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汙染、外來物種、多地禁養 牛蛙:網紅菜的環保迷途

2020-11-24 南方周末

在餐飲聚集的上海環球港商場,負一樓入駐了三家牛蛙主題店,分別主打牛蛙火鍋、牛蛙面和雙層炭火牛蛙銅鍋的招牌。(南方周末記者 汪韜/圖)

(本文首發於2018年11月22日《南方周末》)

不只是腐爛的死牛蛙,殘餘飼料乃至預防牛蛙生病所用的抗生素都會影響水質,養殖尾水外排入海,還會影響海鮮養殖,甚至被周邊居民舉報「太吵」。

2017年底開始,多地密集出臺牛蛙養殖禁令,還反覆提到牛蛙「外來物種入侵」這個老罪名。但牛蛙是兩棲動物,屬於畜牧管、水產管還是漁業管?

「唉呀媽呀,這是啥呀,這輩子沒吃過這麼好吃的東西」,一個短視頻中,東北口音的小哥哥面對著一鍋泡椒牛蛙,流下了不知是幸福還是被辣椒嗆出來的淚水。

這兩年,牛蛙成為新晉網紅菜,大有取代一直霸屏的「麻小」之勢。在抖音上發一個「雙層炭火牛蛙銅鍋」的短視頻,動輒獲贊上千。

牛蛙的養成地則呈現了截然相反的景象。在全國牛蛙養殖最密集的汕頭市澄海區東裡鎮和洲村,南方周末記者看到,每過幾分鐘,小河裡就會漂來一隻白肚皮朝天的死牛蛙。一名村民坦言,養殖場的死蛙都直接扔進河裡。

不只是腐爛的死牛蛙,殘餘飼料乃至預防牛蛙生病所用的抗生素都會影響水質,養殖尾水外排入海,還會影響海鮮養殖,甚至被周邊居民舉報「太吵」。2017年底開始,浙江、福建、廣東多地密集出臺牛蛙養殖禁令,禁令中,還反覆提到牛蛙「外來物種入侵」這個老罪名。

牛蛙,養還是不養?吃,還是不吃?

不愛吃牛蛙的牛蛙養殖之鄉

牛蛙名字由來很樸素,因為叫聲像牛。怎麼忽然就火了呢?

好奇心日報App分析,牛蛙走紅,正好契合近年來以辣味為主導的口味流行趨勢。該文章援引《美團餐飲報告2018》,2018年上海有3016家牛蛙餐館,數量名列全國第一,比去年增加了173家,江蘇、四川、北京分列二、三、四名。

在餐飲聚集的上海環球港商場,負一樓入駐了多家酸菜魚、青椒魚、老火鍋等「重口味」網紅店,年輕人排隊等號,門庭若市,其中就有三家牛蛙主題店,分別主打牛蛙火鍋、牛蛙面和雙層炭火牛蛙銅鍋的招牌。

