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史上最嚴」禁食野生動物制度出臺 牛蛙等還可以養殖食用

2021-01-15 惠州電視臺

3月31日,最新修訂的《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表決通過,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這也是廣東「史上最嚴」的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制度。很多廣東人可能會疑惑,《條例》發布後,吃哪些動物可能違法?哪些動物能夠養殖食用?

此次通過的野保條例明確規定,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全面禁止食用陸生野生動物,全面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獵捕、交易、運輸在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從源頭上防控重大公共衛生風險。

條例將禁食範圍限定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有關法律禁止食用的其他野生動物。條例明確,禁食的範圍限於陸生野生動物,而市場中常見的中華鱉、烏龜、牛蛙、美國青蛙等兩棲爬行類動物,是按照水生動物管理的,也就是說,這些爬行類動物可以養殖、食用。

市民 陳先生:這些不是野生的,可以吃一下,生活必然要吃的。

市區橋西市場有幾家經營水產品的檔口。其中,周老闆經營甲魚、各類食用龜,已經二十幾年了。受疫情影響,他的業務量有所下降。

水產品經營戶 周先生:影響是有的,但是我們響應號召,我們的龜、水魚都是正規渠道歸來的,野生的我們沒賣過的。

為防止有人以畜禽為名食用野生動物等「掛羊頭、賣狗肉」行為,條例明確要求禁止以家畜家禽名義食用野生動物。餐飲單位不得用禁食野生動物的名稱、別稱、圖案製作招牌或者菜譜。

對於食用禁食野生動物的行為,條例規定,屬於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或屬於其他陸生野生動物的,處野生動物價值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處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價值2倍以上20倍以下的罰款。

除此之外,條例對寵物飼養做出限制,要求對於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脊椎野生動物,或者其他存在危害公共衛生安全、生態安全、公共秩序風險的野生動物,不得作為寵物飼養。

在2月底,惠陽警方就破獲了一起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件。涉案嫌疑人王某購買了4隻鸚鵡,經司法鑑定中心鑑定,其中2隻雛鳥鑑定為小錐尾鸚鵡屬物種幼鳥,2隻成鳥為牡丹鸚鵡屬物種,以上涉及的4隻鸚鵡均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屬於我國的珍貴、瀕危保護動物。購買鸚鵡的嫌疑人王某被公安機關依法拘留。

