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後鰱鱅該怎麼釣?把這4招學會,一天不釣30斤算我輸

2020-11-29 釣魚路人甲

只要釣魚的癮夠大,一年365天都可以出去釣魚,但自然界魚種比較豐富,魚兒的習性也有所不同。有的魚比較耐寒,有的魚比較耐熱,有的魚耐低氧,有的魚喜歡沉底,有的魚喜歡在中上層活動。一年四季氣候不同,我們的作釣策略和目標魚也有所不同。拿鰱鱅來說,它是個比較喜歡高溫,但不耐低氧的魚種,隨著溫度的變化,覓食的欲望和水層都會發生變化,是個季節性比較強的魚種。所以到了9月份以後,想釣鰱鱅就要抓緊了,不然等到寒潮來臨,想釣鰱鱅就不容易了。

在很多人眼裡鰱鱅都是很「傻」的一種魚,因為它們喜歡成群的活動,喜歡的口味也比較廣泛,酸的,甜的,腥的甚至臭的都不介意。但實際上釣鰱鱅也是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的,不然收穫也會很慘澹。

一,怎樣把鰱鱅誘進窩

鰱鱅是濾食性魚種,它們吃餌不是像鯽魚鯉魚那樣直接將餌團吸入嘴裡,而是將霧化開的散碎餌料吸入嘴裡通過魚鰓過濾。所以,想要把鰱鱅誘進窩,窩料和餌料的霧化都特別重要,但是霧化好的窩料和餌料很容易鬆散,那就需要我們不停地抽窩,補窩,尤其是資源比較差的水域,耗費的窩料和餌料是比較多的。很多人說釣鰱鱅需要家裡有礦,說的就是這回事。

另外,咱們常常說鰱鱅,其實鰱鱅是2種魚,我們常吃的大頭魚就是鱅魚,鰱魚主要指的是白鰱。它們的習性有很多共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鱅魚口味比較重,比較喜歡腥味,臭味,鰱魚比較喜歡酸酵味,我們可以根據它們的口味來適當的調整窩料和餌料的味型。

二,找對魚層是釣鰱鱅的關鍵

對於鰱鱅這種活動水域不固定的魚種來說,找到魚層是非常關鍵的,不像我們釣鯉魚,可以二話不說就釣底。鰱鱅的水層受到很多因素的幹擾,比如說溶氧量,溫度以及釣點水深的影響。前面說過,鰱鱅是個耐高溫但不耐低氧的魚種,從理論上來講,溫度越高它們就越活躍,在夏季和初秋的時候,它們活躍的水層一般都在中上層。

所以,在夏季和初秋的時候,我們找魚層可以從上到下慢慢找,比如說從1米深開始慢慢往下找,每次將浮漂向上推20釐米,然後釣上十幾二十竿,一般找對了魚層就很快會有魚口。隨著溫度的越來越低,鰱鱅活躍的水層也會慢慢往下移,釣3-4米深甚至更深的水層也不奇怪,關鍵是要找對魚層。

三,控制好魚層

找好魚層之後也要學會控制魚層,因為我們釣鰱鱅的餌料霧化是比較好的,鰱鱅很容易會追逐融散的餌料上浮。最後出現總是錨魚,有口不中魚的尷尬。所以,在前期誘魚的時候餌料需要儘量霧化,開好餌後不需要打揉也不需要把餌料捏成團,只要拋得出去就行了,高霧化餌料能幫助我們快速誘魚。但是在魚兒進窩後,餌料就需要控制霧化了,不然魚兒全都跑在魚鉤上方了,提竿就錨魚,這樣很容易驚窩。餌料可以維持在1-2分鐘霧化完畢,如果想要留魚就隔三差五的高頻率抽2竿即可。

四,釣鰱鱅的調釣和抓口

都知道釣鰱鱅是釣浮,所以調釣可以隨意一些,但是如果你的吃鉛量特別大,路人甲還是不太建議調得特別高。因為調目越高浮漂產生的剩餘浮力就越大,鰱鱅把魚鉤吸入嘴裡的力氣就需要更大,出現清晰頓口的機率會小很多。建議調個5-8目,掛上餌後釣個2-3目。

