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攝影:減光鏡這些最基礎的使用常識你知道嗎?

2020-12-06 漆沮河拍客

相信愛好攝影的小夥伴們,手頭都會有一些濾鏡,例如:偏振鏡、星光鏡、UV鏡還有減光鏡等,不同的濾鏡有它們的使用場景及作用。

有些可能是購機時贈送的,有些是後期為了拍攝需要單獨購置的,您如果有,可別讓它躺在家裡蒙受灰塵,在一些拍攝場合拿出來用用,以方便你的拍攝需要。

偏振鏡、星光鏡、UV鏡以前小編的文章裡有與大家分享過,這次小編重點與大家聊聊減光鏡在拍攝中如何選擇使用,是不是裝上鏡頭就可以使用啦?答案是否定的。

減光鏡又稱ND鏡,單從字面意思看,就是為了減弱光線透過的作用,但它的使用並不是只要將減光鏡裝於鏡頭上進行拍攝那麼簡單,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了解它的使用場景與前期的準備工作有哪些?

減光鏡在其外包裝及鏡片邊沿上都有其表示減光效果的ND值,ND值越大光線的透過率越小,反之ND值越小,阻礙改變光線透光率越大。

因此減光鏡按照ND值通常為ND2、ND4、ND8、ND 16、ND32、ND64、ND128…… ND1000,有因可調與不可調分為:可調ND值減光鏡、固定ND值減光鏡;當然按形狀有圓形的也有方形的,通常我們接觸的圓形的較多。

對於可調ND值的減光鏡,可以將減光量在一定範圍內進行調整,在使用時也方便,不用頻繁更換鏡片,只要轉動鏡片上的轉動環即可。

但這種可調減光鏡當調整至交檔時,畫面中極易出現明暗交界的線條、光帶或者出現減光效果不均情況,猶其我們在用廣角鏡頭拍攝風光片子時,因此不推薦初學者使用。

建議初學者還是使用哪種固定ND值的減光鏡,當減光效果不明顯時,我們仍可以用不同ND值的鏡片疊加使用。

常使用的拍攝場景

一、大光比環境

二、逆光拍攝

三、慢門場景拍攝

四、白天大光圈視頻錄製時

五、其它特殊效果需求的拍攝

不同ND值的減光鏡,我們到底該使用哪種規格的呢?這是一些新手朋友感到迷惑的問題,其實使用的宗旨還是要解決曝光準備的問題,除非我們使用減光鏡是為了達到表現某一特種的拍攝需求。

例如我們在動態環境下重點表面某一拍攝重點人物或物體時,光圈、景深是我們拍攝要考慮的,別忘了我們利用減光鏡也可以將周圍的場景進行動態模糊處理掉以突顯拍攝主體,只是我們要配合更慢的快門實現。

當然達到這一目的,我們也可以通過後期第三方軟體LR、PS等的處理實現,這不在我們今天的重點討論範圍,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看下我之前的文章:「兩種不同方式都可以輕鬆使照片呈現炸焦特效」。

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門、ISO,在這三者中,光圈值的大小及快門的快慢都影響我們對進入CMOS感光量的控制。

當我們使用若使用了減光鏡,為獲取正確的曝光,我們要調大光圈、改變快門速度、調整ISO值來均衡。理論上是這樣的。

但實現拍攝通常小編是先是利用A檔拍攝模式下確定一組正確的曝光參數。以便於我們確定減光鏡的ND值。

然後轉至M檔,光圈大小及ISO值不變,根據減光鏡的ND值與原始快門換數出使用減光鏡後需要的快門速度。

減光鏡的ND值與快門速度的換算關係如下表:

