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校國際期刊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影響因子創新高
經管學院 供圖 本網訊 根據6月19日湯森路透發布的第40期年度期刊引證報告(JCR),我校國際期刊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 (CAER,季刊,刊號ISSN:1756
-
江南大學《Food Bioscience》期刊SCI影響因子再創新高!
【MBA中國網訊】根據最新發布的2019版《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Reports,簡稱JCR),由我校與Elsevier科技文獻出版集團合作主辦的食品類英文期刊FoodBioscience(
-
最新SCI影響因子公布 交大期刊表現亮眼
6月20日,ISI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公布了最新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273本中國期刊被檢索,其中影響因子超過5分的共22本。上海交通大學本次共9種期刊被SCI檢索,其中2種影響因子超過5分,學科分布橫跨醫學、數學、材料學、生物學和工程學。
-
金屬所SCI期刊影響因子創新高
據最新發布的2012年度SCI-JCR期刊引證報告顯示,金屬研究所主辦及承辦的3種SCI期刊影響因子分別為:JMST(《材料科學與技術英文版》)1.198,《金屬學報》0.612,《金屬學報(英文版)》0.467。SCI數據均創新高,特別是JMST實現了歷史性突破,位居國內材料綜合類學術期刊榜首。
-
重磅,交大學術期刊影響因子首次破10!
6月29日晚,Clarivate Analytics 公布了2019年度《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上海交通大學本次共10本期刊被SCI檢索,有2本影響因子超過5分,4本期刊影響因子增幅15%以上,領域涵蓋醫學、數學、材料學、生物學和工程學等學科。
-
《真菌多樣性》期刊影響因子創新高—新聞—科學網
2017年6月,科睿唯安(原湯森路透智慧財產權與科技事業部)公布了2016版《期刊引證報告》,昆明植物研究所主辦的《真菌多樣性》(英文)最新影響因子為13.465
-
中文期刊的影響因子,了解一下?
從今年開始國內要破「唯SCI至上」了,改為重視「三高」期刊/論文了,而「三高」的第一高就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內科技期刊」。 破「唯論文」要求論文評價實行代表作制度,代表作要求國內科技期刊論文原則上應不少於1/3。所以我想從今年起,大家對中文期刊佔主流的國內期刊的影響因子,會非常的關注。那麼咱們就來聊一聊中文期刊的影響因子。
-
CMI期刊SCI影響因子創歷史新高
6月29日,美國科睿唯安公布2019年度期刊引證報告,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國免疫學會共同主辦,我校田志剛院士擔任共同主編的《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CMI)期刊的SCI影響因子達到8.484,2019年IF上升至8.484,5-Year IF上升至7.365,創歷史新高!
-
《中國科學》雜誌社、KeAi 期刊SCI學術指標再創新高
剛剛,科睿唯安公布了2019年度《期刊引證報告》(JCR)。《中國科學》雜誌社英文期刊SCI影響因子全面提升,平均漲幅達21 %,再創歷史新高。9本期刊是第一次獲得影響因子。2019 IMPACT FACTOR2.302國際同學科排名Q2(35/91)近年來,《中國科學》雜誌社期刊學術指標屢創新高,學術影響力持續提升,實現跨越式發展。
-
影響因子首破20!上海科技期刊躋身國際一流期刊陣營
根據科睿唯安最新公布的2019年度期刊引證報告(JCR),誕生於上海的《細胞研究》以20.507的影響因子,創下中國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歷史新高,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同樣出自上海學術出版陣營的《納微快報》和《分子植物》影響因子雙雙突破12;《運動與健康科學》創刊八年即躋身世界體育學期刊第五;《光子學研究》在世界光學期刊中排名第十……這一串亮麗的成績單與迅速拉升的排名,折射出的是一個立足上海、背靠中國的高水平國際學術交流與展示平臺的「硬核」崛起,也是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的生動實踐,更是上海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的軟實力體現。
-
2017SCI期刊影響因子新鮮出爐,生物3D列印頂級期刊《Biofabrication》再創新高
2017年SCI影響因子正式出爐。由上普首席科學家 孫偉 教授創辦的生物3D列印頂級期刊《Biofabrication》再創新高。
-
2017年SCI影響因子公布,17個中國期刊首次獲得影響因子
,來自中國的期刊《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影響因子 9.408,排名綜合類第 6 。 ~ 綜合類期刊排名 TOP 15 ~ 排名 期刊名稱 影響因子 1 NATURE 41.577
-
什麼是影響因子,期刊影響因子對學術研究的重要性?
在學術方方面面所產生的影響叫著學術影響,對某個領域你學術專業的理論影響和實踐影響等。學術影響通常體現在影響因子上。影響因子是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中的一項數據。就是某期刊最近所兩年發表的學術論文在這個報告年份中被引用總次數除以這個期刊在這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這也是一個國際上通行的期刊評價指標。所以好多人發表的期刊會刊到綜合影響因子0.0幾,0、1幾,0.2幾,複合影響因子又是幾點幾,你所發表的期刊有沒有影響因子在知網官網也了查旬。
-
2019最新材料化學影響因子對比,國產期刊再創新高!
影響因子方面,整體來看IF值基本都在上漲,影響因子前幾的期刊中(如下圖)CAA-Cancer-Journal-for-Clinicians繼續以IF=223.679保持在影響因子第一位,比較亮眼的是Nature Reviews Materials超過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和Lancet兩大醫學神刊以IF=74.449上升至第二位。
-
【學會動態】學會期刊《Protein & Cell》2020年最新影響因子再創...
【學會動態】學會期刊《Protein & Cell》2020年最新影響因子再創新高 2020-07-01 04: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校《西北植物學報》影響因子列CSCD核心庫植物學科期刊第2名
我校《西北植物學報》影響因子列CSCD核心庫植物學科期刊第2名 來源: 雜誌社(科研處) 作者: 南紅梅 發布日期: 2012-11-27
-
影響因子首破20!上海科技期刊躋身國際一流期刊陣營
圖片來源:《細胞研究》編輯部■誕生於上海的《細胞研究》的影響因子實現從2到20的跨越,創下中國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歷史新高,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文匯報資料圖片紮根上海深厚的創新土壤,一批「上海原創」科技期刊正通過跨越式發展,在世界一流學術出版陣營中嶄露頭角。根據科睿唯安最新公布的2019年度期刊引證報告(JCR),誕生於上海的《細胞研究》以20.507的影響因子,創下中國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歷史新高,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
-
期刊的影響因子孰高孰低?
期刊的影響因子孰高孰低?影響因子是根據技術期刊進行排名的計算,算法是過去兩年中期刊內的論文引用數。例如《自然》期刊的當前影響因子為42.778,表示在過去2年中,《自然》期刊的平均論文引用數為41次。然而這個簡單的數字已經默默地影響了大家發表期刊的選擇,導致很多人單純追求高影響因子,而不考慮該期刊的讀者或風格是否真正適合自己的研究內容。
-
36本病毒學期刊2020年影響因子預測
要預測2019年的影響因子很簡單。其實就是2017和2018兩年,期刊發表的文章在2019年的均篇引用。當然由於CNS系列和web of science資料庫的某種協議,他們會用一些特殊的方法人為的提高影響因子,這給計算影響因子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不過小編還是排除萬難,給各位帶來了2019年36本病毒學期刊影響因子!
-
2017年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發布 我校學報(社科版)排名第10位
本網訊 11月22—23日,由中國期刊協會、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2017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在京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