和產小龍蝦的盱眙、大閘蟹的陽澄湖不同,牛蛙沒有所謂的地方品牌。養殖牛蛙最多的地方並非四川、

相關焦點

  • 江西也掀起牛蛙養殖整治大動作!清退禁養不斷,連檢察院也出動了!
    江西也掀起牛蛙養殖整治大動作!清退禁養不斷,連檢察院也出動了!廣昌縣奕源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是一家專門以水產養殖、銷售為主的企業,養殖的牛蛙數量達到100萬隻,種養面積達到20餘畝,於2018年5月在尖峰鄉營前村進行養殖銷售。該養殖場在未辦理環評審批手續的情況下,養殖牛蛙產生的糞便和汙水直排入了河道,汙染了農田和水質,外排的廢水和產生的氣味對周邊居民生活造成較大影響,嚴重影響了村莊生態環境和村民生活環境。
  • 禁養潮後的牛蛙,明年還有人看好嗎?
    據悉,牛蛙養殖對水質要求較高,一般選在水的源頭處養殖,牛蛙養殖戶每隔1~3天就必須換一次水,牛蛙排洩物中含有氨氮、總磷等成分,造成水體嚴重富營養化。而病死牛蛙未經處理,隨意棄置,也造成了河道生態環境汙染。
  • 牛蛙養殖汙染整治,我們在行動!
    9月26日,武平縣政府組織城廂鎮政府、農業局、環保局、國土資源局、林業局、執法局、河長辦、公安局、司法局等部門工作人員260多人,依法對城廂鎮凹坑村凹子背牛蛙養殖場進行強制拆除,武平縣檢察院派員參與現場監督。據了解,該養殖場於2017年1月開始興建,共建有96個養殖池。
  • 最火爆時18元/斤,如今跌至4.5元/斤,禁養潮後的牛蛙,明年還有人看...
    &nbsp據悉,牛蛙養殖對水質要求較高,一般選在水的源頭處養殖,牛蛙養殖戶每隔1~3天就必須換一次水,牛蛙排洩物中含有氨氮、總磷等成分,造成水體嚴重富營養化。而病死牛蛙未經處理,隨意棄置,也造成了河道生態環境汙染。&nbsp為此,2018年福建、廣東、江西等地區進入了退養或禁養階段,各地相繼出臺禁養牛蛙的政策,不符合要求的養蛙場面臨退養或關閉。
  • 世界水日 | 牛蛙養殖汙染嚴重,永泰檢察介入監督
    同時,農業農村部公告美國青蛙和牛蛙等水產新品種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物種管理。既然明確可以食用許多想要發家致富的農戶把目標瞄準了養殖牛蛙養我?那可沒那麼容易喲~我也很嬌氣…牛蛙的養殖主要有兩種方式池塘生態放養這種模式較為環保,但牛蛙適應性強,繁殖速度快,池塘養殖需避免牛蛙逃入周邊環境,造成物種入侵,破壞當地的蛙類物種資源。
  • 「扶貧利器」牛蛙是否應禁食?專家:外來入侵物種無需保護
    新冠肺炎疫情陰影下,以食用為目的的野生動物馴養繁殖、交易遭「急剎車」,公眾關心的是人們經常食用的牛蛙以後是不是也要禁食了?對此,多位專家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認為,牛蛙和巴西龜一樣都屬於外來入侵物種,不屬於保護對象。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李振基說,牛蛙為外來物種,不可能從中國的大自然中去抓捕「洗白」,而且也不宜放生。
  • 5年前開始禁養,價格突然暴漲,60元一斤,農民:價格再高也沒戲
    特別是近年來南方多地關閉養豬場,就是為了保護原生態環境做出的犧牲,不少原有養豬戶後來都因禁令關閉了養豬場。除了養豬場之外,還有一部分特色養殖也在多處被禁止了。 大家好,這裡是「農看農」,每天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養殖/種植新項目,今天我們的主題是5年前開始禁養,價格突然暴漲,60元一斤,農民:價格再高也沒戲。
  • 嚴重汙染?福建龍巖市新羅區全面禁止牛蛙養殖!
    嚴重汙染?福建龍巖市新羅區全面禁止牛蛙養殖!近年來,新羅區牛蛙養殖總量迅速增加,養殖所產生的汙水、病死蛙體及其它汙染物,嚴重汙染水環境及周邊生態環境。&nbsp&nbsp&nbsp&nbsp近日,新羅區農業局、環保局等相關部門到適中鎮坂溪村、三坑村等地實地調研牛蛙養殖汙染情況,據了解,牛蛙屬於外來入侵物種,養殖場破壞耕地,不符合養殖相關規定、政策,現新羅區政府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經研究決定對全區牛蛙養殖開展專項整治工作,2017年9月20日起全區範圍內嚴禁新建、擴建及改建牛蛙養殖場,現有的牛蛙養殖場必須全部在
  • 牛蛙為何列為外來入侵物種
    荊楚在線消息(湖北日報) 記者梁均貴、通訊員宋小華報導:在我省餐桌上經常可以吃到的牛蛙,為何被列為外來入侵物種呢?昨日,記者就此採訪了省環保局自然資源處有關人士。 據介紹,牛蛙原產北美,1959年引入我國,天敵較少,壽命長,繁殖能力強,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其食性廣泛且食量大,包括昆蟲及其它無脊椎動物,還有魚、蛙、蠑螈、幼龜、蛇、小型鼠類和鳥類等,甚至有相互吞食的行為。早期養殖和管理方法不當,是造成牛蛙擴散的主要原因。由於它對本地兩棲類動物威脅較大,對一些昆蟲種群也存在威脅,故此次將其列為外來入侵物種。
  • 是外來入侵物種嗎?
