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籌被曝「掃樓式」籌款:員工按單提成,月入過萬

2020-12-05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籌款顧問地毯式掃樓,基本一下午掃大半個醫院。他們挨著病床問病人困不困難,需不需要籌款幫助。這些「志願者」每單最高提成150元,月入過萬。

不過這項工作也實行末尾淘汰制。有的員工稱,每個月最少得完成35單,發不完就會被淘汰。而被問到公司為什麼要求強制發單時,該員工表示是為了佔市場。

梨視頻拍客臥底發現,地推員們對募捐金額填寫隨意,對求助者財產狀況不加審核甚至有所隱瞞,對捐款用途缺乏監督。

模板化撰寫求助故事,籌款顧問工作有一套標準固定模板,水滴公司依靠「水滴籌」地推形成的場景和流量來銷售保險,操作失範且消耗了社會愛心。

在籌款完成後,有的員工還會給患者推薦醫療保險,並稱這個時候患者購買保險的機率比較高。

視頻一出,不少網友表示寒心……

水滴籌回應:線下團隊暫停,徹查違規行為11月30日下午,水滴籌在其官方微博發聲明稱,水滴籌高度重視,已第一時間由水滴籌總經理牽頭,線下各區域籌款顧問負責人以及其他相關負責人成立緊急工作小組,在全國範圍內尤其是寧波、鄭州、成都等地,開展相關情況排查。

水滴籌表示,視頻報導中提到的部分地區個別線下人員的違規現象,嚴重違反了水滴公司價值觀、準則及相關規定,調查清楚後將給以嚴懲。同時自即刻起,線下服務團隊全面暫停服務,整頓徹查類似違規行為,組織重新回爐學習,再次加強平臺紀律培訓和提升服務規範,培訓通過後方可重新提供服務。而對於報導中部分片面現象可能引發的誤解,水滴籌官方特別說明稱:

1、水滴籌組建線下服務團隊的起因,是發現一些年紀偏大、網際網路使用水平較低的患者,在陷入沒錢治病的困境時,還不知道可以通過水滴籌自救。水滴籌不希望任何一名有需要的大病患者錯失自救機會,因此組建了線下服務團隊為他們提供相應的籌款支持服務,比如患者關懷、平臺協議講解、醫療服務支持、與醫護核實等。同時,對那些協助發起了不符合籌款條件的項目的線下服務人員,平臺有嚴格的懲戒措施。

2、線下服務團隊在申請發起前的服務僅僅是層層審核機制中的一環。限於目前個人家庭資產情況普遍缺乏合法有效的權威核實途徑,平臺採取覆蓋籌款發起、傳播、提現等環節的全流程動態審核,藉助社交網絡傳播驗證、第三方數據驗證、大數據、輿情監控等技術和手段對籌款項目進行層層驗證。

3、關於報導中提到的財產信息審核、目標金額設置、款項使用監督等問題,水滴籌皆建立了相應的審核機制,確保財產等信息的充分公示並聯合第三方機構驗證,同時持續跟進款項的使用情況。

求助者財產等信息審核方面,發起人會對包括求助者財產狀況在內的所有求助信息全面公示,患者社交網絡中的熟人會參與證實、舉報、評論,而平臺會針對其反饋的信息進行進一步的核實,比如由患者所在地的村(居)委會、車管所、房管局等機構提供相關證明, 與患者的就診醫院進行電話或實地核實等。

目標金額及款項用途方面,對於目標金額超過一定額度的籌款,平臺會強制要求發起人提交預期醫療花費的權威證明,對於無法提供的,限制其發起目標金額過高的籌款。重大疾病的醫療花費常常會由於病情改變、治療方式調整等原因動態變化,平臺會持續監控籌款進展,並正在積極嘗試打款到醫院或分批打款等方式,確保款項用途。同時,平臺在打款後也會持續要求發起人更新患者治療進展和錢款用途,面向贈與人的舉報通道仍保持開通。

