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病毒為什麼沒有辦法?

2021-01-09 健康圖文

所謂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病毒就是一種真正稱的上神奇的存在。它的個體十分的微小,比細菌還要小,它無孔不入,無處不在的廣泛分布於宇宙中。人類對它的認知總是落後於它的變幻,科學家們對於它應當屬於生命還是非生命,根本沒有定論。

病毒的結構

病毒的個體微小結構簡單,沒有完整的代謝系統,自己不能獨立的活下去。它幾乎以一種休眠的狀態存在於自然界,但當它一旦進入生物體內就會展現出十分驚人的生命力。病毒是一種介於生命與非生命之間的存在。病毒可以侵襲的生物體包括動物、植物、人類,甚至是細菌和真菌。

電鏡下的病毒

比起那些複雜的動物、人類、植物,病毒就要簡單的多,病毒就是一件外衣包裹著一串基因,但就是這種簡單的結構,賦予了它極強的變換能力,因為它足夠簡單,所以變換起來也極為方便,一個病毒在幾個月甚至幾周之內就可能發生形態結構上的變化。

病毒進入宿主細胞

病毒自己不能獨立活下去,它必須寄生在宿主細胞內,利用宿主細胞的原料來複製更多的病毒,然後再從宿主細胞中釋放出去,再去感染新的宿主細胞,病毒這種嚴格的細胞內寄生特性,導致藥物在抗病毒的同時也殺傷了宿主的正常細胞,這就使抗病毒藥物的應用受到了局限。時至今日人類對病毒感染基本沒有什辦法。

病毒具有嚴格寄生性

病毒還有一個非常厲害的絕技,就是不斷的變異。病毒的核心成分是遺傳物質RNA或者是DNA,一種病毒只含有一種遺傳物質,遺傳物質呈鏈狀,鏈有長也有短,病毒在穿入宿主細胞後,首先要複製自己的遺傳物質,對於長鏈遺傳物質在複製的過程中就非常的容易出錯,而短鏈遺傳物質複製正確的概率要比長鏈遺傳物質高,但無論長鏈或短鏈遺傳物質,不可避免的就是在複製的過程中必然不停地發生錯誤,每發生一次錯誤就意味著病毒的變異。

不斷變異的流感病毒

而抗病毒藥物的研究是在對病毒的結構認知和功能認識的基礎上展開的,病毒的變異就意味著之前已有的,對病毒的認知已不再準確,也就是說已知的藥物對變異後的病毒效果降低甚至無效。

