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
一邊是食客對美食的叨念,
一邊是餐飲店家對生計的擔憂。
在金山,
不少餐飲店和食品供應商
正在積極謀求轉型發展,
線下研製美食新品、線上「定製」銷售
山陽田園設計了可外送的
雪菜黃魚、仙人掌鮮肉餛飩等美食
▼
楓涇程大媽粽子求新求變
網紅七龍珠霸王棕上了抖音、淘寶...
▼
轉變銷售對象,
充分利用「宅經濟」撐起銷售的「半邊天」。
還有哪些金山傳統美食大變身?
一起來看看吧~
街頭美食「線上突圍」
隨著疫情褪去,春暖花開,封閉多日的楓涇古鎮終於迎來了首批遊客。日前,記者來到生產街,昔日門庭如市的商鋪,如今生意清淡。但是店鋪老闆們卻並不憂心,「目前,我們已經改變銷售策略,發展線上銷售,『網紅經濟』時代也有我們楓涇的產品。」
走進南大街92號程大媽粽子店,雖然門口鮮有購買的顧客,但進入店內,卻是別樣的風景:排列整齊的快遞盒已經堆滿了一面牆,大家正在店裡熟練地進行著製作、打包、發貨……
「現在遊客還是不多,靠門店基本賣不掉,我們現在利用抖音、淘寶等電商平臺,擴大銷售。」據店鋪負責人朱曉琳介紹,以前春節前後,門店線下的銷量是每天在5000隻左右,多的時候上萬,但是線上銷售一般;現在疫情發生後,線上線下銷售量反了個身,雖然還未到粽子的銷售旺季,但每天基本要發100-300個快遞,平均銷售3000多隻。
「其實光把物品掛在網上是沒什麼銷量的,還要會吆喝。」說著,經營者朱曉琳就擺開了直播設備,「我們原則上每天更新一條抖音,一周進行一次直播。」據悉,在吆喝之餘,程大媽粽子店還在不斷研發新產品,梅乾菜肉粽、豆腐乳粽子及網紅變態粽,以此滿足更多食客的需求。
除了粽子,楓涇燒麥也是不少遊客熱衷的美食。在生產街一家小食店,店老闆正在製作一個個燒麥,「現在我們網上賣得好,回頭客比較多。你看,我們專門定製了特殊的打包盒,方便運輸。」據介紹,為了讓燒麥口感原滋原味,店鋪工作人員會把製作好的燒麥先凍起來,通過冷鏈運送到顧客家中,顧客需蒸15分鐘左右,就能品嘗到美味的燒麥了。
老手藝打造新美味
隨著楓涇古鎮野生動物保護整治行動的不斷推進,古鎮景區中曾經的「燻拉絲」已經全部下架。不少商戶在支持野生動物保護的同時,也在尋求轉變。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楓涇鎮的希玥酒樓,看到菜單上早已將「燻拉絲」撤了下來,取而代之的則是創新菜品「燻牛蛙」。負責人楊麗娟告訴記者,「我們嘗試用牛蛙替代,保留了燻制菜品的記憶,也希望食客能夠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為了保證牛蛙品質,楊麗娟在進購牛蛙時也有講究,「我們在市場選購牛蛙時統一標準,選用六兩左右的牛蛙,保障菜品品質的同時,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據了解,牛蛙個體壯碩、肉質鮮美,受到不少食客喜愛。
食客唐先生表示,牛蛙的個頭比原來的「燻拉絲」大很多,但是肉質更美味,沒有一絲苦味。據悉,下一步,該店鋪還將研製其他美味,比如「椒鹽鵪鶉」、「剁椒牛蛙」等等,主角換了,但原來的口味依然沒變。
轉變銷售對象 發現新天地
疫情讓市面上的麵包房、餐飲店開業不足,位於金山工業區的南僑食品有限公司卻驚喜發現了「另一片新天地」。
南僑集團於1952年在我國臺灣創立,是烘焙食品市場的原料大廠,國內高端烘焙食品市場的引領品牌。對消費者來說,平時要想採購卻完全不可能,因為他們的客戶是全國大大小小的麵包房和餐飲店;而接下來,消費者終於可以直接從南僑購買現烤麵包、精緻料理包等成品了。
疫情讓人們宅在家裡的機會變多,南僑食品為終端消費者開發一組組「一人食」和「家庭裝」的料理包,1月初,公司推出微信小程序,首批上線了這5款『杜老爺廚房』系列產品,她講究「選材用料」,堪稱「方便麵中的愛馬仕」,終端消費者反響超出預期,這一系列精緻料理包也在全市的30多家高端進口超市門店上架。
據悉,南僑食品還將推出「社區團購」計劃,初期將主要面向金山地區居民。根據計劃,4月起,南僑食品將結合微信小程序的線上平臺,針對一個個社區進行現烤麵包、精緻料理包、急凍麵條的線下推廣,推出大約30種暢銷品接受居民預訂,包括奶黃餡菠蘿包、紅豆吐司、金黃Q餅、蟹殼黃、蘿蔔絲酥餅等。
怎麼樣
想吃的小夥伴們舉個手
最想吃啥也可以在留言區告訴我們
反響熱烈的話小編考慮為大家
做期美食測評哦~
部分來源:醉美楓涇、上觀(作者:黃勇娣)
編輯丨陳薇婷
責編丨翁羽
好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