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自然筆記》-202【棕扇尾鶯】

2021-01-14 左岸大山

河流是所有生命的依賴,鳥兒無論遷徙還是覓食、活動都喜歡在這裡舞動。

流淌在心中的不止有孤獨與渴望,更有希望與夢想。



河灘開始大面積的變紅,呈現出一片紅色的海洋。這是一種刺酸模的植物,一年生草本,花序圓錐狀,花期5-6月,果期6-7月。結果時植物會變成紅色,所以7月的汾河灘是它們的世界。



喜歡走在紅色的海洋,期盼一些鳥兒在其中飛舞。我耐心尋覓,果然見東方大葦鶯與棕尾扇鶯飛來入畫。東方大葦鶯前文有過描述,今天重點來看棕扇尾鶯。這是一種僅有10釐米的小巧玲瓏的鶯,全身有褐色縱紋。



他也算汾河常見鳥,但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是只聞其聲,難見其形。這因為他們更喜歡在刺酸模的根部活動,躍起時便疾飛而去,留下一路悅耳的「嗶嘰,嗶嘰,叮鈴鈴」。再落下時也只是枝頭稍作停留,瞬間便鑽入一片紅色,是常見鳥卻很難相見。



他的歌聲帶金屬質感,清脆而特殊。我尋覓這歌聲從天空飄落,幾番觀察便找到了一些規律。幾乎聽到歌聲落下的地方便可以耐心等候,大約十幾分鐘後他們便會攀緣而上,落在較高的枝頭觀察一到兩秒,然後才會衝上高空,再次選擇落腳之處。我集中所有的精力於聽覺,然後便等待著他們落在紅色的枝頭,終於,他開心的飛了,我滿足的笑了。



我喜歡他落在刺酸模枝頭的樣子,挺拔而俊俏,他進化的應該說是完美無瑕,細長的腿託起了比例勻稱的身姿,俏皮而驕傲地出現在金色的餘暉中,仿佛穿著新衣的佳人,在紅色的背景裡嫵媚動人。



