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由於太過炎熱,氣溫和水溫都比較高,所以,夏季的魚不是那麼好釣的,所以我們只能在夏季選擇一些耐高溫比較好的魚兒,比如草魚、鰱鱅魚之類的。小編的這個時候就比較喜歡用手竿釣鰱鱅魚。下面就讓小編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小編釣鰱鱅魚的經驗吧,希望釣友們可以看到最後,希望對釣友們在以後的垂釣中有所幫助。
在夏季釣魚,想要有一個好的收穫,我們釣位的選擇就會非常的重要,一個好的釣位會影響到我們漁獲的好壞。野釣鰱鱅魚的時候,最好選擇一些有遮擋物的背風處,還有就是還有就是淨水水域。在背風和靜水水域是比較方便釣魚人進行觀察浮漂的,避免一些外部因素造成了浮漂的漂相誤導了我們。鰱鱅魚主要是靠吸食霧化的餌料來進行進食的,水流過快的地方是根本聚不起魚的,過急的水流衝走了霧化的餌料。我們選在深水區也是根據他們的習性來選擇的,像鰱鱅魚這種魚雖然比較耐高溫,但是在夏季裡淺水區的溫度過高,鰱鱅魚也是不願意待在淺水區的,所以儘量要釣的深一些但是不要太深,如果要釣到鰱鱅魚,水的深度要達到兩米以上才可以最多不能超過四米。
不論在什麼釣場,釣什麼魚,都是需要打窩誘魚的。那麼窩點做作的好,也就決定了我們的漁獲會很好。根據鰱鱅魚的進食習性,我們可以選一些霧化比較好的窩料來進行打窩。可以用發酵過的豆腐渣或者是玉米面混合在一起,玉米面的霧化效果就比較好,可以很好的為鰱鱅魚於提供食物,發酵的豆腐渣味道比較酸臭,能夠起到很好的誘魚效果。但是夏季裡使用霧化比較好的窩料,會有一個特別讓人煩惱的事情,那就是容易將小魚吸引過來,不過只要鰱鱅魚進窩了,小魚就會立刻逃竄,所以釣友們是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的。
那怎麼樣去觀察鰱鱅魚是否到達了窩點呢?主要就是看窩點附近有沒有氣泡。因為這種魚的呼吸特點是它們產生的氣泡比較小,比較密集,如果說有很多條鰱鱅魚進窩的話,那麼就會出現浮漂上頂的現象,或者是左右搖擺不定的現象。只要有這種現象,那就表示鰱鱅魚進窩了。還有就是,小魚來到了水裡面甚至會跳出水面,那麼就是小魚突然被嚇跑了,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注意了,這種情況一般都是非常大的魚進窩了,所以我們就要特別的謹慎,不能錯過了釣到大魚的好機會。
鰱鱅魚一般都是生活在水域的中上層,基本上不會到水底活動,所以我們在釣鰱魚的時候可以採用釣浮的方法。釣浮也不是說只釣表面或者是上層,只要不掉到底就可以了,因為魚的體型比較大,需要的溶氧量也比較多,所以他們會在水域的中上層活動。中上層的水溫也比較高,正好鰱鱅魚也是比較喜歡高水溫的。垂釣釣鰱鱅魚的時候需要我們不斷的去尋找魚層,只要找準了魚層,漁獲一定是非常可觀的,夏季找魚層要從上至下的找,哪個魚層的魚兒開口了,就選在哪個地方作釣。
鰱鱅魚覓食的習慣跟其他的魚類不同,鰱鱅魚是靠嘴來吸附食物的,它是不會去啃咬食物,而是慢慢的吸食,所以在咬到魚鉤的時候浮漂會下頓,但是,有些小魚在咬鉤之後也會有下頓的現象,所以我們就要注意了,觀察大魚和小魚咬鉤的漂相,儘量減少提竿的次數,小魚下頓往往是很快,但是沒有力氣,大魚咬鉤的時候非常緩慢的下頓,但是卻非常有力。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夏季垂釣鰱鱅魚的經驗了,希望對釣友們以後的垂釣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