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臥龍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雪豹現身大熊貓棲息地
紅外相機拍攝到的雪豹影像。臥龍保護區管理局供圖中新網成都12月6日電(安源 龍婷婷)記者6日從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該局於6日對外發布最新野外監測成果,四川臥龍「五一棚」區域首次記錄到雪豹活動,這也是紅外相機首次在大熊貓棲息地核心區拍攝到雪豹出沒。
-
四川綿陽紅外相機下的「熊貓小兩口」……
url:https://m.gmw.cn/2020-12/02/content_1301897293.htm,id:1301897293 近日,記者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綿陽管理分局、四川雪寶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收集最新的紅外相機數據時,發現有多個相機點位拍攝到野生大熊貓活動影像。
-
國內首次在德宏野外用非紅外相機拍到雲貓!攝影師激動得一夜沒睡
國內還沒人在野外拍到過不是紅外相機拍的雲貓影像哦!」曾祥樂激動的說。▲放置在野外的紅外相機所拍攝到的影像資料,需要幾個月到一年或更長時間後才會被「公之於眾」。而這一次,是真的就在最近。▲雲貓國內首張非紅外「身份照」 曾祥樂 攝聽到在野外拍攝到雲貓影像的消息,估計絕大多數從事自然生態保護或熟悉自然生態攝影的朋友都很激動。
-
這種中國「極危」貓首次被非紅外相機拍到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雲南頻道】;近日,生態攝影師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野外首次使用非紅外相機拍攝到《中國物種紅色名錄》極危物種雲貓。雲貓是夜行動物,警覺性高、體型小,國內的目擊記錄非常有限。近年來,隨著德宏州在深山安裝了很多紅外相機,雲貓活動影像才多次被紅外相機拍攝到,此次目擊並拍攝到非紅外影像十分難得。據拍攝者曾祥樂介紹,12月2日晚,他如往常一樣帶著來盈江縣進行自然觀察的愛好者準備出門夜觀。他將手電筒伸出車窗「掃射」尋找夜間出現的動物時,以為也只會和往常一樣看到雲南大鼯鼠、蜂猴、椰子狸、黑白飛鼠等見過多次的物種。
-
四川蜂桶寨再次捕捉到雪豹野外影像!
四川在線消息(孫振宇 記者 遊飛)6月5日,記者從四川蜂桶寨國家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在整理紅外相機拍攝的野外視頻數據時,該局工作人員從位於保護區核心區的一臺相機中,再次發現一段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雪豹的影像紀錄
-
青田小山村「猛獸」咬死幾十隻雞鴨狗 浙江到底有沒有野生老虎?
十幾個壯小夥每天巡邏,但神秘猛獸跟人打起了遊擊。巡邏人員一走,它就去偷吃雞。村民林利雄剛把被咬死的雞綁在籠子上,5分鐘後就不見了。 似乎有一雙眼睛,在暗處盯著村民們的一舉一動。雖然發現了多處腳印,村民安裝的監控和林業部門的紅外監控也都拍到了部分影像,但都由於太模糊無法辨認具體是什麼猛獸。
-
二十年來雲豹首次在野外被拍攝到
據英國《鏡報》報導,二十年來,攝影師首次通過室外攝像頭在野外拍攝到了一隻罕見的雲豹,照片裡可以看到這種罕見雲豹特有的龜甲紋皮毛。在泰柬邊境的一個攝像頭的捕捉下,四張罕見雲豹的照片映入我們的眼帘,野生動物相關的工作人員表示這是二十年來人類首次在野外拍攝到雲豹。
-
...褐馬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麝
近日,韓城市黃龍山褐馬雞保護研究中心工作人員在對設在保護區內的紅外相機拍攝的照片、視頻進行半年的常規收集、整理時,驚喜的發現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易危種的原麝。
-
福建梅花山自然保護區:百臺紅外相機監測拍攝到野生動物61種
臺海網10月12日訊 據閩西新聞網報導 10月10日,福建梅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第六批次紅外相機監測數據從野外採集回收作業全面完成。監測圖像資料顯示,保護區新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頸長尾雉、省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毛冠鹿。截至目前,梅花山保護區已累計監測拍攝到野生動物61種。
-
龍棲山自然保護區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食蟹獴
