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園植物志】霸王棕

2021-02-19 一丁說

(圖片來源:網絡)

霸王棕,是棕櫚科的「王者」。植株雄健高雅,氣度不凡,讓人想起二戰期間叱吒風雲的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因此獲得一個霸氣十足的別名——俾斯麥櫚。它是棕櫚科植物中的珍稀品種,引種國內時間並不長,在華南地區栽培表現良好而逐漸普及各地。

霸王棕,樹幹筆直,成年樹一般可高達30米,在原產地馬達加斯加,高度甚至可超80米。它生長迅速,在眾多綠樹叢林中,很快便能脫穎而出,鶴立雞群,引人注目。

霸王棕,葉片巨大。成年樹葉的葉面寬大,葉柄堅硬,最長可達3米。超大型的葉子,似一把巨大的芭蕉扇,氣勢非凡。即使是新長出的嫩葉,也與眾不同,如一柄長長的利劍,直指藍天,一副唯我獨尊捨我其誰之勢!

麗園內種植的霸王棕,目前仍顯矮小,株型還未能完全顯露出其成年時威武雄壯的氣勢。毫無疑問,這一棕櫚科「霸主」,假以時日必將霸氣沖天,且看誰能與其爭鋒?

(圖片來源:網絡)

(圖片來源:網絡)

(圖片來源:網絡)

(圖片來源:網絡)

來源:麗園第一期工程綠化項目。2017年2-3月,由深圳市建築工務署種植。

數量:共發現11株。

分布區域:體育場周邊。

(體育場北側)

(體育場東側)

聚焦:位於體育場北側其中一株。

(體育場)

(體育場北側的山體)

(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圖片來源:網絡)

(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前言→小葉欖仁→美麗異木棉→木棉→櫻花木棉→荔枝→雞蛋花→葉子花→尖葉杜英→水石榕→雞冠刺桐→變葉珊瑚花→朱槿→黃槿→蒲桃→桃李→紫薇→大花紫薇→杧果→旅人蕉→美人蕉→扇葉露兜樹→狐尾椰→