籌款機制漏洞一直被質疑事實上,這不是水滴籌第一次「出事」。今年5月7日,德雲社相聲演員吳帥(藝名吳鶴臣)突發腦出血而住院救治,其家人為其在眾籌平臺「水滴籌」上發起籌款,金額為100萬元。然而網友發現,吳家經濟狀況較好,在北京有兩套房產、一輛車,卻在眾籌時還勾選了「貧困戶」標籤。

時間發酵後,當時水滴籌對外回應時表示:

審核信息沒有界定「有車有房就完全不能發起籌款」,但前提是「要按照平臺的規定,去提交這些相應的證明材料」。

平臺「沒有資格去審核發起人的車產和房產」,只能要求發起人公開說明自己的家庭經濟情況、「去做公示」,「社會人士可以根據自己判斷,選擇去幫助他或是不幫助他」。

勾選「貧困戶」系發起人誤操作,已進行了修改。平臺曾與醫院聯繫,但由於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醫院沒有辦法給出確切花費。

其中,「沒有資格去審核發起人的車產和房產」的解釋再度引發網友質疑。一位網友表示:「平臺沒有資格去審核發起人的資產,如何保證愛心用在了該用的地方?」11月初,全國首例因網絡個人大病求助引發的糾紛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一審宣判。法院認定,籌款發起人隱瞞名下財產和其他社會救助,違反約定用途將籌集款項挪作他用,構成違約,一審判令其全額返還籌款15.3萬餘元並支付相應利息。對於這起案件,水滴籌相關負責人當時告訴記者:「(這起)籌款發生在2018年年初,迄今已有近兩年時間。事實上,平臺從成立以來,一直積極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持續完善平臺規則和操作流程,迭代升級風控機制。」水滴籌平臺官網顯示,已為患者籌到200多億救命錢。為什麼選擇水滴籌?其官方表述為籌款簡單,如實填寫求助信息,即可發起籌款;最高能籌50萬;還有籌款老師1對1解答所有籌款問題。

截自水滴籌官網對於籌款流程如此便捷的背後存在的隱患,上述水滴籌相關人士當時的回應,與此次其官方微博的說法如出一轍。在業內人士看來,很多捐助者出於對此類公益平臺的信任,願意伸出援手,但寬鬆監管必然將在長期損害公眾利益,挑戰自身的商業模式。平臺盈利難水滴籌發生這樣的事件並非偶然,核心原因在於,網際網路互助公益平臺一向難盈利。 在水滴籌之前,包括輕鬆籌在內的一批籌款平臺,都會收取2%的手續費。此後,由於這種商業模式飽受爭議,輕鬆籌於2017年5月宣布對個人大病求助實行零手續費,這意味著其必須尋找其他盈利途徑。 2016年8月,輕鬆籌拿下保險經紀牌照。同年,輕鬆保正式上線。作為中國首家網際網路保險產品銷售平臺,輕鬆籌試圖通過為用戶提供「事前的健康保障方案」來獲得盈利。 輕鬆籌的發展相當迅速,上線兩年後,便與包括泰康在線在內的多家保險公司合作。官方稱,其投保用戶突破1500萬,實現月複合增長率超過50%,單月規模破3億元的成績。 2019年7月,輕鬆籌對外宣布,平臺旗下用戶突破6億,總籌款金額突破360億元,並且收穫了相對的盈利。 再來看水滴公司,其成立於2016年4月,水滴公司從互助保障切入,旗下擁有水滴互助、水滴籌、水滴保三條核心業務線。 據了解,水滴互助是水滴公司的第一個業務,其產品模式為,用戶花9元成為會員,180天觀察期之後,能夠享受相應的賠付權利。當加入平臺的用戶患上癌症時,最高能獲得水滴互助的30萬元賠付,範圍涵蓋了50種。 賠付的資金,則由平臺用戶平攤,數據顯示單人單次分攤不足3元。 這一運營模式,意味著必須擁有足夠多的平臺會員,才能將風險降到最低,並且實現盈利。 然而,即便水滴互助三個月砸下1000萬元推廣費用,會員也才剛剛突破100萬,流量困境日益凸顯。 緊接著,水滴籌啟動了水滴籌項目。與輕鬆籌一樣,滴籌從一開始,就不收取任何手續費,籌款所得資金全部歸籌款人,且需承擔用戶提現時微信收取的手續費,整個業務處於虧錢狀態。 不過,依靠免費模式,水滴籌獲得了巨大的流量紅利。在此基礎上,2017年5月,水滴公司獲得保險經紀牌照,入局保險業。 2019年3月,水滴公司完成B輪融資,總融資金額近5億人民幣。6月,水滴公司又完成10億元C輪融資。根據相關報導,上線2年來,已經累計服務超過1200萬客戶,合作的保險公司數量超過60家,推出超過80款保險產品,單月新增籤單保費規模超過7億元。 即便數據如此亮眼,截至目前,水滴平臺仍未擺脫盈利困境。 據悉,國內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經歷了初期迅猛增長,重歸冷靜。數據顯示,2017年網際網路保險全年保費收入為1835億元,同比下滑20.2%。2018年上半年數據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在這種情況下,水滴籌唯有持續獲取流量,才有可能在規模效應下,最終實現盈利。而水滴公司團隊的強項,恰恰便是地推。而更引人關注的是,水滴籌為了獲得流量,並未採取任何措施對籌款人進行篩選,沒有任何門檻就可以發起籌款,只要能拿出醫院的病情證明材料即可。這讓其成為一個魚龍混雜的公益平臺,詐捐、騙捐事件不斷,挑戰民眾心理底線。 據了解,在經歷一系列危機事件之後,水滴籌規範了審核流程,並上線客服團隊,包括在全國400-500個城市投入巨大人力,來幫助平臺審核患者真實性,但是能否杜絕類似事件發生,恐怕還是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相關焦點

