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兩棲動物會永遠消失嗎?我國野生娃娃魚面臨大危機!

2021-01-08 中國氣象愛好者

在我國幅員遼闊的大地上,有許多珍奇的野生動植物,其中,包括了中國大鯢,大家更喜歡把它稱作娃娃魚,它是這個星球上最大的兩棲動物。而據報導稱,近日的一項發現指出,這種世界上最大的兩棲動物,在我國已經走向了野外滅絕的邊緣。

中國大鯢是有尾目最古老的類群之一,在1.7億年前與其他類群分離開來,並且一直發展到現在,被稱為「水中大熊貓」。但這種古老的生物目前的情況並不太樂觀,尤其是近日的一項研究表明,我國野外的中國大鯢至少應該可以分成5種物種,打破了原有的分類準則。

來自中國、日本和英國的科學家們在中國的數十個省份花了四年進行大量調查,我國野外大鯢的數量已經大幅減少,而更重要的是,可以分成5個不同的物種代表著一個新的危機:我國野生大鯢本來就已經很少了,但是這樣一來,這些大鯢種群又會被分成5個種群,這意味著一些種群的數量規模可能已經很小。

同時,雖然我國近些年在保護大鯢,並且嘗試人工養殖和放生來一定程度恢復大鯢的種群數量,但這種情況在現在看來是一種矛盾——人工養殖的多樣性必然不如野生,來自其他地區的人工養殖的不同種大鯢事實上也是「外來物種」,正在破壞本地大鯢的種群和基因完整,同時還可能傳播疾病,看上去人們在保護中國大鯢,事實上,一些大鯢種群正因此走向瀕危。

《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的報告指出,科學家們無法確認我國野外究竟還有多少野生娃娃魚,甚至科學家們此次這些年中調查發現的娃娃魚,有相當一部分也是人工繁殖返回生態系統中的。在我國,雖然娃娃魚是保護動物,但過去十幾年裡它成了稀有野味。法規雖然明令禁止出售野生大鯢和第一代繁殖大鯢,但二代大鯢可以合法上市。來自倫敦動物學會的塞繆爾·特維博士:「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些動物在野外的數量在一個非常短的一段時間內發生了災難性的變化,造成這一問題的根源是人類對其的過度消費。」

目前,中國大鯢已經歸類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極度瀕危的瀕危物種紅色名單。

此前,世界上的大鯢分為三種,美洲、日本和中國,而中國大鯢就是大家熟悉的「娃娃魚」,能發出嬰兒哭聲一般的聲音,是世界上最大的兩棲動物,能長到1.8米長。它被描述為一個「活化石」,因為其外觀自侏羅紀以來幾乎沒有改變。由於偷獵和棲息地的破壞,中國大鯢的數量急劇下降,此後,我國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來保護中國大鯢。

這項研究的合著者之一,昆明動物研究所的方博士表示,這種可以追溯到恐龍時代的古老動物需要保護,它們獨特的遺傳譜系是無價的瑰寶,需要更合適更到位的安全措施來呵護這種生物。現在,中國大鯢可分為陝西、四川、廣西、貴州和安徽五個物種,再不加以保護,當中的一些種可能就要真的和我們說再見。

