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簡訊:東北地區第一部珍稀瀕危植物志書問世

2021-01-10 環球網

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專電 文化簡訊

東北地區第一部珍稀瀕危植物志書問世

我國東北地區第一部珍稀瀕危植物志書——《東北珍稀瀕危植物彩色圖志》近日由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收錄了東北各類珍稀瀕危植物636種,共有100萬字,配彩色照片3374張。

知名植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文採教授認為,這是第一部全面、系統、準確、科學、詳實地介紹東北地區珍稀瀕危植物的學術著作,這一重大科研成果是東北地區野生珍稀瀕危植物研究一次巨大飛躍。(記者周長慶、張穎)

原生態電影《駱駝客2:箭在弦》烏魯木齊點映

一部具有濃鬱西部片特色的電影《駱駝客2:箭在弦》近日在烏魯木齊點映,新疆觀眾先睹為快。本月末該片將登陸全國院線。

製片人沙麗瓊介紹,在新疆選景拍攝的《駱駝客:箭在弦》,主創人員沿用了《駱駝客》的原班人馬,用原生態的表演形態,講述了民國年間發生在新疆的故事。影片緊緊圍繞駱駝客的誠信本質,充分展現了西部人蒼涼豪放的情懷。沙麗瓊透露,目前已經開始籌劃《駱駝客3》。(記者李曉玲)

西藏日喀則市新發現石刻造像、巖畫3000多個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石刻文化調查與保護研究工作取得新進展,普查工作全部完成,為梳理並保護石刻文化、繼承發展優秀民族傳統增添新成果。

經過對18個縣區462個村莊,656個石刻文化點的尋訪,初步統計記錄了約15600個石刻信息,製作了347張拓片,就地保護石刻造像11200餘座,新發現巖畫9處、摩崖造像46處、造像碑5處、石刻造像3146個。(記者石昊一、楊光)