換算公式:使用減光鏡快門值=ND值 *未使用減光鏡快門值。

在M檔拍攝模式下,手動調整換算得出的快門值,將減光鏡旋轉裝於鏡頭上,便可進行拍攝了。

為減少拍攝時的漏光,可將取景器用軟質布料遮擋起來;防止拍攝時的抖動,須關閉機身、鏡頭的防抖開關,最好要將相機固定於三腳架上拍攝。

了解了這麼多關於減光鏡的使用基礎知識,拿出你上的減光鏡,等疫情過後也出去拍、拍、拍。

如果這文章對你有所幫助,麻煩點讚、留言並點擊屏幕右上方加以關注,這是對小編創作的最大支持。

相關焦點

  • UV鏡,偏振鏡,減光鏡,漸變鏡,你真的了解嗎?
    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有關攝影濾鏡這塊的知識!在攝影中常用的濾鏡有:UV鏡,偏振鏡,減光鏡,漸變鏡!UV鏡頭UV鏡基本就是起到保護鏡頭的作用,推薦下邊這款UV鏡頭,性價比高,而且價格也不是很貴!減光鏡減光鏡(ND)也叫做中灰密度鏡,主要作用是減少外界進入相機的光線,相當於增加快門時間來製造雲霧,流水的不同效果。需要根據減光的程度來進行購買,減光檔數越高越貴,基礎的小白可以買個減3檔或者減6檔的減光鏡。如果不是有非常特殊的要求,你選擇3檔6檔就能滿足你平時的拍攝了!
  • UⅤ鏡+減光鏡+CPL偏振鏡這三種濾鏡使用常識,值得入門攝友收藏
    濾鏡是許多人文、風光攝影者的必備利器,通過使用濾鏡,我們可以非常方便地控制整個照片的畫質與情緒,因此小編今日將濾鏡日常使用的幾點技巧分享給大家。減光鏡我們通常拍攝視頻時要用到減光鏡,因為我們需要淺景深,當開大光圈,調節ISO時,很容易使畫面過曝,這時就要使用減光鏡以減少曝光亮度了;減光鏡有許多擋,如ND1.8、ND3.0……數值越大,減光效果越好。
  • 職業攝影師是怎麼用100萬倍減光鏡的!
    米拍攝影社區文章推薦:來自@Haida濾鏡前言:本篇文章發表在美國知名攝影平臺——Fstoppers,作者為荷蘭風光攝影師Nando Harmsen。今晚,一起感受一下,ND1000000(20檔)減光鏡在他的鏡頭下,是怎樣的風光。你有沒有試過看著太陽?
  • 讓風光照片更精緻的秘訣 善用ND減光鏡
    慢門拍攝應用到拍海時,又會有另一番的味道,生生不息的海浪在慢門的效果下或幻化成如夢如霧的雲海、或固化為連綿不絕的絲條狀,如果在慢門拍攝時,天空恰好還有飄過的雲彩,更會留下風雲變幻的軌跡,而這些效果用肉眼是無法直接看到的,於是會讓觀者產生諸如:奇異、震撼、寧靜、唯美……等等感覺,會讓一些平淡的場景看起來有意思的多。
  • 你知道怎麼拍嗎?
    米拍攝影社區文章推薦:來自@Haida濾鏡2020年最值得期待的天象——日環食將於6月21日震撼登場!本次日環食最大的特點就是食分(月亮遮住太陽直徑的比例)達到了0.994,也就是非常接近全食。這樣的日環食也被稱之為「金邊日食」。
  • 一直都是使用自動白平衡 你的攝影就白玩了
    自動白平衡真的萬能嗎?為什麼我們還需要手動對它進行調整?看完下文你就知道手動白平衡原來比自動白平衡更加重要,更加有用。首先,如果有後期基礎的朋友,可能就會優先提出一點:我用PS或者LR,隨隨便便就能後期調整白平衡,相機裡拍照時根本不需要理會白平衡,全部自動化操作就行!這句話聽起來很有道理,攝影的攝影,後期的後期,只要有後期,無中生有,有再變成無,好像真的沒有什麼辦不到。
  • 一直都是使用自動白平衡,你的攝影就白玩了
    自動白平衡真的萬能嗎?為什麼我們還需要手動對它進行調整?看完下文你就知道手動白平衡原來比自動白平衡更加重要,更加有用。  首先,如果有後期基礎的朋友,可能就會優先提出一點:我用PS或者LR,隨隨便便就能後期調整白平衡,相機裡拍照時根本不需要理會白平衡,全部自動化操作就行!這句話聽起來很有道理,攝影的攝影,後期的後期,只要有後期,無中生有,有再變成無,好像真的沒有什麼辦不到。
  • 像這樣的攝影怪現象你見過嗎 系統的學習攝影知識 才是硬道理
    隨著數碼高科技的不斷發展,攝影也在發生著許多的變化。首先是數位相機的出現,特別是手機的攝影功能不斷提升,拿相機及手機拍攝的人們越來越多。在這裡就出現了不少的問題,拿著相機拍攝就是懂攝影嗎?拿著相機就是攝影家嗎?
  • 人民日報力薦:中國地理+世界地理常識大全,這些你都知道嗎?
    人民日報力薦:中國地理+世界地理常識大全,這些你都知道嗎?地理這門學科的綜合性非常的強,不僅中高考必考,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幫助也是特別的大。這是肯定不行的,雖然初中地理的知識相對比較淺,但是到了高中過後地理可是一門重點學科,所以同學們一定要將地理的一些基礎知識背熟掌握,特別是一些常識性知識,在考試當中是很容易出錯的。之前有同學問過我這個問題:學好地理除了可以提升考試成績,還會有什麼作用呢?相信除了這位同學以外,還會有不少的同學會有這樣的想法。
  • 關於衛星的這些常識,你知道嗎?