病毒的傳播

病毒嚴格的細胞內計生特性,導致抗病毒藥在殺傷病毒的同時也損傷了人體的正常細胞;病毒的不斷變異,導致已知的抗病毒藥對原有病毒感染效果下降甚至是無效。對於變異性小的病毒,人類可以通過研究疫苗對其進行預防,比如B肝病毒;對於變異性大的病毒,疫苗的研製則處在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中,比如流感疫苗就要隨著流感病毒的不斷變化而不停的研究新疫苗。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絕大多數病毒沒有特效藥?
    簡單的回答是還沒有找到。抗微生物藥物在很大程度上靠運氣,當年的抗生素就是如此,有了運氣之後,沿著同樣的思路,就能遍地開花了。目前C型肝炎已經能夠治癒了,就是因為運氣好,找到了針對C型肝炎病毒有特效的藥物。假以時日,更多的抗病毒特效藥會被找到。
  • 人吃人會傳播病毒嗎?人類為什麼沒有亞種?那些年人類吃過的同類
    然而,我們卻發現一個事實,那就是現在地球上唯一的人類,只有現代智人,人類沒有亞種。法雷部落的一個兒童患有庫魯病庫魯病與狂牛症非常的類似,牛是食草動物,在自然環境下,牛是絕對不吃肉的,也不會同類相食,但是,歐洲人為了提高牛肉的產量和生產速度,想方設法讓牛吃蛋白質,他們將一些動物的肉和骨頭製作成粉末,加入飼料中,由於這些肉和骨頭經過了加工,牛就吃不出肉的味道了,這些粉末狀的肉和骨頭隨著飼料進入到牛的體內,從而為牛提供了大量的蛋白質,牛的生長速度加快了,然而,人類這種自作聰明的辦法
  • 古代獵人經常接觸野生動物,為什麼他們沒有被病毒感染?
    在人類文明誕生早期,人類依靠著捕獵以及採集生存。甚至在人類文明誕生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仍舊有文明延續著遊牧生活,以打獵動物為生,既然如此,那他們為什麼沒有被病毒感染呢?這就是因為不同生物體內的受體有時並不是完全相同,由此我們可以看作是生物之間存在著生物屏障,只有極少數能夠通過生物屏障的病毒才能夠從動物感染到人類。多說一句,病毒之所以能夠通過生物屏障,是因為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更容易發生基因突變,而基因突變是沒有方向的,一旦有些基因突變造成該病毒能傳染其他生物,就會導致該病毒突破生物屏障感染其他生物。
  • 為什麼人類對病毒越了解會越迷惑?
    即使已發現了20萬種病毒,仍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因為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只能找出DNA病毒(以DNA作為遺傳物質的病毒)。那些我們耳熟能詳、殺傷力巨大的病毒,比如愛滋病病毒、流感病毒、冠狀病毒等,它們都是以RNA作為遺傳物質的病毒,這部分病毒種類有多少,目前我們還沒辦法估算。病毒也不僅僅生活在海洋中。2017年的一項研究,提供了第一張我們目前已知的所有病毒種類的分布圖。
  • 為什麼人類對病毒越了解會越迷惑?
    即使已發現了20萬種病毒,仍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因為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只能找出DNA病毒(以DNA作為遺傳物質的病毒)。那些我們耳熟能詳、殺傷力巨大的病毒,比如愛滋病病毒、流感病毒、冠狀病毒等,它們都是以RNA作為遺傳物質的病毒,這部分病毒種類有多少,目前我們還沒辦法估算。
  • 為何遠古人類吃野味,卻沒有滅絕?難道原始人對病毒免疫嗎?
    嚴格意義上來說,舊石器時代之前的人類,並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類,因為他們還沒有辦法直立行走,一直到舊石器時代開始,原始人類才逐漸有了最初的模樣。其實,原始人類的生活與獸類並沒有什麼差別,他們喝涼水、吃生肉、喝獸血、吃野果,不過,仍然意外的是,他們卻並沒有因為感染病毒而滅絕,反而意外的生存了下來,而且數量越來越多,一直到今天,全世界已經有70多億的人口。為何遠古人類吃野味卻安然無恙?
  • 病毒這麼猖狂,對人只有壞處沒有好處?太低估人類的能力了
    大部分的病毒,藉助於宿主細胞完成自己的快速複製後,宿主細胞於病毒而言已經沒有價值可言了,而且細胞也被病毒折磨的「千瘡百孔」了,這個時候,病毒「逍遙法外」了,而細胞卻只能啟動自我溶解程序。 從這方面說,病毒的利益和它的宿主利益顯然是有衝突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 人類和病毒的戰爭
    但奇怪的是,這些病毒在動物的身上的時候並不會讓它們生病,但一旦傳播到人類身上就會引起嚴重致病症狀。比如前些年的SARS病毒,據說最早是從蝙蝠身上傳來的,但罪魁禍首蝙蝠都是好好的。這是為什麼呢?簡單來說,因為這些野生動物對這些病毒的免疫力要比人類強。而仔細分析,這種免疫力的差異,卻是人類幾百萬年進化史的結果。
  • 為什麼新冠病毒如此令人恐懼?人類讓病毒變得更強大
    儘管人類現已掌握先進的醫學技術,但是新冠病毒的爆發,令許多國家措手不及,造成了世界範圍內的大恐慌,為什麼新冠病毒這麼令人感到恐懼?其實歷史上,一些病毒比新冠病毒更糟糕。數百年前的西班牙流感和黑死病讓人們感到恐懼,這些災難事件導致數百萬人死亡,對當時的社會帶來了深刻變化。
  • 人類撲滅了天花病毒後再也沒有消滅其他病毒,消滅一個病毒有多難