很多人釣鰱鱅是有動作就提竿,但路人甲建議還是主抓有力的頓口,一些左右晃動的信號其實是魚兒在蹭線,這時候應該調整浮漂更精準地找到魚層。如果是信號比較弱,可能是鰱鱅離你的魚鉤比較遠,產生的吸力不足以拉動浮漂,可以將浮漂向上推個5-10釐米。

最後:入秋之後也是鰱鱅覓食的高峰期,因為鰱鱅並不耐寒,食物也是以浮遊生物為主。天氣冷了以後浮遊生物的數量也會急劇減少,鰱鱅們想要度過寒冷的冬天就必須要在這個短暫的時間段內吃到足夠的食物來補充體力。比如等到天寒地凍鰱鱅都進入休眠狀態了,那就只能等明年了。

相關焦點

  • 秋季鰱鱅怎麼釣?只要學會這5點技能,保證讓你爆護到手軟!
    作為一種濾食性魚類,鰱鱅以水中的藻類和浮遊動植物為食,因此其活動範圍主要在水體的中上層,特別喜歡成群結隊地四處尋食,而且嗅覺非常靈敏。以上是鰱鱅的大致習性,我們再來看看在入秋之後該怎麼來釣鰱鱅呢?入秋以後,天氣漸漸轉涼,喜高溫的鰱鱅活躍度會相對降低,但這並不意味著秋後不適於釣鰱鱅。相反,隨著秋天的到來,鰱鱅為了能順利越冬會開始大量進食,這也為我們釣鰱鱅提供了絕佳的時機!釣鰱鱅既可以用手竿釣也可以用拋竿釣,雖然兩者看起來差別較大,但釣法本質並沒有什麼區別!只要掌握好以下幾個要點,鰱鱅爆護將變得非常簡單!
  • 春釣鰱鱅從不打折扣的秘訣,釣到十斤以下的都算小魚兒!
    但是釣鰱鱅就完全不受影響,因為鰱鱅主要是在中上層進食的。釣鰱鱅比較怕的就是大風天氣,主要是不容易成窩,誘魚效果較差,所以儘量選擇微風或者無風的天氣出釣。在釣鰱鱅的過程中,由於需要頻繁拋竿和揚竿,並且魚竿長度要在5米4以上,因此有人覺得釣這種魚就是一種折磨。
  • 初夏升溫自然水域的鰱鱅該如何作釣?老釣友教你三招
    初夏升溫自然水域的鰱鱅該如何作釣?老釣友教你三招 原標題:初夏升溫自然水域的鰱鱅該如何作釣?
  • 鰱鱅該怎麼釣?關鍵是霧化而不是酸臭,從四個方面說說我的經驗
    有時候實在釣不到魚,看到鰱鱅魚群過來了,那陣勢,鯊魚一樣的背鰭成群地划過水面,那水聲譁啦啦的,就像是千軍萬馬一樣。鰱鱅該怎麼釣?一、裝備手竿釣鰱鱅,我習慣採用偏輕的魚竿,因為釣鰱鱅要抽頻率,太沉了,體力跟不上;線組搭配,10斤以下的鰱鱅,個人習慣是3.5對2.0;浮標,選擇浮力相對大點,漂尾長的浮標;也可以用「水怪」,就是專釣鰱鱅用的餌盒,外面幾枚鉤子在水裡搖曳。
  • 原創 鰱鱅該怎麼釣?關鍵是霧化而不是酸臭,從四個方面說說我的經驗
    原創 鰱鱅該怎麼釣?原標題:鰱鱅該怎麼釣?關鍵是霧化而不是酸臭,從四個方面說說我的經驗鰱鱅魚是兩種魚類,鰱魚和鱅魚,因其生長特性在個人承包水域或者黑坑都有放養,作為經濟和功能的魚類很多地方都不讓垂釣。
  • 不同的季節,如何釣鰱鱅
    鰱鱅,屬於上層魚類,有人認為鰱鱅會一直在水上層生活,其實不對,鰱鱅和其它魚類一樣,具有趨溫性,會在更適合它的水溫區覓食、生活。不同的季節,水溫不同,鰱鱅生活的水層也不同,因此釣者不要死板地認為鰱魚屬於上層魚,就不管氣溫、水溫的高低,任何時候都在水上層浮釣,這樣的結果往往是空手而歸。春季釣下層春季,上層水溫比較低,不適合鰱鱅垂釣,而且也缺乏食物,因此鰱鱅會到水底棲息、覓食。
