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金字獎論壇—電影的產業化發展對編劇培養的新挑戰
左起:主持人、星美總裁覃宏、光線總裁王長田、東海電影集團董事長倪政偉
時光網訊 缺好編劇,更缺好劇本,是當下華語電影公司老闆頭疼的難題。他們也總結經驗教訓:去年兩部投資不菲的國產片《王的盛宴》、《匹夫》都是劇本源頭把控不紮實,而導致的失敗案例。
11月14日晚,在「第十屆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金字獎」頒獎典禮上,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喇培康指出,「電影產業鏈的源頭是製片,製片的源頭是編劇。中國不缺好的製片人和導演,但缺好編劇。」對此,光線、星美、東海電影集團的老總們也均表示贊同。
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透露,每天都有新劇本送到其公司,但100部裡面,只有5部還算能看下去,其它的大都漏洞百出,或者根本就沒有任何吸引力。王長田認為,電影和電視劇最大的區別在於,電影是創造夢幻的,而電視劇更貼近於生活。現在的問題是,受過去僵化教育及思維方式影響,很多編劇寫的東西老套、乏味,根本就沒有「獨特性」,而獨特性正是能打動投資人和觀眾的東西。常常收到劇本的星美總裁覃宏也有同樣感受,「很多劇本根本是看不下去的,沒有邏輯性。」
沒劇本匆忙上馬,"匹夫"讓光線團隊痛哭流涕
劇本到底有多重要呢?它基本決定一部電影的成敗。王長田舉例說,電影《匹夫》本不是導演楊樹鵬發起的項目,他只是參與者。該片起初換過兩個導演,地道都已挖好,景也搭的差不多。但最後項目終止,導演退出。
那段時間,光線在做提攜新導演的計劃,有人告訴王長田,楊樹鵬正想做項目,加上王長田喜歡他前部電影《我的唐朝兄弟》的風格,於是合作很快談成。期間,楊樹鵬找到了攝影師曹鬱(《可可西裡》《南京!南京!》),說自己想拍一部電影,並在路上順口給曹鬱編了一個故事,曹鬱覺得不錯,就加入幫忙。於是在沒有完整劇本,演員還沒到齊的情況下,《匹夫》就因為要趕檔期,匆匆上馬開拍了。
影片完成後,光線花了大力氣做營銷,但最終該片只賣了2400萬票房。營銷團隊「痛哭流涕」,因為投入很大熱情,但最終沒得到應有回報。王長田總結《匹夫》失敗的原因在於,它沒有一個好劇本,是「先天不足的產物」,自己還為此「搭上了聲譽」。
《泰囧》屬於成功的案例。當時徐崢拿著劇本找了不少投資商,都被拒絕。跟王長田聊了20分鐘,就談成了。王長田說,這部影片拍出來後,跟當初徐崢給他講的故事一模一樣,每一個細節都已事先規劃好。
大改劇本並拖戲,《王的盛宴》導致星美投資失敗
有導演喜歡提早畫分鏡頭,也有導演喜歡現場發揮,陸川就屬於後者。《南京!南京!》和《王的盛宴》出品人、星美影業老總覃宏回憶,自己是被陸川拍攝《可可西》的才華折服。
所以拍《南京》的時候,他給了陸川絕對自由。但是陸川喜歡臨時發揮,為磨戲拖期,實在等不下去的劉燁最後去趕拍別的新戲,陸川只能讓他的角色死掉。但原劇本裡,劉燁和高圓圓有完整的愛情線。
到了拍攝《王的盛宴》,陸川延期改戲再次重演,甚至更嚴重。在原定投資的劇本裡,虞姬是主要角色,但拍攝過程中,思路轉向了「弄權」。覃宏認為,影片《王的盛宴》最終失敗,劇本和呈現的結果有「天壤之別」,主要的原因在於,「人都有膨脹期」。
覃宏從中得到的經驗是一定要嚴格把控拍攝過程。現在,許鞍華拍《黃金時代》期間,覃宏也會親自督陣,要求嚴格按照劇本進行。他認為,《黃金時代》的電影表現手法很新鮮,明年上映後定會在業內引起爭議。但重要的是,李檣寫了一個好劇本。
未來可嘗試懸疑等題材,新編劇要戒躁練內功
現在,中國人的觀影需求越來越旺盛,電影公司急需項目運作,但是,好劇本,總是顯得太少。光線、星美、東海電影集團等公司都在積極行動,購買本土及海外小說版權(比如《鬼吹燈》),和已成名的編劇籤合同(比如星美籤李檣,可參與投資他未來的所有劇本),買老片和電視劇的翻拍權(比如《少林寺》),根據熱門節目改編電影(比如《中國好聲音》),鼓勵明星轉型做導演(比如鄧超《分手大師》)。
以上都是電影公司自己主導的項目。如果是編劇自投,什麼樣的劇本會受歡迎呢?王長田看重的是「有獨特性的故事,我不想生產一個和以往一樣的。」覃宏看劇本有五個方面的評分點,「包括人性、故事、思想性、臺詞、結構性。」在題材上,目前熱賣的愛情、青春類電影還會繼續流行。驚悚片片不能放手去拍,中國觀眾不信任中國人能拍出科幻片,古裝電影已基本沒有市場,動作片缺新鮮打星。所以張昭、覃宏、倪政偉等認為,未來犯罪懸疑片、警匪片、戰爭片等類型可以嘗試,或許能有所為。
這是否意味著,年輕編劇可依著類型片的成功模式,去寫討好市場的電影?覃宏認為,現在的環境特別躁動,讓很多年輕人急不可耐,想上手項目。但實際上,好的編劇是需要踏實下來,慢慢積澱,先練內功。他贊李檣能花兩年時間,關掉手機寫《致青春》,就是一個榜樣。另外編劇要明白,「電影是一個金字塔行業,只要你對自己的劇本有信心,先拿去給一線公司看,如果沒回應,再拿給二線公司。還沒有通過,就基本可以確定,是劇本出了問題。三線公司就沒必要送去了,拍了也不會好。」王長田也認為,如果劇本真正有吸引力,它會聚攏優秀的導演、演員以及幕後團隊,也會有製片公司和發行公司介入,幫年輕導演完成夢想。
上左:頒發最佳長片劇本獎 上右:頒發最佳電影長片創投扶植計劃獎
下:北電文學系教授曹保平導演青春題材新片《狗13》主創映後交流
第十屆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金字獎
為鼓勵、培養編劇人才,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設立了「金字獎」,包括最佳短片劇本、最佳長片劇本、最佳動畫短片劇本、最佳動畫長片劇本、最佳長片創投扶植計劃等多個獎項,主要針對北電在校及離校五年內的畢業生。《牛皮》導演劉伽茵、《失戀33天》編劇鮑鯨鯨都曾參與過該獎項並獲得榮譽。
金字獎已到第十屆。今年,最佳長片劇本獎頒給了文學系2010級研究生邱玉潔,其作品是劇情片《李鐵寶》。攝影系2006級本科生張天輝的《邊城兇案》獲得最佳電影長片創投扶植計劃獎。另外有趣的是,今年最佳長片動畫電影劇本獎和最佳短片獎空缺,因沒有作品能讓評委一致投票通過。
北電文學系教授曹保平(《光榮的憤怒》《李米的猜想》)的青春題材新片《狗13》(一個13歲女孩的成長故事,狗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作為閉幕影片展映,映後現場觀眾給以熱烈掌聲,也收穫了不少好評。
下一頁
更多活動現場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