惠陽區公安分局森林警察大隊 副大隊長:我們是禁止養殖野生動物的,對於寵物愛好者還是要小心謹慎,輕則違法,重則犯罪。

相關焦點

  • 養殖甲魚、牛蛙可以吃:禁食野生動物不宜矯枉過正
    這次疫情發生之後,公眾的目光再次集中在病毒的源頭——野生動物身上。很多野生動物攜帶大量病毒、細菌、寄生蟲等有可能危及人類健康,濫食野生動物是一種陋習,不僅可能造成傳染病爆發,還極大破壞生態環境平衡。全面禁食野生動物業已成為社會共識,全國人大常委會也通過了決定,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
  • 廣東「史上最嚴動物保護條例」明起施行:食野味最高罰其價值的20倍
    其中,對食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最高可處其價值20倍的罰款;非法獵捕、殺害野生動物的,罰款從最高5萬元提至10萬元,被稱之為「史上最嚴動物保護條例」。日前,記者採訪了市林業部門,對《條例》進行一一解讀。幾隻白鷺在市區新豐江溼地覓食。我市生態環境良好,野生動物種類繁多,野生動物保護措施落實到位。
  • 牛蛙中華鱉?可吃!人工飼養「野味」?禁食!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道嵐昨日下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明確「嚴而有度」界限——烏龜牛蛙中華鱉?可吃!人工飼養「野味」?禁食!《條例》進一步提高非法獵捕、交易流通、食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懲罰力度,對食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最高可處其價值20倍罰款。該《條例》將於5月1日起施行。家畜家禽、科研藥用?不搞「一刀切」據了解,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就全面禁食野生動物作出決定後,廣東率先將「全面禁食野生動物」明確寫入省級地方性法規,這也是廣東省今年第一部通過的地方性法規。
  • 2020年國家公務員面試備考:禁食野生動物要避免誤傷養殖業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人盲目迷信野生動物的食用與藥用價值,因其稀少而一廂情願地與珍貴畫上等號。禁食野生動物有助於改變傳統的不良飲食文化,轉變為健康的飲食文化習慣。   (二)如何讓「禁野令」禁得更精準   1.該禁食的必須禁,該鬆綁的絕不能「一刀切」   任何「最嚴管控」,也都該依法依規而行。
  • 山西出臺「史上最嚴」野生動物保護辦法 嚴懲濫食野生動物
    張林虎 攝中新網太原4月1日電 (楊傑英)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為濫捕濫食野生動物再次敲響了警鐘。中國各地陸續出臺「舌尖上的禁令」,嚴懲濫食野生動物。記者4月1日從山西省人大常委會獲悉,新修訂的《山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辦法》已經山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
  • 禁食野生動物須儘快劃定範圍
    濫食野生動物是一種陋習,不僅可能造成傳染病暴發,還極大破壞生態環境平衡。全面禁食野生動物業已成為社會共識,全國人大常委會也通過了決定,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
  • 新規出臺:禁止非法食用野生動物!那牛蛙、甲魚還能吃嗎?
    >根據《決定》中提到的,魚類等水生野生動物不列入禁食範圍。 一些人工養殖利用時間長、技術成熟的動物,是允許食用的。而目前,大鯢、鱘魚、鱷魚、三線閉殼龜這幾種動物在我國均有野生分布,同時也有成熟的人工飼養記錄和技術,所以非野生種群,是允許銷售和食用的。
  • 牛蛙、中華鱉、烏龜還能吃嗎?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存在「黑白名單」嗎?
    自野生動物「禁食令」發布後,牛蛙、烏龜、中華鱉……到底還能否繼續食用受到廣泛關注。對此,昨日,官方給出答案了。l中華鱉、烏龜、牛蛙現在可以食用嗎?從目錄看中華鱉、烏龜、牛蛙,鱷魚等動物均不在禁食範圍之中,這是不是意味著這些動物現在可以食用了的問題給出回應。張顯良表示,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通知》,重要目的就是加強對各地農業農村部門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的指導,根據水生野生動物不同類型以及《野生動物保護法》《漁業法》等法律法規要求,明確水生野生動物管理對象、管理範圍以及不同類型水生野生動物的管理要求。
  • 牛蛙還能不能吃?關於野生動物「禁食令」的疑問一次說清
    關於野生動物「禁食令」的疑問一次說清 2020-09-05 20: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禁食的野生動物名單公布了 魚類、養殖龜鱉除外
    據了解,全國人大通過的這個條例大概可分為以下三點:第一點,強調與野生動物相關的交易、運輸、獵殺、販賣、食用都是非法的;第二點,全面禁止捕殺和食用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之前取得合格文件的野生動物養殖業也要被禁止,目前已經開展養殖的野生陸生動物如鵪鶉、林蛙、蠍子、蜈蚣等也都受到相應的制約;第三點,制定相對應的法律條文,增加相關部門的執法力度,將有關野生動物的交易活動一鍋端。
