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倫敦跨年夜上演燈光秀,煙花和無人機照亮了夜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倫敦往年的大型跨年煙花秀被取消了。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綜合編譯 顧海波
據英國《衛報》報導,對德國人來說,2021年的新年顯得有些冷清。此前,德國政府頒布法令,禁止販賣和燃放煙花爆竹。下禁令的原因是,德國的醫院已經因大量的新冠肺炎患者而不堪重負,實在無力再接待因燃放煙花爆竹而受傷的人了。
據德國「德國之聲」電臺報導,德國朝野也在討論,這是否是一個契機,為煙花找到更環保、更安全的替代品?
汙染嚴重引關注
燃放煙花如今已成為世界各地慶祝節日時必不可少的活動。從美國獨立日到印度排燈節,夜空中都少不了煙花的絢爛身影。
燃放煙花也是德國的傳統民俗。據德新社報導,2019年德國的煙花爆竹銷售額達到1.33億歐元,進口的鞭炮達到了創紀錄的47400噸,較1999年的進口額幾乎翻了一番。
隨著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煙花燃放造成的環境影響逐漸成為討論的焦點。煙花不僅會造成土壤汙染,也會嚴重影響空氣品質。不少環保人士認為燃放煙花爆竹導致空氣中顆粒物超標,馬路上垃圾遍地。動物保護者也批評說,煙火爆竹的聲響使狗和貓等動物受到驚嚇。
德國環保組織一直致力于禁放煙花爆竹,許多煙花銷售商已經停止銷售其中一些汙染嚴重的品種。德新社稱,2019年,部分德國城市首次劃出煙花爆竹禁放區,例如柏林的布蘭登堡、亞歷山大廣場和宮殿大街等地帶。2020年,禁令因疫情擴展到德國全國。
德國並不是唯一一個新近實施禁放的國家。《衛報》報導稱,2020年11月,由於擔心煙花會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加劇空氣汙染,印度多個邦和首都新德裡宣布當年排燈節禁放煙花。印度排燈節又稱萬燈節,節慶活動最後的高潮便是盛大的煙花秀。
許多參加慶典的狂歡者無視禁令,在節日的最後一天燃放煙花,導致當天新德裡的空氣汙染達到「嚴重」程度。
德國聯邦環境部近期發表的報告指出,燃放煙花每年會在大氣中增加逾2000噸顆粒物,其中75%來自跨年活動的焰火。
替代方案:無人機和雷射表演
德國環境保護組織的負責人于爾根·雷施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爭取更嚴格的煙花燃放法規。他對「德國之聲」電臺指出,問題不僅限於空氣汙染。「在德國,每年跨年夜過後,都會有1萬噸塑膠和危險廢棄物散落街頭。」
德國煙花製造公司Weco的喬治·阿雷夫直言,不存在「氣候中和」的煙花。但他也表示,現代技術已經降低了煙花對環境的影響,他的公司正努力讓產品變得更加「環境友善」。
「煙花每次燃燒都會釋放一些物質到空氣中。我們的產品並非毫無顆粒。」阿雷夫說,「但還有一個問題是重金屬(如鉛、汞、鉻等)的使用。這些都是天然成分,也許在上世紀的某些部件中仍被使用,但如今已被禁止。」
阿雷夫稱,Weco在環保方面比其他煙花製造商更超前,例如,在煙花火箭中嘗試採用可分解纖維,並使用部分由植物性材料製作的電池。該公司期望2021年能以回收紙取代煙花火箭上的塑料蓋。一些煙花公司如今也生產以氮為基底的煙花,替代過去所用的碳。
Weco公司透露,目前阻礙其進展的一個問題是,可生物降解的材料比一般煙花部件昂貴,尚未被廣泛應用。安全則是另一個考量。測試新煙花部件的安全性可能需要數年。「我們不能直接使用所有的環保部件,尤其當它涉及安全問題時。」阿雷夫說,「如果想要實現零排放,唯一的辦法就是徹底不放煙花。」
對於雷施等環保人士而言,這是個好主意。「為何一定要燃放煙花,以這種原始的爆炸進行慶祝?」雷施說。
「德國之聲」稱,市面上確實存在替代方案。在韓國,煙花的使用多數限於官方活動。近年來,無人機表演越來越受歡迎,也能夠製造出絢麗奪目的效果。
德國城市蘭茨胡特的跨年夜煙花禁令已行之有年,該市如今以令人印象深刻的雷射表演而聞名。愛爾蘭首都都柏林在過去幾年均以傳統煙花搭配雷射表演,頗受民眾歡迎。
任職於煙花製造公司Weco的阿雷夫認為,煙花是德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值得被保存的「藝術形式」。環保人士雷施則希望,新冠肺炎疫情能給熱愛放煙花的國家帶來擁抱環保替代方案的新契機。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