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誰「模擬」出我們的世界?兩種可能性:高維度生命體和未來

2020-08-27 侃侃科學

Hi,大家好,這裡是侃侃科學,我是侃侃。

今日話題

《進化論》無法解釋的現象

關於進化論,有種蟲子叫龐巴迪甲蟲,它複雜的身體構造就好像一個生化士兵,身體中有兩條產生化學一體的腺體結構,一邊分泌的是過氧化氫,另一邊分泌的是苯二酚,然後將分泌的兩種化學液體分別儲存在左右兩個耐腐蝕的儲液囊中。

過氧化氫就是我們平常消毒用的雙氧水是一種強氧化劑。而苯二酚則是一種強還原劑。當遭遇威脅時,以每秒五百次的精神頻率將儲液囊中的兩種化學液體擠壓至尾部的混合氣中,充分混合後噴射而出,產生爆炸兩種液體混合爆炸產生的高溫超過一百攝氏度。

面對如此精密複雜的身體構造,自然有人懷疑進化論我們來思考一下,如果是自然進化,那麼他應該先計劃出這套複雜系統中的哪一個器官的假設。

先計劃出的是分泌化學原料的腺體,那如果是這樣,由於缺少耐腐蝕的儲液囊,這一物種應該早已經滅絕了。

人類遺傳基因的質疑

那如果新計劃的是耐腐蝕的儲液囊呢?試想一下,一個蟲子無緣無故在身體中長出兩個毫無意義的累贅,然後帶著這兩個儲能等待百萬年之後再進化出其他器官嗎?

不用說還有那個精密的混合氣,而這一切似乎都在反駁達爾文再比如說鳥是恐龍進化而來的。那麼為什麼沒有進化過程中過渡物種的化石呢?

再比如說,海洋生物進化出陸地生物,那麼進化過程中的過渡生物又在哪裡呢?很遺憾,迄今為止,人類並沒有發現類似的生物化石。如果我們假設地球生物都是提前設定好的程序,並非自然進化的結果,那這一切似乎變得有些合情合理。

再比如說人類人類其實就是這個現實,世界中最不合理的存在。試想一下,137億年前,一個不知道什麼的東西突然爆炸產生宇宙,恰巧在120五一年產生了銀河系,又恰巧產生了太陽系,又恰巧產生了地球,又恰巧孕育著生命,又恰巧生命進化成了人。

人類恰巧又創建了文明,又恰巧有人類在討論這個世界是真實還是虛擬的,而這一切難道真的只是巧合嗎?

曾經有基因學專家說過:如果人類是進化而來的,那麼難度就相當於把瑞士機械手錶中的一千多個零部件拆開,丟入標準泳池中,然後放水產生的漩渦將手錶組裝完成,並且能夠正常運行,這難度可想而知。所以有人說人類本身其實就是奇蹟,這其實也佐證了我們第一條關於遺傳基因的懷疑。

量子力學實驗課

我們來假設一下,假設我們是一段代碼證,存在於一個虛擬程序中,那麼現實中的一切不合理,是否都將說得通的宇宙萬物,包括人類本身組成這些的基本單位其實都是一樣的。

曾經我們以為組成宇宙萬物的基本單位是原子,直到我們發現了夸克夸克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小粒子是組成萬物的基本單元而跨過。就好比組成這個世界的基本代碼反光電腦系統,無論多麼精美的視頻圖片,複雜的程序遊戲,其背後的組成也只是簡單的零和一。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所處的所謂現實世界和電腦中的虛擬世界,它們構成的方式都是相同的。萬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單位組成。那麼既然提到了微觀世界,我們就不得不說一下,量子力學,量子力學可以說是支持虛擬世界的最有力證據之一。

尤其是經典的量子力學實驗雙縫幹涉實驗簡單點說,就是將若干電子發射到前方兩條相互平行的狹縫中。電子在通過狹縫後會在後面的探測品上留下最終的運動位置。然而影響實驗結果的不是溫度,溼度,高度,亮度等客觀因素,而是取決於我們是否觀察了這個實驗過程。

仿佛電子是有生命的一樣。但有人觀察他的時候電子就變成了粒子,太沒有人觀察他的時候就偷偷變成了菠菜醉現象,被稱為觀測者效應。科學家曾嘗試以各種各樣的隱秘方式進行觀測,但結果都是一樣的。

有人說這個實驗是可怕的地區,以我們現有的科學認知無法解釋這一詭異的現象,它完全顛覆了人們對光子乃至整個物理學科的認知。

雙縫幹涉實驗

那這和我們假設的虛擬世界有什麼關係呢?我們都知道,在我們運行大部分遊戲的時候,尤其是沙盒類的大型模擬遊戲時,程序為了節省電腦算力資源,保證程序的正常運行,通常只會加載和渲染。

我們所能看到的區域也只會在我們所能看到的區域,刷新怪物,NPC等數據。說白了就是遊戲地圖中的數據,你看他的時候是加載狀態,而你不看他的時候就是虛無狀態。

說到這你是不是發現了什麼那雙縫幹涉實驗中的觀測者效應會不會也是模擬人類世界的這臺計算機為了節省資源而做出的設定呢?試想一下,你的遊戲角色能看到哪些畫面?或者你的遊戲角色處於什麼位置?你的遊戲程序會不知道嗎?這很好地解釋了?

