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鰱鱅應該釣多深?把握住這2個細節,你就能立於不敗之地了

2020-11-29 釣魚路人甲

一年中最熱的月份莫過於八月了,溫度奇高,氣壓低,如果釣底層魚的話會經常空手回家。所以很多釣友就改釣比較耐高溫的非底層魚種了,鰱鱅就是釣友們的首選。因為鰱鱅生長速度快,兩三年就能長到5斤左右,而且鰱鱅還有成群覓食的習慣,智商也不高,而且半水中魚後魚的衝擊力會特別大,所以深受釣友們的喜愛。但是鰱鱅魚的魚層會發生變化,如果找不準魚層,就等於白費功夫,要麼是有口不中魚,要麼就是錨魚。那麼,我們該釣多深呢?

這還要從魚兒的習性說起,所有的魚兒都有趨溫,趨氧和趨食的特徵。雖說鰱鱅比較耐高溫,但它們也是有適宜的溫度範圍的。溫度太高了它們也會到溫度相對較低的水層去納涼,溫度低的時候會下意識地往深水區取暖。所以,鰱鱅的水層並不是固定的,可能今天釣的水深和明天不一樣,白天和晚上的水深也不一樣。

很多人以為鰱鱅很笨,我隨便找個水層只要餌料霧化夠好,鰱鱅就會跟著餌料進窩,也會順著餌料的霧化來吃餌。其實你非要這樣想也沒毛病,資源很多的情況下只要找的水層不出特別大的差錯也確實能釣得到鰱鱅。但是中魚率肯定很低,而且總是錨魚,釣2條後就會進窩。如果資源不太好的情況下,搞不好會空手回家。

其實鰱鱅的水層和以下2點是緊密相關的,對找魚層有困惑的釣友不妨參考參考。

1,從當天的水溫和氣壓來判斷魚層

在別的季節可能水溫和氣壓聯繫得沒那麼緊密,但是在熱天這2個參數就好像親兄弟一樣互相關照。鰱鱅並不是個耐低氧的魚種,水溫越高水中的溶氧量指數就越低。但鰱鱅又是個耐高溫的魚種,從理論上來講,溫度越高它們就越活躍,但這並不包含溶氧量很低魚兒上浮的時候。一旦溶氧量低到某個界限,鰱鱅就會出現「浮頭」的現象。這時候就別指望還有魚開口了,因為在呼吸都不暢通的情況下,鰱鱅是不可能有覓食的欲望的。

在早晚時分,溫度會相對對一些,氣壓也高一些,這時候我們可以適當的釣深一點,比如說白天釣80釐米,晚上就可以釣1米深。

2,從所在釣點水位的深淺來判斷魚層

其實不是所有水域都需要特別糾結魚層,在一些比較淺的水域魚層其實很好找。比如說你釣的那個野塘水不深,一般就是2米左右,那麼你釣1.2米和1.5米區別就不是很大,只要餌料霧化好,魚兒是能找到你的餌料的。到時候根據魚口再微調一下浮漂即可。

但是你的釣點水域面積大,水還特別深,動不動就是5米8米,魚層就比較有講究了,因為水越深魚兒能選擇的水層就越多。如果魚兒在3米深的水底納涼,你釣一米深,那肯定是不行的,別以為靠餌料的霧化就能把魚誘進窩,那也只能在差不多的水層有效果,相差太大是沒效果的。

釣鰱鱅,主動找魚層很重要

雖然鰱鱅的水層是和上面2個參數息息相關的,但我們作釣的時候還是要主動找魚層。怎麼找?現在的天氣,建議一開始從一米開始往下找,每次把浮漂上推20釐米左右,然後抽上十幾二十竿,一般找對魚層了很快就會有信號出現。如果一直到底都還沒口,那就繼續從底往上找魚層,直到找到魚層為止。

最後:釣鰱鱅也要控制餌料狀態,不然餌料過度霧化也會引起魚層的混亂,容易讓鰱鱅上浮,出現有口不中魚,錨魚的現象。最後是前期快速霧化誘魚,魚進窩後控制餌料霧化。還是那句話,鰱鱅很好釣,只需要控制好魚層,控制好餌料狀態,一般都不會空軍。