第三屆中國國際馬戲節在珠海開幕

第三屆中國國際馬戲節日前在廣東珠海橫琴島劇院開幕。滑稽小丑、大型魔術、極限運動等多種節目亮相。

本屆馬戲節節目類型包括極限運動、空中雜技、特技表演、滑稽小丑、大型魔術等,獎項設金虎獎2名、銀虎獎3名、銅虎獎4名。來自中國、俄羅斯、美國、澳大利亞等21個國家的27支全球頂尖馬戲雜技表演隊將參演參賽。活動將持續到11月26日。(記者魏蒙、周穎)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部系統研究東北溼地植物資源專著出版
    新華網長春10月22日電(記者周長慶)我國第一部系統研究東北地區溼地植物資源的專著  該書由兩位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植物分類學家王文採和著名溼地學家劉興土分別主審和作序。該書分上、下兩冊,128萬字,配有彩色圖片近5000張,共收錄溼地植物100科、374屬、749種、29變種,完成了對東北溼地植物90%以上的覆蓋。書中系統介紹了每一種植物的中文名、學名、科名、俗名、形態特徵、生境、分布及經濟價值等。
  • 野生植物「家譜」 溫州出版浙江首部地市級植物志書
    日前,繼《杭州植物志》出版後,溫州也推出了野生植物首部「家譜」《溫州植物志》。該書由中國林業出版社於2017年出版,是浙江省內第一部地市級植物志書,是近百年來溫州植物資源調查和分類研究的系統總結。這裡的很多植物起源古老,殘遺植物、特有和珍稀植物多,比如溫州種子植物中就包含22個我國特有屬,在中國植物區系劃分中佔重要地位。然而,溫州雖然是省內植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但區域內植物資源的調查研究一直較為薄弱。編寫植物志是植物學科發展的需要,也是一個地區植物分類學研究水平和研究隊伍實力的展示。
  • 《中國熱帶雨林地區植物圖鑑-海南植物》海南植物的「彩色戶口簿」
    近日出版的《中國熱帶雨林地區植物圖鑑———海南植物》,成為我國首部圖文並茂地介紹熱帶雨林植物的工具書。  「海南茫茫雨林,數千種植物終於有了自己的第一本『彩色戶口簿』。」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邢福武研究員充滿感情地說,今年4月由他主編的《中國熱帶雨林地區植物圖鑑———海南植物》(1-3卷)正式出版,成為我國首部圖文並茂全面介紹熱帶雨林植物的工具書。
  • 《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和回歸》(英文版)出版
    《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和回歸》(英文版)出版 2020-08-31 華南植物園 【字體:大 中 小】   該書是首部系統總結全球和中國植物回歸研究進展的著作,由國內開展珍稀瀕危植物保護和回歸的主要單位和專家參與編寫。該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包含中國的植被和植物多樣性、中國的珍稀瀕危植物、中國的植物就地和遷地保護、中國的植物野外回歸概況。第二部分通過案例形式介紹了報春苣苔等14種珍稀瀕危植物以及蘭科和蘇鐵類植物的回歸進展。
  • 靈石發現珍稀瀕危褐花杓蘭,山西還有這些瀕危植物
    近日,晉中靈石太嶽山主峰牛角鞍發現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蘭科植物、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褐花杓蘭。這是首次發現褐花杓蘭在其模式產地四川、雲南之外的新分布,也為太嶽山蘭科植物增添了一個新種。
  • 西藏高海拔地區珍稀瀕危藥用植物種質資源保護,利美在行動
    全球生態環境惡化 加上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區生態環境的脆弱,很多藏草藥生長環境收到破壞,難以恢復。 2. 過度採挖造成多種藏草藥瀕危 因為藏藥材療效顯著,越來越受患者歡迎,我國每年需要消耗的藏藥資源多達300噸,很多珍稀藏藥材因過度採挖野生資源導致處於瀕危狀態。
  • 青島嶗山發現18種野生珍稀瀕危植物 建兩處繁育基地
    據了解 ,為了摸清轄區內植物的「家底」,嶗山區農林局聯合青島農業大學從2011年開始開展此項普查工作,調查中發現嶗山區共有野生珍稀瀕危樹種15科,17屬,18種,種數佔山東省珍稀瀕危保護樹種的30%以上。其中,嶗山本地所特有的一種軟棗獼猴桃引起了專家的重視,目前該獼猴桃已組培成功,有望在三年左右栽培種植。
  • 更多的珍稀瀕危植物應該受到國家保護
    7月9日,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兩部委共同形成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名錄》),並在線發布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一些珍稀瀕危野生植物的命運,將直接受到《名錄》調整的影響。對此,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我會)研究室高度重視,積極研究相關《名錄》,並廣泛向全社會關注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的專家、學者、一線野保志願者徵求意見,經匯總甄別後,特提出以下建議:一、建議每5年一次,定期更新《名錄》。
  • 《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和回歸(英文版)》出版
    近日,由任海研究員主編的《Conservation and Reintroduction of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in China》(中譯名: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和回歸
  • 國家一級瀕危珍稀保護植物:獨葉草