  • 夏釣鰱鱅的五個技巧全掌握,輕鬆釣獲幾十斤
    相信釣友們對「青草鰱鱅」這四大家魚都非常熟悉,不但是優秀的養殖品種,也是咱們的主要垂釣目標。特別是這些魚的體型都相對較大,垂釣體驗極佳,所以及受很多喜歡釣大物的朋友的喜愛。而現在正值盛夏,絕大多數淡水魚都不好開口的情況下,鰱鱅卻格外活躍,而且是溫度越高,進食慾望越強,因此現在正是釣鰱鱅的好時候。接下來,咱就跟大家聊聊應該怎麼釣鰱鱅,沒怎麼釣過的朋友們可以做個參考。出釣時機和釣絕大多數魚不同,釣鰱鱅要儘量趕在一天之中最熱的時候。
  • 深秋釣鰱鱅只要有的放矢,多深的水層都能釣到它們!
    很多釣友都非常喜歡釣鰱鱅,因為鰱鱅的力道足,其強烈的衝擊力和持續力帶給釣友們無法言喻的興奮感和刺激感。不過欲釣鰱鱅,則先要了解和熟悉其生理特點和習性。所謂知己知彼,然後才能有的放矢地選擇好釣點,配製出鰱鱅喜歡的餌料,並掌握釣鰱鱅的各種有效釣法。
  • 三伏天鰱鱅最好釣,手竿釣鰱鱅,這種釣法最犀利,一釣一個準!
    剛過了大暑沒多久,氣溫果然開始飆升了,氣溫高魚難釣,但是不包括鰱鱅。鰱鱅是濾食性魚類,主要進食水中的浮遊植物、枝角類浮遊動物,氣溫高這些浮遊生物異常的多。而且鰱鱅能夠忍受水溫接近40度,就算三伏天的中午依舊在覓食。所以民間一直都有個說法,釣鰱釣草選晴天。
  • 野釣筆記實戰篇手竿如何釣鰱鱅
    隨著溫度不斷升高,已經開始進入夏天節奏了,白天溫度達到了30℃夜晚也達到20℃左右了,現在我們已經可以開始垂釣鰱鱅了,鰱鱅是我比較喜歡垂釣魚種之一,因為它個體比較大而且衝勁比較強,特別手竿垂釣,手感很棒這也是大多數人喜歡原因之一。那我們手竿該如何垂釣鰱鱅呢?
  • 釣鰱鱅應該釣多深?把握住這2個細節,你就能立於不敗之地了
    因為鰱鱅生長速度快,兩三年就能長到5斤左右,而且鰱鱅還有成群覓食的習慣,智商也不高,而且半水中魚後魚的衝擊力會特別大,所以深受釣友們的喜愛。但是鰱鱅魚的魚層會發生變化,如果找不準魚層,就等於白費功夫,要麼是有口不中魚,要麼就是錨魚。那麼,我們該釣多深呢?這還要從魚兒的習性說起,所有的魚兒都有趨溫,趨氧和趨食的特徵。
  • 冬季如何釣鰱鱅
    很多的老釣手都會把我們平時的一種浮雕的方式改為調平水釣二目的掉底的方式來釣鰱鱅,本期小何帶大家學習,冬季怎麼釣鰱鱅,本期內容包含鰱鱅魚的水層及覓食習慣,調平水釣兩目的步驟,以及,我們釣底釣鰱鱅時的一些注意細節。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鰱鱅魚的覓食習慣及所在的水層。
  • 冬天不能釣鰱鱅?大錯特錯,只要按我說的釣,鰱鱅釣了一尾又一尾
    冬天在北方很多地區都下起了雪,氣溫也變得很冷了,而在國內的南方地區氣溫還是比較暖和,這就讓不少人在一年四季都能出釣。在很多釣魚人的認知裡,鰱鱅魚只能在夏天和秋天這兩個季節去釣,這時候的溫度都比較高,一旦溫度降下來了,就基本不開口了,冬天不能釣鰱鱅?
  • 寒冷冬季釣鰱鱅,老釣友分享了幾點技巧
