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像在黑洞中墜落是什麼樣子嗎?

2020-07-28 天文在線

宇宙破壞一樣東西有很多令人恐怖的方法。如果你想在太空中屏住呼吸,那你的肺會爆炸;你呼出到空氣中的每一個分子在幾秒之內就變黑了。在有的地方熱量從你身體跑出來的時候你就會覺得自己被凍住了;還有些地方太熱了以至於你的原子會變成等離子體。但是,在宇宙處理人的所有方式中,沒有什麼能比把人送進黑洞裡更讓人著迷了。事件地平線望遠鏡科學家海諾·法克爾也這麼覺得,他問:

掉進一個正在旋轉的黑洞裡會是什麼樣呢?這不能被觀察出來,但是可以算出來…我和做過這些科學計算的人聊過,但是我老了,一直在忘事。

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也是一個可以用科學回答的問題。讓我們來看看。

你能想像在黑洞中墜落是什麼樣子嗎?

黑洞事件視界外的嚴重彎曲時空的插圖。當你越來越接近質量的位置時,空間也變得更加彎曲,最終導致光無法從一個位置逃脫:事件視界。該位置的半徑由黑洞的質量、光速和廣義相對論定律單獨設定。理論上來說,應該有一個特殊點,一個奇點,所有質量都集中在靜止的球形對稱黑洞上。(皮薩貝·詹森馬丁)

根據我們的引力理論,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只有三樣東西決定黑洞的特性。它們如下:

你能想像在黑洞中墜落是什麼樣子嗎?

質量,或物質總量和同等能量(通過E = mc²)進入到正在形成或增長的黑洞中以形成當前狀態

電荷,或存在於黑洞中的淨電荷,來自其歷史上所有落入黑洞中的正電荷和負電荷。

角動量,或旋轉,這是黑洞固有的旋轉運動總量的度量。

現實地講,我們宇宙中所有物理存在的黑洞都應該有大質量、大量的角動量和可以忽略不計的電荷。這使事情變得極其複雜。

你能想像在黑洞中墜落是什麼樣子嗎?

當一顆足夠大的行星結束它的生命,或兩個足夠大的行星殘餘物合併時,一個黑洞就形成了,其事件視界與其質量成正比,並形成圍繞其墜落物質的吸積盤。當黑洞旋轉時,事件視界內外的空間也會旋轉:這是拖架的效果,對黑洞來說可能是巨大的。(歐空局/哈勃、埃索、M. KORNMESSER)

當我們通常想到一個黑洞時,我們想像出一種更簡單的黑洞:一個僅由其質量來描述的黑洞。它有一個圍繞單個點的事件視界,以及圍繞該點的區域,光線無法逃離。該區域是完全球形的,並且有一個邊界分隔光可以從它不能從無法逃離的區域:事件視界中分離。事件視界位於距離所有方向奇點相等的特定距離(施瓦茨柴爾德半徑)。

你能想像在黑洞中墜落是什麼樣子嗎?

這是一個真實黑洞的簡化版本,但是一個開始思考發生在兩個不同位置的物理現象的好地方:在事件視界之外和事件視界內。


一旦你越過門檻形成一個黑洞,事件視界裡的所有內容都會咬緊一個奇點,這個奇點最多是一維的。沒有3D結構可以完整的存活下來。

事件視界之外,重力作用就像你平常期許的那樣。空間是由這個質量的存在彎曲的,它使宇宙中的每一個物體都經歷向中心奇點的加速。如果你開始遠離這個黑洞,休息時,允許一個物體掉進黑洞,你會看到什麼?

你能想像在黑洞中墜落是什麼樣子嗎?