相關焦點

  • 冬天不能釣鰱鱅?大錯特錯,只要按我說的釣,鰱鱅釣了一尾又一尾
    冬天在北方很多地區都下起了雪,氣溫也變得很冷了,而在國內的南方地區氣溫還是比較暖和,這就讓不少人在一年四季都能出釣。在很多釣魚人的認知裡,鰱鱅魚只能在夏天和秋天這兩個季節去釣,這時候的溫度都比較高,一旦溫度降下來了,就基本不開口了,冬天不能釣鰱鱅?
  • 三伏天鰱鱅最好釣,手竿釣鰱鱅,這種釣法最犀利,一釣一個準!
    剛過了大暑沒多久,氣溫果然開始飆升了,氣溫高魚難釣,但是不包括鰱鱅。鰱鱅是濾食性魚類,主要進食水中的浮遊植物、枝角類浮遊動物,氣溫高這些浮遊生物異常的多。而且鰱鱅能夠忍受水溫接近40度,就算三伏天的中午依舊在覓食。所以民間一直都有個說法,釣鰱釣草選晴天。
  • 深秋釣鰱鱅只要有的放矢,多深的水層都能釣到它們!
    很多釣友都非常喜歡釣鰱鱅,因為鰱鱅的力道足,其強烈的衝擊力和持續力帶給釣友們無法言喻的興奮感和刺激感。不過欲釣鰱鱅,則先要了解和熟悉其生理特點和習性。所謂知己知彼,然後才能有的放矢地選擇好釣點,配製出鰱鱅喜歡的餌料,並掌握釣鰱鱅的各種有效釣法。
  • 冬季如何釣鰱鱅
    很多的老釣手都會把我們平時的一種浮雕的方式改為調平水釣二目的掉底的方式來釣鰱鱅,本期小何帶大家學習,冬季怎麼釣鰱鱅,本期內容包含鰱鱅魚的水層及覓食習慣,調平水釣兩目的步驟,以及,我們釣底釣鰱鱅時的一些注意細節。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鰱鱅魚的覓食習慣及所在的水層。
  • 冬季如何釣起鰱鱅?乾貨解讀:低溫釣鰱鱅的2大核心3個基礎
    如果你想在冬季試著釣鰱鱅,務必要了解2大核心3個基礎,即基礎一:水域大小和魚的數量基礎二:天氣與時間段的選擇基礎三:結合水深來確定釣位冬釣鰱鱅核心思路一:浮漂的選擇與調釣方法冬釣鰱鱅核心思路二:餌料的選擇與調整不是我打擊各位釣友,冬天釣鰱鱅真不是一件易事,真想釣的話三個基礎條件你可看仔細了,否則必然是十釣十空。
  • 入秋後鰱鱅該怎麼釣?把這4招學會,一天不釣30斤算我輸
    一年四季氣候不同,我們的作釣策略和目標魚也有所不同。拿鰱鱅來說,它是個比較喜歡高溫,但不耐低氧的魚種,隨著溫度的變化,覓食的欲望和水層都會發生變化,是個季節性比較強的魚種。所以到了9月份以後,想釣鰱鱅就要抓緊了,不然等到寒潮來臨,想釣鰱鱅就不容易了。
  • 釣鰱鱅下鉤前,必須考慮的問題是:釣深還是釣淺?釣底還是釣浮?
    溫、氧、食,這三者可以說是調動鰱鱅(其他魚也無例外)行蹤的三支「令箭」,那真是令行禁止,絕對服從。所以鰱鱅遊弋於上中下三層水之間,都是依循追溫、逐氧和覓食這三個目的來進行。什麼情況釣深(以下所談各種釣技,均是就海竿而言):夏天水面溫度過高,鰱鱅下潛,尋找最適宜的水溫層。關於「深」的含義特別有意思,在這裡它不能以尺寸來固定深的長度,它必須根據水的溫度來衡定其深淺。如水深3米的地方,將鉤下到2米以下都可稱之為釣深。
  • 不同的季節,如何釣鰱鱅