  • 全面禁野後哪些動物還能食用?業界呼籲制定「白名單」
    》,被網友稱為史上最嚴「禁野令」。《決定》公布後,北京、廣東、湖北等多地緊隨其後,出臺了相關配套規定,力度空前。 禁野令之下,仍有一些野生動物處於「灰色地帶」,這使得一些養殖戶遭到衝擊,也讓更多公眾對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產生了疑惑。 禁食野生動物以陸生動物為主 本次《決定》全面禁食的野生動物以陸生野生動物為主。
  • 禁食野生動物後如何延續傳統特色美食?上海用牛蛙代蟾蜍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禁食野生動物後如何延續傳統特色美食? 農業農村部官員認可上海這一做法據《解放日報》消息,為保護野生動物,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上海餐飲業戶紛紛採用人工養殖的牛蛙替代原來的野生蟾蜍為原料,延續當地傳統的燻制特色小吃。
  •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決定》生效,深海大龍蝦還能吃嗎?
    目前中央頒布這個《決定》毫無疑問是和這場新冠疫情有密切的關係,因為目前疫情的源頭基本指向了人類不文明非法食用野生動物。非法買賣和食用野生動物會給公共衛生安全構成的重大隱患,人類很多發傳染病與野生動物有關,所以全面禁食野生動物也就是必然選擇了。
  •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禁哪些、怎麼禁?
    新京報訊(記者 吳嬌穎)新冠疫情持續至今,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呼聲愈烈。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明確,全面禁止食用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類在內的陸生野生動物。全國各地禁食野生動物相關立法、修法加速。 究竟哪些動物應該「禁食」,哪些動物還能食用?可食用名單應該制定怎樣的準入門檻?
  • 美食好消息:甲魚、牛蛙可繼續吃,不屬於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
    同時,許多行業人士呼籲:禁止食用野生動物不能一刀切,甲魚屬於養殖技術成熟和食用歷史較長的動物,不存在傳播病毒和疫病的風險,不應禁止食用。那麼,「甲魚可能被禁止食用」的消息從何而來呢?這還得從2月25日深圳發布的「擬禁止食用甲魚的公告」引發的,詳細情況請接著往下看。一、深圳擬禁止食用甲魚為預防公共衛生安全風險、保護國民健康,2月24日,國家有關部門發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
  • 「扶貧利器」牛蛙是否應禁食?專家:外來入侵物種無需保護
    新冠肺炎疫情陰影下,以食用為目的的野生動物馴養繁殖、交易遭「急剎車」,公眾關心的是人們經常食用的牛蛙以後是不是也要禁食了?對此,多位專家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認為,牛蛙和巴西龜一樣都屬於外來入侵物種,不屬於保護對象。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李振基說,牛蛙為外來物種,不可能從中國的大自然中去抓捕「洗白」,而且也不宜放生。
  • 農業農村部:中華鱉、烏龜和牛蛙等可養殖食用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中國網 鄭亮 攝)  以下為文字實錄:  記者:昨天夜裡我們注意到農業農村部印發了《貫徹落實人大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決定的通知其中提出中華鱉、烏龜等列入水生動物相關名錄的兩棲爬行類動物,並按照水生動物管理。我仔細研究了相關名錄,從目錄看中華鱉、烏龜、牛蛙,鱷魚等動物均不在禁食範圍之中,請問這是不是意味著這些動物現在可以食用了?謝謝。
  • 牛蛙禁食?一場「誤會」考驗禁野監管的智慧
    時值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呼聲漸高,此番不當言論致使該機構迅速被撤銷。有網民將機構撤銷理解為牛蛙被禁養、禁食。同時有網民稱已買不到牛蛙,甚至傳出一份包括牛蛙在內的「官方」禁食野生動物名單。一時間「牛蛙被列入禁食名單」的傳言甚囂塵上。隨後,國家林草局迅速闢謠。3月4日,農業農村部明確牛蛙不禁食。
  • 2月份禁食野生動物以來,64種在養野生動物,12月底前停止養殖
    但是野生動物到底包括哪些品種,哪些可以養殖,哪些不能養殖,界限一直爭論不休。也是在2月,國家林草局宣布,要全面整頓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以及經營利用野生動物的從業機構,要求以食用為目的而從事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的,撤回並註銷掉核發的人工繁育許可證以及文書,一律停止以食用為目的的出售和運輸野生動物的活動。
  • 疫情下的「野生動物禁食令」:鱷魚鴕鳥梅花鹿這些養殖動物,還能吃嗎?
    這意味著,爭議多年的野生動物禁食令終於出臺了。全國範圍內的食用野生動物市場和交易將可能被取締,從事以食用為目的的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的,許可證也可能被撤銷。 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