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陸奇看重的創業者:最小19歲,開拖拉機的斯坦福畢業生……

2020-12-04 量子位

楊淨 蕾師師 發自 中關村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陸奇的創業成績單,來了。

自立門戶創辦奇績創壇後,首屆「畢業生」亮相。

有開挖掘機的斯坦福畢業生,有幫人打遊戲的清華學子,還有棄醫從文的武大醫生……

這是從「YC中國」更名為「奇績創壇」後的首屆路演日。

會上,陸奇先介紹了首屆「生源」情況:

今年總共錄取了30家創業公司,其中87%都是前沿技術驅動型企業,包括晶片、傳感器、腦機、生物科技等;錄取項目的創始人平均年齡33歲,最小的也有00後,19歲;其中73%都是碩士及以上的創業者;

演講的最後,陸奇也講了從「YC中國」獨立出來後的願景——共同建立一個繁榮的創業者社區。

那麼首屆「畢業路演」情況如何?他們又利用了什麼樣的技術創新?

我們挑選代表性公司,總結了這樣幾大類。

第一類:用技術賦能傳統產業

首先有傳統產業,有了前沿技術加持之後「嶄新亮相」。

就拿工程挖掘領域——開挖掘機說起。

這家公司位名叫拓疆者,顧名思義,就是幫助後繼無人的老司機「開疆拓土」——利用低延時的遠程遙控系統,實現現場無人化、實時在線施工。

創始人是來自史丹福大學的隋少龍,曾在英偉達、特斯拉、蘋果做核心研發。他們自稱「工程挖掘領域,技術最棒;技術圈裡挖機開的最棒」

嗯,不會開挖掘機的斯坦福學生不是好的創業者!

除此之外,還有一對父子共同打造的「硬庫」,主要針對五金行業長尾需求的在線市場。

平臺主要面向五金機電建材行業中小零售商提供由近及遠的全品類貨源,他們自稱是五金行業裡的「美團」

第二類:以開發者為中心

還有專注於開發者,以開發者為中心的企業。

比如,還有Uber無人駕駛部門早期員工崔運凱,通過專業的SaaS服務和構建以AI開發者為核心的開源數據生態Graviti 格物鈦。

主要希望解決AI開發過程中因使用非結構化數據帶來的不斷增長的數據獲取、存儲、處理和協作難題,加速AI開發流程和AI應用部署,為人工智慧賦能百業,驅動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創新提供堅實的基礎設施。

一句話來說,就是「GitHub for Data」。

再比如,這個白帽子開發平臺——火線

不熟悉的旁友,先來get下「白帽子」是什麼意思。

白帽子,與「黑客」對應,也就是正面的黑客。他們幫助企業來識別計算機或網絡系統當中的漏洞。

那「火線」就是將白帽子匯集在一起,創建的一個開發者平臺,通過產品為中大型企業客戶提供安全服務。

作為全球首個白帽子開發者平臺,今年4月上線的「火線」,如今已經有5000名白帽子匯集,與字節跳動、百度、中國銀行、曠視等客戶展開合作。

創始人鄔迪,曾參與創立白帽子社區「烏雲網」,相信早期的安全員並不陌生。另外兩位聯合創始人盧中陽、曾垚也曾是烏雲社區的核心成員。

第三類:00後社交、醫療科普一個不落

當下流行風向,這些創業者怎麼可能放過。

比如00後社交。

「幸識」就是鎖定00後用戶的開放式社交平臺,從找人聊天、約遊戲、約學習等場景來切入,目前在安卓應用上已經有160萬的播放量,創始人是來自北京大學95後法學碩士王宥人。

現在,00後都不用微信QQ社交了?

再比如,短視頻、直播與當下關注的醫療健康結合以來。

南方健康,這是路演日最後一個創業者項目。

幾個棄醫從文的武大醫生,結束了以前「白天看病,晚上科普」的日常生活,開始打造權威級醫療健康IP矩陣。

利用內容庫、形式庫、IP庫以及產品庫,簡稱AI智能化的「四庫全書」,以大數據驅動的方式建設健康IP運行體系。

比如遊戲方面。

有一家基於雲遊戲+RPA的遊戲平臺——念力雲遊戲,就像創始人在臺上所說,這是一個不「肝」的遊戲平臺;

由Google雲遊戲創始成員和NOI金牌得主攜手打造。下一步,公司計劃構建雲原生遊戲和雲原生應用。

電商方面。

「高鳴信息」結合短視頻內容及社交傳播,在拉美地區打造新興電商平臺;