假設你能保持靜止,那你就可以看到這個墜落物慢慢的加速遠離你,朝著黑洞前進。它會加速向事件視界,保持一樣的顏色,然後後會發生一些奇怪的事情。它會慢慢減速、褪色,並慢慢變成紅色。儘管它不會完全消失;不快、也永遠不會。相反,它只會接近這種狀態:變近,變紅,更難檢測。事件視界就像物體光的化毒劑;如果你足夠努力,你總是能看到它。


這位藝術家描繪了一顆類似太陽的恆星在靠近黑洞時被潮汐破壞撕裂。以前墜落的仍然可見,儘管它們的光線會顯得微弱和紅色(很容易轉移到紅的,它們對人眼是不可見的),與它們穿過事件視界以來所經過的時間成比例。(ESO、歐空局/哈勃、M. KORNMESSER)

現在,想像一下同樣的場景,但這次,不要想像你正在從遠處觀察墜落的物體。相反,想像你自己是墜落的對象。你的經歷會非常不同。

你能想像在黑洞中墜落是什麼樣子嗎?

隨著空間的曲率變嚴重,事件視界似乎比你預期的要快得多。在事件視界周圍,空間是如此的扭曲,以至於你開始看到外部宇宙的多個圖像,就像它們被反射和反轉一樣。


一旦你越過了事件視界,你不僅還能看到宇宙的外在,還能看到宇宙在事件視界中的一部分。你收到的光會變藍,但隨後又會變紅,因為你不可避免地朝奇點而落下。在最後時刻,空間會顯得異常平坦。

你能想像在黑洞中墜落是什麼樣子嗎?

其物理原理很複雜,但計算簡單明了,科羅拉多大學的安德魯·漢密爾頓在2000年代末至2010年代初的一系列論文中表現最為優雅。漢密爾頓還根據這些計算,創建了一系列壯觀的可視化效果,這些可視化效果是當你掉進黑洞時所看到的。


從檢查這些結果中我們可以學到許多教訓,其中許多都是違反直覺的。嘗試和理解它的方法是改變你可視化空間的方式。通常,我們認為空間是一種靜止的織物,我們認為觀察者被&34;在某處。但是在事件視界中,你總是在運動。空間從根本上是運動——就像移動的走道——不斷地移動著其中的一切,向奇點移動。

你能想像在黑洞中墜落是什麼樣子嗎?


在事件視界內外,空間像移動的走道或瀑布一樣流動,這取決於你要如何可視化它。在活動視界,即使你以光速奔跑(或遊泳),也不會克服時空的流動,時空的流動會把你拖入中心的奇點。(安德魯·漢密爾頓 / 吉拉 / 科羅拉多大學)

它移動一切的速度如此之快,即使你以無限力直接加速遠離奇點,你仍然會朝中心墜落。來自事件視界之外的對象仍將有其光從四面八方與您相遇,但您只能從事件視界內看到部分對象。


當你落入黑洞或只是非常接近事件視界時,其大小和比例看起來比實際大小大得多。對一個外部觀察者來說,看著你掉進去,您的信息就會在事件視界上被編碼。當黑洞蒸發時,這些信息會發生什麼事情仍然沒有答案。(安德魯·漢密爾頓 / 吉拉 / 科羅拉多大學)

其原因是宇宙本身始終處於運動狀態的結構。在事件視界內,空間比光移動得快,這就是為什麼沒有什麼能從黑洞中逃脫。這也是為什麼,一旦進入黑洞,你開始看到奇怪的事情,如同一物體的多個圖像。

你能想像在黑洞中墜落是什麼樣子嗎?