    那麼想釣鰱鱅的你如何在冬季釣到鰱鱅呢?冬季釣鰱鱅又有什麼技巧呢?下面我來給大家簡單說明一下。1、冬季鰱鱅的分布鰱鱅,在人們的眼中,都認為它是一種熱帶魚,而且它在水中的活動也受到溫度的影響,不過科學證明鰱鱅也並不是那麼害怕水溫的低下,鰱鱅體積不大,確實一種生命力頑強的魚類。而在冬天進行垂釣鰱鱅,確實是一種很難的垂釣技巧。
  • 垂釣喜歡酸臭餌的鰱鱅,如何釣才能爆護連連?
    大家好,我是紅麒麟戶外的鯉魚瘋。現在的氣溫非常高,很多魚兒白天都不願意出來活動了,而鰱鱅卻依然很活躍,所以很多釣友會選擇釣鰱鱅,那麼該用什麼樣的作釣方法才能釣到肥美的鰱鱅呢?下面這幾招很不錯,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 操控自如的鰱鱅玩法,就算大冷天也能把它釣起來!
    線組根據魚的個體選擇,一般十斤左右的鰱鱅至少用3+2的線組搭配,魚鉤選擇鉤條較粗的伊勢尼。鉤號選擇鰱魚較小鉤,鱅魚較大鉤。子線60-80公分長度對摺。鉤距15-20公分。釣鰱鱅漂的選擇打破常規,將細尾漂換成軟尾空心漂。軟尾空心漂的漂尾很粗,同樣調成十目掛餌,細尾漂可能被拉下去八目變成兩目,而粗尾漂可能只拉下去一目變成九目。
  • 夜釣鰱鱅,釣底還是釣浮?
    這個時候,很多釣魚人都會考慮夜釣鰱鱅。那麼,夜釣鰱鱅我們還釣浮還是釣底呢?!關於夜釣,四眼分享一個本人親身經歷的事情。因為浮標傳來的信號,全是鰱鱅吃口。後來,整整一個晚上。根本就沒有見過草魚的影子,釣上來的,全是鰱鱅,中間還跑了不少。
  • 吳說釣魚:如何浮釣鰱鱅?裝備線組、餌料釣點與釣魚技巧全在這裡
    浮釣鰱鱅,跟底釣鯽魚相比,思路是不一樣的,在裝備、餌料、釣法、做窩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下面我將自己的一些膚淺認識分享給大家,供參考。2、線:主線要弄粗點,建議最小3號線,如果還不放心,就整到4號、5號,你有那麼結實的竿了,線粗點正好相配,目的還是防止斷線跑魚,我們新手好不容易上條魚,又沒那麼高的溜魚技術,如果因為線配細了跑掉了,後悔都來不及,當然,高手們沒必要這麼配,他們一般用1.5、2.0的都算用得大了,線粗有線粗的缺點,就是在反映漂訊的時候,沒那麼靈敏。
  • 江河野釣鰱鱅,不僅僅只釣浮!你會底釣嗎?
    天氣炎熱的夏季釣鰱鱅最為過癮。本人釣魚喜歡大江裡野釣,釣上魚才覺得有成就感,當然也要資源允許。反正我這邊大江小河遍布,最近電魚的比以往也少了。今天分享下本人平時釣鰱鱅的方法,這邊釣友主要也是喜歡釣鱅魚,也就是俗稱大頭魚。我們這邊小發電站超多,為喜歡垂釣的人提供便利,大家都選發電站儲水庫區作為釣點,選水深3米左右的位置,手竿用5.4米28調的綜合竿。
  • 夏季溫度高,釣魚就釣鰱鱅,夏季垂釣鰱鱅漂相解析
    我們經常垂釣的淡水魚中,草魚和鰱鱅是比較喜歡高溫的。特別是鰱鱅,氣溫越高,活性越足,因為氣溫越高,水溫越高,水中的微生物生長的越好,食物來源越好,所以高氣溫的水域環境中,是釣鰱魚的好時節。我們都知道垂釣鰱鱅最主要的就是餌料的霧化,霧化不好就別想釣鰱鱅。但是這也會造成一個很麻煩的問題,就是霧化的餌料會吸引很多小魚搶來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