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面對新冠疫情要打「科普組合拳」

2021-01-11 網易新聞

作者 |張文宏

編者按

「作為一名醫務人員,這是我第一次有機會跟大家進行科普方面的交流。」在近日舉行的中國科普作家協會2020年會現場,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作了一場題為《從新冠疫情應對看科普》的視頻報告。報告中,他復盤了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他的團隊做科普的過程,並分享了自己由科普實踐引發的思考。以下為報告內容。

張文宏作視頻報告

新冠疫情的到來非常突然。2019年12月底,一些醫生開始在臨床上看到新冠病毒所引起的一些病毒性肺炎的臨床表現。隨即,公眾產生了嚴重的恐慌。

網絡上到處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謠言,大家都在猜測到底發生了什麼。而這個時候,我們對所有的事情也並不清楚,所以還談不上做什麼科普。但是顯然,在當時,科普的需求已經存在了。

那麼,我們是在什麼時候進入到科普的時間節點呢?

抓住恰當時機,回應公眾需求

回到新冠疫情發生之初,2020年1月初,媒體開始有一些報導。1月10日,中國政府向國際公布了新冠病毒的全基因序列。然而此時,我們對於這個病毒是否存在非常嚴重的人傳人仍不清楚。

如果在這個時候做科普,說實話,我們缺乏非常明顯的科學證據,一旦信息有偏差,就可能會把公眾導向錯誤的方向。

我們一直在尋找一個好的科普著力點,也就是找到確切的科學證據作為科普的基礎。這個著力點在1月16日被我們抓住了。

1月16日,央視等媒體不斷報導來自武漢的消息,當時的病例數似乎不多,只有幾十例,所有的情況仍是未明的。此時,上海輸入了第一例病例,而這個病例正好被我們「抓住」了。

我們團隊針對新冠病毒,協助疾控部門做了一個全基因組的測序,對病毒的來龍去脈和特點有了初步的把握。但即便如此,我們的科普也很難抓住一個核心,因為掌握了基因序列,並不代表就可以告訴公眾應該怎樣做、不能怎麼做了,我們掌握的證據還不夠多。

但就在此時,世界衛生組織開始發聲,公布了對這次疫情的第一個指南。

世衛組織始終與中國政府站在同一立場,對全球抗疫持有類似的意見,認為全球是一個抗疫共同體。所以,對這一抗疫思想進行科普,我們認為是非常重要的。

1月16日,我們團隊連夜把世衛組織的指南翻譯成中文,在1月17日零點22分發在了微信公眾號上。這個時間,我把它視為我們在新冠疫情中科普的第一個時間節點。

這篇題為《最新指南!WHO 2019 新型冠狀病毒指南(中文首譯版)新鮮出爐!》的文章發布8小時後,閱讀量突破了300萬。

緊接著,1月18日,我們發布了《WHO:大眾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6小時後閱讀量超過了1550萬。

從這兩個數據可以看出,抓住適當時機,第一時間回應公眾需求,發布大家關心的科學數據,非常重要。

科普是一套組合拳

1月20日,鍾南山院士宣布新冠病毒人傳人,全民的情緒開始調動起來,針對新冠疫情的科普也進入了一個高潮期。

除夕之夜,一位網友的話引起了大家的共鳴:「除夕之夜,電視上放著春晚,而我只想知道武漢怎麼樣。」這時,科普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需求。

這個階段,我們要做的就是回應公眾關心的事件。我們在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系列支援武漢的消息,明確地告訴公眾,支援武漢,我們到底要做什麼。

我們給公眾科普什麼叫封城,根據中國政府對武漢封城、方艙醫院的建立等決策不折不扣的執行,我給出了一個預測——中國有可能會在2~4個月內結束這場戰鬥。事實上,武漢戰「疫」的結束只花了兩個月不到的時間。

我們的科普還在持續跟進。1 月 31 日,世衛組織宣布,中國本次新冠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

