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動物藍鯨面臨危機,科學家僅憑聲音,發現一瀕危種群

2021-01-13 姿勢分子knowledge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體長33米,重達180噸,毫無疑問,藍鯨是今天甚至可能是地球歷史上出現過的最巨大的動物。然而,龐大的身軀似乎不能保護它們的周全,在20世紀,藍鯨一度在人類的獵殺下瀕臨滅絕。

最近,我們終於迎來了關於藍鯨的好消息。在印度洋中部,科學家們接收到了來自於藍鯨種群的「歌聲」,而通過聲音可以判斷,這是一個此前我們從沒有記錄到的藍鯨種群。

在此之前,生物學家們在這片海域所記錄的藍鯨種群只有一個,那就是一個叫做Balaenoptera musculus的種群。這個種群的藍鯨會發出很獨特的聲音,被生物學家記錄。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裡被發現的藍鯨,都被生物學家們歸類到這個種群中。

到了2017年,情況就不一樣了。在相距超過3500公裡(2175英裡)的三個不同水下目標中,可能隱藏著其他的藍鯨種群。在印度洋西部的馬達加斯加附近,生物學家們首次聽到了不一樣的聲音。後來,在印度洋北部的阿拉伯海西部、阿曼海岸和印度洋中部的查戈斯群島也有相同的發現。很明顯,生物學家收到的這些聲音,和那一個種群並不相同。

近些年來,關於藍鯨聲音的研究在全球範圍內被許多生物學家研究,因此這樣的發現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新發現的藍鯨聲音所分布的區域和以往已知的種群沒有任何重疊的部分,並且聲音也大相逕庭,這意味著我們發現了至少一個新的種群,這也讓那些為了藍鯨的處境而憂心忡忡的人十分興奮。

非洲水產保護基金鯨類項目主任Salvatore Cerchio表示:「當你在數據中發現一個此前從未有過記錄的、獨一無二的鯨魚的歌聲,同時還辨認出它來自於一隻藍鯨,這還是非常了不起的。即便有了這麼多關於藍鯨歌聲的研究,但一想到有一個種群直到2017年都還沒有被發現,嗯,這確實叫人大吃一驚。」

生物學家介紹:別說是一個種群,僅僅是記錄下一個極遠處的聲音並且將其與某個單獨的鯨魚物種相匹配,就已經相當有挑戰性了。相信這也是大家的疑問:僅僅通過聲音,就能確定發現的是新種群的藍鯨?難道不會是其他種類的鯨魚嗎?

儘管沒有直接看到藍鯨發聲或者有遺傳信息的數據,但本次研究的生物學家們依然非常有信心。他們自信,這些新的數據中,就算不是全部,至少也有一部分是來自於人類此前從未記錄的藍鯨種群。

當然,就算再有信心,也不能空口白牙地說,而是要拿出真憑實據。研究小組進行了仔細的比較,最終才得出結論:這些聲音和其他可能的鯨魚候選者並不相同。而且,當他們在阿曼海岸附近收集到聲音的幾個小時後,確實在這個海域發現了藍鯨,這就是非常有力的證據。

因此,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鑑於我們報告的新的歌聲類型的聲學特性,以及藍鯨和我們位於阿曼海岸的錄音機在接收到這個聲音後出現在如此之近的距離上,我們得出結論,這些歌聲基本上可以確定是由藍鯨產生的。」

不僅如此,研究人員推測,生活於阿曼海岸附近的這一群藍鯨,可能還有一段相當波折的歷史。

正如我們開篇所說的,這種史上最巨大的動物在20世紀一度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在人類的獵殺之下甚至瀕臨滅絕。研究人員介紹說,在20世紀60年代,前蘇聯甚至曾經在阿曼海岸附近進行過非常大規模的非法捕鯨活動,其中有1294隻藍鯨不幸喪命。直到1967年國際捕鯨委員會(也就是日本去年退出的鯨魚保護組織)正式禁止藍鯨的捕獵,才給了這群巨獸以喘息之機。

直到今天,藍鯨仍然還在努力掙扎。而本次研究在阿曼海岸發現的藍鯨種群,或許就是從大約60年前被前蘇聯捕獵後殘留的藍鯨中正在恢復的一個。

他們在論文中繼續寫道:「不僅如此,潛在的限制範圍、歷史上高強度的捕鯨活動和這種歌聲此前從未被發現的事實,都暗示著這個小種群亟需一次生存狀態的評估以及一些保護行動。」

他們相信,這隻藍鯨種群可能還沒有完全恢復,因此相對來說還不夠強大,因此人類的關注和保護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考慮到阿曼海岸附近極少有藍鯨被發現,更意味著它們的數量仍然很少,可能在苦苦掙扎。

