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自如的鰱鱅玩法,就算大冷天也能把它釣起來!

2020-12-03 百家號

鰱鱅是喜溫的魚,在氣溫水溫都比較低的時候,它會遊動到溫暖一些的水底活動,特別是到了仲秋之後,天氣變涼,在雨天或者是早上氣溫在20度以下的時候,它遊到水底。此時釣友可以使用大量發酵後的豆渣配合顆粒飼料打窩誘魚,等魚進窩後再釣離底,離底約為10~20釐米。今天我們來探討秋季垂釣鰱鱅魚的技巧。

魚竿的選擇:喜歡用5.4的手竿。因為釣鰱鱅一開始要打頻率,太重釣一天下來手臂會不舒服,如果你有麒麟臂也不妨試試7.2的。調性的話覺得28調最合適,因為太硬沒有遛魚的感覺,也容易切線跑魚,太軟不好控魚,如果兩個釣位距離太近,遛魚的時候魚竄到隔壁的窩子裡炸了別人的窩容易搞嘴。線組根據魚的個體選擇,一般十斤左右的鰱鱅至少用3+2的線組搭配,魚鉤選擇鉤條較粗的伊勢尼。鉤號選擇鰱魚較小鉤,鱅魚較大鉤。子線60-80公分長度對摺。鉤距15-20公分。

釣鰱鱅漂的選擇打破常規,將細尾漂換成軟尾空心漂。軟尾空心漂的漂尾很粗,同樣調成十目掛餌,細尾漂可能被拉下去八目變成兩目,而粗尾漂可能只拉下去一目變成九目。釣鰱鱅釣浮的時候,想解決餌太大把漂拉黑的問題,那就選擇粗尾漂就行了。

餌料的選擇當然也是用霧化狀態好的,我看別人都是買鰱鱅專用餌。我每次都是用普通的餌料少加拉絲粉收穫一樣可以,也不一定非得用酸臭形餌料。主要看餌料的霧化狀態。有很多人餌料開制後,由於餌料自身微輕的原因,會出現捏餌成團入水後仍然漂浮或懸浮在水中,釣友應該通過實際魚情的需要,控制好餌料與水比,更方便鰱鱅進食的餌料狀態。鰱魚對魚餌味型上也是具有相當敏感性,一般都喜食微酸的餌,自製魚餌時可以在魚餌中加入一些白醋、酒糟、酸奶(草莓味、大蒜味)等。鱅魚對臭味也是情有獨鍾,作釣過程中可以加入些臭雞蛋、臭豆腐乳 (發酵過的豆腐渣) 、甚至臭泥漿等,增加將其釣獲的概率。

釣法主要是讓餌料在鉤子周圍霧化,鰱鱅過來吸食霧化的餌料會誤把鉤子吸食到嘴裡,這時候產生頓口信號提竿中魚。所以漂相上主抓小頓口和黑漂。要注意的是,鰱魚進窩後如果其所在的水層在鉤子上方,就會產生蹭線現象,漂出現頓口、黑漂、抖動等狀態,但是提竿不中魚或者提竿錨到魚,這時候應該將浮漂向下擼十公分,擼多次直到正口中魚。如果窩內出現大量魚星,漂出現頓口但是提竿不中魚並且也錨不到魚的話那說明魚在鉤子下方,這時候就要將漂向上擼十公分,擼多次直到正口中魚。

水溫和水中含氧的高低,對釣任何淡水魚都有影響,但鰱鱅魚對這兩者更加敏感,以水溫來說,如果達不到它們適宜的標準,就會拒食,成為釣不上鰱鱅的重要原因。一天之中,鰱鱅在水中的泳層在不斷變化。一般規則是「早淺晚深中釣中」,「水渾釣淺,水清釣深」。當然深淺是相對的,水深的上三分之一為淺,下三分之一為深。春秋季節,魚通常在水深的中層遊弋,到了深秋乃至冬天,水溫較低,魚可能在水底遊動,此時應「釣底」或「釣離底」。總之,靈活應變才能找到魚層,找到魚層才能與鰱鱅「相會」。