也有24小時虛擬人自動直播帶貨企業服務商「宙予科技」,服務全國2000萬家網店成為全天自動直播店,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虛擬主播自動直播、自動問答,每小時自動抽獎等優惠活動。

第四類:前沿科技,「馬斯克」提得最多

衛星遙感、電池回收、腦機接口……在專注於前沿科技的創業者們,口中提到最多的一個名字——「馬斯克」。

這個項目叫做「星測未來」,是一個基於微納衛星載荷技術建設的全球在軌實時感知平臺。以「上帝視角」,第一時間提供敏感高價值信息。

具體來說,就是通過低成本基於載荷的微納衛星平臺收集地表遙感及大氣數據,開展星上實時處理識別全球關鍵目標及其變化檢測,構建全球實時感知網絡與監測大腦,為金融、民生、安全等多個領域提供有價值的敏感信息與實時服務。

兩位創始人,是來自兩位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博士。今年他們已經完成了在軌技術驗證。

西安交通大學團隊打造的「臻泰智能」,則是專注於非侵入式腦機接口領域。針對腦卒中等腦重大疾病的診療應用,提出了以「腦機接口+虛擬實境+機器人」的腦機康復行業的解決方案。

還有為電動車提供「電池回收」解決方案和裝備的「博萃循環」

通過回收企業、車企、電池製造商等回收責任主體,能實現90%以上鋰、鈷、鎳等電池金屬短程閉路循環。

除此之外,當下晶片產業的大環境,自然少不了一些借勢造「芯」的創業者。

比如,打造超低功耗感存算一體晶片的「九天睿芯」,主要產品有高性能模數轉換器(ADC),基於模擬計算的超低功耗感存算一體晶片(ADA);還有製造超高集成熱成像傳感器晶片的北大微電子團隊「安酷智芯」,應用與工業測溫、安防監控、醫療健康及車載夜視等領域。

還有清華電子工程團隊打造的,5G通信氮化鎵功放晶片「優鎵科技」。他們使用先進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GaN)材料,致力於自主研發應用於5G基站及下一代無線通信基礎設施的射頻晶片。

以及疫情之下,創業者對交互方式的新思考。

Zealcomm峰暢科技為企業打造遠程視頻服務,比如,就為銀行打造了全球首個AI視頻貸款面審機器人;

