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到底何時能結束?張文宏最新分析衝上熱搜

2020-12-04 河北新聞網

新冠病毒是不是有季節性?

國內疫情會否出現二次爆發?

今年夏天能不能結束疫情?

復工復產了還安全嗎?

全球新冠疫情將會如何發展?

各國抗疫策略有何不同?

……

在3月29日下午的

第二屆新冠肺炎多學科論壇上

張文宏、李蘭娟、翁心華、葛均波

盧山、陸蒙吉、金冬雁等7位

全球一線專家在一起分析

給出最新回應

趕緊跟隨小編來了解下!

夏天會否結束疫情?

全球一線專家這樣說……

今年夏天能不能結束疫情?

新冠肺炎醫療救助上海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作為第二屆新冠肺炎多學科論壇的主持人,拋出了這個問題後引起了多個專家的熱議。

張文宏:今年最美好的季節可能出現在金秋,10月後或有疫情高峰

張文宏分析表示,金秋10月可能會是疫情低谷,之後可能還有高峰。

消息一出,隨即上了熱搜

↓↓↓

張文宏認為,疫情結束的時間,目前沒有標準答案,新冠肺炎疫情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最美好的季節將會是今年的金秋10月,這個時候可能是個低谷,後面可能會有個高峰,所以今年基本上是綿延不斷。」

盧山:疫情結束的時間不是任何人決定的,要見招拆招

「我認為也有光明地方,病原體會留條生路給人,最聰明的人隨著世界的變化採取變化的措施。」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終身教授盧山指出,現在討論6個月還是2年是沒有意義的。現在是見招拆招。中國已經採取了很好的榜樣。問題是,現在各國疫情策略不同,一定要採取適合病毒變化的措施。再聰明的敵人有自己的弱點,疫情結束的時間不是任何人決定的,是病毒決定的,要向病毒學習,要看到病毒給我們的漏洞和機會。

盧山認為,關鍵是將80%輕症的人集中起來。最終社會的轉機,是病例數和醫療體系的平衡。不要讓重病人大幅度出現,為何有些年輕人會成為重症新冠肺炎,因為體內病毒載量過高。現在總人數不重要,要看重症的數量。如果儘量做到隔離,有的病症就去控制,不要讓醫療系統被壓垮。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陸蒙吉:6個月、8個月後,會否攻克病毒還是遙遠的判斷

德國病毒學家陸蒙吉介紹,德國不斷提高病毒檢測量,了解到這個病毒到底會有何發展。4月20日以後能否復工、學校能否開學是最大挑戰。現在所有決定都是臨時決定,兩周都會被推翻。6個月、8個月後,會否攻克病毒還是遙遠的判斷。

金冬雁:三四成可能性 會在一年內控制住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分子病毒學教授、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金冬雁教授認為,三四成可能性會在一年內控制住,但是現在擔心新冠肺炎會傳到全世界。

新冠病毒是不是有季節性?

新冠病毒會否隨著氣溫升高,

病毒傳播得到遏制?

人類冠狀病毒感染有一定季節性,新冠病毒是不是有季節性還不知道,有這個可能性。金冬雁指出,目前爆發地區來看,中國武漢、韓國大邱等地,比較寒冷、乾燥,馬來西亞、新加坡溫度比較高比較潮溼的地方還沒社區大爆發,是不是有規律,需要流行病學專家做一些研究,才能說明,新冠病毒和溫度、溼度有沒有關係。

復工復產了還安全嗎?

疫情下,

企業特別是出口企業壓力很大,

復工復產了安全嗎?

張文宏認為,除了中國疫情控制比較好以外,整體疫情沒有有效控制,尤其是歐洲是疫情爆發的震中。美國疫情還在上升,到現在很難知道疫情何時結束。

目前中國疫情控制,本地病例在個位數,復工復產的安全性是比較好的。大家不要擔心,雖然復工復產了,對疾病控制重點轉向防輸入,對復工復產能夠提供很好保障。

國內疫情會否出現二次爆發?