你可以通過問一個問題來理解這個問題,比如「奇點在哪裡?」

從黑洞的事件視界中,如果你向任何方向移動,你最終會遇到奇點本身。因此,令人驚訝的是,奇點出現在所有方向如果你的腳直接指向你加速的方向,你會看到他們下面你,但你也會看到他們上面你。所有這一切都是直接計算,即使它非常違反直覺。這只是為簡化的情況:非旋轉黑洞。


2017年4月,與事件地平線望遠鏡相關的8個望遠鏡/望遠鏡陣列都指向了Messier 87。這就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樣子,在那裡事件視界清晰可見。只有通過VLBI,我們才能達到構建這樣的圖像所需的解析度,但有朝一日的潛力可以將其提高數百倍。陰影與旋轉(克爾)黑洞一致。(事件地平線望遠鏡協作等)

現在,讓我們來來一個物理上有趣的例子:黑洞在哪裡旋轉。黑洞的起源是物質系統,如恆星,它們總是在一定程度上旋轉。在我們的宇宙中(和廣義相對論中),角動量對於任何接近系統來說都是絕對保守的;沒有辦法擺脫它。當物質集合向下摺疊到小於事件視界半徑的半徑時,角動量會被困在其中,就像質量一樣。


我們現在得到的解決方案要複雜得多。愛因斯坦在1915年提出了廣義相對論,卡爾·施瓦茨柴爾德在幾個月後,即1916年初,得出了非旋轉黑洞溶液。但是,在以更現實的方式建模這個問題的下一步——考慮黑洞也有角動量,而不是質量——直到1963年羅伊·克爾找到確切的解決方案後,才得到解決。


1963年,Roy Kerr發現了質量和角動量黑洞的精確解,並揭示了一個點狀奇點、內外部事件視界以及內層和外層的異常事件視界,而不是單個事件視界。,加上圓環狀的奇點半徑。(馬特·維塞爾,ARXIV:0706.0622)

更天真、更簡單的施瓦茨柴爾德解決方案和更現實、更複雜的克爾解決方案之間存在一些基本和重要的區別。沒有特定的順序,下面是一些迷人的對比:


旋轉黑洞具有兩種數學解:內部和外部事件視界,而不是事件視界的單一解決方案。

甚至在外部事件視界之外,還有一個稱為&34;的地方,空間本身以相當於光速的旋轉速度被拖曳,而落在那裡的粒子會經歷巨大的加速。

允許的最大角動量與質量比率;如果有太多的角動量,黑洞會(通過引力輻射)將能量輻射出去,直到它低於這個極限。

也許最迷人的是,黑洞中心的奇點不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一維環,環的半徑由黑洞的質量和角動量決定。


旋轉黑洞的陰影(黑色)地平線和球層(白色)。在圖像中顯示的 a 的數量與黑洞的角動量與其質量的關係有關。請注意,黑洞事件地平線望遠鏡看到的陰影遠遠大於黑洞本身的事件視界或球體。(尤克特雷斯(維也納西蒙·蒂蘭)/維基媒體共享資源)

考慮到這一切,當你掉進一個旋轉的黑洞裡時會發生什麼?當你掉進一個非旋轉的黑洞時,也會發生同樣的事情,只不過所有空間都不像正在向中心奇點而落下。相反,空間也像沿旋轉方向被拖動一樣,像旋轉的漩渦一樣。角動量與質量的比率越大,旋轉速度越快。


雖然旋轉黑洞的時空在(外部)事件視界外和內部流動的概念與非旋轉黑洞的概念相似,但當你考慮從該視界墜落的觀察者將看到外部(和內部)世界時,有一些根本的差異會導致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不同細節。當您遇到外部事件視界時,模擬會中斷。(安德魯·漢密爾頓 / 吉拉 / 科羅拉多大學)

這意味著,如果你看到的東西下降,你會看到它變白,但也塗抹成一個環或磁碟沿旋轉的方向。如果你掉進去,你會像在一些令人發狂的旋轉木馬上一樣被鞭打,把你吸向中心。當你到達奇點時,它將是一個環;身體的不同部分將在不同的空間坐標處遇到克克爾黑洞內表面的奇點。當你從事件視界中接近奇點時,你將逐漸無法看到自己身體的其他部分。


你應該從這一切中帶走的最深刻的信息是,空間的結構本身在運動,並且事件視界被定義為即使你能以最終的宇宙速度極限——光速——在什麼位置移動的位置。你選擇的方向,你總是會遇到奇點。


