,他們對因素「課程價格、課程周期、禮物價值、購買形式、返回學費、禮物限額、品牌背書」,在其試驗水平範圍內分別選了2個水平來研究,如表3所示。
PS:這7個因素,其實是7個獨立的變量,「水平」其實就是指變量的值有幾個選擇,例如:課程價格有兩種選擇分別是「9.9元」和「19.9元」,那麼我們就可以說「課程價格」因素只有2個水平。
表3:「沒頭腦」集訓營產品測試因素及水平
全面試驗法針對這個七因子二水平的條件試驗,通常有三種試驗進行方法:
「不高興」的第一位市場經理,提交了第一種方案,「全面試驗法」,這種方法,就是取7因子所有水平之間的所有組合,沒錯,是「所有」組合,即A1B1C1D1E1F1G1,A2B1C1D1E1F1G1,A1B2C1D1E1F1G1, ……,A2B2C2D2E2F2G2,共有2的7次方=128次試驗。
這種方法的優點很明顯,對各個因子與指標的關係,能夠剖析的非常清楚,缺點只有一個——貴。
假設每次試驗的成本為1萬元,試驗取7個因子,每個因子取2個水平,若採用全面試驗法,則需要做2的7次方=128次試驗,花費128萬元,也就是說,一場投放試驗需要將燒掉1輛寶馬X7。假如燒人民幣不犯法的話,我覺得「人民幣」在火裡,都應該比在這位經理手裡經用。
簡單對比法有別於全面試驗法,第二位市場經理提交了第二種方案「簡單對比法」。即變化一個因素而固定其他因素,如首先固定B、C、D、E、F、G於 B1、C1、D1、E1、F1、G1使A變化之:
如得出結果A2實驗效果最好,則接下來固定A於A2,C、D、E、F、G還是C1、D1、E1、F1、G1,使B變化之:
得出結果以B2為最好,則最後固定B於B2,A於A2,D、E、F、G還是D1、E1、F1、G1,使C變化之:
此次類推,只需要做2x7=14次試驗,就能找到最後1個因子G的最佳水平,組成最佳組合。
採用簡單對比法,似乎試驗次數有了極大的降低,但是通過這種試驗方法,得出來的結論真的可靠嗎?
首先這種方法的選點代表性、均勻性很差,這種試驗方法不全面,所選的「組合」不一定是所有組合中最好的。其次,用這種方法比較條件好壞時,是把單個的試驗數據拿來,進行數值上的簡單比較,而試驗數據中必然要包含著誤差成分,所以單個數據的簡單比較不能剔除誤差的幹擾,必然造成結論的不穩定,試驗結果是不可靠的。
正交試驗設計法總結了前兩位的教訓,不高興的老闆,提出了2個要求:「實驗次數少,結論要可靠」。面對這種「既要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多吃草」的刁難,難道真的沒有辦法了嗎?當然不是,第三位市場經理,就提出了一種可靠又省錢的方法——「正交試驗」。
PS:關於正交試驗的具體原理,可以去參考一下優化實驗設計的方法,本著拿來主義的精神,本文就只對「如何用」做介紹了。
選擇正交表
使用正交設計方法,進行試驗方案的設計時,就必須用到正交表。假如你對正交表不熟悉的話,可以使用SPSSAU或「正交試驗小助手」等工具,這些工具能夠根據試驗「因子」數量和「水平」數量,自動生成正交表。
「沒頭腦」這款集訓營產品測試因子共有7個,分別是:課程價格、課程周期、禮物價值、購買形式、返還學費、禮物限額、品牌背書,每個因子有2個水平。因此所選擇的是 L8(2^7) 7因素2水平試驗表,如表4所示。
表4:L8(2^7) 7因素2水平 正交表所有的正交表與L8(2^7) 正交表一樣,都具有以下兩個特點:
(1)在每一列中,各個不同的數字出現的次數相同。在表L8(2^7) 中,每一列有2個水平,水平1、2都是各出現4次。
(2)表中任意兩列並列在一起形成若干個數字對,不同數字對出現的次數也都相同。在表4 L8(2^7) 中,任意兩列並列在一起形成的數字對共有4個:(1,1),(1,2),(2,1),(2,2),每一個數字對各出現2次。
