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吃什麼傳統美食 夏至吃什麼食物好養生補身體介紹

2020-12-05 閩南網

  「夏至」正值麥收,自古以來就有慶祝豐收、祭祀祖先的習俗。古籍《周禮·春官》還記載說:「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山中鬼怪)。」這說明,在古代,除了在「夏至」這天祭祀神靈、祖先,以感謝天賜豐盈,還要祈求清除荒年、飢餓和死亡,承載著古人期盼五穀豐登,渴望富足生活的美好願望。時至今日,我國民間還保留著「夏至」吃各種麵食的習俗,取「喜嘗新麥,慶祝豐收」之意。

  北京時間6月21日5時44分迎來「夏至」節氣。此時節,荷花別樣紅,蟬鳴聲聲響。

  夏至吃什麼傳統美食

  1、【圓糊醮】:以前的時代裡人不分貧富都在夏至日的時候祭其祖,俗稱「做夏至」,祭祀祖宗除了要一些常規的貢品之外,還會特別加上一盤的薄絲餅。夏收完畢,新麥上市,所以有日吃麵嘗新的習俗,也有人用麥粉調糊糊,攤成薄餅烤熟食用。

  「夏至吃了圓糊醮,踩得石頭咕咕叫」,以前很多的農戶會將做好的醮坨用竹籤穿好,插在水田的缺口流水的地方,並且燃燒香以此祭祀,祈求可以豐收。因此浙江紹興依然有夏至吃圓糊醮的習慣。

  2、【粽子】:西北地區會在夏至當天吃粽子,並且會取菊用灰來防止小麥受蟲害。夏至到來,陽氣一天天萎縮,陰氣一天天生長,這個時候要送走舊的陽氣,粽子裡的糯米、紅棗,從中醫角度來看是象徵陽的東西,人們把它們包起來吃下去,就是和陽的季節告別的意思。「吃粽子,最早是一種儀式性的吃。」

  3、【麵條】:「冬至餃子夏至面。」這句俗話說的是老北京另一民俗。因為地處黃河流域的北方地區,主要農作物是麥子,在新麥收穫之時,人們用新面製作喜面是喜慶豐收的最好方式。吃麵條不但營養豐富能滿足人們的口腹需求,而且吃著巧手制出的眾多樣式的麵條,還能給生活帶來多樣的樂趣。

  4、【餛燉】:江蘇無錫的人在夏至這一天,早餐會吃麥粥,然後午餐吃餛燉,有「混沌和合」的意思。民間還有吃了餛燉之後為孩子量體重,希望孩子體重增加,身體健康的習俗。餛飩,古人稱其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渾沌之象」,而「餛飩」又與「渾沌」諧音。盤古開天,渾沌初分,吃了餛飩可得聰明。筆者幼時聽祖母說:「夏至吃餛飩,熱天不疰夏。」夏至吃餛飩則又包含一種祈求平安度夏的良好願望。

  5、【荔枝】:除了吃狗肉之外,還有吃荔枝的習慣,廣州粵語地區和廣西的欽州、玉林等地區都非常喜歡吃夏至的狗肉和荔枝,兩者合吃不熱。大量食用荔枝容易引起低血糖症,也就是「荔枝病」,因此一定要適量。在吃荔枝前後喝一點鹽水或者綠豆水、冬瓜水、生地湯等有解暑、的功效。

  6、【夏至蛋】:湘南的衡陽、郴州、永州和湘西吃夏至蛋。夏至日,將整雞蛋煮熟,剝殼後加紅棗煮湯吃,叫「吃夏至蛋」。湘南一帶,主要是嘉禾、藍山、桂陽於夏至當天早晨起來,將整雞蛋煮熟,用紅紙或紅色染料將蛋皮染紅,再用一個小網袋裝上,系上少年、兒童的前胸,一直掛到中午或下午再剝去蛋殼將蛋吃掉。民間以為夏至吃蛋,能強身健胃,行走有勁。諺雲「夏至吃蛋,石板踩爛。」

  7、【夏至羹】:湖南長沙人夏至日吃糯米粉拌鼠麴草做成的湯丸,名「夏至羹」,民諺雲「吃了夏至羹,麻石踩成坑」,「夏至吃個團(音為」坨「),一腳跨過河」,意喻力大無比,身輕如燕。