    鰱鱅,屬於上層魚類,有人認為鰱鱅會一直在水上層生活,其實不對,鰱鱅和其它魚類一樣,具有趨溫性,會在更適合它的水溫區覓食、生活。不同的季節,水溫不同,鰱鱅生活的水層也不同,因此釣者不要死板地認為鰱魚屬於上層魚,就不管氣溫、水溫的高低,任何時候都在水上層浮釣,這樣的結果往往是空手而歸。春季釣下層春季,上層水溫比較低,不適合鰱鱅垂釣,而且也缺乏食物,因此鰱鱅會到水底棲息、覓食。
  • 夜釣鰱鱅,釣底還是釣浮?
    這個時候,很多釣魚人都會考慮夜釣鰱鱅。那麼,夜釣鰱鱅我們還釣浮還是釣底呢?!關於夜釣,四眼分享一個本人親身經歷的事情。這次意外的收穫,讓我對夜釣鰱鱅有了新的認識。大概五六天後,我又專門跑去夜釣鰱鱅了。還是同樣的窩料,同樣的釣點。換了專門的鰱鱅餌料,底釣鰱鱅。但是,這次卻空軍而歸!
  • 9月浮釣鰱鱅多深好?根據天氣、氣溫、時間選擇釣層不能少
    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文明作釣,愛惜環境;為娛而釣,幼魚放流!釣友問:9月浮釣鰱鱅多深好?其實它沒有一個準確的釣層深度,主要是根據天氣、氣溫、時間決定的!一、晴天時作釣水深的選擇9月的晴天選擇鰱鱅釣層,主要以早上釣淺,中午略深,晚上看氣溫、風浪決定!早上可以釣0.5至1米左右,最好不超1.5米!中午可以釣的深一些,以1至2米最佳,最好不超2.5米!
  • 夏釣鰱鱅的五個技巧全掌握,輕鬆釣獲幾十斤
    而現在正值盛夏,絕大多數淡水魚都不好開口的情況下,鰱鱅卻格外活躍,而且是溫度越高,進食慾望越強,因此現在正是釣鰱鱅的好時候。接下來,咱就跟大家聊聊應該怎麼釣鰱鱅,沒怎麼釣過的朋友們可以做個參考。出釣時機和釣絕大多數魚不同,釣鰱鱅要儘量趕在一天之中最熱的時候。
  • 江河野釣鰱鱅,不僅僅只釣浮!你會底釣嗎?
    天氣炎熱的夏季釣鰱鱅最為過癮。本人釣魚喜歡大江裡野釣,釣上魚才覺得有成就感,當然也要資源允許。反正我這邊大江小河遍布,最近電魚的比以往也少了。今天分享下本人平時釣鰱鱅的方法,這邊釣友主要也是喜歡釣鱅魚,也就是俗稱大頭魚。我們這邊小發電站超多,為喜歡垂釣的人提供便利,大家都選發電站儲水庫區作為釣點,選水深3米左右的位置,手竿用5.4米28調的綜合竿。
  • 野釣筆記實戰篇手竿如何釣鰱鱅
    下面我們來簡單談一下手竿如何垂釣鰱鱅。1、我們了解一下鰱鱅習性,鰱鱅是中上層魚類,白鰱頭小,花鰱頭大又名胖頭魚、大頭魚、包頭魚等等,每個地方都有一種叫法,普遍就這幾種。鰱鱅吃食習慣為濾食性常以水中綠藻浮遊生物為主,一般淨化水域環境。一般水溫在25-35度時候進食慾望比較強烈。
  • 操控自如的鰱鱅玩法,就算大冷天也能把它釣起來!
    今天我們來探討秋季垂釣鰱鱅魚的技巧。魚竿的選擇:喜歡用5.4的手竿。因為釣鰱鱅一開始要打頻率,太重釣一天下來手臂會不舒服,如果你有麒麟臂也不妨試試7.2的。調性的話覺得28調最合適,因為太硬沒有遛魚的感覺,也容易切線跑魚,太軟不好控魚,如果兩個釣位距離太近,遛魚的時候魚竄到隔壁的窩子裡炸了別人的窩容易搞嘴。
