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行星」是否存在?天文學家們給出了肯定的答覆

2020-12-04 魅力科學君

1846年,人類發現了距離地球45億公裡的海王星。然而海王星的發現卻給天文學家帶來了困擾,因為他們觀測到海王星的運行軌道出現了一些異常,似乎它受到了來自太陽系更外圍地帶的引力幹擾。

為了解釋這個現象,他們提出了一個假想,即海王星外,還有一顆行星,並將其命名為「X行星」(Planet X)。

提出這個假想之後,天文學家們就開始致力於尋找「X行星」的下落,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威廉.湯博發現了位於柯伊伯帶的冥王星。但由於冥王星質量太小,不足以造成海王星的軌道異常,因此人們並不認為冥王星就是「X行星」。

柯伊伯帶的發現,使天文學家們對「X行星」的熱情空前高漲,但現實卻是殘酷的,在這之後的幾十年裡,人們始終沒有發現這顆想像中的行星。

1989年,「旅行者2號」傳回了海王星的真實數據,幫助人們完美地解釋了海王星軌道異常的現象,其原因就是海王星的質量比之前計算出的數據要小一些。看起來,太陽系似乎沒有必要再增加一顆行星了,於是「X行星」的假說就慢慢地被人們淡忘了。

不過人們對太陽系外圍的探索並未停止,2003年,天文學家特魯希勒、布朗以及拉比羅維茨共同發現了一顆距離地球87個天文單位(註:一個天文單位的長度為太陽到地球的距離)的小行星「塞德娜」(Sedna)。根據觀測,「塞德娜」公轉軌道的近日點,與太陽系主要行星的黃道平面非常接近。

這也就意味著「塞德娜」很可能受到了某顆大行星的引力影響,而它與海王星的距離卻有50多個天文單位之遙,很顯然海王星對其的影響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那麼「塞德娜」的發現是否就暗示了「X行星」的存在呢?很遺憾,當時的天文學家並不這樣認為,因為它只是一個孤立的個例,理論上來講,太陽系外圍的小行星,其運行軌道可以是隨機的。

時間到了2014年,天文學家查德.特魯伊羅與斯科特.謝潑德發現了編號為「2012VP113」的小行星,令人驚喜的是,這顆距離地球79個天文單位的小行星,它的公轉軌道與之前發現的「塞德娜」非常類似。

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兩位天文學家的進一步觀測,他們又陸續發現了10顆擁有類似軌道的小行星,於是「X行星」的假說又被天文學家們重新擺上了桌面。

