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外來物種入侵危險!超95%保護區有外來動物適宜棲息地

2021-01-09 北京日報客戶端

自然保護區被譽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基石。保護當地生物多樣性免受外來物種的侵害是保護區的主要職責。評估保護區抵禦外來物種入侵的有效性,揭示保護區內外來物種的入侵格局,探索影響外來物種建群的驅動因子,以及確定保護區及其周邊緩衝帶外來物種的擴展風險,對發展保護區的生物安全策略至為關鍵。

外來動物在全球保護區內的未來潛在入侵風險。

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李義明團隊和倫敦大學學院教授Tim Blackburn合作研究發現,在不同類別的保護區中,國家公園入侵的物種數最高。保護區建立越早,防控外來物種的效果越好;當地物種多樣性越高,保護區抵抗外來動物的能力越強。超過95%的保護區有外來動物建立野生種群的適宜棲息地,預示未來很高的潛在入侵風險。該項研究成果已發表在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通訊》上。

研究團隊研究了全球11個類群共計894種外來動物,在全球19萬個陸地自然保護區的入侵現狀、驅動因子和潛在挑戰。這些保護區分布於215個國家或地區、涵蓋了全球主要的陸生生物群落。

11個類群894種外來動物在全球19萬個自然保護區的入侵現狀。

結果顯示,外來動物只入侵了9.1%的保護區,表明保護區抵禦了部分外來動物的入侵。同時,89.4%的保護區周邊10公裡地帶已出現外來動物的野生種群,已經對保護區構成巨大威脅。入侵保護區的動物呈現「多源性」特點,東/南亞和非洲是主要輸出地區,而歐洲和北美是主要輸入地區。在不同類別的保護區中,國家公園入侵的物種數最高。保護區建立越早,防控外來物種的效果越好;當地物種多樣性越高,保護區抵抗外來動物的能力越強。超過95%的保護區有外來動物建立野生種群的適宜棲息地,預示未來很高的潛在入侵風險。研究結果為制定全球自然保護區的生物安全對策提供了科學基礎。

