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冬季用氣高峰將有保障 天然氣應急儲備可保10天用量

2020-12-06 東北網

生活報7月23日訊 日前,黑龍江建設網發布公告稱,LNG天然氣應急儲備項目配套道路工程(一期)施工已由哈爾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批准建設。

該項目建設地點為哈爾濱市阿城區新華鎮。道路工程起點哈紅公路盛達山莊路口南側,終點與哈紅公路相交,全長7004米,紅線寬度為20米、30米。

據介紹,哈爾濱市的天然氣供應呈現出明顯的冬、夏用氣不均衡性現象,冬季用氣高峰時天然氣需求量與供氣量之間存在缺口。天然氣應急儲備項目用於哈市燃氣應急儲備,項目包含建設1座5萬立LNG雙金屬全容罐及附屬配套設施,計劃2021年建完。一旦發生重大停氣事故情況,項目可保證哈市約10天燃氣用量。

相關焦點

  • 可保證10天用量!哈爾濱天然氣應急儲備項目明年末投用
    記者25日從哈爾濱中慶燃氣有限責任公司獲悉,位於哈爾濱市阿城區的哈爾濱市天然氣應急儲備項目,計劃3月28日進場施工。該項目用於哈市燃氣應急做儲備,一旦發生重大停氣事故情況,項目可保證哈市約10天燃氣用量(其中居民用氣可保證20天燃氣用量),可緩解冬季氣源不足的現象。按照相關要求,2019年,哈爾濱市政府與哈中慶決定在阿城區新華鎮工業園區共建哈爾濱市天然氣應急儲備項目。該項目總投資4.98億元,佔地面積約9萬平方米。
  • 哈市天然氣應急儲備項目明年投用,可保證重大停氣事故時市民20天用...
    該項目用於哈市燃氣應急做儲備,一旦發生重大停氣事故情況,項目可保證哈市約10天燃氣用量(其中居民用氣可保證20天燃氣用量)。2018年我國下發了相關通知,要求縣級以上地方政府到2020年,至少形成保障本行政區域不低於3天需求量的初期能力,在發生應急情況時必須最大限度保證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民生用氣供應安全可靠。為此,2019年,市政府與哈中慶決定在阿城區新華鎮工業園區共建哈爾濱市天然氣應急儲備項目。
  • 青島市燃氣行業做好極寒天氣用氣保障
    面對今冬嚴峻的天然氣保供形勢,全市燃氣企業多措並舉做好今冬用氣保障工作,迎接極寒天氣用氣大考。多措並舉,加強氣源保障氣源保障是冬季保供的基礎,眼下正值天然氣供應的關鍵時期,青島市城市管理局燃氣發展中心組織各燃氣企業主動對接中石化、中石油等上遊氣源企業,積極爭取氣源指標,擴大供氣量,並督促燃氣企業提前採購落實LNG氣源,加強應急儲備, 應對上遊氣源不足時的補氣需求,確保天然氣穩定供應。
  • 西安天然氣用量日缺口百萬立方米 又遇「氣短」
    記者從該小區宣傳欄看到,西安秦華天然氣公司1月23日發出的《通知》稱,「由於持續低溫極寒天氣,為最大限度確保全市居民生活炊事用氣不受影響,我公司按照《西安市冬季高峰供氣應急預案》相關要求,立即啟動工業客戶限停氣、加氣站及採暖鍋爐客戶中午10點30分至13點30分和17時至20時錯峰用氣的應急保供措施。
  • 北方漸入供暖季 相關天然氣上市公司多舉措保供
    「為了保證正常供暖工作,公司多方協調上遊油氣田供應量,確保冬季採暖季用氣需求,今年冬季採暖季釆購總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0%。」24日,新天然氣一位負責人表示。與此同時,公司還提前對主次幹管線及調配站進行檢修,確保供暖季燃氣設備、設施正常運行,協助供熱企業對用氣設備進行維護保養;落實24小時應急搶險值班制度,提高公司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
  • 日用量超70萬立方米 揚州市提前預購儲備保障天然氣供應
    近期,隨著氣溫驟降,揚州市的天然氣用氣量已逐漸進入高峰,目前,日用量已經達到70萬立方米以上。
  • 守護萬家溫暖,保障燃氣供應,上海燃氣正在行動
    為應對本輪寒潮強勢登滬,上海燃氣嚴正以待,憑藉上海「6+1」天然氣多渠道資源供應優勢和冬季保高峰工作方案等前期準備,加大每日供需滾動預測和儲運管線各項設施巡檢力度,提前做好各項應急預案,最大限度避免低溫寒潮天氣給上海經濟運行發展和居民生活帶來的影響,同時,上海燃氣溫馨提醒廣大市民,低溫天氣下,燃氣器具報修增多,請上海市民做好各項抗寒措施、注意日常用氣安全。
  • 燃氣洩漏如何應急處理?市天然氣公司開展冬季安全用氣檢查
    衡陽晚報12月9日訊(通訊員陸輝) 時值冬季,又到了天然氣使用的高峰時期。為了保障冬季安全平穩供氣,近期,市天然氣公司開展了系列檢查和宣傳活動。 隨著氣溫下降,我市用氣量大幅提升。市天然氣公司針對商業綜合體以及人流量較大的餐飲場所,逐一上門做好安全用氣宣傳和培訓工作。
  • 今冬成都天然氣供應如何?部門:總量充足,全力保障市民用氣
    受今年冬季氣溫偏低影響,全國、川渝地區天然氣需求量、城市燃氣用氣量較往年同期大幅增長,遠高於預期。目前,成都全市天然氣日用氣量3000萬立方米左右,較前一年同期大幅增長25%。郫都區萬福三街所在的片區就出現了類似的情況,該片區近一個月用氣量66萬方,而去年同期為52萬方,增加了20%左右。
  • 武漢儲氣庫馬力全開保民生用氣 天然氣公司倡議廣大採暖用戶節約用...
    武漢市天然氣公司啟動保供措施,三個儲氣庫馬力全開,應對全域性氣源緊張局面,全力保障民生用氣。該公司倡議,請廣大採暖用戶節約用氣、錯峰用氣。氣化站似蓬萊仙境LNG是經過壓縮後的液態天然氣的英文縮寫。專業設備將LNG重新變成氣態,並送入城市燃氣管網後,供給居民和工商業用戶使用。
  • 新一輪寒冷天氣將對天然氣保供有哪些影響?國家發改委回應
