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蛇頭魚「入侵」美國或破壞生態 遭當地狙擊

2021-01-1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0月12日電 綜合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1日,美國喬治亞州自然資源部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該州出現了一種可以在陸地上生存數日的入侵性魚類,如有居民發現它,請立刻「將它殺死」。

據報導,該魚類名為北方蛇頭魚,身體長而細,有黑褐色斑點,牙齒較為鋒利,入侵性強。本月,一名垂釣者在喬治亞州格溫內特縣的一個私人池塘中釣到了它。這是北方蛇頭魚首次出現在該州,此前,在美國另外14個州,也有人發現了這一物種。

喬治亞州自然資源部表示,如果有人再次發現北方蛇頭魚,應立即殺死它。州官員還表示,「如果可能的話,給魚拍張照片,記錄其嘴、鰭和尾巴的特徵,並記下捕獲它的地點,隨後上報給自然資源部。」

據報導,一個物種之所以被認定為具有入侵性,是因為在當地生態系統中,它沒有天敵,或將大量繁殖,可能對本地物種造成影響。

相關焦點

  • 美國追殺「北方蛇頭魚」近二十年 其實這種入侵物種就是做酸菜魚的...
    上個月,美國喬治亞州發布警告,一名釣魚客在一處私人池塘釣起了北方蛇頭魚。對待這種入侵物種,喬治亞州的態度非常堅決,要求民眾看到這種魚「格殺勿論」。 北方蛇頭魚,其實就是做酸菜魚用的黑魚。中國網友常常調侃:我能吃到它滅絕。美國廚師當然不會放著這麼鮮美的魚肉不管。對於入侵魚類,他們倡議「打不敗它,就吃敗它」,可看來至今還沒有「吃敗」黑魚。
  • 「蛇頭魚」在美國橫行無忌,能長到200斤,入侵中國後只能靠養殖
    入侵物種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非常嚴重的生態危機,幾乎所有國家都為入侵物種頭疼不已。它們給當地生態造成嚴重破壞的同時,也給國家的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損失。美國就是一個深受入侵物種迫害的國家,比如在我們這邊作為美食的亞洲鯉魚,就讓美國損失慘重,每年花數億元治理,依舊沒有什麼效果。
  • 「蛇頭魚」在美國繁衍後,沒有天敵能長到200斤,在中國需要養殖
    >大家對於入侵物種應該都有一定的了解,往往一種從來在當地沒有出現過的物種,從外地或者是國外被有目的或者是無意引入之後,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的話,經常會出現破壞環境的嚴重後果。但是往往防不勝防,入侵物種一直以來在每個國家都是頭等的生態難題。因為這些物種在當地大量的繁衍之後,會嚴重破壞這些地區原有的穩定的生態鏈和生態平衡,更加會對當地的經濟帶來非常嚴重的損失。大家對美國有了解的話,應該也都知道他們一直以來都是被入侵物種困擾的國家之一。
  • 喬州現蛇頭魚!華人見到這種魚要【格殺勿論】!
    喬州首次出現能生存於陸地的蛇頭魚。目前,在美國的其它14個州也已經發現了它的同類。蛇頭魚身體細長,色斑棕色,背鰭沿整個背部伸展,可以長達3英尺。蛇頭魚可以呼吸空氣並能在潮溼的陸地上生存長達4天。蛇頭魚原產於亞洲,該物種起源於中國長江流域。
  • 蛇頭魚引起美國的恐慌,陸地上能生活幾天怪魚,建議一律捕殺!
    蛇頭魚引起美國的恐慌,陸地上能生活幾天怪魚,建議一律捕殺! 在美國外來武清的種類裡,亞洲鯉魚已經成功地入侵美國五大湖了,危害當地的生態環境,可以說是被譽為最成功的入侵。外來物種除了亞洲鯉魚,還有一種魚引發了北美的恐慌,甚至這種魚被認為魚斯拉!
  • 蛇頭魚入侵,廣東多地現「蛇頭魚」,竟是好事?
    近來,有網友爆料發現,蛇頭魚入侵,在廣東多地都發現了「蛇頭魚」,而當地人卻認為這是好事,因為這可能是因水質變好才出現的!這種魚呈現長圓筒形,頭較大,和「蛇頭」較為相似,因而首批發現者將之稱為「蛇頭魚」。這種「蛇頭魚」和廣東當地俗稱的「財魚」有相似之處,但上了年歲,且經驗豐富的垂釣者卻對「蛇頭魚」很感興趣。
  • 臺灣北部溼地遭小龍蝦入侵 破壞農田影響生態
    原標題:臺灣北部溼地遭小龍蝦入侵 破壞農田影響生態 新北市金山區最近遭外來種克氏原螯蝦(小龍蝦)入侵,繁殖數量很快(圖片來自臺媒)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新北市金山區最近遭外來種克氏原螯蝦(小龍蝦)入侵,因繁殖數量很快,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副執行長邱銘源說:「實在太可怕了。」   清水溼地位於清水溪、西勢溪、磺溪的出海口,佔地約100公頃,是臺灣最北的最大溼地,由生態工法基金會認養。
  • 溫州河裡現新魚種,蛇頭白鱗,皮肉堅硬,有人擔憂成生態問題
    溫州的河道經過這些年的治理,水質是頗有改觀,不少地方的野生魚種群也是逐漸回歸... 然而近日,浙江溫州鹿城區的一位釣魚愛好者「羅師傅」,在當地的河道裡垂釣時,連續釣獲一種罕見的「白色蛇頭怪魚」,疑似外來入侵物種,引起不少人的關注。