  8、【夏至餅】:夏收完畢,新麥上市,所以有日吃麵嘗新的習俗,也有人用麥粉調糊糊,攤成薄餅烤熟食用。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等,祭祖後食用,俗謂「夏至餅」。

相關焦點

  • 夏至養生吃什麼好?夏至吃什麼傳統美食各地夏至傳統習俗介紹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被最早確定的一個,也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節,因而要注意養生。夏至的習俗主要有吃麵、吃麥飯、吃麥粒、稱重、吃狗肉、戴棗花等。  早在公元前7世紀,我們的祖先就通過測日影確定了夏至,一般在陽曆6月22日。並且早在周代就有了夏至祭神儀式,那時候人們認為夏至祭神可以消除國中的疫病、荒年與人民的飢餓。
  • 夏至節氣吃什麼傳統食物 5種夏至必吃物品水果介紹
    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晝越長。2018年夏至節氣是6月21日,今日夏至吃什麼好?夏至養生吃什麼?
  • 2020年夏至是幾月幾號?夏至吃什麼傳統美食呢
    2020年夏至是幾月幾號呢?2020年的夏至是6月21日,也就是今天;夏至在古代也可稱為「夏節」以及「夏至節」。基本上是每年的公曆6月21日或22日為夏至,這一天的太陽直射到地面,從而使北半球的白晝時間達到最長。
  • 北方夏至吃什麼傳統食物 中國南北夏至冬至各地吃什麼
    ­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我國的每一個節氣都有不同的傳統習俗,在吃的方面也是很有講究,那麼北方夏至吃什麼傳統食物呢?  不管是傳統節日還是傳統節氣,我國各地都有各種各樣的習俗,尤其在食物方面,南北方有很大的差異。夏至節氣的時候,南方嶺南地區會吃狗肉或荔枝,有的地區會吃湯圓。而北方地區的傳統食物中自然是離不開麵食的,所以,夏至北方人吃各式各樣的面。
  • 今日夏至4種傳統美食要記得吃,順應時節身體好,寓意圓滿又安康
    今天是2020年6月21日,也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個節氣的「夏至」。夏至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也陽氣最盛。夏至預示著一年中盛夏就開始了,過了這天, 一年中最熱時期就到了。那夏至我們一般會吃什麼呢?
  • 今日夏至,3種傳統美食要多吃,順應節氣身體好,寓意安康又圓滿
    今日夏至, 3種傳統美食要多吃,順應節氣身體好,寓意安康又圓滿。今天是夏至,是一年當中白晝最長的一天。進入夏至,天氣炎熱,氣溫高,降水量少,大家出門要注意做好防曬,平時要及時補充水分,作息要早睡早起,合理運動,讓自己順利度過苦夏。
  • 明日夏至,要吃這3種傳統美食,營養美味寓意好,平安健康又圓滿
    明日夏至,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夏至後,一年中最熱的天氣將即將到來。燥熱的天氣往往讓人心煩意亂,這時候大家的消化功能會相對較弱,因此,很多人都很容易沒有食慾,吃不下飯。如果吃得太少,身體熱量補充不足的話,是很容易導致中暑的。
  • 夏至是什麼意思含義 夏至節氣含義介紹與立夏有什麼區別不同
    夏至是什麼意思?立夏與夏至的區別是什麼?2019年6月21日是二十四節氣夏至,你知道夏至是什麼意思嗎?夏至意味著炎熱將至,需要吃什麼來降暑養生呢?今天,就來整理立夏與夏至的區別,以及夏至的氣候變化吧!夏至是什麼意思?  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夏至,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這天,白天最長,夜間最短。
  • 2018年夏至具體時間是哪一天 夏至是什麼意思吃什麼好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2018年夏至是2018年6月21日18時07分12秒迎來「夏至」節氣。夏至是什麼意思,夏至之後進入一年中最為炎熱的時段,人體易出現乏力、疲倦等「苦夏」症狀,飲食上有哪些講究?尤其是夏至江淮一帶正處「梅雨」季節,空氣非常潮溼,俗話說「夏至陰生」,防身體入梅,合理的養生非常重要。
  • 夏至是什麼時候 2018年夏至是哪一天
    夏至是什麼時候?  今天(6月21日)是夏至,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長、夜晚最短的一天。  2018年夏至時間:6月21日 18:07:12,農曆2018年五月(小)初八  節氣簡介  《禮記》曰:「夏至到,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
  • 夏至是什麼時候 夏至有哪些有趣的習俗