  • 我對這個世界有看法之「水滴籌和XX籌的故事」
    首先我們對事情的過程進行一下簡單梳理(均為網上相關報導資料):德雲社弟子籌款事件2019年5月11日,德雲社弟子吳鶴臣籌款100W,後被爆出家庭條件富裕,北京有車有房引發關於平臺審核的爭議,「掃樓式」尋找求助者
  • 生死邊緣 法拉第未來員工網上籌款自救
    (原標題:法拉第未來員工網上籌款自救) 法拉第未來正處於生死一線的邊緣,公司員工已經啟動了「自救」計劃。
  • 華為前員工被告敲詐勒索,刑拘 251 天;水滴籌回應「隨意填寫籌款...
    水滴籌回應「隨意填寫籌款金額」:線下服務團隊全面暫停11 月 30 日,梨視頻一則《臥底水滴籌:醫院掃樓,籌款每單提成》的視頻曝光了水滴籌志願者變身「顧問」做地推一事。這些水滴籌「顧問」們在各個醫院「掃樓」,逐個病房引導患者發起籌款。進入醫院後,他們口頭詢問患者的病情、經濟情況、治療費用等信息。
  • 圓通洩露40萬條個人信息背後:多家快遞曾被曝內鬼!網售快遞面單低...
    11月17日,圓通速遞迴應「『內鬼』致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一事稱,疑似有加盟網點個別員工與外部不法分子勾結竊取運單信息
  • 又到月底計算工資,如何利用LOOKUP函數計算階梯提成?
    月底到了,又是HR部門的一頓忙活,各種薪資、福利、考核提成都要計算。尤其是提成的計算,對於新收的HR來說可能比較頭疼。簡單的提成比例用公式可能輕鬆搞定。但是如果對於階梯提成,該如何去計算呢?比如說1000以內提成2%,1000-5000提成5%,5000以上提成8%,這種分情況的形式,該用EXCEL如何去操作呢?
  • 周六龍頭寺大型招聘會等你來 600多個崗位月薪過萬
    其中,月薪過萬崗位多達600餘個。營銷類人才最受寵據匯博人才市場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招聘會匯聚了重慶諸多知名企業,包括鞍鋼汽車、廣達電腦、美心集團、康寧科技、力帆汽車、美皇資訊等,共計400餘家。其中,大多數企業對營銷類人才有較大需求,據不完全統計,此次企業提供的崗位中,平均5個崗位就有1個崗位招攬營銷類人才。
  • 全國14億人口,月入過萬的人有多少?真實數字跟你想的不太一樣!
    幾十年前,存款一萬元都能讓全村的人刮目相看,而現在,月入過萬的人似乎比比皆是。甚至在很多人眼中,月入過萬是最基本的。尤其是在網際網路上,各種炫富的年輕人很多,他們瞧不起月入幾千的人,覺得月工資少於一萬元在人群中間都沒有面子,甚至有人在網上口出狂言,月入過萬的也屬於窮人行列。