安德魯·漢密爾頓的可視化效果是最好的,最科學準確的模擬落入黑洞真正的樣子,是如此違反直覺,我真正可以推薦的是,你看著他們一遍又一遍,直到你愚弄自己認為你明白它。這是怪異的,美麗的,如果你有足夠的冒險精神,永遠飛到一個黑洞,並在事件地平線內交叉,這將是你最後看到的東西


作者: starts-with-a-bang

FY: 川上司賢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探索宇宙的奧秘,浩瀚宇宙中的黑洞究竟是什麼樣子?
    大家好,我是本文的作者小林,歡迎閱讀我的文章,先送你一個麼麼噠~能關注我就送你兩個麼麼噠~廣袤無垠的宇宙中,光與影交織出一幅絢麗圖畫。人類總是對夜空中的閃閃繁星如痴如醉充滿嚮往,而宇宙的奧秘就是潛藏在這無邊的黑暗之中。
  • 五維度空間存在嗎?它到底是什麼樣子?
    簡單回答,沒有人知道,所謂的知道也只是想像中的知道,我們不知道五維空間是什麼樣子,甚至不確定五維空間(或者多維空間)是否真的存在!說白了,多維度空間目前僅僅是一個科幻概念,並不是一個科學概念,所以沒有辦法用科學去證明!
  • 黑洞中一片虛無,如果人類不慎墜落,將會發生什麼?
    黑洞中一片虛無,如果人類不慎墜落,將會發生什麼?宇宙中蘊含著許多神秘的事物,這麼多年來人類對此進行不斷的探索,對其的了解也不過是皮毛而已。黑洞就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通過科學家的一系列的研究發現,黑洞已經被證實是真實存在的天體,可是根本就沒有人可以真正的看到它,只能看到一片虛無的存在。黑洞中一片虛無,如果人類不慎墜落,將會發生什麼?黑洞中有奇點的存在,由於不知道它的質量體積是多少,只能通過無線來表示,其實黑洞也是擁有邊界的,也並不是無限的存在,那麼它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呢?
  • 真正的黑洞是什麼樣的,如果你掉進了黑洞會怎樣?
    假設有一天你正在探索太空,尋找一顆適合人類居住的新星球,卻無意中發現了一個黑洞,好奇心驅使你下定決心要一探究竟,那麼你還有生還的機會嗎,你該如何逃出去,那裡是否有著通往其他宇宙的捷徑?但不要被它的名字矇騙了,「黑洞」並不是一個洞,而是大量物質壓縮形成的一個很小的空間,考慮到太陽的引力場比地球的大28倍,如果你在太陽上行走,將會比在地球上重28倍。然後你想像一下,將4個太陽壓縮成直徑只有24公裡的東西,在那裡的引力會是怎樣的呢?你之所以看不到「黑洞」,那就是因為「黑洞」的引力的太大,以至於連光也無法逃脫。
  • 時間停止悖論能阻止黑洞的生長嗎?
    在這些星系的中心,超大質量的黑洞吞噬了足夠的物質,使其質量是太陽質量的數百萬或數十億倍。在吞噬物質的過程中,宇宙學家也發現黑洞存在發射輻射和相對論射流的行為。但是,有一個特別奇怪的現象,從外面看,任何被黑洞捕獲而下落的質量似乎需要無限的時間才能下落進入黑洞內,這能阻止黑洞的生長嗎?
  • 人類進入黑洞,會到達另一個世界嗎?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
    如果人類不小心進入黑洞,會發生什麼現象?會進入另一個世界嗎?黑洞常常只是存在於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當中的名詞。在愛因斯坦提出的時候,很多人都持反對意見,因為他們無法找到黑洞具體到底在哪裡?一直到後世,在對黑洞不斷的研究當中證實了黑洞這種天體確實是存在的,在2019年我們曾經拍攝下了黑洞的高清照片,第1次看到了黑洞的真實面目。對於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來說,黑洞是非常危險的天體,因為它的引力非常的大,是人類目前已知引力最大的物體,所有經過黑洞的物體都會被黑洞所吸引,甚至連光都無法逃脫。