相關焦點

  • 第二次青藏科考揭示全球自然保護區抵抗外來動物入侵面臨挑戰
    2020 年6 月8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簡稱「第二次青藏科考」)「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任務「高原動物保護與可持續利用」專題,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李義明研究團隊,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關於自然保護區外來物種的入侵的最新研究成果。
  • 警惕「外來物種入侵」——水葫蘆
    警惕「外來物種入侵」——水葫蘆 (5/16)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 外來物種入侵 十大最危險"入侵物種"盤點/圖
    外來物種入侵,中國約有450種外來入侵物種 其中大約50%是有意引進後擴散的,年損失約600億。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有哪些?警惕「外來物種入侵」。  廣西外來入侵物種數量在全國位居前列  巴西龜、福壽螺、清道夫、水葫蘆……這些在廣西常見的生物卻是外來物種。
  • 必須警惕!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畫面讓人汗毛直立
    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經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一躍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但有一種情況需要我們警惕,那就是外來物種入侵問題。小龍蝦「有肉就不吃素菜,無菜就吃爛泥」,破壞性很強。在保護區,小龍蝦打洞、吃魚蝦、水草、爛泥,多隻小龍蝦聚在一起能夠吃掉近一尺長的魚類,水中各類蝦都逃不過小龍蝦的侵蝕,各種水草也成為小龍蝦的食物。小龍蝦泛濫明顯打破了草海的生態平衡。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 要警惕這些生物!
    原標題: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尤須警惕致病有害生物微信公眾號「半月談」8月4日消息,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我國外來物種入侵威脅加劇需警惕
    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我國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外來物種入侵威脅加劇需警惕。一、外來物種入侵渠道多樣不易控制。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
    660多種生物入侵我國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警惕!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兩到三年就有一個新物種入侵
    警惕!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兩到三年就有一個新物種入侵  Connor Feng • 2020-08-04 14:29:52 來源:前瞻網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48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公報還顯示,從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來看,有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圖源網絡所謂外來生物入侵,指某種生物通過有意或無意的人類活動而被引入一個非本源地區域,在當地的自然或人造生態系統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並給當地的生態系統或地理解構造成明顯損害或影響的現象。
  • 吃貨多也沒用,外來入侵物種必須警惕!
    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這類尤須警惕
    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貴州省野生動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站長冉景丞說:「想不到,小龍蝦竟成了自然保護區的治理難題。」  小龍蝦「有肉就不吃素菜,無菜就吃爛泥」,破壞性很強。在保護區,小龍蝦打洞、吃魚蝦、水草、爛泥,多隻小龍蝦聚在一起能夠吃掉近一尺長的魚類,水中各類蝦都逃不過小龍蝦的侵蝕,各種水草也成為小龍蝦的食物。小龍蝦泛濫明顯打破了草海的生態平衡。
  • 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尤須警惕致病有害生物
    貴州省野生動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站長冉景丞說:「想不到,小龍蝦竟成了自然保護區的治理難題。」小龍蝦「有肉就不吃素菜,無菜就吃爛泥」,破壞性很強。在保護區,小龍蝦打洞、吃魚蝦、水草、爛泥,多隻小龍蝦聚在一起能夠吃掉近一尺長的魚類,水中各類蝦都逃不過小龍蝦的侵蝕,各種水草也成為小龍蝦的食物。小龍蝦泛濫明顯打破了草海的生態平衡。
  • 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尤須警惕致病有害生物
    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外來入侵物種是指 外來入侵物種什麼意思
    目前,外來物種入侵已成為全球性的環境問題,比如很多新病蟲害造成農業損失,因為改變生態系統所引發的一系列水土、氣候問題,那麼你知道外來入侵物種是指什麼嗎?外來入侵物種入侵途徑有哪些?趕緊了解一下吧!
  • 中國成全球遭受外來物種入侵最嚴重國家之一
    數據顯示中國95%以上的入侵物種由人為引入或帶入中國農科院植保所生物入侵研究室主任萬方浩指出,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徑有兩種,一是自然入侵,即入侵物種隨著氣候變化,跟著風、水流、動物遷徙等侵入;二是人為活動,如貿易、旅遊等出入境活動帶入。而人為活動是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徑。
  • 如何理解外來物種入侵及其所需要經過的四個階段
    2.外來物種入侵的方式外來物種入侵的方式分為無人類參與的自然作用力和人類參與下的有意識及無意識的入侵。自然傳入包括媒介傳入、遷移傳入、海洋漂移傳入、寄生傳入等途徑。當外來物種形成了適宜本地氣候和環境的繁殖機制,具備了與本地物種競爭的強大能力,而當地又缺乏控制該物種種群數量的生態調節機制的時候,外來物種便進入了擴散期。這一時期裡,外來物種大肆傳播蔓延,形成"生態"爆發,並導致生態和經濟危害。
  • 科學網—環保部:488個外來物種已入侵我國
    有些外來物種我們還不認識,不了解。它還沒有爆發的時候,我們不知道它是不是會成為入侵物種。 外來入侵物種有一個潛伏期,潛伏到一定程度,會有一個大爆發大流行,這個時候大家才發現這個東西挺可怕的。 現在國內入侵物種有多危險?對於這個問題,國家環保部自然生態保護司生物安全管理處處長王捷的答案很無奈——情況嚴重,恢復不太樂觀。
  • 無硝煙的戰爭:60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
    實際上到2020年,我國目前記載在冊的外來入侵的物種已經超過了600多種,這裡面對國家整體環境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的包括了南方常見的「小強」:蟑螂;比如說對現在整個水生動物起到毀滅性打擊的如「清道夫」;對水生植物界起到毀滅性打擊的如水葫蘆……而這裡面實際上有50%以上是人為帶進來的,也就是說,是故意為之。
  • 半月談|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
    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廣東北江發現的外來入侵生物「怪魚」我國農林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增長迅速。2008年到2010年,原環保部開展的第二次全國性外來入侵物種調查顯示,我國共有488種外來入侵物種。
  • 加劇外來物種入侵 從"食人鯧"看"非法放生"之憂
    在當前,外來物種入侵引發了多種生態危機,而一些有意或者無意的「放生」行為,正導致「外來物種入侵」愈演愈烈。     1「食人鯧」頻出自然河流中     專家介紹說,食人鯧是對一類分布於南美洲亞馬遜河魚類的統稱,也譯做水虎魚。這種魚有「植食性」和「肉食性」兩種。通常說的食人鯧,指一種肉食性紅腹鋸鮭脂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