布窩是至關重要的環節:1、重窩誘魚群,交叉定釣點。開釣前必須手拋打窩,由遠而近,從左至右,形成一個「十」字形布窩陣,然後在「十」字的交叉口即釣點,拋下重窩。慢慢地,釣點形成一個前後、左右、上下的立體霧化區。剩下的只須等待魚群進窩了。2、配餌分主次,調餌求霧化。基本公式是:基礎餌40%+主攻餌30%+味型20%+狀態l0%。基礎餌主要有菜籽餅、麥麩、豆渣一類。

秋季垂釣鰱鱅,在釣位選擇上也比較重要,首先要選擇背風向陽的位置,秋天溫度不高的時候,長時間太陽照射的水域水溫會較其他地方高一點,鰱鱅也更喜歡在這樣的水域覓食,水庫背風的水域,水一般不會流動,更利於作釣時候聚窩,因為作釣鰱鱅的餌料和誘餌窩料霧化性很好,假如走水厲害的話好不容易做下的窩一下就會被水流衝散了,另外,下風口也是作釣鰱鱅魚時不錯的位置,大水面的浮遊生物好多會被吹到此地聚集,很容易吸引鰱鱅來此覓食。

由於鰱鱅攝食迅猛,中魚後具有強大的拉力和衝擊能力。尤其是鰱魚,中鉤後左突右衝,橫衝直撞,如果沒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常常被突如其來的拉力造成斷竿、斷線、跑魚等現象。因此,在垂釣過程中,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集中精力,中魚後雙手持竿,即刻將釣竿上揚至45度角。遛魚時候不要操之過急,儘量利用釣竿自身的張力來化解魚的拉力,直至確認將其遛透為止。另外鰱、鱅的嘴唇較為薄弱,在提魚入護前一定要使用抄網,抄網要放在抻手可及之處。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刪除)

