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物種「小娃娃魚」群落定居東莞銀瓶山,別去打擾它們呦~

2021-02-20 莞香花開

  在銀瓶山自然保護區一條神秘的溝谷深潭裡,生活著一群我國瀕危野生動物香港瘰[luǒ]螈,民間俗稱香港瘰螈為「小娃娃魚」。「小娃娃魚」對水質要求也特別高,稍有化學汙染便不能生存。

  「小娃娃魚」是我國瀕危動物,而在銀瓶山自然保護區居然發現一個群落,真令人喜出望外。

  它們位於銀瓶山腳下的一條山溝後面的深潭裡。這條山溝比較隱蔽,遊客一般情況下不會發現。山溝的入口處是一堆亂石,幾十棵樹歪歪斜斜地長在亂石的縫隙裡,擋住了去路。從外表看,這裡凌亂、陰暗,遊客會望而止步。工作人員稱,這正是大自然對「小娃娃魚」的保護,迷惑人類,限制人類「侵犯」它們的領地。

  在潭水邊蹲下來,不一會兒,一條如手掌長的「小娃娃魚」遊到了我們身邊。工作人員輕輕地將「小娃娃魚」撈起來,放在手掌心上觀察。

  「小娃娃魚」有四隻腳,皮膚暗黑粗糙,尾部較長,有一小塊白斑。「雄性的尾部有白斑,雌性的沒有。」

  繼續觀察深潭,能發現遠處還有幾條「小娃娃魚」,其中兩條趴在水底石塊上小憩。

  工作人員去年曾來過這裡,看到深潭裡有一群「小娃娃魚」。這次重新來找它們,想看看它們生活得怎麼樣。現在看來,由於遊客的足跡還沒到這裡,它們沒受到驚擾,依然生活得優哉遊哉。

  把「小娃娃魚」放回水裡,它們遊回同伴身邊,很快不見蹤影。

  「小娃娃魚」棲息的深潭表面有點渾濁。工作人員說,別看潭水表面不透明,其實,這是銀瓶山自然保護區中最乾淨的潭水之一。

  香港瘰螈對水的要求特別高。如果水被汙染,或者溫度不適合,它們都難以存活,這也是為什麼香港瘰螈特別少、到了瀕危地步的主要原因。「假如這個深潭有一點化學汙染物,它們也生存不下去。現在它們在這個深潭群居,說明深潭的水質沒有受到化學汙染。」

  來回的路上不少巖石的表面長了俗稱「地衣」的綠色苔蘚,這裡負離子高、空氣沒有汙染,巖石才會長苔蘚。銀瓶山自然保護區還有不少未開發的溝谷深潭,裡面會不會還有「小娃娃魚」群落?工作人員說,不排除這個可能性。

  香港瘰螈屬於兩棲綱有尾目蠑螈科瘰螈屬,首次在香港發現,以香港地名冠名;後在深圳發現,現東莞銀瓶山也有分布。該物種民間俗稱「小娃娃魚」。「小娃娃魚」對水質要求特別高,稍有化學汙染便不能生存,因此,該物種屬於指示生物,能體現生活地的水質。

  它們喜歡在丘陵、山地清澈的溪流中棲息。10月至次年1月,在寒冷的溪流中求偶、繁殖。4月至9月,它們在山溪和水草豐盛的縫隙、石塊下夏眠。它們多在水底覓食蚯蚓、山坑螺、軟體動物、昆蟲幼蟲等。

  銀瓶山自然保護區有不少溝谷和深潭,有的已開闢成旅遊景點,有的還沒開發。從專家調查情況來看,已經開發的溝谷和深潭很難找到「小娃娃魚」,而沒開發的溝谷和深潭,成為「小娃娃魚」家園的可能性比較大。若要保護「小娃娃魚」棲息環境,最好是控制開發規模,讓更多的未開發地保留原生態狀態。

  萌萌噠「小娃娃魚」深居銀瓶山深潭之中,我們知道就好了!千萬表去打擾他們的自然生活喲~

  同意的話就點個讚吧!