河灘在夕陽的映射下,色彩溫和而生機盎然。那暖暖的光渲染了紅色的韻律,通透而致遠,太陽落下的地方,炊煙又起,鳥歸去人亦倦。




感謝您抽出  · 來閱讀此文

大山也期待您的關注      

                                   這將是我堅持行文最大的堅持

點擊藍色【左岸大山】一鍵關注哦


相關焦點

  • 「劈叉」 高手——棕扇尾鶯
    這就是我  白白肚皮褐衣衫,  尾羽小扇展一展。  上下翻飛多敏捷,  每天從早忙到晚。鶯歌燕舞繁殖期的棕扇尾鶯常常發出單調、規則、重複的尖高音。飛行時,每叫一單音,就振翅一次,翅膀呈波狀起伏。棕扇尾鶯主要棲息於灌叢和草叢中,也出入於農田、沼澤以及低矮的蘆葦塘。
  • 鷹、棕扇尾鶯——拍鳥系列(千島湖、山東壽光)
    下午,老師們拍鷹,我就在對岸的自然博物館裡逛逛……山東壽光市田柳鎮郎家營村,是鳥導老劉的家鄉,每年都能發現幾巢棕扇尾鶯。麥子接近成熟季節,是棕扇尾鶯育雛期。看過攝友自是清流老師拍的麥穗版,棕扇尾鶯猶如麥芒上的精靈,呈現出一幅幅經典的視覺大片,宛若金絲繡出的絹畫。這一場景,已成為壽光拍鳥人的經典作品。今天,老鷹來的頻率太少,下午6點老師們用兩分鐘時間做了決定,連夜趕往山東拍棕扇尾鶯!13個小時車程,於次日上午8點到達!
  • 「麥田裡的守望者」--棕扇尾鶯
    棕扇尾鶯為小型鳥類,體長9~11釐米。上體慄棕色具粗著的黑褐色羽幹紋和棕白色眉紋,下背、腰和尾上覆羽黑褐色。常見於海拔1200米以下。棲於開闊草地、麥田及甘蔗地,也出入於農田、草地、灌叢、沼澤、低矮的蘆葦塘以及地邊灌叢與草叢中。一般較金頭扇尾鶯更喜溼潤地區。
  • 情報站|麥田裡的棕扇尾鶯,勤勞捕蟲餵養幼鳥
    原標題:情報站|麥田裡的棕扇尾鶯,勤勞捕蟲餵養幼鳥片片麥田已泛黃,小鳥育雛格外忙。6月2日一早,壹粉「鍾福生」向齊魯晚報官方客戶端齊魯壹點情報站發來一組濟南黃河北的南龍湖麥田裡,棕扇尾鶯小鳥辛勤捕捉食物的圖片。
  • 花鳥攝影:蔦蘿藤花開,棕扇尾鶯來
    棕扇尾鶯(學名:Cisticola juncidis)小型鳥類,體長9~11釐米。相似種金頭扇尾鶯頭頂黃色或金黃色,下體皮黃白色,外側尾羽端斑窄而不明顯,呈棕白色。 繁殖期常有的鳴叫聲為單調、規則、重複的尖高音調類似「dzeep-dzeep」或「zit-zit-zit-」,此單音可持續近三分鐘。飛行或停棲小草枝頭時,均會鳴唱,在飛行時每叫一單音正好配合一次振翅的波狀起伏。 常見於海拔1200米以下。棲於開闊草地、稻田及甘蔗地,一般較金頭扇尾鶯更喜溼潤地區。
  • 一棕扇尾鶯捕獲螳螂 得意炫耀「戰利品」
    得意的棕扇尾鶯    7月28日,在萊州郭家店鎮林區,一隻棕扇尾鶯捕獲了一隻螳螂後,得意的炫耀自己的「戰利品」。
  • 擁有高超的平衡力的棕扇尾鶯,技能滿滿
    棕扇尾鶯,小型鳥類,比麻雀體型小一些,體長9~11釐米。虹膜紅褐色,上嘴紅褐色,下嘴粉紅色,腳肉色或肉紅色。上體慄棕色,黑褐色羽幹紋和棕白色眉紋,下背、腰和尾上覆羽黑褐色,尤其是繁殖季節,腰和尾上覆羽幾為純棕色而無黑褐色縱紋。
  • 山東壽光,拍攝麥芒上的棕扇尾鶯鳥育雛,經典大片,美得不忍眨眼
    山東壽光市田柳鎮郎家營村,是鳥導老劉的家鄉,每年都能發現幾巢棕扇尾鶯。麥子接近成熟季節,也正是棕扇尾鶯育雛期。金黃色的麥芒襯託下,棕扇尾鶯猶如麥芒上的精靈,呈現出一幅幅經典的視覺大片,宛若金絲繡出的絹畫。這一場景,已成為壽光拍鳥人的經典作品。
  • 情報站|龍湖溼地綠成蔭,棕扇尾鶯銜食忙
    ,白色毛茸茸的肚皮,給色、灰色端斑點綴於羽毛中,極伶極俐.加上一雙棕扇似的尾巴,湊成了那樣可愛的活潑的棕扇尾鶯。,極伶極俐.加上一雙棕扇似的尾巴,湊成了那樣可愛的活潑的棕扇尾鶯。,極伶極俐.加上一雙棕扇似的尾巴,湊成了那樣可愛的活潑的棕扇尾鶯。
  • 「你的寶寶一起保護」 襄陽一群人助力一群「棕扇尾鶯 」安家繁殖
    今年七月,幾名觀鳥人在魚梁洲南端的一個小島上,被一片鳥語花香的景象所吸引,仔細觀察後,觀鳥人確認,藏在花叢中唧唧叫個不停的小鳥叫棕扇尾鶯。據介紹,棕扇尾鶯是夏候鳥,生活在南方,夏天到中原地區繁殖,因為數量在減少,目前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在隨後幾天裡,觀鳥人發現棕扇尾鶯竟然在這些花叢中築了四五十個窩,有的窩裡已有鳥蛋,有的已哺出小鳥。
  • 《大山的自然筆記》-83《斑文鳥》
    但是,他們出現在北方的原因不是自然遷徙,是被人類捕捉後長途販賣的結果。斑文鳥習慣集體行動,活動軌跡又在離地一米左右的近地層,他們總是被人類的鳥網捕獲,輾轉到遙遠的北方,被用於放生人群主要的購買對象。他們的飛行迅速,兩翅扇動有力,可以發出呼呼的振翅聲響。即便是逃離式的飛行,他們依然會緊密成一團,上下翻飛,形成壯觀的情景。
  • 自然筆記 | 淡水蝦王——羅氏沼蝦
    聆聽,觀察,記錄,所有用心完成的自然筆記都是精彩的,並不因為繪畫水平的差異
  • 《大山的自然筆記》-236【黃腹山雀】
    來閱讀此文大山也期待您的關注                                          這將是我堅持行文最大的堅持點擊藍色【左岸大山】一鍵關注哦
  • 金頭扇尾鶯知識科普,教你輕鬆識別金頭扇尾鶯
    金頭扇尾鶯,拉丁名為是Cisticola exilis,別稱黃頭扇尾鶯,Golden-headed Cisticola,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雀形目、鶲科的一種動物,命名時間在Horsfield,1827,命名人為Vigors。
  • 自然棕黑髮色 散發森林的田園感覺
    親和力十足的棕黑色發色讓人感覺清新自然,還能散發出森林般的田園感覺!自然棕黑髮色 散發森林的田園感覺BOB髮型該BOB髮型發尾具有強烈的層次感,發尾不再聚集在一起,擺脫以往的厚重感,發尾絲絲向內扣,襯託小臉效果,人氣指數當然高啦!
  • 【麗園植物志】霸王棕
    (圖片來源:網絡)霸王棕,是棕櫚科的「王者」。
  • 呼倫湖今年新增三趾鷗、黃腹鷚、斑背大尾鶯等3種罕見鳥類
    範明 攝中新網呼倫貝爾6月14日電 (李愛平 王豔清 龐博)內蒙古自治區呼倫湖保護區管理局14日對外通報,今年以來呼倫湖保護區首次發現三趾鷗、黃腹鷚、斑背大尾鶯等3種罕見鳥類。該管理局消息指,三趾鷗和黃腹鷚是在呼倫湖保護區成吉思汗拴馬樁管護站首次發現並記錄,斑背大尾鶯則是在呼倫湖保護區烏蘭諾爾管護站首次發現並記錄。圖為大和鴻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