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食野生動物後如何延續傳統特色美食?上海用牛蛙代蟾蜍

2021-01-15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禁食野生動物後如何延續傳統特色美食? 農業農村部官員認可上海這一做法

據《解放日報》消息,為保護野生動物,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上海餐飲業戶紛紛採用人工養殖的牛蛙替代原來的野生蟾蜍為原料,延續當地傳統的燻制特色小吃。農業農村部相關部門負責人認可這一做法。

牛蛙代蟾蜍 延續上海特色小吃

「燻拉絲」是上海金山、青浦等郊區的特色小吃。烹製和食用傳統由來已久,燻拉絲的原材料蟾蜍屬國家明令禁止捕捉和食用的野生動物。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燻拉絲被徹底禁售。當地很多餐廳曾以「燻拉絲」為招牌菜餚,如今都換上寫著「燻牛蛙」的新菜單。「燻牛蛙」的製作過程和「燻拉絲」基本相同,售價也相近,大約為每隻10元。一些老食客甚至覺得牛蛙肉質肥美,味道比蟾蜍更勝一籌。

農業部:多數龜鱉及某些蛙類可養殖食用

上海綠化市容部門表示,「燻拉絲」的主料是中華大蟾蜍,在上海無人工繁殖,完全是野生的,多年前已在國家保護的陸生野生動物名單中。因此即便在國家明令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前,製作、販賣、食用「燻拉絲」已是違法行為。禁令頒布後,更不允許捕捉蟾蜍製作「燻拉絲」。而牛蛙源自北美,屬於入侵物種,因沒有天敵,會破壞生態平衡,所以不列入野生動物禁食名錄。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表示,陸生和水生之間的兩棲爬行動物,如龜鱉類和蛙類等,由農業農村部按照水生動物管理;包括中華鱉、烏龜在內的絕大多數龜鱉,以及蛙類中的牛蛙和美國青蛙,可以養殖食用。

