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物博的中國擁有五湖四海,而江河、大海中的海洋生物資源都是非常之豐富的。就單是魚類,我國已知曉的種類數量就多達3000多種,而不同的魚類有不同的生活習性,對於其生存的水資源也是不同的。近來,有網友爆料發現,蛇頭魚入侵,在廣東多地都發現了「蛇頭魚」,而當地人卻認為這是好事,因為這可能是因水質變好才出現的!
這種魚呈現長圓筒形,頭較大,和「蛇頭」較為相似,因而首批發現者將之稱為「蛇頭魚」。這種「蛇頭魚」和廣東當地俗稱的「財魚」有相似之處,但上了年歲,且經驗豐富的垂釣者卻對「蛇頭魚」很感興趣。經過他們的仔細研究和判斷,他們認為這種魚並非是當地人所熟悉的「財魚」,也不是網友猜測外來侵略新品種,而是很早之前在珠江水系中絕跡的原生魚——七星魚。
七星魚並非是什麼稀有品種,在長江流域很常見。很多廣東當地人表示,七星魚可以說童年時期難忘的美味佳餚。可惜隨著廣東工業化的發展,珠江段水域的汙染,七星魚對於生存水質要求高,一度導致多年前就在珠江段長江流域中尋覓不到七星魚的身影。
而今七星魚為何會重出江湖呢?廣東不少當地人表示很開心。並非是因為從此以後他們的餐桌中多了一道美味,而是因為這些年來廣東著力於環境保護,在水質治理工程上所獲得的效果,而今七星魚的重現,也側面印證了廣東水質整治的卓越成果。部分人士猜測,這一批發現的七星魚可能是從廣西地區遷移而來,因為廣東水質改善,讓它們得以留存、繁殖。通過七星魚在廣東當地「失而復得」這一事件,我們也可以看出環境整治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