還有一點,儘管今天對於藍鯨的捕殺已經不像幾十年前那麼瘋狂了,但它們仍然面臨著種種威脅。人類的漁業活動、航運、化石燃料勘探和生產以及沿海開發,都有可能擾亂它們的生活,給它們帶來危險。

阿曼環境協會執行主任Suaad Al Harthi說:「在最近20年裡,我們一直把關注的重點放在了阿拉伯海的座頭鯨上,因為我們相信它們在阿曼海岸附近的數量已經只有100隻左右。如今,我們剛剛意識到,這裡還有一個同樣特殊、而且很可能面臨相同危機程度的藍鯨種群。」

接下來,研究人員需要在阿曼、巴基斯坦和印度等附近的海域進行進一步的觀察記錄,以確定這些聲音究竟是不是來自於藍鯨,以及它們是否真的屬於一個此前從沒有記錄過的種群。比如通過在印度洋其他海域布置水下麥克風來收集聲音,能夠幫助我們判斷這個種群實際的生存範圍和可能的遷徙模式。當然了,如果能夠實際觀察到藍鯨,那就更好了。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動物,生存在遙遠的大洋深海中,藍鯨仍然無法在人類活動中獨善其身,可見人類活動影響之廣遠。到了今天,連藍鯨都需要靠人類的保護才能避免滅絕,說起來也有點諷刺。但是,如果我們真的毫無節制地攫取海洋資源,那麼這種史上最大的動物,恐怕真的就只能停留在史上了。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在越南發現迄今數量最大瀕危白臀葉猴種群
    科學家在越南發現迄今數量最大瀕危白臀葉猴種群
  • 世界最大兩棲動物會永遠消失嗎?我國野生娃娃魚面臨大危機!
    在我國幅員遼闊的大地上,有許多珍奇的野生動植物,其中,包括了中國大鯢,大家更喜歡把它稱作娃娃魚,它是這個星球上最大的兩棲動物。而據報導稱,近日的一項發現指出,這種世界上最大的兩棲動物,在我國已經走向了野外滅絕的邊緣。
  • 地球上聲音最大的動物藍鯨,現在世界上還有多少?
    2015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外海,一頭藍鯨的身體被商業漁網緊緊纏繞,最終導致了這頭藍鯨的死亡。2016年,又發生了三起類似的案件。這些被扔在海洋中的廢棄漁網會極大降低藍鯨的繁殖能力與壽命,還會限制藍鯨的遊泳自由,使其更容易遭到外界傷害。
  • 藍鯨是個頭最大的動物,其實也是聲音最大的動物,發聲比飛機還大
    要說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藍鯨。個頭大一點的藍鯨體長可達到33米左右,重量達到180多噸。這樣的體重相當於二十多頭非洲象,也相當於兩千多個人的體重。而且藍鯨不僅是世界上體型最龐大的動物,它所發出來的聲音也是世界上動物發出來最大聲的,甚至比飛機的聲音還要大。
  • 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最大的有200噸以上!
    現存的世界上最大動物當屬藍鯨,以體重列為世界最大,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現存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是什麼揭秘你所不知道的動物之最。
  • 2010年瀕危動物名單:33%面臨滅絕危險
    日前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次締約方會議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了「2010年瀕危動物名單」。名單顯示,面臨危機的動物種類比2009年增加了1000多種,33%的動物種類面臨滅絕危險。
  • 作為世界上體型最大的動物,藍鯨有沒有天敵?
    在當下,人類已經成為所有動物的天敵了,藍鯨當然也不例外。作為地球上體型最大的動物,藍鯨有著平均28米左右的體長,150噸左右的體重,在一些人看來,這完全就是一大坨的「錢」。所以藍鯨被大肆的捕獲,鯨肉做成了各種肉製品,鯨油被提煉出來成了炸藥的合成物、香皂的潤滑油以及用作一些顏料的合成等等。
  • 世界上最大的生物,藍鯨也只能靠邊站
    你認為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是什麼?恐龍?藍鯨?答案也許會超乎你的想像!
  • 海洋動物藍鯨一口下去能吃多少魚?網友:藍鯨一口夠我吃一年
    近日,在網絡有攝影者拍到了海洋藍鯨在海中進食的情形,藍鯨張開了它的深淵巨口,無數小魚在藍鯨的口中上躥下跳,靜待一會後,藍鯨開始閉合嘴巴,一口就吞了下去,然後遊向海洋深處。雖然是從視頻中觀看到這一進食的情形,但是也足以震撼我們,在藍鯨面前,人類是顯得多麼的渺小,不少網友表示藍鯨一口夠他們吃一年了,各種神回復令人捧腹大笑。話題延伸一:藍鯨被認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過的體積最大的動物藍鯨是一種海洋哺乳動物,屬於鬚鯨亞目。成年長可達33米,重達181噸。
  • 中俄科學家首次確定東北豹最後種群:成年個體至少80隻 遠超估算
    ,首次聯合確定出中國琿春及周邊區域-俄羅斯豹地國家公園這一中俄跨境區域的虎豹種群現狀。  聯合監測結果顯示,2014年度該區域東北豹和東北虎種群數量已經大大超過了之前的估算,東北豹至少80隻成年個體(不含幼體),東北虎至少38隻(含幼體),從而首次摸清東北豹全球唯一種群的野外真實現狀。監測結果也表明,該跨境區域東北豹、東北虎種群已經進入繁殖高峰期和快速增長時期,中俄兩國政府和科學家開展的長期野生動物保護獲得顯著成效。