(來源:東莞日報 東莞時間網)

相關焦點

  • 廣東東莞市:「小娃娃魚」群落定居銀瓶山深潭
    廣東東莞市:「小娃娃魚」群落定居銀瓶山深潭2014-10-28 08:4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東莞日報        瀏覽量: 3005 次 我要評論 要見「小娃娃魚」真的不容易,記者手腳並用,爬過一堆堆奇形怪狀的石頭,才來到它們棲息的深潭。「小娃娃魚」對水質要求特別高,稍有化學汙染便不能生存,因此,該物種屬於指示生物,能體現生活地的水質。  深潭藏在巖石陣的盡頭  早在2011年,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專家張禮標在銀瓶山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了兩條「小娃娃魚」。
  • 《東莞植物區系與植被》出版—新聞—科學網
    《東莞植物區系與植被》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邢福武等主編的《
  • 大天鵝做客海城河,請不要打擾它們!
    33隻大天鵝棲息在海城河麗水藍灣段據海城市林業資源保護管理中心副主任杜芳芝介紹,大天鵝是涉禽類珍稀瀕危物種,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主要以水生植物葉、莖、種子和根莖為食,除植物性食物外,也吃少量動物性食物。
  • 中國娃娃魚至少有五個物種
    原標題:中國娃娃魚至少有五個物種   曾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的娃娃魚(學名中國大鯢),近些年已大量養殖成功,並允許食用。然而這個「成功」的保護案例可能要被改寫了。
  • 百種最奇特瀕危兩棲動物 我國「娃娃魚」居首
    據英國媒體21日報導,英國倫敦動物學會21日公布了一份最奇特瀕危兩棲動物名單。在這些奇特的動物中,中國獨有的珍稀兩棲動物「娃娃魚」居榜首。  上榜的這些兩棲動物有100種,據該機構估計,這些兩棲動物中有85%受到很少保護或根本無人顧及。如果繼續置之不理,它們將永遠消失。
  • 英國評出百種瀕危兩棲動物 中國娃娃魚居首(圖)
    英評出百種瀕危兩棲動物 中國娃娃魚居首    自然界有很多奇形怪狀的動物人們還沒有機會見到,但它們已經瀕臨滅絕了。英國的倫敦動物學會(ZSL)日前評出了100個最奇特同時生存受威脅的兩棲動物。
  • 它們一不小心就會滅絕-地球,瀕危,滅絕,物種,動物 ——快...
    雖說物種的誕生於滅絕更多是由於自然進化選擇需要所致,但現代人類活動的幹涉無疑也是造成大量物種「被」滅絕重要因素之一。今天,我們就通過媒體的盤點來看看那些世界上最瀕危的物種。中國娃娃魚(瀕危指數:7.21):這是世界上最大兩棲動物,體長可達1.8米。
  • 【東莞】自然地理
    其中山地、丘陵及未經開墾的崗地現狀植被以人工林和次生林群落佔優勢,林下以灌木、蕨類植物或草本為主,溝谷等較為陰溼的山地多見攀纏植物。現狀植被反映出由熱帶向亞熱帶過渡而熱帶性較強的特徵,與南亞熱帶氣候特點相適應。(林業局)【氣候】東莞市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長夏無冬,光照充足,熱量豐富,氣候溫暖,溫度變幅小,雨量充沛,乾濕季明顯。
  • 珍稀瀕危物種定居龍南,解碼工業旅遊「新玩家」
    龍南縣素有「江西南大門」之稱,不僅有優越的區位優勢,良好的氣候條件也吸引了珍稀瀕危物種石斛在龍南安家落戶,並且成為工業旅遊的一道亮麗風景。那麼,珍貴的石斛為何會定居龍南?它們能夠適應這裡的氣候生長環境嗎?咱們跟著記者的鏡頭去一探究竟吧!
  • 珍稀物種圖鑑 | 鼷鹿?小別致長得真東西!
    呦!這小東西長得真別致~
  • 寧夏農科院團隊發現瀕危物種圓果甘草野生分布群落
    寧夏農科院團隊在寧夏發現瀕危物種圓果甘草野生分布群落。寧夏科技廳供圖中新網銀川7月8日電 (李佩珊)記者8日從寧夏科技廳獲悉,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中衛綜合試驗站站長、寧夏農林科學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明及其團隊在平羅縣發現重要藥用植物圓果甘草(Glycyrrhiza squamulosa Franch。)
