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說的「第二波」疫情在歐洲真的來了!原因竟和天氣變涼無關

2020-12-05 騰訊網

歐洲疫情真的反彈了

9月18日,世衛組織發出歐洲疫情再度「嚴重」的警告。最近一周新增病例數七天平均值在1000人以上的歐洲國家已有10個,分別是法國、西班牙、俄羅斯、英國、烏克蘭、捷克、荷蘭、德國、義大利、羅馬尼亞,而在一個月前,英國、捷克、荷蘭、義大利都還不在此行列中。

一些國家已反彈至2月底峰值

牛津大學研究人員運營的Our World in Data收集了歐洲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提供的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數。考慮到上報數據波動,基於新冠病毒的周期性規律,我們選擇七日作為時距計算了連續七天的移動平均值,經過處理後的每百萬人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就能較清晰地反映出各國疫情發展情況(下圖)。

可以看到,多數國家的曲線在8月底後出現了明顯的上升。

歐洲最嚴重的是西班牙,自8月24日開始,西班牙每百萬人日新增確診病例數連續超過美國,短短半個月後又超過世界排名第二的巴西,目前正在向世界第一的阿根廷逼近。

法國同樣不容樂觀,近一個月該指標以與西班牙極其相似的速率波動上升。

捷克、荷蘭、英國,雖然在八月下旬每日新增數基本不變,但九月初其爬升速度顯著增加,爬升最快的是捷克,目前日新增病例數已超過法國。

當然,我們也可以把新增病例增長曲線的時間軸拉長一點,從2月底開始算起,那麼明顯可以看到歐洲各國V字形的走向(下圖)。這和美國的S形,印度和阿根廷的純上揚曲線(這兩個國家是壓根沒下來過)都不太一樣。

英國已經快接近於2月底的峰值。帝國理工學院流行病學教授尼爾·弗格森在接受BBC採訪時也稱,英國當前疫情發展與今年2月底疫情暴發時相似,英國首相詹森也公開宣稱,英國「正迎來第二波疫情」,並且這是「無法避免的」。

更糟糕的是,法國、西班牙、荷蘭、比利時、奧地利都已經趕上甚至遠遠超過第一波爆發的水平。相比之下,德國、義大利、瑞士相對滯後,但也有上升趨勢。

而中歐和南歐的一些國家,烏克蘭、波蘭、羅馬尼亞、捷克、希臘、匈牙利第一波不算嚴重,現在倒似乎比過去更令人擔憂。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歐洲的疫情反彈?

雖然不同國家的專家都認為,新冠病毒的生存與傳播在低溫時更活躍,氣候是影響疫情的重要因素。不過,以英國為例(下圖),就會發現,雖然在最高溫的時候,新增病例曲線確實比較平滑,但近期的氣溫與7月份相比,尚沒有明顯下降,而急遽的反彈卻已經來臨。

更直接相關的因素其實是復工復產復學。

5月6日,德國政府率先宣布面積不超過800平方米的商店可以開業,隨後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放寬限制。六、七月份整個歐洲基本開放,適逢休假季,人們出遊、聚會增加,接著西班牙、法國、德國等地的旅遊區首先出現了聚集性感染,日新增病例數有所攀升。

如果我們熟知第一波疫情的規律,就知道從病例零星出現到大規模爆發,大約有兩周左右的潛伏時間。歐洲也是如此,前期零星病例的積累,到秋季返工返學後,終於一發不可收拾。西班牙超過60%的新感染病例都發生在社交聚會中,包括家庭內部聚會。

死亡人數和死亡率下降明顯

好消息是,雖然感染人數持續上升,但此次反彈後的死亡人數較第一波爆發還是大幅減少。儘管各國存在著差異,新冠總體的死亡率較之前也已明顯下降。

英國重症監護醫學學院負責人艾莉森·皮塔德認為,並不是這種疾病改變了,也不是治療方式改變了,而僅僅是患者改變了。高危人群的生命已經在第一波傳染中被奪去,相比過去,新冠正成為年輕人的傳染病,「現在受感染的人群不同了。」

而國際傳染病學會候任會長保羅·坦比亞認為,新冠病毒中越來越常見的變異可能使其致命性降低,它們將逐漸成為「普通感冒」,不過,大部分科學家並不同意這一結論。皮塔德博士稱,不希望公眾受到虛假安全的誘惑。

儘管對於當前歐洲疫情的反彈,是否就是「第二波」開始,國際上並無定論,但普遍共識還是不容樂觀,秋冬北半球的新冠疫情形勢非常嚴峻。

小規模「封鎖」重現

在經歷第一波疫情高峰後,歐洲各國都積累了很多經驗,但並不意味著就有充分信心應對第二波的來襲。

一些歐洲國家開始重新考慮防控措施。西班牙部分地區本周再次封鎖,馬德裡地方政府表示將要求中央政府提供「緊急軍事和後勤」支持,以執行諸如為無家可歸者搭建應急帳篷和對公共場所進行消毒的任務。