我們就給大家科普,什麼叫做PHEIC、世衛組織為什麼宣布新冠疫情是PHEIC、此舉對我們有何影響等。我們還通過出版書籍等形式,與公眾進行快速充分的溝通。

4月,國內進入復工復產階段,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節點,武漢戰「疫」已經結束,但大家對復工復產仍存在較大的恐懼。在復工復產的新常態下如何防疫,我們又進行了一系列的科普。

到了8月,中國疫情總體得到很好的控制,這又把科普引向了一個新的方向。這時,我們把科普重點放在了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公眾傳染病科學素養培訓等方面。

從最早的預警到戰「疫」進入深水區,再到取得初步勝利、復工復產,我們的科普是一套組合拳。

科普在疫情中的作用超出預期

很多人認為,科普無非是把科學事實用比較淺顯的語言說出來,好像很簡單。但事實上,科普並不簡單,做好科普必須要深入到科學最深處,真正能回應公眾的需求。

我們的科普要及時回應公眾熱議的話題,比如當糞口傳播開始掛上熱搜時,我們馬上進行科普,包括不宜過度解讀新冠病毒的糞口傳播、如果糞便檢測是陽性怎麼辦、新冠病毒會不會通過糞口傳播等問題。

而回答這些問題,我們依據的是最新的科學報告。

科普不僅是國內的需求,也是一個全球性的需求。

當新冠疫情向全球蔓延,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中國。所以,我們把當時在國內最暢銷的科普書翻譯成18國語言,分別在18個國家進行傳播,產生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作為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我也把我們在救治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實踐的生命至上的理念,通過科普傳遞到國內外公眾中。

我還與其他國家進行了一系列連線,包括美國、德國、義大利、法國、印度等。其中,參加中國駐美大使館的科普活動話題閱讀量達3.6億,參與人民日報兩會雲直播的話題閱讀量達4億。基於多個平臺的統計,我們所做的有關新冠疫情的科普話題閱讀量超過了60億。

去年年底,我還只是一個臨床一線的醫生,而今年的很多時候,我是以科普人的身份站在公眾面前的。科普實踐也讓我有了一些體會。

首先,科普必須要從科學的角度來闡明世界的本質,我們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把科學的本質闡述給公眾。

第二,科普具有很大的新聞性,但科普不是新聞。除了反映事實外,實際上,我們在每一次科普時都會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給公眾防控疫情帶來希望和信心。

最後,實踐告訴我們,科普的作用不可低估。同時,我們也應該去探索科普傳播形式的多樣性。

現在可以說,在世界各國家的公眾中,對新冠疫情了解最深的可能就是中國的百姓。這與中國政府不遺餘力地進行科普宣講有著很大的關係。疫情中,科普起到的作用往往超出了我們自己的預期。

這次新冠疫情的科普,為科普工作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例。希望我們做的工作可以供大家參考,也希望大家的經驗能夠幫助我們在今後的傳染性疾病科普方面,做出更好的工作。