最近大家擔心留學生狀況,

國內疫情會否出現二次爆發?

張文宏坦言:「我發現最近大家比較憂慮的是,在國內會擔心疫情輸入。最關鍵一點,歐洲美國在疫情防控初期準備不充分,但是目前也能看到不同的國家採取策略不同。中國策略是希望在最短時間內控制疫情,歐美可能會考慮到長期控制疫情減少對經濟損失。但是隨著疫情發展,歐美很多國家採取策略的和中國策略已經很接近。國外留學生、同仁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

關於國外留學生回國會不會帶來比較大的輸入風險,張文宏認為,目前對於境外輸入,海關篩查、隔離,社區防控,醫院發熱門診和哨點門診建立,全流程都進行了很好的控制,「這一波控制比第一波控制好的多,是有把握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細胞因子風暴是

新冠肺炎重症化的關鍵性因素

張文宏透露,疫情向全球蔓延,我們也覺得非常迷惑。迷惑之一是,大家都認為歐洲和美國臨床水平最高,哪怕是亞洲,日本韓國等都是學的歐美的。但是現在亞洲幾個國家都控制得比較好,但是歐美疫情還在發展中。迷惑之二是,現在歐洲情況為何那麼多複雜性,各個國家還互不相同。

張文宏特別提到的是目前新冠肺炎病死率不同,比較高的已經超過10%,比較低的是1%不到。在中國,除了武漢其他省份病死率都比較低。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至今還在武漢抗疫,李蘭娟強調,細胞因子風暴是新冠肺炎重症化的關鍵因素。

李蘭娟分析,對於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病人治療中,要明確觀察早期重症化傾向,觀察細胞因子風暴早期到來的表現。細胞因子風暴是怎麼回事呢?病毒引起人體免疫系統的過度免疫產生,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微生態紊亂、重症到危重症變化,細胞因子風暴起了關鍵作用。藥物治療上要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還是有難度,人工肝血液淨化治療對於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阻斷細胞因子風暴,目前已經寫入國家新冠肺炎治療方案中。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對於疫情,

各國情況如何?

採取了哪些措施?

中國有哪些經驗值得推廣?

↓↓↓

德國:

已經做好了打兩年疫情戰的準備

在德國,新冠肺炎病死率比較低。德國病毒學家陸蒙吉特別進行了分享,對於德國來說,新冠肺炎疫情前所未有的挑戰,德國一直努力要找到平衡點,在控制疫情同時又要保證經濟發展。對此,德國早就有預案,在大疫情來臨的時候如何一步步防衛,讓損失減少到最小,在豬流感的時候已經實施過一次。

採取怎麼樣的措施?德國步步為營,採取的是可持續措施,計劃至少打兩年疫情戰,一方面攔截,找到進入德國輸入病例,德國在前面一個月之內主要是動員、全民教育,醫療擴建,多個醫院聯繫,現在主要是高危人群的感染。現在德國還可以出門,但是不可以幾個人走。一方面企業不停工、社會不停擺,再根據數據進行調整。

陸蒙吉表示,當前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主要分三步走:一是攔截,二是保護,三是節省。從3月22日開始,德國就封鎖了邊境,禁止兩人以上聚集行走,叫停了所有非生產性的娛樂活動,但是繼續上班,遵從「企業不停工、社會不停擺」的防疫原則。

美國:

大量確診病例出現,

專家認為中國兩條經驗值得學習和借鑑

美國抗疫策略如何?