  • 老漁民360度解析春季如何釣鰱鱅,這五大技巧絕對管用!
    鰱鱅為濾食性,生長迅速,個體較大,釣法簡單,為大多數釣友所喜歡垂釣的魚種,釣鰱鱅手竿拋竿可以,手竿因為竿長的局限性,只能釣較近的水域,而拋竿可以把鰱鱅餌料拋投到更遠的釣點,漁獲更有保障,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拋竿釣鰱鱅的幾點心得體會。
  • 仲秋手竿釣鰱鱅,就用這種釣法,狂拉到手酸,大魚連竿上!
    鰱鱅主要進食水中的藻類、浮遊生物,草魚主要進食水中的植物,隨著氣溫的降低,水中藻類、浮遊生物、植物開始變少,本質上是食物的變少導致了魚的停口。這兩種魚在第二天春季也是開口較晚的,其實也是食物因素導致的。所以仲秋到晚秋,是釣鰱鱅和草魚的最好時候。介紹下仲秋手竿釣鰱鱅的注意事項,希望能幫助到各位釣友。
  • 夏季溫度高,釣魚就釣鰱鱅,夏季垂釣鰱鱅漂相解析
    我們經常垂釣的淡水魚中,草魚和鰱鱅是比較喜歡高溫的。特別是鰱鱅,氣溫越高,活性越足,因為氣溫越高,水溫越高,水中的微生物生長的越好,食物來源越好,所以高氣溫的水域環境中,是釣鰱魚的好時節。我們都知道垂釣鰱鱅最主要的就是餌料的霧化,霧化不好就別想釣鰱鱅。但是這也會造成一個很麻煩的問題,就是霧化的餌料會吸引很多小魚搶來搶食。
  • 春釣鰱鱅從不打折扣的秘訣,釣到十斤以下的都算小魚兒!
    不過曾多次提醒釣友,釣這種魚首先就要挑選輕細的長竿,然後釣組方面,選擇主線2.0以上,子線1.0或1.5左右,這樣搭配,只要耐心遛魚,在春季釣5到6斤的鰱鱅應該綽綽有餘。鰱鱅屬於水中上層魚類,逐食而動,哪裡有實物哪裡就有鰱鱅的身影。這點跟其他魚類不太相同,比如鯉魚鯽魚這些有魚道和魚窩的概念,但是鰱鱅就完全沒有。
  • 浮釣鰱鱅釣多深?弄清這3個問題,你離魚兒又近了一步
    喜歡在夏季搏大物的釣友,鰱鱅是萬萬不能錯過的,這兩種魚拉力十足,手感沒得說,如果非要提個缺點的話,那就是粘液太多而且腥臭味濃烈(建議用網眼較大的抄網,否則粘液難清洗),但這並不妨礙我對它們的喜愛說到釣鰱鱅大家比較關心餌料的霧化和味型,這兩點我都有寫過文章,包括釣組方面之前也詳細聊過了,這裡不再贅述。
  • 秋季鰱鱅怎麼釣?只要學會這5點技能,保證讓你爆護到手軟!
    作為一種濾食性魚類,鰱鱅以水中的藻類和浮遊動植物為食,因此其活動範圍主要在水體的中上層,特別喜歡成群結隊地四處尋食,而且嗅覺非常靈敏。以上是鰱鱅的大致習性,我們再來看看在入秋之後該怎麼來釣鰱鱅呢?入秋以後,天氣漸漸轉涼,喜高溫的鰱鱅活躍度會相對降低,但這並不意味著秋後不適於釣鰱鱅。相反,隨著秋天的到來,鰱鱅為了能順利越冬會開始大量進食,這也為我們釣鰱鱅提供了絕佳的時機!釣鰱鱅既可以用手竿釣也可以用拋竿釣,雖然兩者看起來差別較大,但釣法本質並沒有什麼區別!只要掌握好以下幾個要點,鰱鱅爆護將變得非常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