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怪」的存在與否,一直是人類科學家相當關心的事情。現代雷達和照相技術的發展逐漸讓淡水湖中的「水怪」消失不見,隨後人類便將目光投入到了對人類來說至今依舊充滿謎團的大海中,而且,人類很可能已經錯過了一次發現這一動物的機會。之所以這麼說,則是因為日本曾有漁民因擔心一船魚的新鮮,漁船船長便拋棄了一隻「史前巨獸」,事後便有專家斥責漁民,稱其扔掉了國寶。
日本「瑞洋丸」號拖網捕魚船是這件事情的「親歷者」,其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在紐西蘭海域打撈上來了一隻擁有細長脖子的有鰭動物殘骸,由於外觀酷似史前生物「蛇頸龍」,還有人將其與發現類似生物的「尼斯湖水怪」事件聯繫起來。然而可惜的是,當時的漁夫們雖然對這具從未見過的「海怪」屍體表示好奇,但船長卻覺得這只是一團腐爛的「怪物」,便命令船員們將它扔下,唯一留存至今的只剩下了幾張照片和一些殘骸。無論是當時的生物學家還是普通民眾都對其表示了強烈的遺憾和「譴責」。
當然,當時的科學家僅僅是針對照片和唯一殘留的鰭須的分析就相當令人興奮,通過當事人的描述和照片等細節對比已知的一系列動物後,動物學家和古生物學家幾乎都一致認為這是能夠作為日本「國寶」的重大發現,甚至可以說是「世紀大發現」。還引來了前蘇聯、美國等全球各國感興趣的國家的船隻,但由於時間間隔過久且當時的潛水技術和探測設備也不完全足夠,想要再找到真的就是「大海撈針」了。
從生物角度說,蛇頸龍這一類大型「史前」動物的發現不僅僅意味著一個新的物種,因為生物鏈的存在,其背後代表的必然是一整個生態系統,尤其在深海這樣資源匱乏和物資稀少的地區,這對於人類認清海底生物形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畢竟人類對於海洋,至今都還沒能完全了解清楚,而大王烏賊和鯨魚外的「海中巨獸」更是科學家執著研究的對象。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這個怪獸被重新發現並證實是史前「巨獸」,那麼人類的生物書和相關研究理論甚至有重新改寫的可能。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進步,儘管當時有人認為這是一種從未見過的「水生生物」,但現代的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表明,這也很有可能是一隻「姥鯊」,甚至有不少被衝上岸邊的像極了這隻海怪的姥鯊屍體被發現,通過骨骼的對比可以看出這兩者十分相似,只不過由於照片角度和高度腐敗的屍體原因,在骨架構成和實體模樣上科學家們犯了錯。這其實也是一些化石或者是古生物痕跡被發現時人們經常犯的錯,比如軟骨之類的存在就會隨著死亡和分解而脫離身體,導致骨架與實體差距巨大。
但「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既然人們沒有親眼目睹那隻「海怪」的真容,相信的它的存在也是保持人們好奇心的一種方式。畢竟人類探索和發現的腳步一直都沒有停止,內生的對於世界秘密和曾經地球生物的探索欲望更是無窮無盡的,甚至可以說,這種欲望早就超過了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範疇,屬於人類這個靈長類物種所特有的思考和行為模式。在科技發展重新加速的今天,人類或許有一天能夠因為發現新的「世界」而團結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