這兩個特點稱為正交性。正是由於正交表具有上述特點,就保證了用正交表安排的試驗方案中因素水平是均衡搭配的,數據點的分布是均勻的。因素、水平數愈多,運用正交試驗設計方法,愈發能顯示出它的優越性,如上述提到的7因素2水平試驗,用全面搭配方案需128次,若用正交表L8(2^7) 來安排,則只需做8次試驗。
正交表設計完成就需要進行試驗了,按照每個試驗搜集200條線索,假設平均每條線索50元的成本計算,8次試驗,共計200*8*50 =8萬的預算。每條投放試驗,各個因素安排參考表4。
試驗結果
通過微信廣告平臺,進行「沒頭腦」集訓營的投放測試,測試不同組合的「沒頭腦」集訓營產品,對投放成本的影響。採用微信廣告平臺進行測試,是因為微信廣告平臺人群覆蓋比較廣,各測試組之間的人群屬性沒有明顯的差異,因此可以抹去渠道差異帶來的誤差,結果差異只和「產品」相關。最終,可以得到每組試驗的結果數據,如表5所示:
表5 」沒頭腦「集訓營產品的投放結果
A >B >C >G>E>F>D
接下來,我們需要用極差法,來對結果數據進行處理。
表中數據的計算舉例,以第3列為例:
數據結論
用極差法分析正交試驗的結果,在試驗範圍內,將各列對試驗指標的影響從大到小的排隊。某列的極差最大,表示該列的數值在試驗範圍內變化時,使試驗指標數值的變化最大。在本試驗範圍內,各因素對「投放成本」的影響是:
課程價 >課程周期 >禮物價值 >品牌背書>返回學費=禮物限額>購買形式
尋找」投放成本「最低的最佳因素組合
首先應搞清,所討論問題的試驗指標的數值是大好還是小好。很明顯,這次試驗結果的指標是「投放成本」,所以數值越低,則該因素水平則越好。故A取A1,B取B2,C取C1,D取D2,E取E1,F取F1,G取G2,最佳組合可能是A1-B2-C1-D2-E1-F1-G2,詳見表6:
表6 」沒頭腦「集訓營產品 最佳組合
本次試驗採用的是極差法分析,要是想要更精確的結論,其實可以採用「方差分析法」,相對極差分析法。方差分析法可以多引出一個結論:各列對試驗指標的影響是否顯著,在什麼水平上顯著。也就說告訴你,哪些因素起的作用大,哪些因素可能是試驗誤差導致的。關於這部分內容,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己去找。
結束語花錢是一種能力,甚至計算是一種核心能力,花的好,錢就變成了公司的資產,花的不好,公司就變成了別人的資產。每一次投放,都是一次試驗,調整好投放的產品,才會有競爭力。既想要「實驗次數少」,又希望「結論可靠」,可以可考慮採用「正交試驗設計法」。
採用正交試驗設計法時,最重要的是找出,可能影響投放效果的產品相關因素,這個過程需要靠經驗和專業,經驗越豐富,則篩選出來的因素就越精準,需要測試的因素越少,自然試驗成本越低。本文列出的這些因素,基本上涵蓋了在線教育行業,集訓營產品的相關因素,要是有不全的,或者過時的,還希望各位能夠發揚「南泥灣精神」——「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 聲明:本文中所提到的「不高興」K12教育機構和「沒頭腦」集訓營產品,均為作者杜撰的,沒有真實參考,也不暗指任何團隊及產品。文中所提到的投放數據,是由作者編撰的,只為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正交試驗法,所得到的結論,並不具備參考性。
1、本文是
芥末堆網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