盧山指出,這個病是很有意思的挑戰,80%的人是自限性,5-10%重症,還有5-10%會加重,「這兩天,美國新冠肺炎的情況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大量的確診病例出現。美國為什麼會那麼多?根本搞不清楚哪裡來的,可能各種通路進來。現在已經不僅僅是醫學問題,各國都會考慮新冠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盧山教授認為,中國有兩條非常重要的經驗是值得美國學習和借鑑的:封城和建方艙醫院。美國當務之急有兩點:第一是各個州之間必須加強聯合,如果所有州能同步封鎖嚴控14天,按照中國的抗疫經驗,新冠肺炎80%就會被控制住,但如果各個州之間不同步,公眾之間有來往,戰線恐怕就要拖長。

第二,創造醫療條件救治大部分被感染的輕症病人,將80%輕症患者居家隔離或者集中收治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最終社會的轉機是病例數和醫療體系之間的平衡。如果患者數壓垮了醫療體系,就失控了,所以必須要集中力量收治輕症患者。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中國:

經歷了遭遇、阻擊和殲滅戰,

需嚴防輸入

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則把中國的抗疫過程比喻為遭遇戰、阻擊戰和殲滅戰。

葛均波認為,新冠肺炎剛開始在中國蔓延的時候,當時的情況是有點混亂的,就像是一場遭遇戰。後來演變成了阻擊戰,政府建立了方艙醫院,應收就收應治就治,最後就是殲滅戰,把大部分的新冠病毒都隔斷了,國內本地新增的病例多低都清零了。可是隨著歐洲和美國新冠疫情的爆發,葛均波表示,原本計劃的殲滅戰又變成了持久戰,由於境外輸入案例的存在,接下來一段時間中國的疫情防控很可能處在一個焦灼的持久狀態。

國際疫情究竟什麼時候結束?

張文宏總結:難以預測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總結時說,除了中國對疫情控制得比較好以外,世界各地整體疫情還沒有得到很有效的控制,歐洲已經成為疫情爆發的中心,美國也進入疫情蔓延的過程中。目前,很難有把握來預測國際疫情到底什麼時候會結束。

他指出,國內抗疫戰雖然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目前並沒有放鬆警惕,只是把防控的重點轉向了嚴防境外輸入。針對「疫情什麼時候會結束」的問題,他表示,新冠肺炎在未來仍有極大的不確定性,疫情的結束時間目前還不能預測,但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人民。