相關焦點

  • 三伏天鰱鱅最好釣,手竿釣鰱鱅,這種釣法最犀利,一釣一個準!
    剛過了大暑沒多久,氣溫果然開始飆升了,氣溫高魚難釣,但是不包括鰱鱅。鰱鱅是濾食性魚類,主要進食水中的浮遊植物、枝角類浮遊動物,氣溫高這些浮遊生物異常的多。而且鰱鱅能夠忍受水溫接近40度,就算三伏天的中午依舊在覓食。所以民間一直都有個說法,釣鰱釣草選晴天。
  • 冬季如何釣鰱鱅
    冬季究竟能不能釣到鰱鱅魚呢?很多的老釣手都會把我們平時的一種浮雕的方式改為調平水釣二目的掉底的方式來釣鰱鱅,本期小何帶大家學習,冬季怎麼釣鰱鱅,本期內容包含鰱鱅魚的水層及覓食習慣,調平水釣兩目的步驟,以及,我們釣底釣鰱鱅時的一些注意細節。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鰱鱅魚的覓食習慣及所在的水層。
  • 冬天不能釣鰱鱅?大錯特錯,只要按我說的釣,鰱鱅釣了一尾又一尾
    冬天在北方很多地區都下起了雪,氣溫也變得很冷了,而在國內的南方地區氣溫還是比較暖和,這就讓不少人在一年四季都能出釣。在很多釣魚人的認知裡,鰱鱅魚只能在夏天和秋天這兩個季節去釣,這時候的溫度都比較高,一旦溫度降下來了,就基本不開口了,冬天不能釣鰱鱅?
  • 不同的季節,如何釣鰱鱅
    鰱鱅,屬於上層魚類,有人認為鰱鱅會一直在水上層生活,其實不對,鰱鱅和其它魚類一樣,具有趨溫性,會在更適合它的水溫區覓食、生活。不同的季節,水溫不同,鰱鱅生活的水層也不同,因此釣者不要死板地認為鰱魚屬於上層魚,就不管氣溫、水溫的高低,任何時候都在水上層浮釣,這樣的結果往往是空手而歸。春季釣下層春季,上層水溫比較低,不適合鰱鱅垂釣,而且也缺乏食物,因此鰱鱅會到水底棲息、覓食。
  • 夜釣鰱鱅,釣底還是釣浮?
    這個時候,很多釣魚人都會考慮夜釣鰱鱅。那麼,夜釣鰱鱅我們還釣浮還是釣底呢?!關於夜釣,四眼分享一個本人親身經歷的事情。這次意外的收穫,讓我對夜釣鰱鱅有了新的認識。大概五六天後,我又專門跑去夜釣鰱鱅了。還是同樣的窩料,同樣的釣點。換了專門的鰱鱅餌料,底釣鰱鱅。但是,這次卻空軍而歸!
  • 冬季如何釣起鰱鱅?乾貨解讀:低溫釣鰱鱅的2大核心3個基礎
    我個人的想法是,冬季釣鰱鱅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畢竟咱們都知道魚不想吃食的時候,你就算把食物放到它嘴巴也未必能釣起來,更關鍵的是在這個季節,恐怕連鰱鱅藏在哪都不知道。如果釣點是在江河,我是直接放棄的,但釣友問的是水庫,相對來說水域面積沒有那麼大,故難度也降低了不少,還有得商量。
  • 夏季溫度高,釣魚就釣鰱鱅,夏季垂釣鰱鱅漂相解析
    我們經常垂釣的淡水魚中,草魚和鰱鱅是比較喜歡高溫的。特別是鰱鱅,氣溫越高,活性越足,因為氣溫越高,水溫越高,水中的微生物生長的越好,食物來源越好,所以高氣溫的水域環境中,是釣鰱魚的好時節。我們都知道垂釣鰱鱅最主要的就是餌料的霧化,霧化不好就別想釣鰱鱅。但是這也會造成一個很麻煩的問題,就是霧化的餌料會吸引很多小魚搶來搶食。
  • 野釣筆記實戰篇手竿如何釣鰱鱅
    隨著溫度不斷升高,已經開始進入夏天節奏了,白天溫度達到了30℃夜晚也達到20℃左右了,現在我們已經可以開始垂釣鰱鱅了,鰱鱅是我比較喜歡垂釣魚種之一,因為它個體比較大而且衝勁比較強,特別手竿垂釣,手感很棒這也是大多數人喜歡原因之一。那我們手竿該如何垂釣鰱鱅呢?
  • 深秋釣鰱鱅只要有的放矢,多深的水層都能釣到它們!
    很多釣友都非常喜歡釣鰱鱅,因為鰱鱅的力道足,其強烈的衝擊力和持續力帶給釣友們無法言喻的興奮感和刺激感。不過欲釣鰱鱅,則先要了解和熟悉其生理特點和習性。所謂知己知彼,然後才能有的放矢地選擇好釣點,配製出鰱鱅喜歡的餌料,並掌握釣鰱鱅的各種有效釣法。
  • 江河野釣鰱鱅,不僅僅只釣浮!你會底釣嗎?
    天氣炎熱的夏季釣鰱鱅最為過癮。本人釣魚喜歡大江裡野釣,釣上魚才覺得有成就感,當然也要資源允許。反正我這邊大江小河遍布,最近電魚的比以往也少了。今天分享下本人平時釣鰱鱅的方法,這邊釣友主要也是喜歡釣鱅魚,也就是俗稱大頭魚。我們這邊小發電站超多,為喜歡垂釣的人提供便利,大家都選發電站儲水庫區作為釣點,選水深3米左右的位置,手竿用5.4米28調的綜合竿。
