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通常是價值連城,可遇不可求,但人的知識面是有限的,因此也就會出現一些讓人感到惋惜的事情,在1977年,日本的漁民撈起了一隻「海怪」,但船長嫌晦氣直接扔了,日本專家得知後卻痛心疾首道:那是國寶,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事情的整個經過。
1977年4月25日,日本漁民駕駛大洋漁業公司的遠洋拖網船「瑞洋號」照常出海捕魚,但在這天出現了一個收穫,漁民們在300米水深的地方打撈上了一個龐然大物,「瑞洋號」上的所有人都沒有見過這樣的生物,它看起來並不像魚,頭部很小但腹部很大,脖頸處細長,整個約有10米,似乎像是傳說中的蛇頸龍。
蛇頸龍是已經滅絕的蛇頸龍屬海生爬行類的統稱,據地質研究發現,蛇頸龍是從三疊紀晚期開始出現,侏羅紀時期遍布世界各地,曾是海洋中的霸王,與魚龍類一起統治著中生代的海洋,不過在白堊紀,蛇頸龍就已經滅絕了。
不過流傳甚廣的尼斯湖水怪傳說讓科研人員有了新的猜測,認為蛇頸龍並沒有滅絕,而是潛藏在尼斯湖中,尼斯湖水怪「尼西」極有可能是蛇頸龍,據相關統計,親眼見過尼斯湖水怪的超過了3000人,但大家對於尼斯湖水怪,並沒有更進一步的研究。
但日本漁民顯然也沒有對打撈起來的奇怪生物有很大的好奇,而且從這個生物的狀況來看,它已經死亡了,屍體都有些腐爛,這讓船長感到十分晦氣,於是又將它扔回了海中,並且向海聲祈禱一切平安。
而有船員隨手就拍下了這一生物的照片,後來這張照片傳出,引起了廣泛的討論,日本的專家更將其看成是「國寶」,如果將它運回來,經過研究的話,很可能會有重大的發現。
但也有人猜測那是姥鯊腐爛後留下的屍體,但船員對此是否決的,他們在外打魚多年,還是知道鯊魚長什麼樣,而那神秘的生物跟鯊魚有很大的區別。
在地球上,海洋的總面積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約為3.6億平方公裡,處於現今技術的限制,人類對於海洋還存在有許多未知,而海洋中所生存的生物很有可能比陸地上的生物要多上了許多,在海洋中也是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什麼東西都有可能出現。
目前人類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是藍鯨,1904年,有人從大西洋的福克蘭群島打撈上了長33.5米、重達195噸的藍鯨。在海底的魚類中,翻車魚是長的很離奇的魚類之一,背鰭和臀鰭相對並且很高,尾鰭很短,就好像是被人用刀切去一樣。
翻車魚雖然不善遊泳,並且常常成為其他魚類口糧,但由於一條雌性的翻車魚,一次能產出3億個卵,因此翻車魚至今都沒有滅絕。
現今人類對於海洋生物也是越來越重視,認為不應該幹擾海洋的生態系統,因此再發現新的海洋物種,也是可遇不可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