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2020年天災如此多?地球生病了,目標就是活著

2020-11-27 騰訊網

2020年是鼠年,「老鼠過街,人人喊打」,老鼠也是四害之一,所以大家都認為今天是不好的一年,現實也的確如此。新型肺炎、洪澇、地震、蝗災、豬瘟這些都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經常聽到或者見到的話就是「2020年這是怎麼了」,「2020年的目標就是活著」。那麼2020年到底是怎麼了?

2020年,災難接踵而至

新型肺炎,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醫院陸續發現了多例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截止到2020年8月8日,全球累計確診人數將近628萬人,累計死亡人數將近72萬人,可謂是大災難。

2020年中國南方洪澇災害,2020年入汛以來,我國南方地區發生多輪強降雨過程,造成多地發生較重洪澇災害。據水利部,截至2020年6月22日,全國16個省區198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多於常年同期;重慶綦江上遊幹流及四川大渡河支流小金川更是發生了超歷史洪水。

2020年東非蝗災,2月,東非地區蝗災肆虐,蝗蟲數量之多幾十年未見,目前,肯亞的一個蝗蟲群長40公裡,寬60公裡,每平方公裡可聚集1.5億隻蝗蟲。據估計,即使是小型蟲群,每天也能吃掉3.5萬人的食物。

此外,還有很多地區也遭遇了這些自然災難,比如澳大利亞山火、西班牙大暴雪、菲律賓火山噴發等等,雖然科技水平不斷提升,但是應對自然災害,人們還是顯得很無力。

難道,這是地球對人類的警示?

地球要自愈,近6億年前五次大滅絕

奧陶紀大滅絕,距今4.4億年前,地球第一次生物大滅絕。奧陶紀生命離不開海水,地球上的生命都是海洋生物,無脊椎動物是「第一代霸主」。大冰期期間,全球氣溫變冷,海洋被冰封,引起了第一次地球生物大滅絕。

泥盆紀晚期,距今3.65億年前,霸主是魚類,兩棲動物和脊椎動物開始出現,植物也開始走向陸地。泥盆紀時代,有一個300億立方千米被稱為「超級地幔柱」的巖漿,脫離了地核,超大質量火山爆發,大量高溫氣體融入海水,巖漿噴射的有毒氣體也會造成酸雨,造成了大滅絕。

二疊紀大滅絕,距今2.5億年前,超過96%的物種消失,科學家有很多解釋,比較合理的一個解釋是大陸漂移說和自然災害說。一方面板塊活動會引起火山和地震的爆發,對生物打擊巨大,另一方面海平面下降,很多生物失去了生存空間。

三疊紀時期,距今2億年前,共有76%的物種消失殆盡。這次滅絕沒有特別明顯的標誌,原因似乎與缺氧有關,具體還需要等待科學家研究才可以解答。

白堊紀末期恐龍大滅絕,主流說法和隕石撞擊地球有關。在白堊紀地質界線上,科學家發現了衝擊石英和銥元素,而這些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後殘留的證據。

經過這幾次的大滅絕我們發現,地球自身似乎具有自愈功能,每一個時代都有特定的產物,如果地球本身出現問題,就會自救,難道2020年也是地球的自救嗎?希望不是。

我們只有好好的愛護環境,善待地球,善待大自然,才能更好的活下去。

大家怎麼看?

