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島格陵蘭20天,伊盧利薩特、世界最北的酒店和愛斯基摩人

2020-12-06 騰訊網

遙遠的被冰雪覆蓋的格陵蘭,是所有幻想與神秘的源泉,炫目的極光、無垠的苔原、閃爍的冰柱、詭異的冰山,近乎極限的寒冷和幾乎不開口說話的因紐特人(愛斯基摩人)、、、

惦記了很久,9月終於成行

選擇伊盧利薩特落地,是因為絢麗的伊盧利薩特冰峽灣,2004年冰峽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自然遺產

Airbnb上訂的民宿,這是伊盧利薩特的房東Flemming的家

昨夜沒有極光,窗口一彎弦月伴我好夢

醒來時,窗下的港灣在晨光裡深藍淺藍

不知道冰海日出是怎樣的絢麗,匆匆趕去海邊

格陵蘭的房子很童話,或許是因為明媚的色彩可以點亮每年三四個月的漫長極夜?

天際微紅

不遠處的冰山站成了一堵厚重的牆

沉睡了億萬年的礁石還沒有醒來

一艘輪船緩緩進港,驚起海鷗無數

不知道是不是明天我們要坐的開往努克的航班?

太陽出來了,天空粉紅粉藍

冰山和船都被朝陽點染上金色

海灣的懷抱裡,有兩塊浮冰波瀾不驚

天亮了

小小的渡口開始忙碌

紅飛機又運來了新一批乘客

仔細研究伊盧利薩特的地圖,其實鎮子很小,一天足夠走遍

---------------------

先往東北方向,去瞧瞧傳說中的世界最北的酒店:The Hotel Arctic

彩色的港口

被獵殺的海豹

無處不在的冰山

彩色的小木樓孤零零地站在礁石上,冰海浩瀚

這些,銀光閃閃的半圓形物體,難道,是外星人的飛碟?

北緯69° 14' ,西經51° 04',這是世界最北的酒店:北極酒店 The Hotel Arctic

五間圓頂小屋是酒店一部分

鋁製的小屋帶有舷窗,大大小小的冰山遠遠近近地漂浮在窗前

屋內溫暖舒適,5月、6月極晝的午夜,品一杯冰酒靜看冰川,最是相宜

太貴,沒捨得住

繼續往前走,看見世界最北的狗窩

一隻愛斯基摩犬媚眼如絲

-----------------------

小鎮西北面是愛斯基摩人的聚居地

紅色的郵局,可以在世界的盡頭給家人朋友寄一張格陵蘭的明信片

忙碌的工地,已經是9月,要在冬季來臨前建好溫暖的彩色的家

藍色的教堂,教堂門前圓頭圓腦的垃圾桶很可愛

還有,有點卡通的警察局,格陵蘭的犯罪率「很高」,因為只有統共只有5.6萬人,只要有一個人幹壞事,犯罪率就上去了

路邊成群的愛斯基摩犬在狂吠,也許是不用拉雪橇的日子太寂寞

它們不是汪汪汪地叫,而是:敖而~~~~~

這是狗還是狼啊,汗

村頭的公告牌上貼著要求把自家的狗用鐵鏈拴好的告示

據說以前是散養的,自從咬死了一個兩歲的小孩就嚴格要求拴起來

關上耳朵不去聽悽厲的嚎叫,繼續欣賞格陵蘭的美色

也許是這世界盡頭的蒼茫正合了我的頻率,一陣陣欣喜咚咚有聲

不經意心底飄過一句席慕容:滄桑的20年後,我的魂魄夜夜歸來

一路迴響,不絕於耳

-------------------------

猜這又是什麼?

