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標測量過程中,想要提高全站儀轉點精度,就先要清楚誤差來源,然後分析這些誤差有多大,是否能夠滿足精度要求,才能對症下藥,達到消除或減弱誤差的目的。
首先,從坐標計算基本公式來看,拋開控制點自身誤差,坐標測量的主要誤差為距離和角度。那麼如果測距和測角的精度得到保障,轉點坐標的精度也能確保。
所以下面我們就距離和角度的誤差來源及控制方法給大家分別做個介紹。

一、測距誤差的來源及控制方法
1、儀器本身和環境誤差:目前市場上大多全站儀的測距誤差都可滿足轉點的精度,環境對測距影響不大,因此可以忽略!
2、對中和對中杆誤差:首選強制對中觀測墩,一般可將誤差控制在0.2mm;其次是光學對中,可以校準在1mm以內。如果是雷射,雷射暫時沒法解決。至於對中杆誤差問題解決方法比較簡單,有不會的可以留言或私信我!
3、人為誤差:照準稜鏡中心,誤差基本很小!轉點的時候你也可以往返觀測、提高觀測精度。

二、測角誤差的來源及控制方法
1、測角精度:大多全站儀測角精度為2」,300m的距離,對坐標的影響是2.9mm。要提高測角精度,可以通過多餘觀測來平差。按照觀測支導線的方式,觀測左右角、觀測兩個測回,誤差基本可以消除。
2、對中杆誤差:對中杆裝一個覘牌,方便稜鏡瞄準。
3、環境誤差:觀測環境比較良好,能夠看清覘牌一般沒問題。
4、人為和測角誤差:和測量人員的觀測經驗有關。觀測員照的不準對測角的影響就比較大。可以按照導線測量的方法,觀測多個測回的水平角、距離,然後進行坐標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