內容來源:中國科學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直播:張文宏談新冠疫情科普是一套組合拳 科普持續跟進
    「作為一名醫務人員,這是我第一次有機會跟大家進行科普方面的交流。」在近日舉行的中國科普作家協會2020年會現場,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作了一場題為《從新冠疫情應對看科普》的視頻報告。報告中,他復盤了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他的團隊做科普的過程,並分享了自己由科普實踐引發的思考。以下為報告內容。
  • 張文宏:人類再也回不到新冠疫情流行前的世界了嗎?
    「2020年,一場襲遍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讓我們不得不再次審視人類自身應對新發傳染病的能力。當我們回首歷史,發現早在1918年那場致命的大流感中,人類已經遭遇了和現在相似的經歷。」在為英國學者馬克·霍尼斯鮑姆的新著《流感大歷史:一部瘟疫啟示錄》寫下的推薦序中,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如此起筆。
  • 華大基因尹燁:新冠疫情其實是生命科學的「文藝復興」|生命科學
    原標題:21健談丨專訪華大基因CEO尹燁:新冠疫情其實是生命科學的「文藝復興」  講述他對基因領域科學普及的見解以及對華大基因的未來規劃。  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巨大負面影響,但無疑也促進了醫療行業的大發展。
  • 華大基因尹燁:新冠疫情其實是生命科學的「文藝復興」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1健談丨專訪華大基因CEO尹燁:新冠疫情其實是生命科學的「文藝復興」講述他對基因領域科學普及的見解以及對華大基因的未來規劃。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巨大負面影響,但無疑也促進了醫療行業的大發展。
  • 「新冠+流感」怎麼辦?何時能打疫苗?聽聽張文宏怎麼說?
    他提示,流感與新冠防控感染的關鍵是做好自我防護,新冠防控措施使流感季縮短。今天,張文宏也作出了提示:這很常見,不用感到恐懼「同時感染流感和新冠肺炎的病例,這並不奇怪。我們在第一波疫情時就已檢測到流感和新冠肺炎的合併感染,這在冬季是非常常見的,只不過以前沒有去做檢測而已,大家不用感到恐懼。」11月28日上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上海科普大講壇」開講之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張文宏介紹,今年年初時,科研人員就已發表新冠肺炎與流感合併感染的論文。在自然界中,這一現象在呼吸道疾病中本來就很常見。
  • 張文宏帶頭打疫苗啦!疫苗怎麼打?一組圖帶你全了解
    張文宏帶頭打疫苗啦!疫苗怎麼打?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來到華山醫院新冠肺炎疫苗接種點,接受國產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緊急接種。面對鏡頭,張文宏打趣地說,「早知道今天要拍,我三角肌早點多練練。」
  • 何時能打上新冠疫苗?張文宏最新判斷!
    張文宏稱,最近國際疫情持續蔓延,證明新冠病毒獲得了非常強的在人類社會中生存的能力。,新冠病毒是否在不斷變異?預計明年上半年公眾能打上新冠疫苗下一階段,要推廣國內重點人群首先接種,然後逐漸推開。美國也表示美國的疫苗將在年底或明年第一個季度上市。預計明年上半年,大家可以打到安全性良好的新冠疫苗。
  • 何時能打上新冠疫苗?張文宏最新判斷
    「最早大家希望在夏季時新冠病毒能離我們而去,現在看起來,我們得學會如何與病毒共存,人類要增強對疫情控制的智慧,最終真正控制住疫情,讓生活回歸正常。」關注2:荷蘭出現全球首例二次感染新冠死亡病例,新冠病毒是否在不斷變異?
  • ...抗疫與健康生活科普:復旦大學張文宏團隊出版一系列防控科普圖書
    當防控傳染病已成為一種生活新常態,我們要做的就是要理性地、科學地補上這堂「健康常識課」。張文宏帶領華山感染團隊聯合上海科技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中信出版社,以專業、科學、嚴謹的態度,用百姓能聽得懂的、深入淺出的語言,編寫了一系列防控新冠科普圖書和傳染病科普圖書,並亮相本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
  • 張文宏:了解傳染病,跑在病毒前面,人類才能走得更遠
    張文宏在開場的這句話令許多網友心有餘悸。確實,正如張文宏所說,在新冠疫情之前,幾乎沒有人覺得應該特地去了解傳染病相關知識,因此所有人都被病毒「打」了個措手不及。目前,中國本土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生產生活逐漸恢復,防控開始進入常態化。但人們心中依然存在困惑,面對與傳染病共生的未來,普遍懷著強烈的疑慮和擔憂。
