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中國植物志》全部出齊

2021-01-10 中國科學院

  由四代植物學家辛勤耕耘和通力協作,跨越了半個世紀的《中國植物志》日前全部出版。3月31日上午,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科院聯合向新聞界通報了《中國植物志》的編研情況。 

  這部曠世巨著記載了中國3萬多種植物(301科3408屬31142種),包括9000多幅圖版,共計5000多萬字,126卷冊,是關於中國維管束植物(包括蕨類植物與種子植物)的全面、系統、科學的總結。《中國植物志》就像是這龐大植物家族的戶口薄和檔案冊,不僅記載了它們的科學名稱,而且詳細地考證了歷史文獻記載、形態特徵、地理分布、生態環境、物候期和用途等,是了解中國植物資源的最基本、最翔實、最權威的科學資料。 

  從上世紀20年代起,中國植物學家就開始採集植物標本,收集文獻資料,並設想編纂《中國植物志》。1950年中科院提出了編著《中國植物志》的任務,至今才全部出齊。 

  中科院副院長陳竺稱,《中國植物志》與世界上同類著作相比,收載的植物種類和所含的卷冊最多,總體編研水平很高。它的全部出版為合理開發利用植物資源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基礎信息和科學依據,對陸地生態系統研究將起到重大促進作用,對國家和全球的可持續發展將做出重大貢獻並產生深遠影響。