在過去的幾年裡,更多的太陽系外圍的小行星被天文學家發現,如「2015 TG387」、「2018VG18」等等,它們的運行軌道都強烈地暗示了「X行星」的存在。

因此,對於「X行星是否存在」這個問題,現在的天文學家們給出了肯定的答覆:在太陽系的外圍,至少存在著一顆這樣的大行星。

根據已有的數據推算,「X行星」距離地球有200到500個天文單位,其質量為地球的5到20倍,半徑為地球的3到6倍。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將一睹這顆神秘行星的風採。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作者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神秘的「X」行星,徘徊在太陽系外圍,第九大行星是否存在?
    這個沒有被發現的行星,被稱為x行星,在科學家的研究中,這顆行星可能距離太陽很遠,以它的軌道圍繞太陽還繞一周,需要整整三萬年,可能正是因為它距離太陽足夠遙遠,在中間還有很多宇宙塵埃,以及各種各樣的小行星隕石作為阻隔,才讓我們沒有發現這顆行星。
  • 天文學家的新方法——探索宜居帶的類地行星,是否存在大氣層?
    Olmsted (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天文學家們找到了一種新方法,可以辨別一個巖質系外行星(與地球最相似的系外行星)是否存在大氣層。在過去十年裡,天文學家們發現了許多與地球相似的巖質系外行星,在「宜居帶」運行,「宜居帶」是恆星周圍的區域,溫度溫和,有可能使液態的水停留於巖質系外行星表面。
  • 第九大行星,X行星是否真的存在?如果存在,它會對地球有何影響
    一些科學家假設,在我們太陽系的邊緣潛伏著一顆神秘而又巨大的第九行星。但為什麼我們還沒有觀測到它呢?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天文學家們猜測,存在一顆神秘的第九行星在我們太陽系的外緣潛伏。
  • 極端外海王星天體「X行星」
    旅行者2號證-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軌道不規則性並不存在20世紀80年代旅行者2號首次飛掠天王星和海王星,在精確測量了它們的軌道數據和質量之後,發現羅威爾觀測到的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軌道不規則性並不存在,這只是由於之前人們對海王星的質量估計過高造成的,儘管「x行星」存在的推論被推翻,但天文學家們並沒有放棄尋找「x行星」。
  • 冥王星為何被九大行星除名?它是否存在生命?
    冥王星為何被九大行星除名?它是否存在生命?20世紀初,一位美國科學家帕西瓦爾·羅威爾通過其創立的羅威爾天台開始尋找九大行星——x星,但直到1916年羅威爾逝世都沒有取得任何的成功。1930年,威廉湯姆利用羅威爾天台發現了x星,並在同年的5月1日將其正式命名為冥王星位居九大行星之列。但由於其距離遙遠,加上當時的科技水平較為落後,科學界一致認為冥王星的體積與海王星相似。
  • 為什麼冥王星不是行星!它是X行星嗎?
    九大行星中冥王星是唯一的一顆「冰球體」,所以它身份與其他很不一樣。它會出列,一定會退出行星之列。在我們的行星之間冥王星一直都比較特別,比其他的行星小很多,按自身大小比例算來,它卻已有最大的衛星。它的公轉軌道也是最傾斜和最橢圓,它的軌道形狀有點像「雞蛋」,它的軌道有的地方靠太陽很近,有的地方離太陽又很遠。
  • 關於「行星X」的一些發現,太陽系外圍是否存在這顆特殊的行星?
    在以前,太陽系是有九大行星的,後來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冥王星劃分為矮行星。在太陽系中,還有一個爭論已久的問題,那就是是否還存在著第9顆行星,科學家們暫時將這一顆行星稱為行星X。在觀測中,科學家發現了外側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軌道存在著幹擾,看起來就好像是最外側還有一顆行星,因此提出了行星X的設想。根據科學家的推算,行星X也是一顆氣態行星,體積大概是地球的17倍,找到這一顆行星有助於我們研究太陽系是如何形成的。關於行星X的猜想也並不是無中生有的,早在1972年,科學家就發現了哈雷彗星的軌道出現了異常,看起來好像被某種引力幹擾了。
  • 激動人心的發現:天文學家首次發現河外行星的存在
    9月20日,天文學家發表了一篇論文,在距離地球2300萬光年的M51星系中發現了第一顆河外行星。天文學家相信,宇宙中行星的存在是普遍的,銀河系內有行星存在,別的星系肯定也存在著行星但是一直以來,天文學家很難找到河外行星存在的證據。這並不是科學家的理論出了問題,而是目前用來搜尋系外行星的方法,對於其它星系來說基本沒用,因為它們太遙遠了。搜尋系外行星有多種方法,但最主要的還是凌日法。當系外行星從地球和它的母恆星之間經過時,它會遮擋住部分光線,使它的母恆星的亮度稍微變暗,差不多變暗了百分之一到萬分之一。
  • 太陽系或存在第9顆行星,質量是地球10倍,天文學家推測來自系外
    然而在2008年的國際天文聯合會上,天文學家們對行星下了新的定義,按照新的定義,冥王星就不再屬於行星行列,因此,冥王星被降級為了矮行星,從此,太陽系也由擁有九大行星變成了八大行星。多年來,天文學家們一直在爭論冥王星之外是否存在難以琢磨的太陽系第9顆行星。但最近的一些新研究可能能夠證明這一神秘的「第9顆行星」是真實存在的。
  • 罕見發現:稀有的怪胎行星 天文學家:它本不該存在的