  • 今日迎白露,天津兩個區發布大霧預警 | 新冠病毒會滅絕嗎?張文宏...
    這些重點要了解青海省副省長文國棟主動投案,接受審查調查青海省副省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委書記、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黨工委書記文國棟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 新冠疫苗怎麼打?病毒是否在變異?張文宏回應八大關注
    關注6:秋冬疫情,民眾要如何防護?張文宏介紹,廣義上秋冬疫情不僅僅指的是新冠疫情。新冠秋冬疫情基本對中國之外的國家有很大挑戰。他表示,今年比較複雜的情況是,我們仍然處在國外輸入性新冠疫情的時間節點,大家要在檢測方面加大注意。另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要注意營養,保證每天適當的運動,保證睡眠。
  • 張文宏接種新冠疫苗,面對鏡頭還「皮」了一下!他預測疫情拐點了
    張文宏已打疫苗「疫苗覆蓋率比保護率更重要」此外,張文宏透露,自己已接種疫苗。他也表示,疫苗覆蓋率比保護率更重要。面對鏡頭,張文宏打趣地說,「早知道要拍,我三角肌早點多練練。」中國要鋪開接種疫苗。我們幾個醫生,包括我自己,近日已打了疫苗。我們會長期監測,看看抗體水平怎麼樣。長遠看,我們依靠的還是疫苗,並不是國家的隔離,所以要對疫苗的接種做好充分準備。
  • 張文宏又說大實話:不能迷信數據,要發揮人...
    7月9日,在和前微軟高管沈向洋等科學家的論壇討論中,張文宏就曾感慨:「人工智慧如果在去年12月初就看到了大量肺部CT圖片,數據會提出警報。」在今早戰「疫」雙俠高峰對話中,張文宏再一次提出,「要給人工智慧定邊界,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 流感新冠合併感染怎麼辦?元旦寒假能否出行?張文宏這樣說
    昨天,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上海科普大講壇開展了專題講座,並對熱點問題作出了回應。,當下要應對新冠肺炎與冬季流感共同感染的問題,「在疫情防控中,我們發現了流感與新冠共同感染。」
  • 新冠病毒已成常駐病毒?何時能打上新冠疫苗?張文宏回應
    ,為打贏抗疫攻堅戰提供有力保障。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她認為要對發熱患者進行常態化監測,設置發熱門診非常重要,讓新發突發傳染病「前哨」更響。同時要加大對冷鏈載體、物流貨物、交通工具等的檢測力度。  預計明年上半年公眾能打上新冠疫苗  何時能打上新冠疫苗?
  • 【中疾控公布北京新發地新冠疫情及病毒基因組序列數據】記者從...
    2020-06-19 09:05:16來源:FX168 【中疾控公布北京新發地新冠疫情及病毒基因組序列數據】記者從中國疾控中心獲悉,6月18日晚,該中心已通過「新型冠狀病毒國家科技資源服務系統」正式發布2020年6月北京新發地新冠疫情及病毒基因組序列數據。
  • 【美國華盛頓大學預警冬季新冠疫情將更嚴重】近日,華盛頓大學健康...
    【美國華盛頓大學預警冬季新冠疫情將更嚴重】近日,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HME)預測北半球在即將到來的冬季將面臨更嚴峻的新冠疫情。如果繼續疏於防護而不是嚴格執行社交距離和堅持戴口罩,每天將有3萬人死亡。研究所說,對疫情的預測結果令人生畏,12月對歐洲、中亞和美國來說將是嚴峻考驗。
  • 張文宏:疫苗的誕生並不意味著可以完全解決新冠病毒丨「造就NEWS」
    張文宏:疫苗的誕生並不意味著可以完全解決新冠病毒11月8日, 2020騰訊醫學ME大會上,張文宏教授提到,對於下一步的疫情防控,當世界的疫情沒有結束,中國就無法獨立於世界之外。中國採取的是一個斷然決然的策略——將病毒圍剿,要「比病毒跑得更快」才能取得勝利,犧牲個體的一點自由來換取整個社會更大的自由。此外,備受世界矚目的新冠疫苗的誕生並不意味著可以完全解決新冠病毒。
  • ...官員早前已經通知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委員會,由於新冠疫情,2020...
    威斯康星州衛生官員早前已經通知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委員會,由於新冠疫情,2020年民主黨全國代 文/夏洛特2020-08-06 01:34:47來源:FX168 【拜登將不親自出席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周三,三名官員向CNN證實,美國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將不會親自前往在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舉行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