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動物城》中的閃電,以其自帶延時功能,反射弧能繞地球三圈的形象而成為逗趣網紅。而在閃電的原型上也出現了爭議,存在著「樹獺」和「樹懶」兩種說法。
(2)百度百科:
(3)互動百科:
兩者詞義解釋十分相近。PS:原諒小編並沒有看出二者之間的差別 (o´・ェ・`o)。
根據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國動物資料庫查詢結果顯示:
樹獺:
樹懶:
在另一部電影《冰河世紀》中,也有樹懶(樹獺?)形象的出現,即一個叫「sloth」的搞怪傢伙。而「sloth」這個單詞原本的意思是「懶惰」——聖經裡提到的七宗罪之一。因此也有解釋說因為這種動物行動緩慢,而將其命名為「sloth」,在中文中也自然而然地將其翻譯為「樹懶」。
而國家動物博物館動物學博士張勁碩也曾在採訪中指出,「樹獺」這名字是訛誤,並沒有這種動物。雖然樹懶很懶,行動很慢,但遊泳速度還可以。也正是因為它跟其他鼬科獺目類動物一樣是遊泳好手,才一度被命名為 「樹獺」。獺類屬於鼬科;而樹懶屬哺乳綱、貧齒目,樹懶科動物。
依據賴景陽先生編著《世界哺乳動物名典》記載,正式中文譯名,樹獺、樹懶二者均可以。樹獺--依據動物的形態、外形像水獺、棲息在樹上翻譯之;樹懶--以該動物長時間靜止不動的生活習性翻譯。這二者均是中文俗名,物種正確的身分是以學名為準,不因中文俗名或英文俗名的不同而受影響。
雖然言論尚未統一,但就上述資料顯示而言,「樹懶」之稱科學依據更為充沛。因此小編下面便以「樹懶」稱之。
《瘋狂動物城中》「閃電」之慢可謂驚天地泣鬼神,那麼現實中的樹懶。。。到底。。。有。。。多。。。慢。。。呢?
現在你知道閃電為什麼要飆車了嗎?因為他根本就下不了地鐵。。。
樹懶以其慢鏡頭似的動作而被加之以懶之名,那麼樹懶真的只有懶萌這一特質?換一個視角,樹懶可以是一個策略家也可以是一個優秀的體操員。
行動緩慢並不意味著它們懶惰,沒有人會說一隻雙殼動物(河蚌或者蛤蜊這些行動緩慢的貝殼類生物)懶。慢是它們的一種生存策略,只是各擇其道罷了。
樹懶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森林冠層裡,面多諸多捕食者,比起四處逃竄尋找掩體,樹懶選擇了更加輕鬆而又不會引起捕食者注意的策略:隱形。
閉。。上。。眼。。睛,
睜。。開。。眼。。睛,
危險已完美解除。
樹懶最常見的姿勢便是倒掛在樹上,而使出這項絕招其實是要花費很大力氣。想像一下吊環上的體操運動員,當他處在十字狀態,然後將雙腳抬至水平位置的時候,他的肌肉會不停地發抖。對於一隻樹懶來說,這種體操技巧只是小兒科。它們可以完全安詳地處在十字坐姿,好像完全不費力氣。
Tips
在樹懶的形態特徵方面,我們可以注意到電影中閃電的前肢有4指,後肢有3指。不過這應該是為了照相、蓋章等工作的便利,因此各多加了一個指頭。在現實中,樹懶的前肢只有2指和3指之分,後肢有2指。
愛情篇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