  • 【Excel神技能】如何在Excel表格中批量計算提成?
    就會涉及到銷售提成這塊,不同的銷售業績會對應不同的銷售提成,如何快速的計算出每一個員工的銷售提成呢?難不成還是一個個的手動算嗎? 不不不,一個「lookup」函數可以幫我們快捷省事的做好呢~ 第一步:在「提成比例
  • 「抖音點讚員」月入1萬+ 靠譜嗎?
    他們通過點讚領取佣金,同時發展線下拿提成,充值得會員。簡言之,這些人就是大眾所熟知的「水軍」。電商平臺的刷單,在這裡變成了「刷贊」。近日,韓冰在朋友圈裡看到一則廣告,「抖音點讚員,助力網紅和商家。點讚加關注,一單1.8元,適合寶媽、學生、業餘時間充足的上班族,日入可達1000+,詳情掃碼進群諮詢。」
  • 把月入過萬當成普通生活:以為賺錢很簡單,是年輕人最大的錯覺
    但是年輕人看多了網絡上的視頻,可能會產生一種認知偏差,覺得月收入過萬是很容易的。什麼叫做認知偏差呢?就是人們因為自己或者環境的原因產生了錯覺,導致知覺結果失真。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是由於以下3個效應導致的。第一,投射效應,讓高薪人群向年輕人灌輸月入過萬是普通現象。
  • 悟空保集團五周年司慶暨悟空籌首屆全國籌款顧問高峰論壇在長沙...
    在北京總部舉辦司慶之後,8月3日-5日,專門為下轄籌款業務在湖南長沙梅溪湖畔舉辦悟空籌首屆全國籌款顧問高峰論壇——百餘名優秀的籌款顧問雲集長沙,論劍天下,是籌款行業截至目前為止最高規格的峰會,用於表彰和團隊交流,紀念悟空籌的成長曆程。用投資人吳世春的話來說「成長,也是一種美好」,希望悟空籌在大病眾籌領域持續深耕。
  • 薪資測試:測測2020年你能否月入過萬?
    A、陶瓷杯B、玻璃杯C、塑料杯D、保溫杯A、月入過萬你2020年的薪資一定能夠月入過萬的,這是因為你經過幾年時間的打拼,已經是行業裡很尖端很優秀的人才了。所以你的工資絕對要比其他人高出一大截出來,但是你現在追求的已經不是高工資了,你追求的是自我價值的體現。
  • 運用這套薪酬績效制度,可以讓員工跟老闆一樣操心,創業老闆進
    Hello,歡迎關注-億啟同舟資深策劃師、助力業績倍增劉強東曾經說,公司薪酬設計的死局就是:底薪+逐級提成,這樣只會把公司拖垮,為什麼這麼說?很多創業老闆,公司給員工開的薪資結構都是底薪+提成,提成按照業績來,比如業績是10萬,提成10%;業績15萬,提成15%;業績20萬,提成20%,以此類推。
  • 【安防講堂】網絡兼職真能月入過萬?
    【安防講堂】網絡兼職真能月入過萬? 案件回放▲▲▲貪圖小利洩露隱私被騙3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