相關焦點

  • 為何2020年天災如此多?地球生病了,目標就是活著
    2020年是鼠年,「老鼠過街,人人喊打」,老鼠也是四害之一,所以大家都認為今天是不好的一年,現實也的確如此。新型肺炎、洪澇、地震、蝗災、豬瘟這些都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經常聽到或者見到的話就是「2020年這是怎麼了」,「2020年的目標就是活著」。那麼2020年到底是怎麼了?
  • 地球生病了?2020年天災如此頻繁,到底意味著什麼?
    導語:地球生病了?2020年天災如此頻繁,到底意味著什麼?為什麼2020年天災頻繁出現,這是不是意味著什麼呢?在很多年以前就有一大半的生物突然從地球上面消失。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都是因為地球臭氧層被破壞了。
  • 2020年災難接踵而至,究竟怎麼回事?我們的地球生病了嗎?
    導語:地球生病了?2020年天災如此頻繁,究竟是怎麼回事?今年聽過最多的話,無非是「2020年這是怎麼了」,「2020年的目標就是活著」。今年確實是一個不平凡的年,從開年之初,各種各樣的災難性新聞接踵而至。2020年的開年,澳大利亞山火、西班牙大暴雪、菲律賓火山噴發、東非蝗災、新型肺炎。儘管科技在發展,醫療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可是當自然災害,病毒來襲的時候,我們才發現自己並沒有那麼強大的力量。或許,很少有人注意到《流浪地球》中這段話:「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
  • 地球生病了嗎?地球2020年的開局信號已經發出
    2020年的開始,已經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冠狀病毒、澳洲火災、巴基斯坦蝗災、菲律賓火山爆發、日本地震等等。這些大事件都發生在一起了,是不是意味著地球生病了。今年的伊始發生的這些災難事件,也是不容小覷的,這些也許是地球再給我們傳遞某些信號。首先說這次的冠狀病毒就是比較厲害的新病毒,給我們也帶來了生命的威脅和經濟的損失。自古我們中國就是不是怕事情的國家,既然來了,我們就坦然面對,緊張和急躁是解決不了任何事情的。
  • 2020年為什麼會發生如此多的怪事?科學能夠做出解釋嗎?
    2020年為什麼會發生如此多的怪事?科學能夠做出解釋嗎?2020年,對於人類來說,確確實實是非常慘重的一年,在這一年當中,天災、人禍和疫情可以說是輪番上陣,讓人措手不及,嚴格來說,在人類的歷史上面始終都存在著傳染性極強的病毒,也有好幾次像今年這樣的大規模的疫情,比如我們應該聽說過的歐洲中世紀的黑死病,直接導致了歐洲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還有困擾人類上百年的天花病毒等等。
  • 2020年天災不斷,地球要開始清理了嗎?
    2020年也許是註定不平凡的一年,各種天災不斷出現。東非蝗災、森林大火、瘟疫、洪災等一系列災害,奪走了很多包括人類在內的生命。那麼,地球的演化進程是不是已經來到了十字路口,地球要開始自我清理了嗎?回顧地球過去45億年的漫長時光,生命從很早開始就出現在地球上,地球一直生生不息。然而,只有極少數的物種可以延續下來,大多數物種都消失在地球的歷史長河中。在現如今的地球上,物種的數量估計將近1000萬種,但這只是地球上存在過的物種總數的1%。
  • 2020,地球生氣了,人類生病了,它們滅絕了
    ——《流浪地球》 2020一開年,比末日大片更魔幻的災難在地球上連續上演。 2020年,地球生氣了,人類生病了,很多可愛的生物滅絕了,在這些災難面前,沒有一個人能夠倖免,也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
  • 2020年地球生病了嗎?
    關注新聞的其實都應該發現了這麼一件事情,那就是在2020這一年有太多的事情發生了。 首當其衝的自然是影響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這一病毒奪去了太多人的生命。除了直接受到影響的人來說,全球經濟也因為新冠病毒而受到影響,導致很多人失業,每個人都過得有點艱難。
  • 食物鏈頂端——人類,在地球上活著也不容易
    大約在5000萬年前,與人類基因最相似的古猿出現了,這是科學家們經過大量的數據和佐證後得出的結論,這意味著人類的祖先就是始於古猿。但從人類誕生之日起,在地球上生存下去成為了一直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1996年雲南麗江發生地震、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再到2020年的新冠肺炎,當然在網友的刻意總結之下,所有的事情都變得十分巧合。結合今年發生的疫情和對應的年份,網絡上有段子說道:「今年的鼠年大家真的和老鼠一樣躲在家裡不敢出來,一個勁的把食物往裡搬。」這句話在調侃的同時暗藏了無盡的辛酸,活著其實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
  • 2020年出了如此多的「怪事」,為什麼科學解釋不了?