還有毫米波雷達物聯網應用開拓者「電目科技」,已經有非接觸式開關、室內人員檢測等應用落地。

ShowMeBug,專門為程式設計師打造的實時協同的面試平臺。

當然,除了這些,還有關注生物科技、機器人、大數據等企業,共有30位創業者進行路演。

可以看到,陸奇欽點的初創企業,有涉及當下流行趨勢、還是最新前沿科技、抑或是疫情之下的新思考,還有用技術賦能傳統產業……

都有一個關鍵詞,技術

正如他自己所說,現階段核心工作是加速早期技術驅動的創業公司。

而這種從源頭上去幫助創業和創業者,恰好是為了陸奇本人以及奇績創壇長期推進的使命——驅動中國創新。

這樣的目標,著實不小。

有對以上項目感興趣,想了解更多項目的小夥伴們,可以通過下方傳送門了解奇績創壇更多細節~

傳送門:https://mp.weixin.qq.com/s/I-EjW80GuAIzKn9lExPc9w

相關焦點

  • 陸奇:建立一個繁榮的創業者社區
    2020年11月21日,創壇首屆日在中關村舉行,這是從"YC中國"更名為"奇績創壇"後的首屆路演日。在奇績創壇創始人兼CEO陸奇發表主題闡述後,參與路演的30位創業者進行了輪番演講。陸奇介紹到,在去年,基於新的全球格局和中國創新環境,決定自主獨立,成立奇績創壇。"原班人馬,初心不變。
  • 稱陸奇為「人生導師」,90後創業者離開百度「漂流記」
    他對醫生說,「我要開賽車,需要超級視力」,於是醫生把他近600度的近視直接調到遠視3.0。醒來那一刻,他覺得幸福感難以描述。「你身後木板上那一排最小的字我都能看清。」2020年1月中旬,接受《中國企業家》專訪的呂騁突然指著記者身後一米遠的木板說。他已經有兩年沒有怎麼接受過國內媒體採訪了,以至於外界都快把三年前那個被百度收購的項目、以及它背後的這位90後創始者淡忘了。
  • 陸奇:奇績創壇不是資本公司,希望建立一個早期創業社區
    11月21~22日,奇績創壇首屆路演日上,奇績創壇創始人陸奇發表主題闡述。參與路演的30位創業者進行了輪番演講。陸奇表示,奇績創壇起步於YC中國,在去年,基於新的全球格局和中國創新環境,決定自主獨立,成立奇績創壇,原班人馬,初心不變。
  • 奇績創壇陸奇:希望能與社會各方力量共同打造創業生態
    奇績創壇創始人兼CEO陸奇介紹說,今年總共錄取了30家創業公司,其中87%都是前沿技術驅動型企業,包括晶片、傳感器、腦機、生物科技等。錄取項目的創始人平均年齡33歲,最小的19歲,且其中73%都有研究生或以上學位。陸奇表示,奇績創壇在創業營裡面重點關注兩件事情,第一是加速產品市場的匹配(PMF),第二件事是在創業營中幫助創業公司活得更久。
  • 陸奇博士全國巡迴講座|奇績創壇×創業者12月12日南京交流會,內有...
    獲得前微軟副總裁陸奇博士種子輪投資、AMINO天使輪投資。公司擁有ISO9001,全國呼叫中心資質,擁有軟體著作權21項及商標4項。為萬科、貝殼找房等諸多大型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在這次南京站的講座中,雲蝠智能的小夥伴們也會在現場協助活動的順利舉行,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參加。
  • 陸奇不在江湖,但江湖處處都有他
    如果完全按照YC的篩選體系,那麼「技術能力」便會是一個創業團隊的最關鍵指標。但陸奇認為,如果完全按照國外市場的邏輯,便會錯失國內像阿里這樣的團隊。 因此,他根據中國特有國情做了一些調整,但仍然是「技術驅動」的堅定擁躉者。這也是為何不少社交平臺、電商項目,也能進入這個以陸奇為「引力」的創業社區。
  • 臉書,谷歌及矽谷頂尖創投對哪些大學、專業的畢業生最青睞?
    本文中,我們將回答這幾個問題美國科技巨頭FLAG最喜歡哪些學校的學生?福布斯全球Top 2000公司的CEO教育背景是怎樣的?矽谷頂尖VC最喜歡招哪些學校的學生?矽谷VC投資初創企業時,看重創始人教育背景嗎?考生備戰高考,圖片來自網際網路美國科技巨頭FLAG最喜歡哪些學校的學生?
  • 入選奇績創壇創業營的30家企業,為什麼選擇陸奇?
    這些公司體現了奇績創壇的投資偏好:87%都是前沿技術驅動型企業,涉及AI、晶片、雲計算、大數據、機器人、衛星、腦機等領域,錄取項目創始人平均年齡33歲,最小的剛滿20歲,73%有研究生或以上學位。而錄取的非技術驅動型企業也反映了最近幾年的風口,比如,瞄準00後的社交平臺、跨境電商、醫療健康IP生產、MRO交易平臺等。
  • 除了強勢回歸的陸奇,這些矽谷華人高管你知道嗎
    1月17日,百度宣布陸奇正式加盟百度集團出任總裁兼營運長(COO),此前甚囂塵上的矽谷傳奇華人高管陸奇的歸屬終於塵埃落定。陸奇此前曾在雅虎和微軟的管理高層任職,2013年出任微軟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去年9月離開微軟。 陸奇加盟百度也引發了大家對矽谷大科技公司低調的華人高管的關注。
  • 問卷調查:企業招聘大學生最看重什麼?