是以前愛斯基摩人住的房子,為了保暖,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

伊盧利薩特已經開發了,再往北,愛斯基摩人的古村落裡,還是住這樣的房子

門口是用鯨魚骨搭起的拱門

愛斯基摩人是捕鯨高手,格陵蘭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上帝因為人類的罪惡降下大洪水,沒有登上諾亞方舟的愛斯基摩人駕著自己的kayak獨木舟隨水漂流,快要餓死的時候,一頭駝背鯨自願獻身為他們提供食物,愛斯基摩人因此倖存下來

以後每年的春天,鯨魚都會來到北極,為愛斯基摩人提供食物

愛斯基摩人對鯨充滿了感激之情,他們會為每一頭被獵殺的鯨舉行儀式,為它們的靈魂祝福,把它們的骨頭留在它們死去的地方

鯨魚骨拱門如同一種圖騰,守護著這個古老的狩獵民族

去格陵蘭之前,一直以為愛斯基摩人跟聖誕老人長一樣,見了面才知道,原來跟我長一樣

據記載,愛斯基摩人(因紐特人)的祖先來自亞洲,屬於黃種人,大約是在一萬年前走過白令海峽去到北美洲

因為當時是世紀冰河時期,在封凍的海上可以從亞洲直接走到美洲

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1000年,愛斯基摩人又以加拿大極地的島嶼作跳板,自北美渡海到達格陵蘭西北部,多次遷移、逐漸定居下來