來源:廣州日報、新聞晨報·周到APP、新民晚報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最新疫情】廣東疫情通報|張文宏這句話上熱搜!
    在此,提醒全市人民,疫情風險依然存在,務必注意做好個人防護,保持健康生活習慣。張文宏:當下要用非醫療手段對抗疫情今天,張文宏醫生一個判斷又上了微博熱搜。據央視新聞,在《未來大猜想2020》中,張文宏醫生說:新冠肺炎的傳染性是1918年以來最嚴重的。無法指望病毒徹底消失,比較現實的是關注如何控制傳播。在疫苗或藥物上市之前,非醫療的介入依然非常重要。
  • 何時能打上新冠疫苗?張文宏最新判斷!
    「最早大家希望在夏季時新冠病毒能離我們而去,現在看起來,我們得學會如何與病毒共存,人類要增強對疫情控制的智慧,最終真正控制住疫情張文宏說,中國的抗疫經驗是如何學會在最快的時間內把疫情控制住,國外的經驗是在疫情蔓延的過程中,讓患者的病死率不斷下降。
  • 何時能打上新冠疫苗?張文宏最新判斷
    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10月18日在浙江溫州開幕,在下午舉行的大健康論壇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教授張文宏進行主旨發言。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對近日大家關注的新冠疫情相關問題予以回應。「最早大家希望在夏季時新冠病毒能離我們而去,現在看起來,我們得學會如何與病毒共存,人類要增強對疫情控制的智慧,最終真正控制住疫情,讓生活回歸正常。」關注2:荷蘭出現全球首例二次感染新冠死亡病例,新冠病毒是否在不斷變異?
  • 新冠肺炎疫情何時終止?張文宏給出最新判斷
    梁栩豪 圖/ 視頻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喻國內多地出現本地確診病例令人心憂,新冠肺炎疫情到底有沒有終止的可能性?21日下午,因忙於上海疫情防控工作而缺席「讀懂中國」國際會議的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通過視頻向大會分享他對疫情的最新研判。
  • 何時能打上新冠疫苗?張文宏回應
    在昨日下午舉行的大健康論壇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教授張文宏進行主旨發言。張文宏表示,國際疫情持續蔓延證明新冠病毒獲得了非常強的在人類社會中生存的能力。很多流行病學專家一致同意,它已經成為一個常駐病毒,就像流感病毒一樣。我們得學會如何與病毒共存。  張文宏認為,到目前為止,海外報導的二次感染病例不超過10例。
  • 張文宏給家有「神獸」的你吃定心丸
    與「開學」相關的話題也是頻上熱搜 現在疫情沒結束。   另一方則表示:龔市長,開學吧!神獸要歸籠了!(還給配了倆哭臉   像不像正陪娃上網課的你?)>   在日前,上海發布的「答網友130問」中,也提到了相關問題↓   上海各類學校,到底哪天能開學?
  • 直播:張文宏談新冠疫情科普是一套組合拳 科普持續跟進
    張文宏作視頻報告新冠疫情的到來非常突然。2019年12月底,一些醫生開始在臨床上看到新冠病毒所引起的一些病毒性肺炎的臨床表現。隨即,公眾產生了嚴重的恐慌。網絡上到處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謠言,大家都在猜測到底發生了什麼。而這個時候,我們對所有的事情也並不清楚,所以還談不上做什麼科普。但是顯然,在當時,科普的需求已經存在了。那麼,我們是在什麼時候進入到科普的時間節點呢?抓住恰當時機,回應公眾需求回到新冠疫情發生之初,2020年1月初,媒體開始有一些報導。
  • 吳尊友透露關鍵信息,衝上熱搜
    剛剛,「喀什疫情源頭是境外貨櫃」的消息衝上熱搜。「我們這次在喀什調查,第一例病人發生以後他一查就是137個病例,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判斷零號病例已經不在我們所調查的病例當中了,最後我們發現零號病例就是一個裝卸工,他是一個無症狀感染者,他傳染給他的老婆,他老婆又傳染給他的丈母娘、小姨子,這樣又帶到了工廠,就引起了喀什這次暴發疫情。」
  • 「揭陽巨響」衝上熱搜,官方最新回應
    2月21日下午,「揭陽巨響」衝微博熱搜。廣州日報記者隨後多方求證,未發現有爆炸發生。
  • 2020冬天是否會出現第二次疫情?張文宏給出最新判斷
    北京時間4月22日14時(印度德裡時間11點30分),中國駐印度大使孫衛東邀請張文宏教授做客央視新聞,為華僑留學生答疑解惑。  今年冬天是否會出現第二次疫情?張文宏分析,全球採取的防控措施都與大流感時期策略比較接近,目前全球抗疫策略不是徹底的策略,未來歐洲、美國、印度的疫情都將在低水平波動。
  • 「揭陽巨響」衝上熱搜,官方最新回應……