法國在9月23日開始提高了全國多個地區的新冠病毒警報級別,並且當局加大了對多個城市公共集會的限制,包括全面關閉旅遊勝地普羅旺斯地區艾克斯和馬賽市的所有酒吧和餐館,並禁止巴黎以及法國其他城市10人以上的公眾集會。

英國從9月24日開始,所有酒吧和餐館將僅限於餐桌服務和外賣,餐館等招待場所必須在晚上10點關閉。

疫情反彈不僅為歐洲各國敲響警鐘,而是給全球一個提醒:不能因一時的平穩,就掉以輕心。病毒的幽靈隨時可能復活。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蔣雨暄

微信編輯:納米

校對:SYL

相關焦點

  • 關於第二波疫情,鍾南山、張文宏作出最新判斷
    本文轉自【遼瀋晚報】;導讀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30日表示,按照現在中國的防疫制度和措施強度,他不認為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會在中國暴發。他同時表示,防控新冠的措施對流感也有效,秋冬季應增強對流感與新冠的鑑別能力。
  • 關於近期疫情,鍾南山和張文宏最新研判來了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今日表示,按照現在中國的防疫制度和措施強度,他不認為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會在中國暴發。鍾南山表示,從全球視角而言,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實際上已經開始,一些國家已再度強制封城。隨著天氣的變冷,除了南非、澳大利亞等南半球國家外,大部分北半球國家的疫情情況都會加重。
  • 關於第二波疫情,鍾南山:可能性很低!張文宏:新疆疫情能控制住
    導語:關於第二波疫情,鍾南山:可能性很低!張文宏:新疆疫情能控制住還有兩個月,2020年就要過完了,疫情打破了春節地熱鬧。轉眼,我們又要迎來一個冬天,經過政府,專家和醫護人員的努力,中國疫情現狀良好。就在今日,我國的鐘南山院士參加了第二屆中國醫師公益大會,並在會議上表示:雖然目前全球疫情的情況不大樂觀,尤其是北半球的許多國家,已經迎來了第二次疫情。
  • 張文宏稱第二波疫情是必然的 抗疫概念股有哪些
    現在已經進入秋冬季節,大家最擔心的問題也隨之而來,早之前有專家稱,國內第二波疫情估計在秋冬季爆發。對於這個問題,張文宏稱第二波疫情是必然的,目前,國內正面臨這境外輸入風險,必須要做到百分百隔離,千萬不讓小火苗爆發變成指數級上升,要不然,後果會很嚴重。
  • 張文宏:第二波確實在展開…
    世衛稱新冠真實病亡數據被低估世衛組織緊急情況計劃執行主任邁克·瑞安28日日表示,真實的感染和死亡數字很可能被低估了。「當你統計任何東西時,你都無法完美地統計出結果。張文宏:全球第二波疫情確實在展開,但不是在中國9月29日,對於民眾所關心的第二波疫情,張文宏表示,秋冬季疫情反彈高峰已經在路上,只不過這是全球範圍內的反彈,不代表是在中國。
  • 數據建模模擬歐洲第二波疫情
    2020-09-25 08:09:35 來源:科技日報數據建模模擬歐洲第二波疫情高峰期時間可能會持續到明年1月國際戰「疫」行動 科技日報北京9月24日電 (記者張夢然)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雜誌23日發表一項數學研究,為應對疫情捲土重來,科學家們利用感染率數據和歐洲各國內部及各國之間的旅行數據
  • 北半球的秋天來了,哪些國家再迎疫情高峰?
    最近,張文宏在上海交通大學表示,在中國,老百姓一直問今年冬天有沒有第二波疫情,對此他回答:第二波是必然的。 雖然國內的疫情暫時偃旗息鼓,但是國外的疫情從沒消停過。
  • 陳根:歐洲深陷第二波疫情,與第一波疫情有什麼不同?
    文/陳根歐洲的第二波疫情高峰似乎來得比許多人預期的都要早。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顯示,10月最後一周每日病死人數比一周前增40%。歐洲新冠疫情已然面臨第二波高峰壓境,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稱歐洲「深陷第二波疫情」,預計「今年聖誕將大不同於尋常」。全球股市近日更是跌勢不止。
  • 2020冬天是否會出現第二次疫情?張文宏給出最新判斷
    北京時間4月22日14時(印度德裡時間11點30分),中國駐印度大使孫衛東邀請張文宏教授做客央視新聞,為華僑留學生答疑解惑。  今年冬天是否會出現第二次疫情?張文宏分析,全球採取的防控措施都與大流感時期策略比較接近,目前全球抗疫策略不是徹底的策略,未來歐洲、美國、印度的疫情都將在低水平波動。
  • 最新研究:歐洲第二波疫情的毒株源自西班牙
    據義大利媒體報導,奮鬥在義大利綜合編譯:近日,西班牙巴塞爾大學、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在西班牙高等科學研究員CSIC的帶領下,調查研究中發現,歐洲第二波浪潮毒株的可追溯源頭是來自西班牙,報導稱,該研究團隊的研究人員發現,第二波疫情抵達後,西班牙有80%的患者體內毒株為