  • 黑洞是什麼樣的天體,黑洞內部什麼樣,黑洞會消亡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黑洞是什麼樣的天體?提起黑洞,大家都記得人類第一次拍到的黑洞照片。它那鬼魅般的身姿瞬間被廣大網友玩壞了,因為太像蜂窩煤!黑洞照片帶著疑問我們一起看一下黑洞內部的天地,首先黑洞是一個連光線都無法逃脫的天體,怎麼能拍出照片?第二光子是質量為零的物質,黑洞是怎麼束縛住的?第三黑洞質量非常大,裡面的會有什麼樣的景象?
  • 《星際穿越》中的物理學:黑洞是什麼樣子的?
    更神奇的是,如果你離黑洞比我近,我們對時間和空間的感覺會不一樣。相對來說,我的時間會過得快一點。索恩從這個模型中看到了什麼?作為一個天體物理學家,他的數學知識引導著這一迷人視效的誕生——這是有史以來對黑洞面貌的最準確的模型。同時,這個模型還是30個人、數千臺計算機一年的工作成果。
  • 黑洞的三維形狀到底是什麼樣的?黑洞的二維照片是如何拍攝到的?
    一轉眼人類拍攝到的第一張黑洞照片已經過去一年了,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不了解黑洞到底是什麼樣的,它是球嗎?還是一個二維的洞口?正面反面一樣嗎?上面看下面看有區別嗎?其實大部分照片可能都是準確的只是描述的角度不一樣,例如:時空扭曲的黑洞,非時空扭曲下的黑洞本體,帶引力透鏡還是不帶引力透鏡,旋轉還是不旋轉,三維還是立體等等,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黑洞本該是什麼樣子的,因為其他因素的應該它又會呈現什麼樣的狀態!不同版本的黑洞先來個最簡單的!
  • 宇宙有邊緣嗎,邊緣之外會是什麼樣子的?科學家給出了猜想
    宇宙有邊緣嗎,邊緣之外會是什麼樣子的?,可能對於宇宙來說,這只是冰山一角,那麼宇宙到底有沒有邊緣,如果宇宙有邊緣,邊緣之外會是什麼樣子的呢?,而且上面也是有生命存在的,簡單來說就是不同的世界同樣的事物,如果說你在這個世界上是老師,可能在另一個世界上就是醫生,或者在另一個世界中是科學家,相當於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有很多不同的生活方式!
  • 黑洞是什麼樣的?質量是無限的嗎?人類能駕馭它嗎?
    根據我們偉大的人類科學家愛因斯坦提出了大爆炸理論,宇宙中的天體來自大爆炸,爆炸源是一個奇點,它在虛無中爆炸,沒有時間和空間。在爆炸的衝擊下,宇宙中所有的天體都出現了,我們現在可以觀察到宇宙中至少有2萬億個星系,那麼宇宙中有多少天體呢?沒有人數的清楚。
  • 你想像中的第四代住宅是什麼樣的呢?
    這個項目就是中國首個第四代住宅,坐落於成都新都區的「七一城市森林花園」項目,從外觀上看,建築樣式非常接近概念中的四代住宅,樓棟的綠植覆蓋率非常高。我們生活在城市,房子都是鋼筋水泥,冷冰冰的看起來沒什麼生氣。但從上面這張圖我們可以感覺到鳥語花香,不僅能環保,吸收廢氣,還能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地球體積收縮多少倍會變成黑洞?不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一樣能計算