  • 美國網友熱議:中國富豪食用娃娃魚!網友:娃娃魚?不是人吧!
    美國網友熱議:中國富豪食用娃娃魚!網友:娃娃魚?不是人吧!一些中國人認為娃娃魚具有抗衰老的功效,但這個觀點並不被普遍認同。娃娃魚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IUCN) 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被界定為"瀕臨滅絕",這意味著該種群的數量在"最近30年裡急劇下降"。網友評論翻譯:1、中國在保護地球和關注瀕危物種方面做得並不好。
  • 曾認為已滅絕 廣東茂名發現珍稀瀕危植物蘭花蕉群落
    蘭花蕉是國家三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中新網廣州5月27日電 (程景偉 林蔭)據廣東省林業局27日消息,廣東茂名林洲頂鱷蜥省級自然保護區近日發現兩個國家三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蘭花蕉小群落,活體植株數量達三位數。
  • 約500隻瀕危物種鉗嘴鸛定居雲南孟連 當地加強保護
    為此,當地加強了對它們的保護。近日,記者在現場看到,在湛藍的天空中鉗嘴鸛成群自由翱翔,場面極為壯觀。據當地攝影愛好者陳永剛介紹,這群鉗嘴鸛是2019年12月初飛到孟連的。圖為停留在雲南孟連的鉗嘴鸛。 何有剛 攝「剛觀測到時數量不多,只有有4、5隻,到今年3月就發現增加到了40至50隻。」陳永剛表示。2006年,中國在雲南大理首次記錄到鉗嘴鸛。
  • 東莞第一峰銀瓶嘴山
    銀瓶山,山名。位於謝崗鎮和惠州市相接處,東莞市東部,莞城區東偏南55公裡處,東與惠陽縣的白雲嶂相連,面積5000畝。素有「小九寨溝」之稱。銀瓶嘴山主峰898米,因遠望象一樽銀瓶而得名。銀瓶山森林公園是由謝崗景區、清溪景區、樟木頭景區組成在廣東省東莞市謝崗鎮南面村,有一座山叫銀瓶山,898米,是東莞第一峰。
  • 廣東省的銀屏山森林,佔地近4萬畝,被譽為「東莞張家界」
    除了這五個A級景區,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銀瓶山森林公園是廣東省新的五個A級景區。銀瓶山森林公園位於廣東省東莞市東部。佔地近4萬畝,也是東莞最大的森林公園,公園主峰近一公裡,被譽為「東莞第一高峰」。森林公園主要由樟木頭、謝崗和清溪組成。銀屏山森林公園有非常美麗而豐富的風景,如壯麗的瀑布、奇石險峰、紫煙亭等,令人陶醉不已。
  • 重慶驚現「巨型」娃娃魚 體重超過40斤
    重報移動傳媒消息,3日早上7點左右,重慶永川神女湖水域驚現一隻「巨型」娃娃魚,體長近1.3米,重達40多斤。「圍觀的人都說這個娃娃魚長這麼大不容易,應該把娃娃魚送回水裡放生。於是有人就把娃娃魚抱起來,大家拍了幾張照後,將娃娃魚放回了湖裡。」據眾多目擊者目測,該娃娃魚體長有近1.3米,重達40斤以上。
  • 十大奇特瀕危兩棲動物[組圖]
    娃娃魚紫蛙洞螈墨西哥無肺蠑螈自然界有很多奇形怪狀的動物人們還沒有機會見到,但它們已瀕臨滅絕了。如果繼續置之不理,它們將永遠消失。該項目負責人認為這些動物對人類的生態環境具有指示性作用。「如果我們失去它們,那麼其它的物種也將不可避免地步其後塵。」ZSL已從名單中選出10種在今年將受到優先保護的動物,中國娃娃魚則列於榜首。
  • 牛蛙、小龍蝦都是外來入侵物種,它們會造成本土物種的滅絕嗎?
    先說兩種常見的外來入侵物種:牛蛙和小龍蝦。我們所吃的牛蛙和小龍蝦都是人工飼養的,放到野外,它們的危害不容小覷。小龍蝦原產美洲,進入我國幾十年的時間,它繁殖快,食性廣,喜歡鑽洞,要麼破壞農田,要麼造成潰堤,鉗子還會把水稻夾斷,對農業極其不利。
  • 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記者近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國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採取就地保護、遷地保護等措施,持續開展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