為什麼我們嘗試各種隱秘的觀測雙縫幹涉實驗也無法打破觀測者效應的原因。作為遊戲角色的我們虛擬世界這個程序對我們了如指掌。按照這個說法,我們的宇宙也許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起碼現在只是才刷新到我們能觀測到的範圍而已。

同理,地球也是這樣,在我們觀察不到的地方,可能也是虛無一片,從而達到節省這臺超級電腦資源的目的。我們再來思考一下光速為什麼是速度的上限?

我們用虛擬世界的假設來解釋一下,我們的世界是一個虛擬程序,而這個程序運行一定會有一個載體,比如說電腦或伺服器而光速就是我們這個程序中的數據上線。

有人說這個實驗是可怕的地區,以我們現有的科學認知無法解釋這一詭異的現象,它完全顛覆了人們對光子乃至整個物理學科的認知。那這和我們假設的虛擬世界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都知道,在我們運行大部分遊戲的時候,尤其是沙盒類的大型模擬遊戲時,程序為了節省電腦算力資源,保證程序的正常運行,通常只會加載和渲染。我們所能看到的區域也只會在我們所能看到的區域,刷新怪物,NPC等數據。

說白了就是遊戲地圖中的數據,你看他的時候是加載狀態,而你不看他的時候就是虛無狀態。說到這你是不是發現了什麼那雙縫幹涉實驗中的觀測者效應會不會也是模擬人類世界的這臺計算機為了節省資源而做出的設定呢?試想一下,你的遊戲角色能看到哪些畫面?或者你的遊戲角色處於什麼位置?

你的遊戲程序會不知道嗎?這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嘗試各種隱秘的觀測雙縫幹涉實驗也無法打破觀測者效應的原因。作為遊戲角色的我們虛擬世界這個程序對我們了如指掌。按照這個說法,我們的宇宙也許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起碼現在只是才刷新到我們能觀測到的範圍而已。

同理,地球也是這樣,在我們觀察不到的地方,可能也是虛無一片,從而達到節省這臺超級電腦資源的目的。

我們再來思考一下光速為什麼是速度的上限?我們用虛擬世界的假設來解釋一下,我們的世界是一個虛擬程序,而這個程序運行一定會有一個載體,比如說電腦或伺服器而光速就是我們這個程序中的數據上線。

當下的量子計算機仿佛正處在版本升級當中,進度條可能只走到了10%或者更少而可控核聚變技術。現在來看或許只是一個版本升級公告而已,我們還需繼續等待。

如果按照這種假設,那到底是誰模擬出我們的世界呢?分析應該有兩種可能性,一種就是高維度生命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上帝或神,而目的可能只是為了模擬整個宇宙的衍生過程。

另一種可能性應該就是未來的。我們自發明電燈以來,短短幾十年,人類的文明進程發生了巨變,過去幾千年的發展也不急,最近一百年的發展速度,可以預見的是,如果沒有戰爭和自然災害,人類的文明進程將會越來越快。

而量子計算機的出現讓我們今天所說的虛擬世界變的可能而模擬出整個宇宙,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也會變得輕而易舉。那未來的人類為什麼要模擬出整個宇宙創造出虛擬的我們呢?

有一種可能是未來地球已經不再適合居住,有可能是因為環境問題有可能是因為和戰,不管是因為什麼貓膩出我們的目的,都是為了解決他們所面臨的困境。或者說為了做出某些較大的抉擇,通過多次模擬的方式選擇出正確的結果。

特斯拉的CEO埃隆馬斯克曾說過:世界是真實的概率不足百分之零點001。

你是如何確定你所處的世界不是一個虛擬的程序呢?你又該如何證明你不是一串代碼呢?