    當時空被扭曲到連光都無法逃逸時,就稱為黑洞。時空扭曲到連光都無法逃逸是什麼樣子呢?就讓我們從下面這張描述黑洞周圍空間的示意圖開始說起。空間是三維的,並不是一個平面的網,而黑洞也不是因為有這個網才不會掉下去。但是從這張圖你能夠直觀地感受到,從左面坑裡跑出來還是挺容易的,但從右面的坑裡跑出來,顯然非常困難了,當光都跑不出來的時候就是黑洞。前面我說顯然非常困難,有沒有感覺有些問題?只有萬有引力存在的情況下,才有跑出來的概念不是嗎?
  • 大爆炸是否遺留下了黑洞,充滿原始黑洞的宇宙會是什麼樣子?
    然後,在生命的盡頭,這顆恆星將在能量的災難中自我毀滅,即超新星爆炸。在爆炸的火焰中,巖心的密度可以達到足夠強烈的狀態,以至於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抵抗重力的向內拉。因此,在大多數恆星向外爆炸的同時,它的一小部分向內坍縮,朝著li回的方向從頭到尾摺疊:一個黑洞。
  • 1光年直徑天體是什麼樣子,人類在這種天體生活會怎樣?
    你乾脆說一個人長到年高會咋樣,這樣不就更簡單了。因此本文只能從科學角度來談談1光年的概念問題,反正我時空通訊不會想像1光年直徑星球的生活,因為在我們的宇宙規律裡,永遠不會有1光年直徑具有實體形態的單個天體存在,因此那種生活是「你們」的事。
  • 指甲蓋般大的黑洞,能吃掉地球嗎,過程會是什麼樣子?
    在這個半徑球形空間,是黑洞的絕對控制天下,任何物體一旦進入,只有無限墜落到奇點的命運,光速也不例外。1cm^3體積的黑洞,這裡理解為史瓦西半徑球形的體積,根據球體積公式V=4/3πr^3計算,1cm^3體積的黑洞,史瓦西半徑約為0.62cm。而地球的史瓦西半徑約9毫米,因此這個黑洞質量比地球要小。
  • 你能想像宇宙中最高級的文明是什麼樣子?
    第階段,意識和文明不依賴於任何大腦以及人造設備存在,可以存在於星際物質,星際能量,暗物質中,整個宇宙成為文明的載體,人類文明成為一個巨人的思維意識,而宇宙就是這個思維意識的大腦和身體。也許每個人就是一個宇宙。
  • 「吉林根網」如果我們掉進黑洞,會發生什麼?
    火星上那些已探測的巨大冰蓋下面會存在適合我們生命所需的水資源嗎?火星有可能成為我們第二居住地嗎?火星上會有其他的智慧生命存在嗎?我們的宇宙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宇宙真的是大爆炸而來的嗎?宇宙中的那個困擾了我們許久的奇怪悖論存在「黑洞」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物質?
  • 科學家稱黑洞的空間是扭曲的,那扭曲的空間是個什麼樣子的?內幕...
    其實黑洞扭曲的絕不僅僅是空間,因為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宇宙中空間和時間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說黑洞周圍的時間和空間都被嚴重扭曲了 在近年來一大批優秀的科幻電影中,《星際穿越》中的黑洞無疑是最真實的,而主角一行人在超級黑洞「卡岡圖雅」周圍的星球上經歷的時間膨脹也反應出了黑洞周圍時間流逝速度與地球上時間流逝速度的不同,然而在《星際穿越》中我們並沒有看到黑洞周圍的空間被扭曲成了什麼樣子。
  • 黑洞撕裂恆星瞬間 黑洞撕裂恆星是什麼樣子的?
    在視頻中可以看到一顆距離地球2.15億光年外的恆星在如果一個黑洞的時候,被黑洞強大的潮汐力給完全撕碎,被拉成了細長的物質流,就像是麵條一樣,最終恆星的一部分落入黑洞之中。在這個過程當中,還爆發出明亮閃光。被撕裂的這顆恆星質量與太陽相當,而黑洞的質量超過太陽100萬倍,這顆恆星大約有一半被黑洞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