在北極地區的4000多年裡,愛斯基摩人每年必須面對長達數月的黑夜,抵禦零下幾十度的嚴寒和暴風雪

他們僅憑一葉輕舟圍捕地球上最龐大的鯨魚,只用一根梭標、甚至赤手空拳和兇猛的北極熊較量

一旦打不到獵物,全家人、整個村子、乃至整個部落就會餓死

能在如此惡劣嚴酷的環境裡生存繁衍,愛斯基摩人無疑是最強悍、最勇敢、最堅韌不拔的民族

嚴酷環境中鍛鍊出來的強大的自制力,使愛斯基摩人樂觀、積極、友好,被稱為「永不發怒的人」

走遍了伊盧利薩特的角角落落,回到Flemming家做晚飯

廚房的落地窗前,一抬頭被遠處海面的雲光魅惑,急匆匆奔去海邊,看到了此生最美的落日

寫太長了,下一篇繼續吧

相關焦點

  • 北極- 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
    ,這一片世界盡頭的夢幻之地;是我去過所有裡,自然最強烈、最直面的震撼。我們的螺旋槳小飛機,降落在格陵蘭西部的伊盧利薩特 (Ilulissat) - 按格陵蘭語直譯就是「冰山」。它是格陵蘭幾乎最值得到達的城市,各類設施也相對成熟。這裡常住人口4500,幾乎全是愛斯基摩人。
  • 北極並不遙遠,我的冰島格陵蘭之旅
    說實話,選擇冰島旅遊完全是一個偶然,年初時準備滿足我極地旅遊的夙願,經過考察,我的面前有幾個選項,在查閱了大量資料,綜合考慮資金,時間各種因素後,我決定選擇性價比較高的由冰島乘飛機飛北極圈的格陵蘭,冰島進入了我的眼帘。在讀了很多關於冰島的旅行筆記後,我被它的火星景觀和自然景觀的荒漠化所吸引。
  • 在世界的盡頭 - 格陵蘭紀行
    格陵蘭面積216萬平方公裡,是世界最大島嶼,位於北美洲東北,北冰洋與大西洋之間。西面與加拿大北極島嶼相近,東面與冰島隔海相望。全島約五分之四地區位於北極圈以內,約81%被冰雪覆蓋,只有島的極北部和東西兩邊的狹長地帶由於氣候乾燥,地表才得以裸露,從而可以定居。伊魯利薩特(Ilulissat)是格陵蘭第三大定居地,附近的伊魯利薩特冰峽灣絢麗壯觀,2004年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伊盧利薩特冰峽灣的源頭是雅各布港冰川,是北半球流量最大的冰川。每年二百億噸冰山崩裂和排出峽灣。
  • 冰島格陵蘭20天全記錄,入境童話王國丹麥,80克朗逛逛哥本哈根
    出發去格陵蘭,從哥本哈根進比較方便,格陵蘭是丹麥王國的海外自治領土,丹麥籤證可以直接加注格陵蘭飛了近11個小時,右邊一個侃侃而談去各國跑馬拉松的中國大叔,左邊一個默默看書的德國男生,捧的是紙質書雲朵象一床厚厚的棉絮,沒頭沒腦地把地球的大圓腦袋裹在懷裡,沒有了參照物,飛機好像靜止在空中,只有時間在流動在法蘭克福轉機,一個半小時後到達目的地
  • 奇異海洋生物系列【107】:沉睡的格陵蘭睡鯊
    是北極地區最大的魚類,也是除鯨鯊、姥鯊、大白鯊之外的世界第四大鯊類,可以在水下600米深處生活。名副其實的北冰洋食物鏈頂端王者。格陵蘭和冰島周圍的北大西洋海域。在北極及北大西洋海域 1200米 深的地方可以看見這種鯊魚蹤跡,然而往南至阿根廷與南極也都發現過這種鯊魚。
  • 愛斯基摩人住的房子是什麼樣子的?他們是怎麼生活的?
    愛斯基摩(Eskimo)人,生活在北極地區,又稱為因紐特人,分布在從西伯利亞、阿拉斯加到格陵蘭的北極圈內外,分別居住在格陵蘭、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屬蒙古人種北極類型,先後創製了用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拼寫的文字。美國的聯邦法律在稱呼少數族裔時,不再使用「愛斯基摩人」等具有歧視性的詞彙,「愛斯基摩人」由「阿拉斯加州原住民」(Alaska Natives)取代。
  • 格陵蘭因紐特人:身在家中的鄉愁
    從南部小城伊盧利薩特(Ilulissat)極目遠眺就能看到世界遺產伊盧利薩特冰峽灣,這裡又是最活躍的冰川,每年裂冰超過35立方公裡,佔格陵蘭島裂冰的10%,如今它靜靜漂浮著,以驚人的速度融化。更遠處,讓鐵達尼號沉沒的冰川還在,只是不知還有多遠的未來。
  • 海鮮格陵蘭比目魚:不只是格陵蘭有哦!
    :Reinhardtius hippoglossoides),千萬不要以為它叫格陵蘭比目魚就以為只有格陵蘭有,它們在北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北部和東部都有分布,大西洋的東部:主要分布在英格蘭到挪威的北部、冰島和格陵蘭東部,大西洋北部:從紐芬蘭到格陵蘭島的西北部,北太平洋:從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到墨西哥灣都有分布。
  • 愛斯基摩人究竟過著怎樣的生活?