相關焦點

  • 科學解釋10個維度以及維度帶來的可能性
    我們看起來是生活在一個四維的世界,因為我們有時間和年齡,但現在科學界說,如果我們現在處於第四維度,我們會立即死亡。這是因為第四維沒有線性時間。從出生到死亡,你會立刻體驗完所有的年齡。每個維度都是不同的向度,我們還沒有準備好同時體驗這四個維度。精神信仰表明我們有一天可能能夠體驗第四維度,當然也包括第五維度。有傳言稱,有些人已經學會如何存在於第四維度了。
  • 科學解釋10個維度以及維度帶來的可能性
    我們看起來是生活在一個四維的世界,因為我們有時間和年齡,但現在科學界說,如果我們現在處於第四維度,我們會立即死亡。這是因為第四維沒有線性時間。從出生到死亡,你會立刻體驗完所有的年齡。每個維度都是不同的向度,我們還沒有準備好同時體驗這四個維度。精神信仰表明我們有一天可能能夠體驗第四維度,當然也包括第五維度。有傳言稱,有些人已經學會如何存在於第四維度了。
  • 從科學的角度分析,我們的世界是被模擬出來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大家好我是老馬,今天我們聊我們的這個世界。當你降生到這個世界,從你睜眼看到的第一束光開始,對你來說,世界便存在了。當你走到生命的盡頭,從你閉上眼的那一刻起,對你來說,世界便消失了。另外,別人到底是否和你一樣,同樣具備五感,其實你並不能確定。你只能體驗你通過五感所感知的世界,換句話說,別人到底在這個世界中體驗到什麼,其實你是一無所知的,比如當你長時間坐在電腦前,感覺脖子酸痛,你會真切的體會到酸痛。而別人同樣頸椎不舒服,你只能通過他的表情,語言,動作等信息做出判斷,並得出結論,那個人應該和你有著相同的感受。
  • 秒懂什麼是四維空間,高維度生命體原來是這樣的
    我們跟一維空間的生物說有平面的概念,他們是接受不了的,因為一維空間的生物只會前進和後退,我們跟二維的空間說有體積這種事情,他們是完全無法理解的,因為二維的生命體只能體會面積,無法體會體積,那我們是三維的生命體,我們覺得體積是理所當然的,但是要我們體會四維的概念那就無法做到了。
  • 高維度與神秘世界的聯繫,愛因斯坦等科學大牛的高維度理論之路
    佐爾納將更高維度與超越領域聯繫起來的根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柏拉圖的洞穴寓言,在這個寓言中,囚犯被關在洞穴裡,觀察牆上的二維陰影,卻不知道產生陰影的外部三維世界。雖然柏拉圖暗示我們三維的生命可能同樣對更大的現實視而不見,但他並沒有明確地論證存在真正的第四維度。
  • 宇宙有十一個維度,其他維度生命是什麼形態?我們只能推測
    宇宙有十一個維度,其他維度生命是什麼形態?我們只能推測文/蒼宇最近幾年一個詞火了起來,並被大眾所熟知,那就是「二次元」。這個詞目前象徵的含義我們暫且不表,它誕生的起因是熱愛動漫宅文化的年輕人,為幻想世界中的虛構人物所存在的世界取得一個專有名詞。說到「二次元」,不少人感覺它和科學概念中的"二維空間「是一個意思,這其實是錯誤的。我們所身處的世界,是由三個「維度」構建的,既「長、寬、高」,廣泛上被認作另外一個維度的「時間」其實是偽概念,時間本質上是指物體的運動,不能腦補到「維度」裡面。
  • 霍金曾經說,這個宇宙有11個維度:會高維度生命在控制人類嗎?
    但是我們人類沒有找到任何的外星生命,更別說是有高級智慧的外星文明了。所有有人就猜想,是不是這些生命存在於高維度中,所以我們看不到。而且霍金曾經說,這個宇宙有11個維度:會有高維度生命在控制人類嗎?那麼我們知道,我們人類和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存在於三維空間中的。所以我們人類能夠看見,也只能看見三維空間和,以及三維空間以下的東西。
  • 體手性分子成功合成:化學家創造生命的起點?
    儘管本文不太執著於糾纏手性物質複雜的對稱性和立體化學概念,我們還是在下圖中展示了基於不同維度手性來源的分子及其結構特點。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仔細觀察,看看到底由於什麼原因造成了某個分子和它的鏡像分子無法重疊。
  • 探秘神秘的高維度空間世界
    核裂變實驗時,有少量粒子憑空消失了,沒變成能量和其它物質,它們進入到高維度空間去了。高維度空間在我們身邊,但太細小,我們沒法發現和進入。高維度空間生物可以看到低維度空間生物的一舉一動,可以看到低維度空間生物的過去現在將來,就像進行時間旅行一樣。
  • 我們生活在「模擬世界」的十大理由
    讓我們來探究一下為什麼我們可能生活在模擬環境中:1. 像素,解析度,虛擬和增強現實馬斯克提出的一個主要論點是,一個更先進的文明將擁有解析度非常高的遊戲——高到我們無法區分「真實」世界和「模擬世界」。今天,我們已經在虛擬實境中看到,「完全沉浸」是可能的。任何玩過一款令人信服的VR遊戲的人都會意識到忘記現實世界並「相信」你所看到的世界是真實的是有可能的。