    小龍蝦屬於外來入侵物種,原產地是美國,後來美國傳入日本用來給牛蛙做飼料,接著傳入我國南京,用來做水質改良的清道夫魚蝦類。這個說法應該可以說是目前關於小龍蝦的起源和來歷的最權威的說法。應該說如果專門指的是這種我們現在大部分人都在養殖的小龍蝦的話,它的確是外來物種。我們現在養殖的小龍蝦學名叫克氏原螯蝦,美國確實是原產地。相對於其他外來入侵物種而言,克斯原鰲蝦的命運有點悲催。在我們這裡,如果你要說10年以前,這些克氏原螯蝦的命運還是不錯的。河流溝渠稻田塘口裡面到處都有它們的蹤影。
  • 牛蛙、小龍蝦都是外來入侵物種,它們會造成本土物種的滅絕嗎?
    先說兩種常見的外來入侵物種:牛蛙和小龍蝦。我們所吃的牛蛙和小龍蝦都是人工飼養的,放到野外,它們的危害不容小覷。小龍蝦原產美洲,進入我國幾十年的時間,它繁殖快,食性廣,喜歡鑽洞,要麼破壞農田,要麼造成潰堤,鉗子還會把水稻夾斷,對農業極其不利。
  • 牛蛙成了網紅菜,它們都從哪裡來的?
    說起小龍蝦、大閘蟹,除了產地,人們還會想到關心蝦蟹生長環境的水質,腮黑/腮白也是蝦蟹品質的賣點之一——在潔淨的水裡養出的小龍蝦從外觀上就可以判斷,白腮的看起來就可以賣更高的價格。但是如何分辨牛蛙的品質?牛蛙是分量重的好吃,還是分量輕的更好吃?牛蛙餐廳沒有成長出大型連鎖品牌,至今也只有精悅蓉一家牛蛙品牌宣稱拿到億元戰略投資。
  • 外來物種入侵!抱歉這裡是中國 —盤點外來物種入侵失敗案例
    但如果有外來物種的侵入,入侵的外來物種可能會破壞景觀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摧毀生態系統,危害動植物多樣性,影響遺傳多樣性。小龍蝦養殖教材對於吃貨來說,小龍蝦肯定不算外來入侵物種,是外來入侵禮物,我們有100種烹飪方法,麻辣、蒜香、十三香
  • 牛蛙禁食?一場「誤會」考驗禁野監管的智慧
    有網民將機構撤銷理解為牛蛙被禁養、禁食。同時有網民稱已買不到牛蛙,甚至傳出一份包括牛蛙在內的「官方」禁食野生動物名單。一時間「牛蛙被列入禁食名單」的傳言甚囂塵上。隨後,國家林草局迅速闢謠。3月4日,農業農村部明確牛蛙不禁食。 輿情走勢及關鍵節點 以2月16日~3月11日為監測時間段,如圖所示,輿情整體呈「山峰式」發展。
  • 該外來物種在歐美被禁,引進中國11年,如今下場比小龍蝦還慘
    我國人口眾多,在任何需求上都佔據巨大市場,早在以前資源短缺的時候,不少專家就曾提出引進外來物種來彌補國內市場缺口。其實面對外來物種,各國都比較怕,因為他們可不想讓國內的一些外來物種成為「澳洲兔子」那樣泛濫。
  • 小龍蝦屬入侵物種是怎麼回事?牛蛙、小龍蝦屬嚴重入侵類外來物種
    牛蛙、小龍蝦屬嚴重入侵類外來物種  所謂外來入侵物種,是指在當地的自然或者半自然生態系統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可能或者已經對生態環境、生產或者生活造成明顯損害或者不利影響的外來物種。  雲南此次發布的《名錄》將入侵物種劃分為5大類,包括Ⅰ級惡性入侵類、Ⅱ級嚴重入侵類、Ⅲ級局部入侵類、Ⅳ級一般入侵類、Ⅴ級有待觀察類。
  • 廣東潮州進入牛蛙棚最後清理階段!新蛙又大量上市,價格連續下滑...
    ,主要是養殖密度高、產生的汙染比較大,最早的是浙江封殺牛蛙養殖,然後就是福建江西,現在廣東潮州對牛蛙清理也進入了尾聲的階段,汕頭揭陽等地還沒有大面積禁養,但估計也快了。牛蛙這個品種這幾年的發展不太順利,一方面是行情波動比較大,高的時候嚇死人,低的時候要人命,行情大起大落導致養殖戶進進出出的也多;另一方面,這兩年的禁養拆棚,導致一些牛蛙養殖戶流動性比較大,從禁養的省份跑到別的省份繼續養,基本上就是一切從頭開始了,最慘的是搬到一個新的地方,沒養多久,也被拆了,預計隨著環保整治不斷升級和擴大,或許不改變高汙染的養殖模式,牛蛙養殖戶恐怕要靠「打遊擊」了。
  • 7個來勢洶洶的外來物種,可惜到了中國,差點被吃成滅絕物種
    而很多時候物種的泛濫,就是因為它不好吃,或者是不會吃,但是這種情況在中國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像雞屁股、豬大腸這些讓外國人無奈只能廢棄的邊角餘料,在中國吃貨的手裡都是絕佳的美味。所以很少有那個入侵物種能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泛濫!一、羅非魚羅非魚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就是非洲鯽魚。
  • 吃貨多也沒用,外來入侵物種必須警惕!
    本文轉自【人民網】;非洲大蝸牛、美國白蛾、德國小蠊、牛蛙、福壽螺、小龍蝦......近年來,這些外來入侵物種漸漸進入大眾視野。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 牛蛙「入侵」中國餐桌史
    封面圖 | 牛蛙火鍋文|風馬牛 (微信公眾號:馮侖風馬牛)如果不是網紅店「哥老官」的牛蛙被檢出違禁獸藥代謝物,很多人對牛蛙的美食影響力可能還毫無察覺。在雞鴨魚、豬牛羊的包圍下,牛蛙,一種大多數人都不願意細看的動物,憑藉獨具特色的「又醜又鮮」,把無數街邊小店捧成了特色餐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