相關焦點

  • 百種最奇特瀕危兩棲動物 我國「娃娃魚」居首
    據英國媒體21日報導,英國倫敦動物學會21日公布了一份最奇特瀕危兩棲動物名單。在這些奇特的動物中,中國獨有的珍稀兩棲動物「娃娃魚」居榜首。  上榜的這些兩棲動物有100種,據該機構估計,這些兩棲動物中有85%受到很少保護或根本無人顧及。如果繼續置之不理,它們將永遠消失。
  •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兩棲動物,營養價值堪比人參,是我國特有品種
    說起兩棲動物,大家想到的是什麼呢?應該最讓人熟悉的兩棲動物是蛙類。確實,蛙類是最常見的兩棲動物,但如果說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兩棲動物是什麼,大家知道嗎?答案就是大鯢,它們還有一個比較可愛點的名字「娃娃魚」,很多人會誤以為,娃娃魚是一種體型很小的魚類,但其實不然,這是一個誤區,為什麼人們會給大鯢起一個娃娃魚的稱號呢?原來,是因為大鯢的嘴大,其聲音極其洪亮,當它們叫的時候,聲音特別像嬰兒的啼哭聲,所以有此稱呼。
  • 超級病菌導致全球珍貴兩棲動物面臨滅頂(全文)
    巴克斯特懷俄明蟾蜍網易探索1月10日訊,據英國《衛報》報導,近期有科學家指出,地球目前正面臨著最大的一次物種滅絕危機。科學家新近發現一種席捲兩棲動物的致命病毒,地球上6000多種兩棲物種一半以上都面臨著絕種的危險。長期以來,地球上兩棲動物(包括青蛙、蟾蜍、蠑螈、蚓螈等)的生存一直都受到棲息地被破壞、氣候變化、環境汙染、殺蟲劑和外來物種的引入等因素的威脅。
  • 浙江溫州市永嘉縣村民捕獲至今最大的野生娃娃魚
    浙江溫州市永嘉縣村民捕獲至今最大的野生娃娃魚2016-09-20 08:0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他覺得這條魚長相奇怪,隨即拍照傳給在外地工作的兒子,他兒子通過網絡資料對比,該魚很可能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娃娃魚。之後有人想出高價購買,但章德金沒有同意,他說這麼大的娃娃魚,村裡很多人都說從來沒見過,擔心自己一旦放生,會被別人抓走販賣或偷偷吃掉,所以想請本報幫忙聯繫動物保護組織,予以安全放生。
  • 新疆野生魚好神奇!大頭魚是水中大熊貓,娃娃魚比恐龍還古老
    新疆河流、湖泊眾多、縱橫交錯,養育著十分豐富、多樣化的野生魚類。新疆獨有的野生魚種有158種,數量不計其數!新疆大頭魚、娃娃魚這兩種野生魚,您聽說過嗎?真的很神奇啊!第一:比恐龍還古老!大頭魚起源於3億年前,娃娃魚距今3-4億年前。第二:曾一度滅失!消失20年後,又神奇般地重現人間。第三:特別地珍稀!中國特有,新疆獨有,和大熊貓、中華鱘一樣珍貴!第四:長得很怪異!大頭魚還有點像魚,娃娃魚可更像蛇啦!
  • 新疆野生魚好神奇!大頭魚是水中大熊貓,娃娃魚比恐龍還古老!
    新疆河流、湖泊眾多、縱橫交錯,養育著十分豐富、多樣化的野生魚類。新疆獨有的野生魚種有158種,數量不計其數!新疆大頭魚、娃娃魚這兩種野生魚,您聽說過嗎?真的很神奇啊!大頭魚起源於3億年前,娃娃魚距今3-4億年前。第二:曾一度滅失!消失20年後,又神奇般地重現人間。第三:特別的珍稀!中國特有,新疆獨有,和大熊貓、中華鱘一樣珍貴!第四:長得很怪異!
  • 對世界最大兩棲動物,我們原來一直愛錯了
    他們已經很久沒在野外見過野生大鯢了,這一發現讓他所在的科考隊格外興奮。    這種俗稱「娃娃魚」的生物,學名為「中國大鯢」。經過數億年保持至今,是現存最大的兩棲動物,生物界的「活化石」之一。    多年以來,生物學家一直將大鯢劃分為中國大鯢、日本大鯢、美洲大鯢3個物種,其中中國大鯢處境最為危險,早在2004年就載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屬於極度瀕危物種。
  • 英國評出百種瀕危兩棲動物 中國娃娃魚居首(圖)
    英評出百種瀕危兩棲動物 中國娃娃魚居首    自然界有很多奇形怪狀的動物人們還沒有機會見到,但它們已經瀕臨滅絕了。英國的倫敦動物學會(ZSL)日前評出了100個最奇特同時生存受威脅的兩棲動物。
  • 娃娃魚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它的學名是
    最近玩森林驛站這個遊戲的玩家都在問,遊戲裡面9月21日每日一題答案是什麼,今天的問題是娃娃魚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它的學名是?小夥伴們知道答案嗎?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是蠶豆網帶來的9月21日每日一題答案了,感興趣的玩家就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
  • 現巨型野生娃娃魚 網友:說好的建國以後不能成精呢?
    經測量,這條娃娃魚長達1.05米,胸徑40公分,重18.1斤,在同類中也可算是一條巨型「怪物」。娃娃魚,又稱大鯢,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貴的兩棲動物,主要分布在我國的長江流域及黃河、珠江中下遊的支流中。娃娃魚的生存環境要求非常苛刻,只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才能生存,由於經濟價值和環境質量下降等原因,野外種群數量很少,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密雲水庫現巨型野生娃娃魚 漁民及時保護放歸水庫