相關焦點

  • 【麗園植物志】小葉欖仁
    第一期,我們來認識一下麗園校道上最常見的植物——小葉欖仁。小葉欖仁,優良景觀樹種。
  • 【麗園植物志】黃槿
    黃槿是筆者最熟悉的樹種之一,為家鄉常見植物。小時候,筆者與夥伴們經常爬上黃槿樹,摘下花朵,置於手心,用力一拍,相互比試誰拍出的聲音最為響亮!清翠的響聲此起彼伏,大伙兒歡聲嬉笑,樂此不疲。酷熱夏天,在枝葉茂密的黃槿樹下掛一張網床,躺在上面逍遙自在,與朋友家人納涼聊天,實在不啻為人生一大享受!
  • 基地最新霸王棕價格多少錢一棵?
    霸王棕,又名俾斯麥櫚、美麗蒲葵,是棕櫚科植物中的珍稀種類,可達30米或更高,霸王棕株型巨大,掌葉堅挺,葉色獨特,為棕櫚科植物中的珍稀種類。高大壯觀,生長迅速,喜陽光充足、溫暖氣候與排水良好的生長環境。耐旱、耐寒。
  • 王棕 | 華南植物記錄(五)
    換個口味,分享個樹,也是一直很喜歡的一個植物。
  • 王棕——認識海南植物(11)
    王棕 王棕,莖直立,喬木狀,高10-20米;莖幼時基部膨大,老時近中部不規則地膨大,向上部漸狹。
  • 雷公藤,有毒的野生植物,《湖南藥物志》記載殺蟲,消炎,解毒
    我國地大物博,在自然界中生長的萬事萬物都存在著相生相剋的相互作用,各種植物的存在便有它存在的道理,通過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人們往往吸收對自己有利的部分為其服務。自然界中大部分的植物是無毒的,但是少部分有毒,有的是花朵,葉子,根莖有毒,沒有經驗或者不認識它的人隨便的品嘗或者挖來放在家裡,都會給自己帶來無盡的災難。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有毒的植物就是雷公藤。
  • 上海數字植物志網站上線
    原標題:上海數字植物志網站上線  東方網3月16日消息:記者昨天獲悉,國內首家省市級的數字植物志上海數字植物志網站(shflora.ibiodiversity.net)近日正式上線。該網站由上海辰山植物園(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主辦,目前已收集了大量的圖片以及各類數據,完成了資料積累與整體構建,將成為上海地區植物認知重要的現代化信息網絡平臺。  目前該植物志共收錄維管植物2979種,包含原生植物844種,外來及入侵植物359種,栽培植物1776種及大量名優、新優栽培植物品種,成為收錄上海市植物種類最為豐富的權威性數位化網站。
  • 《中國植物志》的編研史(1)
    《中國植物志》是一部總結我國維管束植物(蕨類和種子植物)系統分類的巨著,全書共80卷,計126分冊,包括了3萬多種植物和9000餘幅圖版。《中國植物志》的編研歷史實際上從20世紀30年代就開始了,但直至1958年才正式啟動。全書126卷冊的編研工作共經歷了45年的漫長歲月,於2004年全部完成。
  • 野生植物「家譜」 溫州出版浙江首部地市級植物志書
    日前,繼《杭州植物志》出版後,溫州也推出了野生植物首部「家譜」《溫州植物志》。該書由中國林業出版社於2017年出版,是浙江省內第一部地市級植物志書,是近百年來溫州植物資源調查和分類研究的系統總結。這裡的很多植物起源古老,殘遺植物、特有和珍稀植物多,比如溫州種子植物中就包含22個我國特有屬,在中國植物區系劃分中佔重要地位。然而,溫州雖然是省內植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但區域內植物資源的調查研究一直較為薄弱。編寫植物志是植物學科發展的需要,也是一個地區植物分類學研究水平和研究隊伍實力的展示。
  • 科學網—《泛喜馬拉雅植物志》發布階段成果
    本報訊(記者丁佳)12月18日,由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牽頭開展的重大國際合作項目——泛喜馬拉雅植物綜合考察和植物志編研項目在北京發布階段性成果
  • 科技日報:《中國植物志》全部出齊
    3月31日上午,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科院聯合向新聞界通報了《中國植物志》的編研情況。   這部曠世巨著記載了中國3萬多種植物(301科3408屬31142種),包括9000多幅圖版,共計5000多萬字,126卷冊,是關於中國維管束植物(包括蕨類植物與種子植物)的全面、系統、科學的總結。
  • 「《中國植物志》的數位化和DNA條形碼」項目啟動
    11月3日,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張憲春研究員和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王紅研究員共同主持的國家科技部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中國植物志》的數位化和DNA條形碼」項目啟動會在北京香山召開。   科技部基礎研究司主任科員祝學衍對項目定位、工作實施、經費使用等相關問題提出重要建議和要求。
  • 為《中國植物志》寫史,向老先生致敬
    《中國植物志編纂史》是一部完整記述《中國植物志》研究、編寫、出版工程全景式的力作,具有填補科學史、出版史研究空白的價值。全書以翔實、客觀的文字呈現出《中國植物志》研究、編纂過程中曲折和執著的實現路徑,探尋各個時期重要歷史事件與編纂過程的始末,記述主要科、屬編寫經過和學術成就,藉以評述中國植物分類學的發展歷史。
  • 包粽子的葉子叫什麼 棕葉是什麼植物的葉子
    包粽子的葉子叫什麼 棕葉是什麼植物的葉子【導讀】:粽子是我國的一種傳統食物,大家肯定也都吃過,但是可能還有很多人不了解粽子究竟是用什麼植物的葉子包起來的包粽子的葉子叫什麼包粽子的葉子稱為粽葉,使用的葉子其實並不統一,不過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蘆葦葉、一種是竹葉,可能在一些其他的地方還會使用其他的植物。
  • 泉州古城的植物世界 29種珍稀植物63種奇花異木
    被眾多國家列為一級保護的瀕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稱的桫欏;世界上公認瀕臨滅絕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經過了第四紀冰川遺留下來的古老孑遺樹種紅豆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中國特有種,具有楓香屬和蕈樹屬兩屬間綜合性狀的半楓荷
  • 海南日報數字報-植物大觀園的熱帶情調
    文/見習記者 蘇慶明 海南日報記者 符王潤 特約記者 陳循靜  藍調萬寧  植物  傍山依海的萬寧,長夏無冬,雨量充沛,屬於典型熱帶季風氣候。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使這裡十分適宜於各種熱帶亞熱帶植物的生長發育。
  • 《中國植物志》手機版正式上線蘋果應用商店
    「《中國植物志》Lite網絡版」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系統與進化植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數字植物項目組開發,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推廣。先期發布了「《中國植物志》專業版」包括全套《中國植物志》所有物種描述和圖文信息。Lite網絡版安裝文件包括全部物種名錄,詳細頁面則需要在網絡環境下瀏覽。
  • 「尋找心中校園最美植物」——大花紫薇和王棕篇
    兒時的我指著還沒長果實的王棕說到:「這個椰子樹怎麼沒有椰子啊?」因為椰子樹跟王棕的葉子和外貌還是有那麼一點像的,但是它們的果實卻有很大的差別。爸爸聽了哭笑不得,可他並沒有回答的上來。上了初中,學校種了幾顆王棕在一片空地上,被很多的花叢圍著,為了不讓這裡看起來空曠,課餘時間來到走廊就能一眼看到。海南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地區,受季風環流的影響,經常發生颱風,這已經見怪不怪的了。
  • 七龍珠霸王棕、黃魚餛飩、燻牛蛙…金山傳統美食變身熱銷網紅
    楓涇程大媽粽子求新求變 網紅七龍珠霸王棕上了抖音、淘寶...
  • 《中國植物志》的編研獲200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中國植物志》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共授獎(374項人),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此前已連續空缺2年),即為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華南植物園、昆明植物所聯合申報的「《中國植物志》的編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