    關於衛星的這些常識,你知道嗎?那麼關於衛星的常識,你知道多少呢?比如說在300公裡左右,你如果不加軌道的推進的話它可能一兩周就進入大氣層了,而如果再低到200公裡左右它可能一天就掉下去了。>它們分別是適合於不同的應用,比如說我們的光學遙感最喜歡的一個軌道就是太陽同步軌道。
  • 微距攝影,這些知識點一定要知道
    微距攝影作品,將微小的事物通過放大,給觀眾以震撼的視覺感受,畫面給人以奇特新奇感,這就是微距攝影帶給我們的魅力。那微距要怎麼拍呢?這一課小編給大家介紹下使用微距拍攝的一些知識和技巧。1.拍攝微距,光圈要適中,不是越大越好微距作品的特點是景深淺,主體突出,很多人會認為光圈開得很大才行,其實這種理解是錯誤的,我們知道要獲得淺景深可以通過開大光圈,或者鏡頭靠近拍攝主體,或者使用長焦鏡頭進行拍攝。
  • 經典攝影理論:這些手機攝影技巧你知道幾個?
    攝影技巧分為4大層面:取景、曝光、虛實、構圖。 很多同學說這4個方面是不是用相機才能拍攝呢?其實不然,這是攝影的技巧,不管你用什麼攝影設備都是這樣的技巧。 那麼取景、曝光、虛實、構圖這4個方面在手機中又是如何體現的呢?
  • 民用水錶的這些基礎常識不允許你還不知道!
    水錶家家有,但大家可能也不需要自己購買安裝水錶,但是懂得一些水錶的基礎常識,在日常使用中才可能知道問題所在。接下來就給大家總結一下民用水錶的相關常識。2.水錶安裝必須考慮現場使用的水壓和水溫都在水錶的最大使用壓力和最大使用溫度之內。3.水錶安裝位置應選擇方便拆裝和抄表的地方,並應防止曝曬和冰凍。安裝水錶前應裝有閥門,以便斷水維修及拆裝水錶。4.按安裝要求,度盤或銘牌上的H代表水平安裝,V代表垂直安裝。標度盤不得朝下或傾斜,表殼上的箭頭方向應與水流方向一致。
  • 抽象微距攝影怎麼拍,這些技巧你知道幾條
    在微距攝影中,可以專注於重要的事物,而只要靠近就可以消除任何幹擾。關於微距攝影的最佳之處在於你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所需要的只是拍攝對象。抽象微距攝影將你帶入一個新的水平,使你能夠更接近主題,從而使畫面更加抽象。構圖使用相同的原理,可以使用三分法,曲線和直線規則將觀者吸引到圖像中。唯一的區別是該對象不應立即被識別,注意力的中心應該是花朵的顏色或線條。百合的抽象特寫2、我需要什麼?
  • 東方大戰爭:這些「常識」大妖怪都不全知道
    東方大戰爭:這些「常識」大妖怪都不全知道東方大戰爭是由很多的元素構成的,自機挑選,兵種搭配,符卡抉擇,要說說起來還真的是一天也說不完,很多時候大家都是進去玩一波,輸了,然後再出來就結束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不知道如何對敵
  • 這些消防安全小常識你知道嗎?(二)
    這些消防安全小常識你知道嗎?1防火一般常識1、保險絲熔斷,是用電過量預告,不可愈換愈粗,以免短路時不能用時熔斷,引起電線著火。2、電線陳舊最易破損,應注意檢查更換,衣櫃不可裝設電燈烘烤衣物。電暖爐房不可設置易燃物品或靠近衣物。3、電熱水器檢查其自動調節裝置是否損壞,以免發生過熱,引起爆炸後燃燒。4、家用電器連續使用時間不超過12小時,連續使用12小時後應關機休息40分鐘,再開機使用。
  • 認識濾鏡:減光鏡是什麼?能帶來什麼效果?它有什麼優點與缺點?
    如果你是風光攝影師,你在拍攝過程中是否遇到過這兩個問題:1、中午光線強烈時使用最大光圈拍攝,畫面出現嚴重過曝,即便將快門開到最快、感光度降到最低時仍然會過曝,只能將縮小光圈到一定程度後才能拍攝,意味著在光線強烈的環境中不能拍出虛化效果。
  • 食品安全常識你知道多少?
    食品安全常識你知道多少?>科普食品安全常識你知道多少?>14.水垢對人體有危害嗎?如何除去?19.我國現在允許使用的最常用的四種合成色素是什麼?檸檬黃、莧菜紅、胭脂紅和落日黃。20.湯圓變紅後為什麼不能吃?變紅是被酵米麵黃桿菌汙染的結果,由於該菌能產生毒素,食用後引起中毒。
  • 旅行攝影中,如何把握好「天空」,為你的照片加分
    旅行攝影中,對天空部分的把握,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那麼拍攝風景的時候,如何把握好天空,為你的照片加分呢?可以從這些角度來考慮。前期1、曝光量管理前期曝光上要把曝光度壓低,如果我們對著景物調節相機參數,天空往往會有一點過爆導致細節缺失。
  • 為什麼說玩好了閃光燈就相當於在攝影之路上進階了一個等級?
    任何接觸攝影的人,對閃光燈並不陌生,因為大多數相機、包括手機都內置閃光燈。不過很多人對閃光燈的認知可能也僅僅如此,即使知道相機還可以外置熱靴閃光燈,可能也認為沒有必要,因為內置閃光燈都不想用,還要外置閃光燈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