  • 釣鰱鱅下鉤前,必須考慮的問題是:釣深還是釣淺?釣底還是釣浮?
    什麼情況釣深(以下所談各種釣技,均是就海竿而言):夏天水面溫度過高,鰱鱅下潛,尋找最適宜的水溫層。關於「深」的含義特別有意思,在這裡它不能以尺寸來固定深的長度,它必須根據水的溫度來衡定其深淺。如水深3米的地方,將鉤下到2米以下都可稱之為釣深。
  • 垂釣喜歡酸臭餌的鰱鱅,如何釣才能爆護連連?
    現在的氣溫非常高,很多魚兒白天都不願意出來活動了,而鰱鱅卻依然很活躍,所以很多釣友會選擇釣鰱鱅,那麼該用什麼樣的作釣方法才能釣到肥美的鰱鱅呢?下面這幾招很不錯,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選擇合適的釣點如果我們想釣到體形比較大的鰱鱅,可以選擇水域面積比較廣的河流或者湖泊。而且鰱鱅不像一般的魚兒,它們不會近岸覓食,而是會隨著食物的流動而擺動。
  • 寒冷冬季釣鰱鱅,老釣友分享了幾點技巧
    那麼想釣鰱鱅的你如何在冬季釣到鰱鱅呢?冬季釣鰱鱅又有什麼技巧呢?下面我來給大家簡單說明一下。1、冬季鰱鱅的分布鰱鱅,在人們的眼中,都認為它是一種熱帶魚,而且它在水中的活動也受到溫度的影響,不過科學證明鰱鱅也並不是那麼害怕水溫的低下,鰱鱅體積不大,確實一種生命力頑強的魚類。而在冬天進行垂釣鰱鱅,確實是一種很難的垂釣技巧。
  • 夏釣鰱鱅的五個技巧全掌握,輕鬆釣獲幾十斤
    而現在正值盛夏,絕大多數淡水魚都不好開口的情況下,鰱鱅卻格外活躍,而且是溫度越高,進食慾望越強,因此現在正是釣鰱鱅的好時候。接下來,咱就跟大家聊聊應該怎麼釣鰱鱅,沒怎麼釣過的朋友們可以做個參考。出釣時機和釣絕大多數魚不同,釣鰱鱅要儘量趕在一天之中最熱的時候。
  • 春釣鰱鱅從不打折扣的秘訣,釣到十斤以下的都算小魚兒!
    但是釣鰱鱅就完全不受影響,因為鰱鱅主要是在中上層進食的。釣鰱鱅比較怕的就是大風天氣,主要是不容易成窩,誘魚效果較差,所以儘量選擇微風或者無風的天氣出釣。在釣鰱鱅的過程中,由於需要頻繁拋竿和揚竿,並且魚竿長度要在5米4以上,因此有人覺得釣這種魚就是一種折磨。
  • 初夏升溫自然水域的鰱鱅該如何作釣?老釣友教你三招
    初夏升溫自然水域的鰱鱅該如何作釣?老釣友教你三招 原標題:初夏升溫自然水域的鰱鱅該如何作釣?
  • 釣鰱鱅應該釣多深?把握住這2個細節,你就能立於不敗之地了
    因為鰱鱅生長速度快,兩三年就能長到5斤左右,而且鰱鱅還有成群覓食的習慣,智商也不高,而且半水中魚後魚的衝擊力會特別大,所以深受釣友們的喜愛。但是鰱鱅魚的魚層會發生變化,如果找不準魚層,就等於白費功夫,要麼是有口不中魚,要麼就是錨魚。那麼,我們該釣多深呢?這還要從魚兒的習性說起,所有的魚兒都有趨溫,趨氧和趨食的特徵。
  • 垂釣鰱鱅一定要用酸臭味餌料?了解這些知識,鰱鱅爆護指日可待
    鰱鱅的食性特點鰱鱅屬於濾食性魚種,對粗顆粒、大顆粒的食物並不感興趣,主要靠吸食水中的殘渣類物質以及浮遊生物為生。所以垂釣鰱鱅所使用的餌料重在狀態,而不是味型。任何魚種的感覺器官都不是單一的,鰱鱅也同樣有嗅覺,但並不是只有酸臭味對鰱鱅具有吸引力,任何刺激性較強的氣味都能吸引鰱鱅的注意。所以,用酸臭味的餌料能釣到鰱鱅,用腥味或者是草莓味的餌料也能釣到鰱鱅。
  • 老漁民360度解析春季如何釣鰱鱅,這五大技巧絕對管用!
    鰱鱅為濾食性,生長迅速,個體較大,釣法簡單,為大多數釣友所喜歡垂釣的魚種,釣鰱鱅手竿拋竿可以,手竿因為竿長的局限性,只能釣較近的水域,而拋竿可以把鰱鱅餌料拋投到更遠的釣點,漁獲更有保障,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拋竿釣鰱鱅的幾點心得體會。
  • 春季釣鰱鱅,這兩種釣法最優秀,漁獲翻倍不是事,一釣一個準!
    最近氣溫都飆升到20多度了,鰱鱅水溫達到10度就進食,達到15度進食狀態就非常好,又到了釣鰱鱅的時候了。鰱鱅體型大,膽子也大,這個特點導致鰱鱅變成了最好釣的魚種之一。打窩誘來鰱鱅,成群的鰱鱅進食,扔塊磚頭下去都未必炸窩。釣鰱鱅方法異常簡單,主要分為手竿釣法和拋竿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