    多災多難的2020年 如果100年後的人類回顧歷史,相信2020年絕對是繞不過的一個話題,這一年足以載入人類的史冊。這一年發生的事情實在太多,疫情席捲全球,除了中國之外,全球疫情愈演愈烈,已經有超過3500萬人確診,許多國家出現了第二次高峰,更不要說美國,印度,巴西。
  • 《心靈奇旅》——活著就是活著的意義
    版權聲明: 悟00000空 | 作者, 秦朔朋友圈| 來源最近有一部電影很火,評分極高,被認為是「2021年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頭號熱門」「最能治癒2020年的一部影片」,這就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Pixar)出品的《心靈奇旅》(Soul)。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是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在蘋果手機之前創造的另一個奇蹟。
  • 2020年,地球到底怎麼了,是否是地球生病了
    2020年,地球到底怎麼了,地球的災難是否才剛剛開始2020年地球到底怎麼了?直到2020年1月15日,為了自我保護,地球啟動了自己的自愈功能,澳大利亞多個地區開始下起了大雨,直到這個時候,這場波及半個澳洲的大火才得到了緩解。根據後來的統計,這次大火給當地的物種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同時,這場大火向著地球噴灑出了大約4億噸二氧化碳。
  • 除了新冠外,2020年還有十大天災
    2020年是個多災的年份,新冠病毒持續肆虐全球,幾乎沒有那個國家可以倖免。但是除了新冠,火災、洪災、地震、極端天氣仍更加肆無忌憚的衝擊我們的家園,吞噬地球的生靈。 下面盤點2020年十大最具破壞的天災事件。
  • 人生的意義很簡單,就是讓自己活著
    人生的意義很簡單,就是讓自己活著,讓自己活著就得掙錢養活自己,掙錢的過程就是給社會做貢獻、為別人服務的過程。簡單說就是養活自己,貢獻社會服務他人。就這麼簡單,千萬別複雜啦,千萬別弄太高尚啦。人沒有差別的只要生死,那麼人生的意義也就是生死了,活也是意義,死也是意義,你活這幾十年就是意義,如果你不活著的話,那根本無意義可談,因為活著,死也是有意義,死的意義就是終結你的一生。如同一部戲,少了主角不可以,少了某一名群演也無所謂。
  • 亞馬遜:在天災與人禍的夾縫中艱難生存的地球之肺
    植被旺盛使得亞馬孫森林成為地球的空氣淨化器,據科學研究發現,亞馬孫森林每年可以將約20億噸的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產氧量佔全球氧氣含量的1/3。地處熱帶、暖流帶來豐沛降雨,氣候全年高溫炎熱,是動植物生長發育的天堂。2010年至2013年,來亞馬孫森林探測隊就發現了441個新物種,其中包括:258種植物、84種魚、58種兩棲動物、22種爬蟲、18種鳥和1種哺乳類動物。
  • 亞馬遜:在天災與人禍的夾縫中艱難生存的地球之肺
    2010年至2013年,來亞馬孫森林探測隊就發現了441個新物種,其中包括:258種植物、84種魚、58種兩棲動物、22種爬蟲、18種鳥和1種哺乳類動物。而正是一個生命力如此旺盛的「地球之肺」,如今正以驚人的速度消亡中。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今年的諾獎為何如此特殊……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今年的諾獎為何如此特殊…… 2020-10-05 19: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30歲的她得了癌症,疾病帶給她的思考:活著的意義就是好好活著
    但下一秒想到的卻是,生病住院,會不會太麻煩家人,工作是不是又該耽擱了,那可是剛找好的一份工作。阿芸原生家庭裡是有3個女兒,1個兒子,她是家裡的老二,家裡孩子多,她總是怕麻煩別人,從不給父母惹事,這下可好了。第一次家人圍著她轉,就是這次手術住院。
  • 地球有多熱,2020年氣溫再創新高,凍土融化,人類為何不安?
    作者:文/虞子期 入冬以來,我國的冷空氣活動頻繁,不少都說我們地球進入到了小冰河時代,全球變暖是騙局,也就是說我們地球的氣溫越來越低了,但是事實告訴我們,這又錯了,根據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中心(C3S)發布消息稱,2020年地球再創高溫紀錄,並且是達到了2016年的水平,而2016年被認為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 2021年第一部高分紀錄片出爐,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6日電(記者 張曦)很多人對2020的總結是:太難了。但如果你看過2021年這部開年紀錄片,或許會有不同的感悟。吃飯、睡覺、繁育、成長……這些平淡無奇的場景,對很多動物而言,都十分艱難,光是活著,就需要耗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