    運氣成分:在人類和天花病毒鬥爭的這3000年裡,天花病毒沒有出現變異導致免疫失效的情況,這也是成功消滅它的一個重要原因早在20世紀中期,隨著抗菌藥的普及、疫苗的研製成功,多數感染病的發病率明顯下降,人類才逐漸在與病毒的鬥爭中稍佔上風。當時一些醫學專家和衛生官員曾信心十足的認為人類已經在和病毒的鬥爭中初獲勝利。
  • 為什麼地震沒有辦法預報?那地震局還有什麼用?
    這主要是目前我們對地震的了解還非常少,一方面對於地震產生機制的學說還在統一過程之中,另一方面我們對於地球深處結構的理解不足,導致地球內部對於我們來說還是一個混沌體系,太多無法理解的變量使得我們目前沒有辦法建立精確的地震模型。先從地震產生機制說起,過去的主流學說有粘滑說、巖石破裂說和彈性回跳說。
  • 人類為什麼沒有發情期
    可為什麼偏偏人類每時每刻都是激情滿滿。1973年,科學家在埃色俄比亞的一個考古廠發現了後來被命名為「露西」的古猿化石。來自320萬年前的一隻12歲的猿人,之後又發現了很多化石,表明人類起源於東非。這就是為什麼絕大數動物在出生幾小時後就開始滿地撒歡,甚至可以直接吃草或者吃肉,而人類的孩子,要站起來還得一年多。胎兒剛剛組裝到大概吃奶的程度就匆匆的出場了,不然你就出不來。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提前出生的嬰兒,體格特別柔弱,必須由父母精心照顧才能生存,包括免疫能力都要從母乳中獲得。所以人類對女性來說養育兒女的重擔很快就壓了過來。
  • 佔據人類基因組的8%,人類的進化繁衍,為什麼要依賴病毒?
    人類住在一個布滿病毒的星球上,至今人類對於病毒是否是生命還存在著爭議,它們雖然是有生物質(蛋白質和核酸)組成的,卻只能在進入細胞後複製,既然不能像細胞生命那樣繁殖,也沒有細胞生命那樣明確單一的起源樹,更不會像細菌或動物那樣到處「爬」——病毒就被動地待著,等著進入細胞的機會,重配、嵌合,有點像單純的有機化學物質。
  • 佔據人類基因組的8%,人類的進化繁衍,為什麼要依賴病毒?
    人類住在一個布滿病毒的星球上,至今人類對於病毒是否是生命還存在著爭議,它們雖然是有生物質(蛋白質和核酸)組成的,卻只能在進入細胞後複製,既然不能像細胞生命那樣繁殖,也沒有細胞生命那樣明確單一的起源樹,更不會像細菌或動物那樣到處「爬」——病毒就被動地待著,等著進入細胞的機會,重配、嵌合,有點像單純的有機化學物質。
  • 如果人類是一種病毒
    我對人類和宇宙的一種想像是:人類是一種病毒,然後開始毀滅一個宿主。而這個宿主被現在的我們稱為宇宙,至於這個宿主,或許是一隻老虎,一隻野獸,一個人,一個生物。現在就產生了兩種情況,一種,如果在那個時候,人類的技術與能力沒有辦法支持他們進入下一個地球,那麼就會跟隨這個地球一起消亡,然後被宿主排出體外,宿主就安然無恙;另一種情況是人類的技術與能力已經支持他們在宇宙中另開一片天地
  • 研究揭示病毒如何改變人類進化
    義大利科學家近日表示,他們找到了病毒如何改變人類進化歷程的證據。他們在139個基因中發現了400多種不同的變異,這些基因變異對人們是否容易感染病毒至關重要。  義大利米蘭「住院病人治療和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全球不同地區的52個人種的基因組,這些地區均遭遇了人類在20萬年的進化過程中出現過的病毒。  科學家早就知道,病毒影響了人類的基因組。研究已經證明,8%的基因組由所謂的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組成。
  • 病毒會不會進化成為人類的天敵
    隨著人類學會製作和使用武器,漸漸的來到食物鏈的最頂端,現在世界上存在的動物已經不可能再有成為人類天敵的機會了,那麼人類真的在地球上就沒有天敵了嗎?近兩百年的科技大發展,讓人類達到了地球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強大科技水平,可依然拿病毒沒有辦法。
  • 南極發現史前病毒:人類撞見病毒的境況為什麼很殘忍?
    如果說人類對於地球的認識還不全面,對於地球上的所有事物,認識不全面,甚至於說人類至今不太了解,許多人就不以為然。人類從誕生到現在,已經有一百多萬年,甚至於更長一點兒的時間,人類在這麼漫長時間裡,難道還沒有完全認識自己腳下的地球!難道還沒有認識到地球上的許多事物。
  • 人類為什麼不能直接殺死病毒?
    有人說,別看人類牛逼哄哄的,至今為止,沒有發明一種藥物可以直接殺死病毒。目前全世界共發現了約為4000多種病毒。多數病毒直徑在20-200納米(nm), 較大的病毒直徑為300-450(nm),較小的病毒直徑僅為18-22納米(1.2-120)乘以10負17次方立方米。地球上到處都是病毒,水裡每升大約含1000億個病毒。
  • 為什麼病毒會從動物身上轉到人類身上,你知道嗎?
    為什麼病毒會從動物身上轉到人類身上? 病毒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存在。至今,對於病毒是否是生命體這個問題仍舊沒有確切的答案。著名的自然學家愛德華·奧斯本·威爾森在《地球的生命》第六單元中為我們詳細地解釋了地球生命多樣性,從細菌和病毒到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在我們生活的星球上有數百萬物種,還有更多物種等待被發現。其中,病毒基因的多樣性超過了其他所有生命多樣性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