    國家一級瀕危珍稀保護植物:獨葉草花木君中國是世界動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我們國家地域遼闊,動植物資源豐富,迄今為止,目前發現的植物(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32000種,動物(獸、鳥、爬行類和兩棲類)2100種,各佔世界總數10%。
  • 《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和回歸(英文版)》出版
    近日,由任海研究員主編的《Conservation and Reintroduction of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in China》(中譯名: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和回歸)一書近期由國際知名學術出版機構Springer出版。 該書是首部系統總結全球和中國植物回歸研究進展的著作,國內開展珍稀瀕危植物保護和回歸的主要單位和專家參與編寫。
  • 安吉發現植物新記錄,屬國家珍稀瀕危物種!
    近期,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溼地與野保中心工作人員首次發現兩種國家珍稀瀕危植物在我縣的分布新記錄,分別是連香樹科植物連香樹、蘭科植物象鼻蘭。列入《中國珍稀瀕危植物名錄》、《中國植物紅皮書》和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 走在成都街頭時注意點,別踩到這個瀕危珍稀植物了!
    3月31日,著名植物科普大V「喵喵植物控」博主孫海在微博上發了幾張正在開花的植物圖片,乍看毫不起眼,綠葉、細碎的黃花,就是這不起眼的小黃花植物,正是一種僅在三峽地區有分布記錄的、珍稀瀕危植物品種名錄上的植物——裸芸香。「於是,裸芸香,成都也算有了分布了。」
  • 神農架珍稀瀕危植物秦嶺冷杉家底揭秘
    ,也是中國特有珍稀瀕危植物。最近,由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湖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總站編著,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湖北秦嶺冷杉》一書一一給出了答案。  李曉東說,生境退化、生殖能力低是秦嶺冷杉瀕危的主要原因。神農架林區有7500株約佔總量的64%分布在風景區和保護小區內。在全省野生秦嶺冷杉僅有10%的數量分布在保護區內(房縣野人谷1000餘株)。  據了解,為保護瀕危植物秦嶺冷杉,二十年前神農架在木魚鎮酒壺坪和紅花朵林場做過一些育苗和栽培試驗,這些栽培的秦嶺冷杉現已長成參天大樹。
  • 為《中國植物志》寫史,向老先生致敬
    《中國植物志編纂史》是一部完整記述《中國植物志》研究、編寫、出版工程全景式的力作,具有填補科學史、出版史研究空白的價值。全書以翔實、客觀的文字呈現出《中國植物志》研究、編纂過程中曲折和執著的實現路徑,探尋各個時期重要歷史事件與編纂過程的始末,記述主要科、屬編寫經過和學術成就,藉以評述中國植物分類學的發展歷史。
  • 廣東首個珍稀瀕危植物保育基地——南嶺基地啟動建設
    4月22日,由廣東省林業局、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韶關市政府共同舉辦的廣東珍稀瀕危植物保育——南嶺基地開園儀式在韶關林場舉行,這標誌著廣東珍稀瀕危植物保育「一中心三基地」項目全面啟動。南嶺基地正式開園,標誌著三方合作開展珍稀瀕危野生植物遷地保育的一次成功實踐,成為廣東首個珍稀瀕危植物保育基地,將為鞏固粵北「生態發展區」的功能定位,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將產業重要影響。
  • 國家瀕危珍稀植物:木蓮花賞析
    國家瀕危珍稀植物:木蓮花賞析花木君《畫木蓮花圖寄元郎中》從現有資料來看,國家首批公布的瀕危珍稀植物中,木蓮屬有五種,分別為香木蓮、大果木蓮、大葉木蓮、紅花木蓮、巴東木蓮,保護級別都為二級重點保護。香木蓮香木蓮(學名:Manglietiaaromatica Dandy):常綠喬木,可達35米,樹皮灰色光滑,各部揉碎皆有芳香;葉薄革質,葉片倒披針狀長圓形,倒披針形,15-19釐米;花白色,11-12片,長7-11釐米,聚合果鮮紅色,近球形或卵狀球形
  • 珍稀瀕危植物蛛網萼:首次踏上野外回歸之路
    9月27日,珍稀瀕危植物蛛網萼野外回歸活動在樂清市雁蕩山林場舉行,樂清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以及浙南(溫州)林業科學研究院的工作人員讓100株人工繁育的蛛網萼幼苗首次順利回歸野外。蛛網萼(Platycrater arguta)繡球花科(Hydrangaceae)蛛網萼屬(Platycrater) 植物,落葉小灌木,因其不孕花萼片有密集脈紋如蜘蛛網,故名蛛網萼。為東亞特有單種屬植物,是日本與亞洲分離以前即存在的孑遺植物,由於其特殊的中國—日本間斷分布模式,對研究東亞植物地理、植物區系有較高科學價值。
  • 《東北樹木彩色圖志》首次載入我國新發現植物「青姬木」
    新華社長春4月10日電(記者 周長慶)過去只在北美、北歐分布的一種名為「青姬木」的小灌木,首次出現在最近出版的《東北樹木彩色圖志》中,填補了以前中國所有志書沒有記載這種植物的空白。  據該書編著者、通化師範學院周繇教授介紹,「青姬木」的最早記載在北歐,在美國東北部新罕布希州有分布,為杜鵑花科小石南屬植物。
  • 珍稀瀕危植物驚現靈石!
    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蘭科植物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褐花杓蘭驚現靈石!美美的褐花杓蘭~↓↓↓近日記者獲悉,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蘭科植物、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褐花杓蘭驚現靈石太嶽山主峰牛角鞍。這是首次發現褐花杓蘭在其模式產地之外的新分布,也為太嶽山蘭科植物增添了一個新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