  • 雙語|美媒解讀第二波疫情風險:從哪來?怎麼防?
    當世界各地政府考慮何時取消這些限制措施時,每個人心中的恐懼可以用三個字表達:第二波。大家擔心的是,暫時平息之後,疫情將以新的強度捲土重來,再次導致感染病例增加、衛生系統癱瘓以及必須實施封鎖。1.What’s a second wave?什麼是第二波?
  • 川普看著一片火海的加州:天氣會變涼,等著瞧吧,科學啥也不懂
    這是川普最不愛聽的話,因為他退出了巴黎氣候協定,他不相信美國的瞎折騰能給全球氣候造成多大的影響,加州官員這麼說,就相當於是在指責川普引發了這場大火,川普自然不能接受。川普當場就懟了回去,他看著一片火海的照片表示:"天氣會變涼,你等著瞧吧,事實上,我認為科學啥也不懂。""科學啥也不懂"那應該怎麼解決問題呢?
  • 研究:歐洲第二波新冠疫情毒株或源自西班牙
    中新網11月1日電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近日,西班牙巴塞爾大學、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西班牙高等科學研究理事會科研人員研究發現,引發歐洲大陸第二波新冠疫情的毒株可追溯自西班牙。科研人員已將該毒株命名為「20A.EU1」。
  • 疫情到底何時能結束?張文宏最新分析衝上熱搜
    夏天會否結束疫情?全球一線專家這樣說…… 今年夏天能不能結束疫情?新冠肺炎醫療救助上海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作為第二屆新冠肺炎多學科論壇的主持人,拋出了這個問題後引起了多個專家的熱議。
  • 數據建模模擬歐洲第二波疫情 高峰期或持續到明年1月
    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雜誌9月23日發表一項數學研究,為應對疫情捲土重來,科學家們利用感染率數據和歐洲各國內部及各國之間的旅行數據,模擬了未來幾個月歐洲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如何發生。結果顯示:歐洲第二波疫情將發生在2020年7月和2021年1月之間,歐洲各國感染率的精確高峰期可能受控於社交隔離、本地熱點控制和邊境控制措施。
  • 數據建模模擬顯示:歐洲第二波疫情高峰或持續到明年年初
    科技日報記者 張夢然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雜誌23日發表一項數學研究,為應對疫情捲土重來,科學家們利用感染率數據和歐洲各國內部及各國之間的旅行數據,模擬了未來幾個月歐洲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如何發生。結果顯示:歐洲第二波疫情將發生在2020年7月和2021年1月之間,歐洲各國感染率的精確高峰期可能受控於社交隔離、本地熱點控制和邊境控制措施。
  • 新冠肺炎疫情何時終止?張文宏給出最新判斷
    如果沒有採取進一步措施,蔓延難以解決張文宏表示,現在關於疫情常態化防控變得越來越重要。大家都注意到,全球範圍內第二波疫情已經愈演愈烈,在可預期的未來一兩個星期裡,會有累計超出6000萬的感染範疇。在這之前,可能很多人都沒有預料到,一個傳染病有這麼大的發病力度。事實上,每年流感在全球的發病數都超過這個數。
  • 2018天氣變涼問候語祝福語簡短 天氣變冷溫馨提示語大全
    1、天氣變涼問候語祝福語:天氣涼了,氣溫降了,記得把棉衣穿上,帽子戴上,飯菜熱上,棉被換上。2、天氣變涼問候語祝福語:天氣轉涼,多加衣服多暖炕。季節降溫,多吃蔬菜少吃葷。預防感冒,睡覺加被很重要。注意保健,食粥吃蒜很關鍵。天氣轉涼,季節降溫,祝福朋友注意季節變化,保重身體健康。3、天氣變涼問候語祝福語:天涼了,我的問候和關懷送給你的也更暖了。不要忘記了晚上多蓋點被子,早上起來多穿點衣服,也不要忘了還有我關懷著你呢!
  • 張文宏教授年收入184萬,是真的嗎?
    因為最近的疫情,想必大家都認識張文宏醫生。他是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風趣幽默,能深入淺出地給大家科普傳染病知識。把張文宏這次的觀點,上升到了和「中國粥」較勁。,說和鍾南山相比,張文宏就是個小丑,藉此來否定張文宏。
  • 數據建模模擬歐洲第二波疫情 高峰期時間或會持續到明年1月
    來源:科技日報數據建模模擬歐洲第二波疫情高峰期時間可能會持續到明年1月國際戰「疫」行動科技日報北京9月24日電 (記者張夢然)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雜誌23日發表一項數學研究,為應對疫情捲土重來,科學家們利用感染率數據和歐洲各國內部及各國之間的旅行數據,模擬了未來幾個月歐洲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如何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