  • 九大入侵物種,松鼠居然也成了入侵者?
    九大入侵物種,松鼠居然也成了入侵者?生物圈中動物與動物之間存在著天敵關係,人們面對許多泛濫成災的動物時,會採用天敵消滅法減少另一種動物的數量,維持生態平衡。許多泛濫成災的動物會成為入侵者,下面一起來看看九大入侵物種吧!
  • 亞洲河鮮入侵美國被當成恐怖河怪,現在老美終於嘗到了它的美味
    從此,美國內政部宣布禁止蛇頭魚入境。 其實所謂的蛇頭魚即鱧科下的一類淡水魚,在中國它們通常被當做一種美味,包括烏魚、黑魚、生魚,都屬於這一大類,全國各地市場都能見到,民間也有很多烹飪方法。(SME注) 當局的對這種入侵魚類的重視也引發了恐慌,美國國家地理雜誌首先把蛇頭魚和哥斯拉相提並論,稱蛇頭魚為「Fishzilla」。
  • 在美國泛濫成災的蛇頭魚,已悄然進入我國,這回它的命運將如何?
    「蛇頭魚」在美國泛濫成災的消息,許多人應該都看過——甚至可能還有人因此「幸災樂禍」...... 然而不幸的是,這種「蛇頭魚」已悄然進入我國,而根據近兩年的釣魚者見聞和捕撈記錄,至少有5個省份已發生它們的蹤影,並呈逐漸擴散的趨勢......
  • 北方蛇頭魚佔領美國江河,亞洲鯉魚淪為美食,該哭還是該笑?
    亞洲鯉魚在美國江河的泛濫,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最近,一種兇殘的蛇頭魚開始在美國江河大量出現,成為一種新的入侵物種,它們幾乎吃水中任何是自己體型三分之一的魚類,猖狂的亞洲鯉魚也不得不淪為蛇頭魚的美食。
  • 可怕,那些危害環境的入侵物種
    可怕,那些危害環境的入侵物種一個外來物種引入後,這個引進種可能成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變或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嚴重破壞生物多樣性。下面一起來看看十大入侵物種吧!為保護當地的生態,美國政府於2009年底開始大規模捕殺亞洲鯉魚。蛇頭魚解決蛇頭魚的問題而汙染了一整條河流1998年,科學家發現了這種身上帶橙色斑點的蛇頭魚,生活在印度阿薩姆的小溪、沼澤和池塘。這種黑魚,有時候因為其狼吞虎咽的姿態及其龐大的體型而被稱為「魚蜥」(fishzillas)。
  • 這十種魚因為生存能力太強淪為不受待見的入侵魚!
    這十種魚因為生存能力太強淪為不受待見的入侵魚!你們對魚類有什麼樣的了解呢?你們喜歡魚類嗎?聽說世界上還有有一些外來入侵魚類呢?下面小編盤點了世界十大外來入侵魚類,它們競爭力強,繁殖迅速,趕緊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吧!
  • 讓美國漁政署如臨大敵的 「北方蛇頭魚」 其實就是做酸菜魚常用的...
    美國國家自然資源部近日發布消息稱,在喬治亞州發現了一種入侵性魚類,「北方蛇頭魚原產於中國長江流域,長得黑黝黝的,背鰭很長。
  • 美國出現中國常見食用魚,如臨大敵號召捕殺,中國吃貨:不要浪費
    亞洲鯉魚已經在美國泛濫成災,據說重金屬超標,也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而最近,美國本土又發現了一種原產於中國長江的入侵物種——蛇頭魚。這種怪異的蛇頭魚已經在美國14個州的水域發現,專家警告這將造成新的生態災難。
  • 外來入侵物種有多可怕?一條魚讓美國怕了10年,在中國卻賣出天價
    近些年,國內關於外來物種入侵的新聞可謂是屢見不鮮,從恐怖的南美「食人鯧」,北美清道夫、牛蛙,到小龍蝦、福壽螺等。無一例外,它們都來勢洶洶甚至一度橫行霸道,但很可惜,這些外來入侵物種遇到了全世界最善於烹飪的中國人。
  • 美國被這幾樣物種入侵,真是讓當地人傷透了腦筋!
    美國被這幾樣物種入侵,真是讓當地人傷透了腦筋!自然界中,有些新植物或動物物種的出現會打破原來固有的生態循環系統,有時甚至給當地環境帶來壓力和災難,造成生態系統退化。下面小編盤點了美國最嚴重的外來入侵生物,聽說一個比一個難處理呢!
  • 「熱帶魚王」入侵中國,個體重達2500克,國人卻希望趕快泛濫起來
    說到物種入侵,相信小夥伴們都不陌生。許多國家對於物種入侵這件事情,可謂都是頭疼不已,例如澳洲的小龍蝦入侵、美國的牛蛙入侵、紐西蘭的鮑魚入侵等等,都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非常嚴重的破壞,可見物種入侵的強大了。
  • "水煮紅燒兩相宜" 美味黑魚在美國卻成"兇殘水怪"
    但在美國人眼裡卻並非如此。2002年,黑魚首次在美國新聞中出現時,就以兇悍的習性和頑強的生命力嚇到了不少人,2004年的電影《科學怪魚》中,體形大過大白鯊的那條「主角魚」也是以黑魚作為原型的,美國國家地理雜誌還給黑魚起了個外號「魚斯拉」(Fishzilla)。  黑魚屬於鱧科鱧屬,我國是其原產地之一,由於其外形特徵,英語中將他們稱為「蛇頭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