近日,龍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在整理2018年8月3日安裝的紅外相機圖片資料時,發現於2018年8月13日下午14時38分拍攝到食蟹獴的影像。列入中國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名錄,附錄Ⅲ物種。在龍棲山自然保護區一直有該物種記錄,但其嗅覺和聽覺相當敏銳,輕微的一點氣味和聲音便會使其望風而逃,所以多年來一直未發現其蹤跡,從未捕捉到它的身影。本次紅外相機拍攝到食蟹獴,為該物種在保護區的分布提供了佐證,同時還豐富了保護區的動物影像資料,也為該物種生物學特性等研究和保護區管理、宣教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數據和信息支撐。
-
甘肅紅外相機拍攝到雪豹影像
最近,當地林業生態工作站技術人員深入到海拔3000多米的祁連山末端紅柳灣鎮加爾烏宗村山區,對此前架設的28部紅外相機進行數據的回收採集工作。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據了解,這28部紅外相機是阿克塞縣林業生態工作站技術人員在2020年3月展開第二次雪豹保護性監測調查時架設的,基本覆蓋了祁連山末端紅柳灣鎮加爾烏宗村山區。
-
廣東首次拍攝到野生黑熊蹤跡 好奇熊伸爪摸相機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首次拍攝到的野生黑熊 保護區供圖 攝 中新網韶關10月16日電 (李凌 楊昌騰 賴南坡)「從拍攝到的影像上看,當時這隻野生黑熊正在原始森林裡覓食,有趣的是,它似乎發現被偷拍,直立上身,伸出爪子去摸相機。」
-
紅外相機「蹲守」 數十種珍稀動物入鏡來
照片裡的動物,是傳說中的豹貓活體,這是他們首次獲得豹貓野外活動蹤跡的影像。 據悉,雲豹、黑麂、白鷳等數十種野生動物近年頻頻走進人們視線,都是紅外監測相機揭開了這些「深山隱士」的神秘面紗。 豹貓首闖廬山紅外相機鏡頭 多年來,有關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否還存在大型貓科動物行蹤的爭論沒有停止過。
-
今日直播:穩態強磁場(14:00-15:30)、金絲猴野外觀察及野外紅外相機架設(15:00-16:00)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被認為是中國野生生物種質資源的「諾亞方舟」,對我國乃至世界的生物多樣性有著重要意義。2020年8月18日14點,「重器鑄夢」探秘中國科學院大科學裝置專題營的第二期直播活動走進了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
雲南普洱:紅外相機拍到印度野牛珍貴視頻
央廣網普洱9月6日消息(記者李騰飛 通訊員何有剛 畢曉東 唐雯)近日,雲南糯扎渡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的工作人員在整理安放在野外的紅外相機時,發現紅外相機拍攝到多段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印度野牛珍貴視頻。
-
北京15歲女孩紅外相機「捕捉」野生動物
但在城市裡搜尋獸道、拍攝獸類均非易事。 較之郊區野外,城區的灌木叢相對稀疏。「以奧森公園為例,許多地方地上沒有植物、全是幹土,動物可以選擇很多路走,因此架設相機很大程度上是在碰運氣。有時候除了喜鵲,沒有拍到其他動物。」 同時,作為城市公園,奧森每日人類的足跡遍布,掩蓋了動物的蹤跡,紅外相機亦經常受人為因素幹擾。
-
東京城林區首現野生東北豹「真身」 目擊者:最近距離20米
東京城林區首現野生東北豹「真身」 目擊者:最近距離20米 2020-06-29 20:56: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王禕 責任編輯:
-
四川臥龍拍到全白色大熊貓,初步判斷系白化個體
這張白色大熊貓照片是保護區內海拔2000米左右的一臺野外紅外觸發相機,於4月中旬下午攝錄下的一張大熊貓影像,圖片清晰顯示出這隻大熊貓獨特的形態特徵:毛髮通體呈白色、爪子均為白色,眼睛為紅色,正穿過鬱鬱蔥蔥的原始落葉闊葉林。據專家分析,根據照片上這些外部特徵,可以判斷該大熊貓是一隻白化個體。從體型判斷,這是一隻亞成體或青年大熊貓,年齡大概在1-2歲左右。
-
湖北神農架:紅外相機記錄「黃喉貂獵殺小麂」畫面
6月9日,神農架國家公園木魚管理處野外監測巡護人員在整理春季安置在轄區內的紅外相機數據時,發現一段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喉貂獵殺小麂的15秒鐘清晰影像。相機拍攝時間為2020年1月20日8時2分許,畫面中,一隻黃喉貂用鋒利的牙齒死死咬住小麂喉嚨,與小麂在深厚的積雪裡相互打鬥,雙方正在經歷一場激烈搏殺。黃喉貂毛色鮮豔,頭及頸背部、身體的後部、四肢及尾巴均為暗棕色至黑色,喉胸部毛色鮮黃,腰部呈黃褐色,其上緣還有一條明顯的黑線。
-
紅外相機首度抓拍食物鏈頂端動物的日間行蹤
「牧行萬裡,探知神州」江西五十鈴&《中國國家地理》聯合科考活動已經成功走過兩季,引起良好的社會反響。進入2020年,聯合科考活動第三季以「絕地生靈」為主題再度出發,繼首站「探江源,訪「珠峰飛雁」」圓滿收官之後,第二站「越雪線,閱「雪山之王」」正在瀾滄江源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