    dous杭州網訊 記者從《第六屆杭州市大學生實習見習崗位首場推薦會調查報告》中,選取了問卷中四個關注度比較高的問題,並由杭州市專業技能人員交流中心主任葉金香進行簡要點評,希望能給應屆畢業生及其他在校大學生一些啟示。問題:貴企業人員挑選時看重應聘者的什麼素質?
  • 一萬名清華畢業生在矽谷,仍然幹不過印度人!真相竟然是這樣!
    美國矽谷是公認的世界網際網路經濟中心,很多國家的精英人才都以在矽谷上班為榮,這其中混的最風生水起的莫過於咱們中國人和印度人了,但有一點很奇怪,那就是許多中國人在矽谷的待遇遠遠不如印度人。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像世界知名的谷歌和微軟,他們的CEO全都是印度人,並且除了這類頂級的職位外,矽谷很多網際網路公司的中高層位置都坐著印度人。相反,中國人身居高位的極少,頂多出了李開復和陸奇,而這稍微能打的兩位,在矽谷上班時他們的頂頭上司仍然是印度人。
  • 陸奇離職微軟背後:傷勢真的無法工作了?-虎嗅網
    就在陸奇離職消息傳出後不久,微軟周三官方宣布成立人工智慧研究部門,由沈向洋負責,這也是微軟在行業最為尖端的技術團隊。他還同時接過了必應和Cortana業務研發的職責。  勤奮工作狂人  在美國科技行業,陸奇最為人稱道的就是勤奮,他是出了名的工作狂。
  • 變速箱「最垃圾」的四大汽車品牌,車主: 不是在開車,是開拖拉機
    最重要的部件就是三大件了,不管是發動機,底盤還是變速箱,它們對於汽車都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畢竟它們代表著汽車的品質和使用年限。所以買車的時候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火眼金睛,尤其是對於變速箱來說,這4個汽車品牌的變速箱是最為垃圾的,甚至不少車主表示說自己不是在開車,而是在開拖拉機。
  • 第一輛拖拉機——東方紅的特殊記憶(二)
    1957年底,25歲的盧富來從長春一汽來到洛陽支援一拖建設。「當時按照協議該從蘇聯來的工裝設備許多都沒到,後來才知道,原來當時中蘇關係已經出現問題了。不過當時我們普通職工並不了解這個」盧富來說,在設備不到,但時間又非常緊張的情況下,他們開始按照蘇聯提供的圖紙和技術參數自行生產工藝裝備。按照計劃,第一拖拉機製造廠要在1958年年底前生產出第一臺拖拉機,1960年交工驗收。
  • 扒一扒陸奇、沈向洋、李開復、洪小文四人在CMU和職業生涯早期的故事
    這沒問題,我們就做視覺吧。你拿一個照相機,把周圍照下來,重現出來就好了。」瑞迪教授的這一句話決定了沈向洋後來多年的研究方向。這期間瑞迪教授從未反對過沈向洋的選擇,這也再次印證了他的原則:「我不認同你,但我支持你」。10 年後雷迪教授也回憶到「我當時只不過相信這是一個有前途的問題,也是一個最困難的問題。所以挑出來給他做。」
  • 陸奇終於自立門戶!YC撤離中國,陸奇成立新基金接盤
    也就是說,剛剛成立一年多的YC中國將停止使用,取而代之的是YC中國創始人陸奇已成立的新基金——奇績創壇(MiraclePlus)。 而就在幾天前,YC中國還舉辦了盛大的Demo Day路演日活動,號稱「今年最火爆的投資人聚會」,現在這個變化太突然了!新智元第一時間和原YC中國方取得聯繫,對方證實了這一消息。
  • 斯坦福錄取數據公布,終於不再是「最難進」的大學!
    因為比藤校還低的錄取率,被眾多媒體譽為「錄取率最低的大學」、「最難進的大學」。為了不讓大家過分關注錄取率,以及擔心潛在學生還沒申請就先被嚇住,所以他們近幾年都是等到12月份,通過Common data Set數據採集時,才公布申請和錄取數據。
  • 陸奇萬字演講:中國經濟形態與東南亞相似,創業創新容易向亞洲其他...
    陸奇鈦媒體APP註:日前,奇績創壇創始人兼CEO陸奇在深圳做了一場以《新格局下的創業創新機會》為主題的演講。在演講中,陸奇回望了創業創新的歷史發展進程、在中國宏觀上的創業機會,以及創業者如何把握好這些機會等。
  • 美國史丹福大學發布2025計劃 顛覆全球高等教育
    與其說《史丹福大學2025計劃》是一個方案,不如說它是一個對未來大學模式進行暢想的大膽的「設計」。開環大學(Open-loop University)開環大學是《史丹福大學2025計劃》中最關鍵的計劃之一。該計劃創新性地解除了入學年齡的限制,17歲前的天才少年、進入職場的中年以及退休後的老人都可以入學。
  • Crunchbase:史丹福大學誕生初創公司最多 哈佛商學院融資...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對於這個返校系列,Crunchbase正在研究美國頂尖大學在畢業創業者中的排名,這些創業者繼續發起創業投資。我們看看哪些機構誕生了大多數創業公司,以及來自哪些大學的創業者獲得資本最多。但首先,一個警報:如果你正在尋找驚喜,現在停止閱讀。結果主要證實了風險投資和創業界人士關係的潛在猜測。史丹福大學校友創建的初創公司比任何其他學校都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