    答:據氣象部門預報,自12月28日起,強冷空氣將影響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下降6—8℃,其中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江漢、江南等地降溫10—12℃。低溫天氣將增加天然氣的需求,同時會對天然氣保供工作帶來一定影響。
  • 太原燃氣部門密織冬季供氣安全網 全力保障各類用戶用氣
    隨著氣溫一天天變冷,我市天然氣用量快速增長。12月2日,記者從太原天然氣有限公司了解到,應對冬季用氣高峰,該公司已先期做好充分準備,確保今冬天然氣供應氣足量穩,全力保障全市各類用戶的用氣。太原天然氣有限公司副經理任鵬介紹,雖然今冬天然氣供需全國總體情況好於往年,但北方地區受氣溫影響,依然相對緊張。就我市來說,天然氣供應面臨著天然氣用戶大量增加、北環升壓、氣溫偏冷等諸多考驗。為保障今冬全市用氣的安全穩定,燃氣公司工作人員已經提前多方聯繫氣源,並根據各渠道氣源的供氣情況制定了用氣平衡計劃,科學合理進行氣源調配。
  • 發改委回應「天然氣保供」:比去年增加50億立方米
    隨著北方地區步入採暖季,我國天然氣消費進入旺季,冬季保供模式正式開啟。「總的看,今年供暖季天然氣資源是比較充足的,供應是有保障的。」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17日在國家發改委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發改委積極協調主要保供企業靈活採取增產增供措施,加強資源統籌平衡。孟瑋強調,針對可能出現的持續大範圍極寒天氣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細化完善應急保供預案,必要時將有序採取需求側管理措施,切實兜住保障居民生活和取暖用煤用氣的底線。
  • 發改委:今冬天然氣儲氣量增加50億立方米,供應充足有保障
    對此,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剛剛在11月17日例行發布會上回應,從11月1日起,國家發改委會同各地區、有關部門和主要保供企業,啟動了冬季保供日調度機制,針對今冬以來供需形勢變化,進一步加強協調、突出重點,紮實做好保供工作。「今年可動用的儲氣量比去年增加約50億立方米,在高峰期可以更好地發揮調峰保供作用。總的看,今年供暖季天然氣資源是比較充足的,供應是有保障的。」
  • 創歷史新高 浙江省級天然氣管網日輸氣量同比增33%
    根據浙江省政府防範應對新一輪低溫冰凍災害的部署要求,作為全省能源保供的主力軍,浙能集團聞「令」而動,在數九寒天又一次硬扛「壓力大考」,發揮出全省天然氣保供「頂梁柱」作用,為千家萬戶送去溫暖與祥和。進入新年以來,新一輪「霸王級寒潮」推動浙江全省天然氣用量激增,作為資源小省和用能大省,浙江全省天然氣供應保障拉響預警。
  • 一立方的旅程:天然氣如何從氣源地到千家萬戶的家中
    建成後,年供氣能力近期為20億m3,遠期將達到70億m3。西安市新氣源項目的開通投運,為全市提供西氣東輸二線豐富的中亞氣源,形成氣源多元化,極大地提升冬季用氣高峰和事故應急供應用氣的保障能力,從根本上解決了氣源短缺的問題,為大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和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 中國自主設計16萬方液化天然氣儲罐投產 有效提升供給能力
    周銳 攝   中新網天津10月12日電 (記者 周銳)我國首個完全自主技術、自主設計、建造的最大直徑16萬方大型LNG(液化天然氣)儲罐在中國海油天津LNG接收站竣工投產,此舉將有效提升天然氣的供給能力和儲備能力,為我國華北地區今冬明春天然氣保供工作提供強力支撐。
  • 長沙天然氣供需缺口較大,倡議市民有序用氣
    三湘都市報12月15日訊(記者 楊潔規 通訊員 劉舒)入冬以來,由於低溫雨雪冰凍天氣來襲,長沙居民燃氣採暖用戶需求劇增,但上遊氣源資源供應有限,導致長沙天然氣供需缺口較大,預計這種情況將持續到春節前後。今日,長沙市城管執法局向廣大市民發出有序用氣倡議。
  • 發改委:液化天然氣漲價不會影響居民供暖
    今年1至11月,國內生產天然氣1702億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長9.3%,預計今年國產氣將實現連續4年增產100億立方米以上,這為穩定供氣奠定紮實基礎。  二是進口資源有保障。中俄東線中段建成投產,後續可以增加新的進口資源。近期相關企業增加了液化天然氣(LNG)進口,有利於保障用氣高峰期供應。  三是全面嚴格籤約履約。
  • 山東採取切實有力措施保障煤電油氣運供應能源供應能確保群眾溫暖...
    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今天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全省能源供應有保障,能夠確保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入冬以來,我省經濟持續較快復甦,加之極寒天氣,能源需求持續增長。「2020年10月、11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分別增長8.8%和8.4%,增長幅度是近年來少有的,給能源保供帶來一定的壓力,但從總體情況看,全省能源供應是有保障的,能夠確保人民群眾溫暖過冬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