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媒體21日報導,英國倫敦動物學會21日公布了一份最奇特瀕危兩棲動物名單。在這些奇特的動物中,中國獨有的珍稀兩棲動物「娃娃魚」居榜首。
上榜的這些兩棲動物有100種,據該機構估計,這些兩棲動物中有85%受到很少保護或根本無人顧及。
如果繼續置之不理,它們將永遠消失。該項目負責人喬納森形容這些動物是「煤礦裡的金絲雀」,對生態環境具有指示性作用。他說:「它們對能導致物種滅絕的氣候變化和汙染高度敏感,能對即將發生的事情發出警示。如果我們失去它們,那麼其他的物種也將不可避免地步其後塵。」
倫敦動物學會稱:「與鳥類的可愛和哺乳動物比起來,兩棲動物經常被動植物愛好者忽略。它們看上去不是那麼的乖巧,不會給人一種想上前抱一抱的感覺,但它們奇特的外表和怪異的行為將會激發人們對它們的保護。」右邊的這10種動物被選為應優先採取行動拯救的物種。
「娃娃魚」生存現狀立法支持保護開發「娃娃魚」主要生長在我國湖南、湖北、四川等省山區海拔300米至600米的溪流中。早在2000年前已有不少書籍提到「鯢魚有四足,如鱉而行疾、有魚之體、而似足行、聲如小兒啼」。
「娃娃魚」的壽命在兩棲動物是最長的,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能活130年之久。「娃娃魚」的肉白而嫩被列為珍餚。由於過去不懂得保護,對它進行了無情地濫捕,致使瀕於絕跡。
目前,全國野生「娃娃魚」總量約為5萬尾,人工養殖數在10萬尾左右。我國已規定必須加以保護,國內有國家級繁殖保護中心一個,省級繁殖保護中心21個,這些中心承擔著保護當地野生「娃娃魚」和人工繁殖後進行放生的任務。相關人員提議,我國「娃娃魚」商品市場必須加強監管,在呼籲立法支持保護開發的同時,專業管理部門要科學測算年度上市的商品量,確保市場健康發展。(楊凌)
十大瀕危兩棲動物排行榜TOP1:中國「娃娃魚」兩棲動物裡的巨無霸。「娃娃魚」學名大鯢,因「唔哇、唔哇」的叫聲酷似嬰兒啼哭而得名,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兩棲動物,最大體長能達到1.8米。「娃娃魚」也是中國獨有的珍稀兩棲有尾動物,其歷史可以追溯到3.5億年前,有「活化石」之稱。
TOP2:肯亞薩嘎拉蚓螈沒手沒腳沒尾巴,是現存惟一完全沒有四肢的兩棲動物,也基本無尾,頭部兩側有觸鬚,可以探測捕食者的化學信號。
TOP3:紫蛙一身漂亮紫「衣服」,全身紫色,一年有50周鑽在鬆軟的土壤中,2003年才在印度被發現。
TOP4:南非幽靈蛙
出沒在墳場內,因在南非骷髏峽谷墳場被發現得名。
TOP5:洞螈飽餐一頓管十年。沒有眼睛,皮膚是透明的,終生棲息在地下水形成的暗洞內,時常將鼻孔伸出水面呼吸。在光照下膚色可變成黑色。不吃不喝也能活上十多年。
TOP6:墨西哥無肺蠑螈呼吸靠皮不靠肺。它沒有肺,靠皮膚和口內膜呼吸。
TOP7:馬達加斯加彩虹蛙垂直巖壁爬上爬下,色彩豔麗,能在垂直的巖壁上爬行,遇到驚濤駭浪也不會被衝走。
TOP8:智利達爾文蛙「含在嘴裡怕化了」。父蛙將孩子放在口中保護。1978年後就沒再被看到過,可能已滅絕。
TOP9:博提克產婆蟾最稱職「奶爸」。實際執行「產婆」任務的是雄蟾,在雌蟾排出一長串透明的卵帶後,雄蟾就排出液體,使卵帶裡的黑色卵子受精,並裹在後腿一直守護著。
TOP10:加德納島塞舌蛙在圖釘上「跳舞」。世界上體型最袖珍的蛙,成年蛙的體長只有11毫米,能坐在一個圖釘的頂部。 (來源: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