  • 藍鯨並不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看看這些就知道天外有天!
    我們一直認為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是藍鯨,其實曾經有一些古老的動物已經超過藍鯨的體積了,只是存活下來的只有藍鯨了!
  • 世界極度瀕危動物白頭葉猴種群數量增至千隻
    世界極度瀕危動物白頭葉猴種群數量增至千隻 2017-07-21 19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高辰   中新社廣西崇左7月21日電(記者 黃豔梅)廣西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21日介紹,被列入世界最瀕危動物名錄的白頭葉猴
  •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大華北豹種群
    原標題: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大華北豹種群 本報北京6月7日電 (記者趙婀娜)記者從北京師範大學獲悉: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中心、北京師範大學虎豹研究團隊對外發布重要科學發現,通過長期野外觀測,科學家在陝西延安的子午嶺林區發現迄今最大的華北豹種群,同時證實陝西省子午嶺林區和山西太行山林區分布著華北豹重要種群
  • 藍鯨從遍布全球到捕殺至不足50頭,捕殺原因並不是因為它們的肉
    因為藍鯨就算是唱著鯨魚們可識別的歌,也很難被別的鯨魚聽到了,曾經遍布全球了藍鯨,如今已是瀕危物種,隨時都可能帶著它們一身的傳說,抿滅在蔚藍的大海中。藍鯨這個名字,本身就是一個傳奇藍鯨是地球上最大的動物,它擁有許多地球之最的記錄。
  • 藍鯨竟然不是第一名?科學家發現世界最大生物,竟然是個蘑菇
    提起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很多人都會想到藍鯨,根據目前已知的,藍鯨曾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它的體重超過181噸,體長為33米,那麼,為何這裡會加一個「曾經」呢?只是因為伴隨著科學家們的最新發現,藍鯨第一名的地位已經不保了。
  • 你不知道的世界瀕危動物(一)
    ,土地資源的不斷挖掘,環境的不斷破壞,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面臨滅絕。地球不只是人類的,是所有生物共存的家園,保護地球,保護珍稀動物,我們義不容辭。面對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或許我們了解的並不多,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認識一些世界瀕危動物。
  • 考古新發現!地球曾出現過的最大動物可能不是藍鯨!
    我們美麗的地球上存在不計其數的動物,其中最大的一種現存動物毫無疑問就是藍鯨。那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的最大動物又是誰呢?有些朋友瞬間想到了龐大的恐龍,但目前已知的最大的恐龍也遠比藍鯨要小得多。我們先來對比一下藍鯨和恐龍吧。
  • 力大如牛的黿,為何當今面臨瀕危的現狀?
    自上世紀80年代起,由於黿棲息地生境不斷惡化及人類的亂捕行為,致使黿的分布區在不斷縮小,種群的數量也隨之減少。黿野生種群的衰退及滅絕的原因,一是人類的捕獲,而是棲息環境的破壞,雖然歷代文獻中有不少人捕獲黿以後放生的記載,但是捕殺黿用以食用的人也不在少數。
  • 科學家首次測量到地球上最大的動物 - 藍鯨的脈搏
    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生物學家首次成功地藉助固定在動物身上的傳感器測試了地球上最大的動物——藍鯨的心臟收縮頻率。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科學院學報》雜誌上。據之前推測,通常藍鯨的心跳頻率是1分鐘5至20次,但是藍鯨真實的脈搏卻一直沒被測量過。
  • 我國發現迄今最大華北豹種群 黃土高原脆弱生態開始恢復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中心、北京師範大學虎豹研究團隊,近日對外發布重要科學發現,通過長期野外觀測,科學家在陝西延安的子午嶺林區發現迄今最大的華北豹種群。  豹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大型貓科動物,也是自然生態系統食物鏈中頂端物種之一。2017年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豹的全球種群和分布區呈現急劇下降的趨勢,在很多歷史分布區,豹棲息地和種群消失達到90%以上,甚至全部消失,豹的全球保護形勢十分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