  • 世界有10大維度,你在第幾維?逆天的分析!
    只有我們把食物再放回它們的感知面上,螞蟻才可能從新發現它。這對螞蟻來說:卻又神秘出現了!可見,就螞蟻來說:三維空間的高是它們的高維世界了!由此,我們可以聯想人類社會裡傳聞的神秘失蹤案和神秘出現事件。如某飛行員看到古埃及正在修建金字塔,而後馬上失蹤;又如某飛行員看到金黃色的陸地,然也馬上失蹤等等時空神秘案件。
  • 我們的宇宙是「模擬」的嗎?
    就好比某一天人類的科技發展到了極致,可以創造出虛擬世界,在這個虛擬世界中,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那麼,這些「人」會不會知道自己、自己的世界都是虛擬的呢?  雖說「我們的宇宙是虛擬的」這個想法有點像是電影《黑客帝國》裡的橋段,但這確實是一個合理的科學猜想。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舉行的一年一度的艾薩克·阿西莫夫紀念辯論會上,研究人員們討論了這個充滿爭議的話題。
  • 宇宙維度到底有多少,四維空間存在生命嗎?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科學家給出了答案引言:維度空間一直都是科學家猜想的一種,科學家認為我們的宇宙是由很多個維度組成的,我們生活的空間是三維空間,三維空間就是由長寬高這三個維度組成的,但是科學家認為宇宙中有很多維度空間,我們生活的三維空間只是非常低端的一種空間而已,在三維空間上面還有四維空間,五維空間,六維空間等等,雖然這些都是科學家的一種猜想,但是我們也不能夠否定他們就是不存在的
  • 高維度生命主宰低維度生命?四維空間是什麼樣子的
    由於我們人類對整個世界來說實在太渺小了,不管我們有多聰明,有多智慧,我們的思想總是有極限的,我們的思維始終有它的局限性,很多東西都會超出我們的認知,我們能理解零維度空間、一維空間、二維空間、三維空間,甚至四維空間,但是再多我們就很難理解了,最多是建立一個數學模型。零維空間是什麼?
  • 如何看待維度空間?我們說的一維,二維等,到底該怎麼理解?
    把一個細胞當成一個維度,當一個細胞的某個組成部分發育到一定程度,最終突破出細胞壁,影響到隔壁細胞,就進入另一個維度,比如癌細胞。宇宙相當於一個細胞,人類是宇宙的組成部分,當人類發展到一定程度,突破宇宙結界,能影響到另一個宇宙,就進入了另一個維度。進入另一個維度的過程,就是解讀宇宙的過程。
  • 世界有10個維度,看看你在第幾層
    ,和我們幾何意義上的點一樣,它沒有大小、沒有維度。,低維度生物不能意識到高維度空間發生的事情。好,我們繼續,七維空間走起來。還是那個例子,前面提到兩個時間線:經理與廚師。初中畢業的你,不可能只有這兩種選擇,而是近乎無限。怎麼解釋,你的每一個決定都在塑造出一個特有的你。你可以成為任何一種你。概括地說,初中畢業的你是一個起點,所有的時間線。
  • 「人造生命」意味著多少可能性
    「未來的5-10年,我們可以化學合成任何生命。」「技術發展速度非常快,未來人工生命合成技術的發展可能比人工智慧還快。」最近,作為國內某知名生物技術公司董事長的汪建在一次訪談中語出驚人,預言「人造生命」將成為人類科技爆發的下一個風口。
  • 如果我們生活在模擬計算之中,那麼我們能模擬出另外的宇宙嗎
    ,在重力作用下它能到達多高。隨著時間的推進,我們的計算模擬能力越來越強,已經能模擬雙體系統的相互影響了。我們遇到的第一個難關可以說是三體系統了。在該系統中,每個物體的引力相互影響,並且還和它們的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有關。三體系統有無數個解,不可能有統一的公式。為此,科學家也感到很頭疼。為了模擬該系統,科學家只能把每個物體的速度增量和位置增量微分化,然後慢慢計算出它們的軌跡。這一模擬的難點在於計算機的處理能力上。
  • 維度空間的奧秘
    宇宙其實是由物質和維度決定的,而空間又分為不同的維度,一維空間就如同我們所說的點;二維空間是面,比如一些小動物所識所感僅限於二維:而三維空間就是我們人類目前所能感知到的世界。科學家們一直在找尋三維以上的四維、五維甚至於多維的世界究竟如何呢?
  • 我們生活在模擬世界中嗎?專家稱概率是50%
    一些科學家還試圖驗證某些方法,讓我們辨別自己是否是「模擬生物」,還有一些科學家則試圖計算我們成為虛擬體的概率。  目前,最新分析表明,我們生活在基本現實和模擬環境的概率各佔一半。但這項研究表明,如果人類具有模仿有意識生命的能力,我們成為他人電腦中虛擬居民的可能性也將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