    今天下午,「揭陽巨響」衝微博熱搜。廣州日報記者隨後多方求證,未發現有爆炸發生。通常情況下,多為飛行器在超音速飛行時產生的強壓力波,傳到地面上形成如同雷鳴的爆炸聲。 那麼究竟揭陽巨響是何原因造成?
  • 東莞驚現「龍吸水」,衝上熱搜!
    東莞驚現「龍吸水」,衝上熱搜!注意!!看到「奇觀」驚嘆之餘也不要忘了:「龍吸水」威力不容小覷發生「龍吸水」現象可別因好奇而靠前!
  • 「七夕青蛙」服務衝上熱搜!原型故事其實是這樣……
    《男孩俱樂部》Pepe和它的三個朋友「七夕青蛙」服務衝上微博熱搜8月25日七夕這天,「七夕青蛙」服務衝上微博熱搜。如果是下單「七夕布穀鳥」服務,同樣會有一隻網名為「七夕布穀鳥」的網友添加服務對象社交帳號,送上「不孤不孤不孤不孤(諧音布穀)」的祝福。聽起來有些有趣又有些神經質的玩耍方式,是今年七夕爆紅的限定服務之一。相關話題「七夕青蛙」的微博閱讀量超過4.8億,「楊紫被送七夕青蛙」也衝上微博熱搜。
  • ...上了全國熱搜第一!把小張送上微博熱搜的鋼化玻璃 怎麼就自爆了?
    都市快報-好奇實驗室 今天的微博熱搜,一直被小張佔據著。 從今天一大早登上熱搜榜第一開始,小張就一直穩居榜首,並一直處於「沸」的狀態。要知道熱搜是每分鐘更新的,再看看上午的熱點新聞:導演洪濤宣布《歌手2020》為歌手系列的最終季、關曉彤、陳意涵、王嘉爾……哪個不是大熱點,但是它們通通都被小張甩在了身後。
  • 關於疫情,鍾南山、張文宏發出重要提醒!
    未來我們將如何來面對重啟世界的挑戰和世界上仍然存在的鐘南山、張文宏發出最新提醒↓↓↓11月8日,在2020騰訊醫學ME大會上,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很顯然,中國要依靠疫苗的普遍接種張文宏強調,當疫苗問世後,國際範圍內不會百分之百接種的,有些國家接種30%,有些40%,但最危險的人群得到了保護,所以整個社會群體的病死率就會大幅度的下降,「我們就(將)開始迎接世界的重啟」。
  • 何時能打疫苗?聽聽張文宏怎麼說?
    「在疫情防控中,我們發現了流感與新冠共同感染」。他提示,流感與新冠防控感染的關鍵是做好自我防護,新冠防控措施使流感季縮短。今天,張文宏也作出了提示:這很常見,不用感到恐懼「同時感染流感和新冠肺炎的病例,這並不奇怪。
  • 張文宏最新發聲:今夏疫情會低谷,冬天是否復發不好說
    QA&問:這些病例什麼時候能得到大幅度的控制?答:預計今年夏天大多數病例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疫情會經歷一個低谷。但是過了夏天,到下一個冬天是不是再復發,現在不好說。在人類歷史上,還從來沒有像中國這次應對新冠疫情一樣的措施。現在北威州的州長給大家講思路,第一個措施就是三個字,慢下來。第二個措施,給醫院添加設備,對病人進行篩檢,有輕症的病人居家隔離,然後看下一步疫情的發展,如果疫情沒有大的變化,我們就保持,如果出現問題,我們就得隨時進行調整。
  • 張文宏:青年博士應衝在領域前沿 加強與世界溝通
    中新網廣州11月29日電 (蔡敏婕 楊芳)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29日在廣州舉辦的首屆青年博士未來論壇上張文宏在分享中提到,讓他比較自豪的是博士畢業以後一直有機會衝在醫學前沿。「雖然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國內都沒有出現重大新發傳染病疫情,但是這個想法一直在我腦海裡,同時也在不斷積累知識和經驗。無論是哪個行業或學科,作為青年博士,我們要緊盯領域的前沿,任何時候都要衝在醫學的前沿。」張文宏表示。「博士畢業以後我們會一直在平凡的崗位做著平凡的事情,當巨大挑戰來臨時,對每個人都是非常大的考驗,包括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
  • 電影《一點就到家》助力脫貧攻堅 雲南咖啡衝上熱搜榜
    由省委宣傳部參與聯合攝製的電影《一點就到家》,自10月4日在全國上映以來屢次衝上熱搜,並帶動雲南咖啡衝上熱搜榜。  影片取景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以咖啡為主題,講述了3個性格迥異的青年因不同緣由從大城市回到雲南古寨開啟創業旅程,最終闖出一片天地的故事。  電影的熱映帶動雲南咖啡衝上熱搜榜。
  • 張文宏:面對新冠疫情要打「科普組合拳」
    在近日舉行的中國科普作家協會2020年會現場,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作了一場題為《從新冠疫情應對看科普》的視頻報告。報告中,他復盤了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他的團隊做科普的過程,並分享了自己由科普實踐引發的思考。以下為報告內容。張文宏作視頻報告新冠疫情的到來非常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