    大家都知道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現在正值夏季,夏季有一個節氣叫做夏至。夏至日是我國最早的節日,但仍然有部分朋友不太了解夏至,不太清楚每年的夏至是在什麼時候,都有哪些習俗。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夏至。夏至是什麼時候一年二十四節氣,夏至這個節氣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在公元前七世紀,就有我們的先人用土圭測日影,確定了夏至。
  • 2019年夏至具體時間是幾月幾日幾點幾分 今年夏至天氣特點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6月20日,或21日,或22日。夏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夏至點,目前處在雙子座),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2019年夏至具體時間是幾月幾日幾點幾分  2019年夏至具體時間是哪一天?
  • 2017夏至是幾月幾日幾點幾分 夏至節氣吃什麼 夏至來由
    2017夏至是公曆幾月幾日?夏至是公裡歷的哪一天?  一、2017夏至是公曆幾月幾日夏至是公曆的哪一天  2017年夏至公曆:2017年6月21日,12:24:06  2017年夏至幹支:丁酉年丙午日己卯日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6月21日或22日。
  • 今日夏至,農諺「冬至餃子夏至面」,夏至為什麼要吃麵?
    這是24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在民間還說一個傳統的節日,古代的時候還稱它為「夏至節」。當夏至節氣到了,酷暑也就到了。從夏至這天就開始數九了,每九天為一九,經歷過九個九天以後夏季也就結束了。而在夏至節氣的時候,氣溫不斷升高了,人也因為酷暑難耐而沒有食慾了。那在夏至節氣的時候吃什麼好呢?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在夏至節氣這天,在國內很多地方都流行吃「夏至面」,也就是苗條,那夏至為何要吃麵?
  • 立夏吃什麼傳統食物 立夏節氣養生水果蔬菜+10種常見美食
    立夏節日吃什麼好?立夏後吃什麼最養生?立夏後選擇合適的蔬菜水果對身體大有益處。小編推薦適合立夏吃的十種食物:立夏吃什麼傳統食物  蛋  立夏吃蛋,不僅能經受「疰夏」考驗,還能帶來生活圓滿。立夏有吃蛋的習俗,能預防暑天常見的食慾缺乏、身倦肢軟、消瘦等苦夏症狀。雞蛋,性平,補氣虛,有安神、養心的功能。
  • 21日夏至當心身體和情緒中暑 多吃含鉀食物可預防
    新華網天津6月21日電(記者周潤健)21日13時46分,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節氣正式到來。有關專家提醒說,從夏至日起,我國氣溫開始進入最熱的階段。夏至之後,我國大部分地區就進入盛夏了。「夏日炎炎、長夏漫漫」,公眾要當心身體中暑和情緒中暑。 天文專家介紹說,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是「夏至」節氣。這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上空,北半球白天最長,夜間最短。
  • 夏至今日至,這些關於夏至的小知識你知道嗎?
    夏至節後,由於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比地面向空中發散的多,氣溫繼續升高,並在夏至後的第3個庚日進入伏天。伏天是一年最熱的日子,分為三個階段,即頭伏、二伏和末伏。在中醫養生理論中,夏至是陽氣最旺的時節,一方面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另一方面陰氣已開始生長,一定要注意保健。
  • 冬至餃子夏至面 你知道夏至怎麼養生嗎
    冬至餃子夏至面 你知道夏至怎麼養生嗎時間:2020-06-21 09: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餃子夏至面 你知道夏至怎麼養生嗎 夏至,是古代24節氣中,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沒有之一。 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
  • 明日夏至,記得吃這三種傳統美食,順應時節寓意好,營養美味
    夏至便可以嘗到新麥,享受耕耘之後的喜悅感,成就感,所以這也奠定了夏至吃麵的物質基礎,那麼夏至究竟該吃些什麼呢?夏至吃麵,由南至北都有這個習俗,在陝西,青海一代人們在這個節日「食湯餅,然後」取巾拭汗,可以「面色皎然」。
  • 夏至節氣要怎樣來養生,飲食有哪些宜忌,你知道嗎
    夏至意味著炎熱的天氣正式開始,慢慢天氣會越來越熱。夏至的飲食要怎麼食用更養生?夏至飲食一般以溫為宜,是暖物是為了助陽氣,符合「春夏養陽」的原則。還應多食一些清涼消暑的食物,這樣既可以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可以補養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