    密雲水庫發現的巨型娃娃魚。方軍攝   重9.3千克、身長103釐米的野生大鯢(俗稱娃娃魚)日前現身密雲水庫,這也是密雲水庫近十餘年來發現的最大娃娃魚。一開始我還以為是條大鯰魚,但仔細一看,它沒有魚鰭還長著爪子!」穆家峪鎮鹼廠村的漁民趙全利是第一個發現這條野生娃娃魚的人。他打了20多年魚,這樣的四腳怪魚還是頭一次見。  怕傷到這條怪魚,趙全利趕緊用刀削開漁網,把它救了出來。在看清怪魚之後,大伙兒更是倒吸一口氣:它足足有一米多長,皮膚光滑,頭部鈍圓扁平,四肢短小。因為保護得及時,怪魚沒有明顯外傷,一放在地上就四肢有力地爬動了起來。
  • 東港驚現野生「娃娃魚」!叫聲像嬰兒哭,四肢似人手腳~
    得知消息後,記者隨市漁業漁民漁船事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來到長山鎮臥龍村五組村民侯傳茂家中,看到一隻背部呈黑棕色、四肢短小的娃娃魚正在大水盆一動不動。根據對娃娃魚的外形和膚色特點進行現場研究、分析,判斷這隻娃娃魚是我國野生大鯢。據市漁政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大鯢幼年期用腮呼吸,長大以後用肺呼吸。這條大鯢前面是四個爪,後邊是五個爪,很明顯是一條成年大鯢,長成了應該在1米8左右,據工作人員辨析,這條大鯢體量8斤左右,體長68公分,年齡在6歲到8歲。
  • 浙江千島湖發現1米長的大型娃娃魚,娃娃魚的神秘令人驚嘆!
    娃娃魚實際上並不是魚。它名之曰魚而非魚,是我國體型最大的兩棲動物。它的外形比較獨特,有點象壁虎。 當地野生動植物保護站測量完,發現這條娃娃魚居然長達一米左右,體重大概15斤。據悉,娃娃魚在千島湖裡很少發現,以前也基本上沒有碰到過這麼大的。 由於這條娃娃魚健康狀況良好,所以當天下午,娃娃魚就被重新放歸千島湖。 在我國,大鯢是二類保護動物。
  • 西山林屋洞已有8條娃娃魚 將建立水生野生動物救助基地
    本報訊(記者 範易)西山林屋洞水質優良,環境幽靜,是蘇州少有的適合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娃娃魚繁衍生存的地方。昨天,金庭鎮林屋洞風景區透露,景區「娃娃魚家庭」再添一名新成員,目前共有8條娃娃魚,遊客來林屋洞遊玩也能看到這些「大魚」的身影。
  • 徐州現罕見巨型娃娃魚
    他連忙收拾漁網,帶著這條怪魚回到家中,打開電腦上網搜索,發現這竟然是一條「娃娃魚」!左鄰右舍聞訊前來圍觀,年過八旬的村民王安瑞說:活到這麼大從沒見過這樣的魚。幾位村民也說,只是從電視和電腦的圖片上才見過「娃娃魚」,沒想到這一次見到了真的,而且還這麼大。經過測量,這條「娃娃魚」體長為79釐米,重量為6.2斤。
  • 市民釣起野生娃娃魚放生 專家提醒此魚兇猛
    他仔細查看發現,這是一條重約3斤的娃娃魚。據工作人員判斷,這是一條野生娃娃魚,重約3斤,在黃塘湖中發現野生娃娃魚比較罕見。隨後,民警和林業部門工作人員一道,將這條娃娃魚帶至長江邊放生。據了解,野生娃娃魚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珍貴的兩棲動物,其叫聲像嬰兒哭聲,因此而得名。野生的娃娃魚比較兇猛,是食肉類動物,在家飼養很可能會攻擊人的。」
  • 中國娃娃魚極危!研究者4年僅發現24隻野生大鯢,曾賣出萬元高價
    博科園:科學科普-生物學類中國大鯢,是中國特產的一種珍貴的野生動物,由於它在夜間的叫聲猶如嬰兒啼哭,因此被人們俗稱為「中國娃娃魚」。它是地球上生存至今最大的兩棲動物,體長可達到2米,它的進化相當成熟,能上陸地能下水,而且處於山溪、河流生態系統食物鏈的頂端,幾乎沒有天敵。中國大鯢在地球上已經生活了1.7億年,曾與恐龍處於同一時代,被認為是「活化石」。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車靜和中國大鯢(攝影:Robert Murphy)然而,在野外,這種古老而珍稀的野生動物,卻面臨著危險的境地。
  • 現存的北極熊已面臨危機 本世紀末野生北極熊可能會全面消失
    北極熊面臨的危機中,影響最大、最立即的是全球變暖。由於全球變暖發生速度極快,讓依賴北極海冰生存的北極熊,無法因應。當海冰消失時,其他原本被海冰阻絕於外的海洋動物,如虎鯨等,也會有機會進入原本它們無法進入的北極區,進而又影響當地生態。
  • 最珍貴的兩棲動物——娃娃魚
    大鯢是很珍貴的兩棲動物,因為它們的叫聲像嬰兒的哭聲,所以人們也叫它們"娃娃魚",外形長得有點像蜥蜴,頭部扁扁的、嘴巴很大,無眼瞼,身體的顏色隨環境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多為灰褐色,體色可隨不同的環境而變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身上光滑無鱗,但有各種斑紋,並附帶粘液,身長可達1米,體重在百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