相關焦點

  • 《中國植物志》的編研史(1)
    《中國植物志》是一部總結我國維管束植物(蕨類和種子植物)系統分類的巨著,全書共80卷,計126分冊,包括了3萬多種植物和9000餘幅圖版。《中國植物志》的編研歷史實際上從20世紀30年代就開始了,但直至1958年才正式啟動。全書126卷冊的編研工作共經歷了45年的漫長歲月,於2004年全部完成。
  • 四代科學家50年冷板凳坐出《中國植物志》,附電子版網址
    Hu)首先提出編寫《中國植物志》,他是第一位取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的中國植物學家。但當時由於資金、標本、文獻等方面的許多困難,這一願望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才得以實現。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植物志》的編研受到很大重視。1956年,中國科學院將《中國植物志》正式列入科學發展遠景規劃。
  • 《中國植物志》手機版正式上線蘋果應用商店
    11月14日,「《中國植物志》Lite網絡版」正式上線蘋果應用商店,並提供免費下載。   「《中國植物志》Lite網絡版」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系統與進化植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數字植物項目組開發,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推廣。
  • 「《中國植物志》的數位化和DNA條形碼」項目啟動
    11月3日,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張憲春研究員和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王紅研究員共同主持的國家科技部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中國植物志》的數位化和DNA條形碼」項目啟動會在北京香山召開。   科技部基礎研究司主任科員祝學衍對項目定位、工作實施、經費使用等相關問題提出重要建議和要求。
  • 野生植物「家譜」 溫州出版浙江首部地市級植物志書
    日前,繼《杭州植物志》出版後,溫州也推出了野生植物首部「家譜」《溫州植物志》。該書由中國林業出版社於2017年出版,是浙江省內第一部地市級植物志書,是近百年來溫州植物資源調查和分類研究的系統總結。這裡的很多植物起源古老,殘遺植物、特有和珍稀植物多,比如溫州種子植物中就包含22個我國特有屬,在中國植物區系劃分中佔重要地位。然而,溫州雖然是省內植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但區域內植物資源的調查研究一直較為薄弱。編寫植物志是植物學科發展的需要,也是一個地區植物分類學研究水平和研究隊伍實力的展示。
  • 為《中國植物志》寫史,向老先生致敬
    《中國植物志編纂史》是一部完整記述《中國植物志》研究、編寫、出版工程全景式的力作,具有填補科學史、出版史研究空白的價值。全書以翔實、客觀的文字呈現出《中國植物志》研究、編纂過程中曲折和執著的實現路徑,探尋各個時期重要歷史事件與編纂過程的始末,記述主要科、屬編寫經過和學術成就,藉以評述中國植物分類學的發展歷史。
  • 《中國植物志》的編研獲200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中國植物志》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共授獎(374項人),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此前已連續空缺2年),即為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華南植物園、昆明植物所聯合申報的「《中國植物志》的編研」成果。
  • 中國植物分類學著作——《中國高等植物》出版
    《中國高等植物》植物分類學知識是生物多樣性保護和資源開發利用的基礎,為滿足林業、農業、畜牧業、中醫藥、環境保護、植物學科研和教育等部門廣大科技人員,特別是從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者的迫切需要,一部14卷冊的《中國高等植物》於2012年10月全部出版。該著作的編研於1997年1月作為中科院重點項目而立項。
  • 「《中國動物志》、《中國孢子植物志》和《中國植物志》(英文修訂...
    驗收會現場3月30日至4月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生命科學部會同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在北京組織專家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動物志》、《中國孢子植物志》和《中國植物志》(英文修訂版)的編研」進行了結題驗收。
  • 【中國科學報】楊星科與秦嶺昆蟲「志」
    他志在秦嶺昆蟲志。  「秦嶺區域位置獨特、生態功能特殊,是我國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秦嶺脊椎動物志與植物志均已完成,而秦嶺昆蟲的研究非常滯後。」作為我國著名昆蟲學家和中科院西安分院黨委書記,楊星科決心利用退休前的這幾年聯合同行一起完成秦嶺昆蟲志的編寫。  這是個「大活兒」——十卷本;秦嶺也不僅僅是幾座山頭——總面積為82920平方公裡。困難顯而易見,但楊星科還是很想試試。
  • 【科技日報】木本雙子葉植物葉相地理分布與氣候相關
    【科技日報】木本雙子葉植物葉相地理分布與氣候相關 2019-05-13 科技日報 趙漢斌 【字體:大 中 小】
  • 【科技日報】木本雙子葉植物葉相地理分布與氣候相關---中國科學院
    【科技日報】木本雙子葉植物葉相地理分布與氣候相關 2019-05-13 科技日報 趙漢斌 【記者12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就中國木本雙子葉植物的葉相地理分布格局、氣候因子對其地理分布的影響,以及基於「葉相-氣候構建古氣候重建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
  • 《達爾文進化論全集》中譯本出齊
    本報訊由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原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副會長葉篤莊主譯的《達爾文進化論全集》已由北京科學出版社近日全部出齊,向全國發行。該全集共十三卷,約500萬字。達爾文學說為現代生物學的基礎,同時對醫學乃至自然科學的各學科以及社會科學各學科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中國植物志》:為中國植物建立「戶口簿」
    資料圖片      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醞釀,到2004年《中國植物志》(科學出版社出版)全部完成出版,四代科學家薪火相傳、費時八十餘載研究編纂,中國植物從此有了權威全面的「戶口簿」。      植物包括的範圍很廣,其中種子植物(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和蕨類植物與人類關係最密切。
  • 科學網—《泛喜馬拉雅植物志》發布階段成果
    張亞平表示,該項目為地球科學和生物科學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數據,對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植物資源的清查和合理開發利用都有重大意義。 張亞平指出,《泛喜馬拉雅植物志》把植物志的傳統內容與生物學的最新發展緊密結合,體現當今植物志編撰的國際最高水平,也為類似的國際合作項目提供了經驗。中科院會繼續關注和支持這一具有重大學術價值和重要社會意義的項目。
  • 【中國科學報】80卷《中國植物志》「志在掌握」
    3月29日,「志在掌握」——《中國植物志》數字產品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舉行,會議發布了《中國植物志》手機應用程式,電子版、手機版網站以及桌面應用程式等產品。該研究所工程師李敏介紹,最新推出的《中國植物志》手機應用支持蘋果、安卓兩種系統,桌面應用則可適應於普通電腦桌面和平板電腦,它們都能夠實現《中國植物志》全文離線檢索瀏覽。
  • 上海數字植物志網站上線
    原標題:上海數字植物志網站上線  東方網3月16日消息:記者昨天獲悉,國內首家省市級的數字植物志上海數字植物志網站(shflora.ibiodiversity.net)近日正式上線。該網站由上海辰山植物園(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主辦,目前已收集了大量的圖片以及各類數據,完成了資料積累與整體構建,將成為上海地區植物認知重要的現代化信息網絡平臺。  目前該植物志共收錄維管植物2979種,包含原生植物844種,外來及入侵植物359種,栽培植物1776種及大量名優、新優栽培植物品種,成為收錄上海市植物種類最為豐富的權威性數位化網站。
  • 中國植物科學畫的「最後時刻」
    這是我國最先出版的一卷《中國植物志》,是《中國植物志》這部歷史性巨著的第一本,對發展中國和世界的植物系統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不過,《中國植物志》自1959年至1963出版了3卷冊以後,編研工作停滯了10年,直到1973年才逐步恢復編研。其間,相關工作人員只得以編寫出版《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的方式,繼續研究工作。
  • 中科院12個植物園參與「植物園遷地栽培植物志編撰」編研工作會議
    10月27日,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植物園遷地栽培植物志編撰」編研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來自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園、中國科學院南京中山植物園、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吐魯番沙漠植物園、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園、中國科學院廣西桂林植物園、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等12個植物園的專家、學者共30餘人參加會議。
  • 文化簡訊:東北地區第一部珍稀瀕危植物志書問世
    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專電 文化簡訊東北地區第一部珍稀瀕危植物志書問世我國東北地區第一部珍稀瀕危植物志書——《東北珍稀瀕危植物彩色圖志》近日由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收錄了東北各類珍稀瀕危植物636種,共有100萬字,配彩色照片3374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