相關焦點

  • 禁食蟾蜍後,它取代了上海楓涇古鎮特色小吃「燻拉絲」
    這兩天,上海金山區楓涇古鎮開始逐步有序開放,一個最明顯地變化就是,疫情之前曾經遍布古鎮美食街的特色小吃「燻拉絲」(即「燻蛤蟆」)不見了。金山區楓涇古鎮逐步有序開放後,疫情前曾遍布古鎮的特色小吃「燻拉絲」不見了,被各種粽子攤所取代。
  • 養殖甲魚、牛蛙可以吃:禁食野生動物不宜矯枉過正
    這次疫情發生之後,公眾的目光再次集中在病毒的源頭——野生動物身上。很多野生動物攜帶大量病毒、細菌、寄生蟲等有可能危及人類健康,濫食野生動物是一種陋習,不僅可能造成傳染病爆發,還極大破壞生態環境平衡。全面禁食野生動物業已成為社會共識,全國人大常委會也通過了決定,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
  • 牛蛙還能不能吃?關於野生動物「禁食令」的疑問一次說清
    關於野生動物「禁食令」的疑問一次說清 2020-09-05 20: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美食好消息:甲魚、牛蛙可繼續吃,不屬於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
    一系列後遺症如何消除?在禁吃甲魚的消息被傳出後的數天內,眾多甲魚養殖戶和食品加工企業都處於一種焦慮之中,期待國家有關部門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同時,許多行業人士呼籲:禁止食用野生動物不能一刀切,甲魚屬於養殖技術成熟和食用歷史較長的動物,不存在傳播病毒和疫病的風險,不應禁止食用。
  • 禁食野生動物須儘快劃定範圍
    濫食野生動物是一種陋習,不僅可能造成傳染病暴發,還極大破壞生態環境平衡。全面禁食野生動物業已成為社會共識,全國人大常委會也通過了決定,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
  • 美食處處是陷阱……瀘州一男子將癩蛤蟆當牛蛙賣
    近日,瀘州森林公安查獲一起非法養殖售賣野生動物案件,共查獲正準備運到外地售賣的中華蟾蜍活體3500斤。目前,案件正進一步辦理中。據悉,日前瀘州市森林公安局接到群眾舉報,稱在雲龍機場快速通道處有人在裝運野生動物,森林公安局民警迅速趕到現場偵查。辦案民警發現,只見一輛廂式貨車和一輛三輪車停靠在路邊,貨車的車廂門打開著,幾名工人正從三輪車上將竹筐搬運到貨車上。
  • 2020年國家公務員面試備考:禁食野生動物要避免誤傷養殖業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人盲目迷信野生動物的食用與藥用價值,因其稀少而一廂情願地與珍貴畫上等號。禁食野生動物有助於改變傳統的不良飲食文化,轉變為健康的飲食文化習慣。   (二)如何讓「禁野令」禁得更精準   1.該禁食的必須禁,該鬆綁的絕不能「一刀切」   任何「最嚴管控」,也都該依法依規而行。
  • 廣東「史上最嚴」禁食野生動物制度出臺 牛蛙等還可以養殖食用
    3月31日,最新修訂的《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表決通過,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這也是廣東「史上最嚴」的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制度。很多廣東人可能會疑惑,《條例》發布後,吃哪些動物可能違法?哪些動物能夠養殖食用?
  • 牛蛙禁食?一場「誤會」考驗禁野監管的智慧
    時值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呼聲漸高,此番不當言論致使該機構迅速被撤銷。有網民將機構撤銷理解為牛蛙被禁養、禁食。同時有網民稱已買不到牛蛙,甚至傳出一份包括牛蛙在內的「官方」禁食野生動物名單。一時間「牛蛙被列入禁食名單」的傳言甚囂塵上。隨後,國家林草局迅速闢謠。3月4日,農業農村部明確牛蛙不禁食。
  •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後,娃娃魚、中華鱉……今後還能吃嗎?四川權威...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邵明亮)日前,全國人大常委會發布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標誌著我國正式進入全面禁食野生動物時代。然而,《決定》中並沒有對禁食水生野生動物有規定,這讓很多網友產生疑惑:比如有一定市場規模或人工養殖的牛蛙、小龍蝦、娃娃魚、中華鱉這一類動物還能不能吃呢?
  • 闢謠:禁養禁食野生動物名單發布?別傳了!你看到的都是假的
    隨著農業領域的不斷發展,特色的種養行業也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尤其是在糧食的種植經濟效益低、傳統的家畜家禽行情波動大之後,很多人將目光看向了特色的養殖行業,也就是將那些野生的動物進行人工化的養殖,從而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後 娃娃魚、中華鱉還能吃嗎?四川權威解讀來了
    然而,《決定》中並沒有對禁食水生野生動物有規定,這讓很多網友產生疑惑:比如有一定市場規模或人工養殖的牛蛙、小龍蝦、娃娃魚、中華鱉這一類動物還能不能吃呢?3月9日,農業農村廳出臺《關於貫徹落實<決定>進一步加強我省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的通知》(簡稱《通知》),對我省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進行了明確。
  • 牛蛙、甲魚等還能不能繼續吃?江西明確禁食野生動物範圍!
    3月26日,全省正式施行《江西省禁止非法交易和食用野生動物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共計十九條,對禁止非法交易和食用野生動物行為進一步明確和細化,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一是明確禁食野生動物範圍。
  • @江西養殖戶,在養禁食野生動物如何處置?省裡明確了!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王琴紅報導:公開數據顯示,經摸底發現,江西全省已辦理野生動物人工繁育許可證的養殖企業2344家,其中2289家以養殖食用野生動物為主,現有存欄人工繁育野生動物價值16億元。這批動物是放生、繼續飼養還是宰殺?
  • 「扶貧利器」牛蛙是否應禁食?專家:外來入侵物種無需保護
    新冠肺炎疫情陰影下,以食用為目的的野生動物馴養繁殖、交易遭「急剎車」,公眾關心的是人們經常食用的牛蛙以後是不是也要禁食了?對此,多位專家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認為,牛蛙和巴西龜一樣都屬於外來入侵物種,不屬於保護對象。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李振基說,牛蛙為外來物種,不可能從中國的大自然中去抓捕「洗白」,而且也不宜放生。
  • 最長的冬眠:全面禁食野生動物下,四川7000萬隻養殖蛙「不敢醒來」
    僅是以青蛙為招牌美食的自貢,年均黑斑蛙的銷量就在2700噸至3000噸之間。除去家庭消費,全市餐飲店每年的產值約3.2億元。冬眠青蛙「一睡不醒」,持證養殖戶何去何從?上遊廠家生產的飼料誰來消化?以自貢菜為代表的下遊蛙餐館又將如何應對?這,或許是這個春天一道未解的難題。
  • 事關這64種禁食野生動物
    對45種野生動物引導養殖戶今年12月底前停止養殖通知明確,其所指的禁食野生動物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發布前養殖食用、不屬於畜禽範圍的陸生野生動物,不包括水生野生動物和以保護繁育、科學研究、觀賞展示
  •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決定》生效,深海大龍蝦還能吃嗎?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決定》生效,深海大龍蝦還能吃嗎?劉晶 律師 公眾號:劉律聊法就在本月24日中央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下稱《決定》),全面禁食用野生動物了。
  • 禁食的野生動物名單公布了 魚類、養殖龜鱉除外
    禁食的野生動物名單公布了 魚類、養殖龜鱉除外2020-03-18 11:2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駐馬店網        瀏覽量: 21061 次 我要評論 為了全面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也為了更好地杜絕隱患,近日全國人大通過了有關全面禁食野生動物的相關條例,並給出了禁食的野生動物名單
  •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後 到底什麼肉能吃?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之後,到底什麼肉能吃?哪些動物可以合理利用?6月中旬,受全國人大常委會委託,市人大常委會開展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以下簡稱「一決定一法」)執法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