    一系列幾乎不合乎行星邏輯的事情,一些本不該出現的奇異現象,它真就這樣活生生展現在人們眼前!為何如此感慨?因為,有關這顆行星,天文學家們所觀測到兩件奇異事件,讓他們百思不得其解。第一、這顆行星,距離它所在的恆星非常近,幾乎每19個小時,就能完成一次「繞日」式公轉。
  • 金星是否存在衛星?多名天文學家曾發現金衛一,卻又莫名消失了
    眾所周知,太陽系是一個龐大的家族,雖然目前科學家們尚不清楚在太陽系的柯伊伯帶之外,是否存在著奧爾特星雲,也不確定神秘的X行星,是否處於太陽系的邊緣,不過,受到太陽系引力束縛的天體數量仍然非常多。根據目前已知的數據:太陽系中一共存在8大行星、至少185顆天然衛星、5顆矮行星(已經辨認出來的),以及數不清(至少要以億位單位來計算)的小天體(比方說彗星、小行星等等),那麼,是不是太陽系中所有的行星,都擁有衛星呢?
  • 第九大行星在哪裡?它是否存在?
    但是——依舊是理論上來說——有它存在的依據(也有它不存在的依據),對於天文學家和天文愛好者來說,對它的搜尋已經持續了幾年。兩名加州理工學院的天文學家——麥克·布朗和康斯坦丁·巴特金聲稱已掌握堅實的理論依據,證明第九大行星沿著一個奇異的、極其狹長的軌道運行。然而,最近一些天文學家根據他們的數據做出了其他解釋,認為並不一定是第九大行星存在的證明。
  • 給天文學家出難題的行星——水星的結構與起源
    1841 年,德國天文學家恩克率先通過分析一顆經過水星附近天區的彗星所受的引力攝動,對水星質量進行了粗略測算; 1968年,小行星伊卡洛斯從距離水星 1600 萬千米處掠過,天文學家們通過分析它所受的水星引力攝動,也對水星質量進行了測算。測算水星質量的其他手段還包括利用其對離它最近的行星——金星—— 的引力攝動,以及利用其對「水手10號」行星探測器的引力攝動等。
  • 美俄天文學家隔空論戰「超宜居」行星是否真的宜居?
    美國科學家宣布找到24個「超宜居」行星最近,美國教授德克·舒爾策·馬庫赫,與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以及美國維拉諾瓦大學天文學家合作確定了行星「超宜居」的標準。這個標準涵蓋了: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存在水還有與恆星的距離等等方面。最終在人類目前已經發現的4500地外行星中,它們篩選出了24顆「超宜居」星球。這24顆「超宜居」星球,按理說是非常適合生命體生存的,可惜他們都距離地球超過100光年?既然「超宜居」的星球有了,憑我們現在的科技能不能確定那些星球上存在生命呢?
  • 銀河系有多少有文明的星球,天文學家給出了這樣的數字
    在宇宙中是否還存在著其他的生命體,一直也是人類探索的問題。因此也對此進行了很多的,研究和考察。那麼宇宙中的其他星球存在著其他的生命體嗎?天文學家給出這樣的數字。答案是肯定的,不是別的原因,只是宇宙太大了。而且科學家們還發現了很多的類地星球。
  • 天文學家認為,銀河系中心存在著上萬顆環黑洞行星
    看過《星際穿越》的朋友可能知道,影片中假設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周圍,存在著許多行星。在影片中這是科幻;但在現實中科學家發現這種情況可能真的存在。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周圍可能存在著上萬顆這樣的環黑洞行星。
  • 冥王星變回第九行星?質疑的聲音越來越多,科學家最終給出答覆
    隨著人類天文事業的不斷發展,現在宇宙中已經有很多我們叫得上名字的星球了,這源於天文學家們對它們的探測和命名。天文學家不僅會給已發現的星球命名,還會給它們歸類,例如衛星、矮行星、行星、恆星等等。正因為有天文學家為它們進行歸類,才使得後世的科學家在做研究的時候才有明確方向。但是並非所有的定義一旦確定之後就不會改變了,冥王星就是典型的例子。
  • 白宮打破對行星X的沉默!川普隱藏了尼比魯的存在?
    不用說,神秘行星X從來沒有出現過,也不可能永遠存在,但是在線論壇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理論。   這篇文章現在試圖宣稱世界各國領導人都很清楚世界末日的威脅,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正試圖阻止這一切。   文章中所謂的白宮消息來源說:「所以美國宇航局實際上切斷了與川普的聯繫。」
  • 天文學家推算出「HD 106906 b」行星運行軌道
    據外媒「Engadget」12月14日報導,天文學家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長期觀察,確認了一顆編號為「HD 106906 b」的行星運轉軌道。值得一提的是,起初研究團隊認為這是一顆正在脫離母恆星的巨大行星,但結合先後14年的觀測數據,天文學家認為這顆行星圍繞母恆星的公轉軌道呈現一種半徑巨大的偏心圓的樣式,其距離母星的最遠位置是地球距離太陽的730多倍、平均距離是地球太陽的650倍,圍繞母星公轉一圈或需要近15000年。
  • 太陽系八大行星要多個「兄弟」了?「第九行星」或已被鎖定
    小編這篇文章主要是帶大家了解下最近天文從事者的新發現,可能大家也有聽說,就是關於太陽系"第九行星"的最新消息。對於大部分天文愛好者而言,觀測出一顆新的行星是一件非常值得慶祝的事情。但是如果這顆行星至今還未露面,但種種跡象又表明它一定存在時,那就讓研究者們很苦惱了。而太陽系的"第九行星"就是一個這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