    對愛斯基摩人,人們總是充滿著好奇。這個生活在極寒地帶的人種,目前有約14萬的人口,分別生活在加拿大、美國、格陵蘭和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北極圈地區。其中8.5萬人生活在北美,5萬人在格陵蘭,其餘的在西伯利亞。愛斯基摩人生活完全適應極寒,冰雪覆蓋的環境下,幾乎不存在植物,所以愛斯基摩人基本不吃蔬菜,他們每日的膳食包括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
  • 千年前,此地天降了一塊巨大隕石,於是文明開啟了一個新紀元
    格陵蘭島地處於北美洲與歐洲的交界處,溝通了北冰洋和大西洋,西部與加拿大隔海峽相望,北部瀕臨北冰洋,南部瀕臨大西洋,東部通過丹麥海峽與歐洲的冰島隔海相望。在此之前,史學界普遍認為格陵蘭人是在維京人入侵後,才開始使用金屬製品的。根據文獻的記載,在人類大規模冶鍊金屬之前,世界上已有不少較為先進的文明開始使用「天外隕鐵」製造工具了。例如,考古人員曾在古埃及墓葬中出土了若干隕鐵製造的金屬器;兩河流域的烏爾王墓中也曾發現了一些隕鐵碎片,在南美洲及北美洲的一些古文明中心,也曾出土過一些隕鐵打造的工具和武器。
  • 冰島,一個僅次於南極和格陵蘭的冰川,一個帶給你視覺衝擊的地方
    去年我跟閨蜜說:我有一個計劃,準備去冰島走一走,你要不要陪我去。結果自然是要一起。為何想起來去冰島,是因為之前看過一個帖子,上面傳了組一個女孩在冰島拍的一組照片,很美。然後我的心中據有了這樣一個念頭,就是我也要去冰島玩一圈,順便拍上幾組美麗的照片,等自己老了的時候還可以欣賞自己的美麗。
  • 一百年前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人:黃皮膚,他們先祖會是中國人嗎?
    【愛斯基摩人男子側面照】愛斯基摩人,又稱因紐特人,屬於蒙古人種北極類型。目前,愛斯基摩人主要分布在從西伯利亞、阿拉斯加到格陵蘭的北極圈內外,涉及的國家有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等國。筆者查閱資料時發現,早在本世紀初愛斯基摩人曾向世界發出一則聲明,以後官方文件中都稱呼「因紐特人」或者「愛斯基摩人」。【愛斯基摩人在運冰塊】愛斯基摩人的冰屋,是這個種族的又一大特色。一提到冰屋,人們就會不寒而慄,想到住在裡面會凍得瑟瑟發抖,其實不然。冰屋使用冰塊壘成,每壘加一圈冰塊,向內收縮一點,圓圈愈來愈小,最後形成一個封閉的、半球形的圓頂,人在裡面會比帶在空曠的雪地上要暖和的多。
  • 愛斯基摩人現在還住雪屋嗎
    愛斯基摩是一個民族。不同地區的愛斯基摩人對自己有不同的稱呼。美國阿拉斯加地區的愛斯基摩人稱自己為「因紐皮特人」,加拿大的愛斯基摩人稱自己為「因紐特人」,格陵蘭島的愛斯基摩人稱自己為「卡拉特裡特」,意思都是「人」。愛斯基摩人認為「人」是生命王國裡至高無上的代表。
  • 愛斯基摩人的起源之謎
    世界上最不懼怕寒冷的愛斯基摩人的起源一直是人類學家們一直困擾的一個謎。傳統歷史學家認為,愛斯基摩人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即南方的商文化阿拉斯加、西伯利亞和中國。但相比之下,愛斯基摩人和中國之間的關係得到了更廣泛的認可。當然,在進一步確定的考古證據出現之前,這一學說受到了質疑。
  • 一份愛斯基摩人引領全球時尚的簡史
    在天寒地凍的北極地區,生活著一群冰雪精靈——愛斯基摩人。  約一萬年前,他們的祖先從亞洲遷徙到達美洲,如今分布在從西伯利亞、阿拉斯加到格陵蘭的北極圈內外,包括加拿大、西伯利亞和格陵蘭島等地。他們孤獨地生活在北極區域,憑著自己的智慧在冰雪世界中生存了下來。  他們適應環境的特色服飾和穿戴,至今影響著當今的冬季時尚。
  • 【分享】鯊魚系列之最長壽格陵蘭鯊篇
  • 帶上心愛的人去冰島看極光,是多麼浪漫的事,六天的冰島攻略來了
    冰島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也是女孩子人生中一定要去的地方,飛機還沒有落地,你就會被這片冷酷仙境給震撼了,空靈冷冽,美得不像人間。玩累了,去藍湖泡個溫泉,在雷克雅未克聽著大教堂的鐘聲敲響,走在大街上也隨處都是驚喜,這大概是我喜歡冰島的原因吧。
  • 北極日記——世界盡頭的盛景
    極北之城——朗伊爾  這裡是斯瓦爾巴群島的首府,很早就聽說中這裡是有人類居住最北的城市,也是觀看極光的好地方,沒想到我大夏天的來到這裡。飛機降落在一條簡易跑道上,大廳裡來來往往的人都是一身旅遊的裝束。大廳外堆滿了各式各樣的行李箱。在7月這樣的旅遊季,朗伊爾城顯得格外熱鬧。這裡最早是由於採煤業的發展,才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小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