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測量太陽與地球的距離?

2020-12-01 火星科普

太陽與地球的距離不是直接測量出來的,而是利用間接的方法算出來的。我們無法通過向太陽發射雷達信號然後等待回波的時間來測出太陽的距離,因為作為等離子體的太陽難以反射雷達波,而且太陽本身也有巨大的電磁幹擾。測量太陽距離最經典的方法是金星凌日法,四百多年前的天文學家哈雷(最早算出哈雷彗星的軌道)最早提出這種方法,後來的天文學家利用該方法首次較為精確地得到了日地距離。

金星凌日

金星位於地球內側,大約每隔584個地球日,兩個天體就會會合一次,金星位於地球和太陽的連線之間。於是,從地球上觀測,就能看到金星從太陽前方掠過。金星凌日的原理與日食一樣,只是月球視直徑較大,可以剛好擋住太陽。

但由於金星和地球的軌道存在3.4度的夾角,所以並非每次會合都會出現金星凌日的現象。事實上,每隔一個世紀才會出現兩次,最近的兩次相隔8年,上兩次是在2012年和2004年,下一次要到98年後的2117年。

採用金星凌日法來計算日地距離,本質上是利用三角視差的原理。

如上圖所示,假設在地球上相隔較遠的兩位觀察者同時觀察金星凌日的現象,那麼,對於P來說,金星在太陽盤面上的運動軌跡為AB;而對於P'來說,金星在太陽盤面上的運動軌跡為A'B'。在P和P'觀測到的金星凌日時間之比就正比於AB和A'B'的「長度」(視直徑)之比。根據勾股定理可以計算出夾角θ:

其中R表示太陽的視半徑(0.25度),tP表示P點的金星凌日時間,ω表示金星的軌道角速度,tP'表示P'點的金星凌日時間。

計算出夾角之後,再由P和P'的距離,可以算出金星和地球的距離。通過天文觀測,哈雷知道金星和太陽距離是地球和太陽距離的0.72倍,所以就能算出日地距離。在1761年,天文學家利用金星凌日法測出的日地距離與現代數值相差不到3%。

金星大距

另外,也可以通過金星的東大距和西大距來測量日地距離。在金星繞太陽運動的過程中,它和太陽與地球所成的夾角會不斷變化。當這個角度達到最大時,就被稱為金星大距。此時,地球與金星的連線剛好垂直於金星與太陽的連線。在金星東西大距時,它和太陽與地球所成的夾角大約為46度,由此可以直接得到日金距離是日地距離的72%。再通過雷達波反射法精確測出金星和地球的距離,利用三角函數就能算出日地距離。

天文學家在知道日地距離之後,就能利用三角視差法測量位於太陽系外的恆星距離,這裡就不再贅述。

相關焦點

  • 如何測量地球到太陽的實際距離?如何測量地球與其它行星的實際距離?
    今天要解決的問題是:地球到太陽的實際距離是如何測算出來的?由於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實在太遠,不可能直接用尺子來測量。所以,人們使用了一種比較巧妙的測量方法。這種方法的原理很簡單,利用的是三角函數法。只需知道一個三角形的兩個角和一條邊,利用三角函數就可以計算出三角形的另外兩條邊!
  • 我們該如何測量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
    天文學家們如何計算從太陽到地球的距離?如何知道太陽的真實大小?如何確定地球繞太陽運行的速度?顯然,只要我們能從這些問題中先找到一個答案,就可以找到其他問題的答案。但是,我們怎樣才能找到第一個答案呢?簡短說明:我們實際測量的是地球到其它一些天體的距離,比如金星。
  • 太陽距離地球有多遠?人類又是如何測量的?
    我們不知道它由什麼組成,又如何形成,亦或它如何製造能量。我們不知道它有多大,我們也不知道它有多遠。太陽系中的距離太大,以至於天文學家使用這個距離作為測量標準,從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就此被稱為天文單位。天文學家不說冥王星距離太陽58.8億公裡,而說這有39個天文單位、或AU。
  • 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如何測量
  • 太陽與地球有多遠?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如何測量?方法告訴大家
    現在我們都知道地球與太陽距離是1.5億公裡,那你知道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是如何測出來的嗎?
  • 你知道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如何測量的嗎?
    太陽距離我們有多遠?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回答起來難度卻不小,值得一提的是太陽與地球的距離曾困擾了我們超過2000年。通過現代天文學的知識我們知道,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為一個天文單位,即149,597,870,700米,約等於1.5億公裡,但過去的天文學家在沒有如此精確的測量技術前提下幾乎無法獲得準確的日地距離,這就導致了我們對宇宙其他天體的觀測出現誤差,因為我們都用天文單位來衡量我們與其他天體的距離。
  • 地球到月球的距離是多少?科學家如何測量地球到月球的距離?
    並且月球軌道以3.8cm/a的速度向外偏移,也就是以每年3.8釐米的速度遠離地球而去。地球到月球的距離怎麼測量?古人測量地球到月球的方法古人最早測量地月距是通過肉眼觀察進行大概的測量,最早測定月地距離的人是伊巴谷,其在公元前180年左右出生於小亞細亞,也就是今天的土耳其。
  • 地球離太陽有多遠?又是如何測量出來的呢?
    疑問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探索宇宙的奧秘,都會有許多疑問,令人著迷,激發人的好奇心,比如,對非專業人士而言,港珠澳大橋是如何建的?在海裡橫跨55公裡的距離;如何測量每個國家的領土面積,不可能用尺子去量吧,等等,當然對專業人士而言,這些問題就顯得簡單,那麼你思考過,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是如何測算出來的呢?
  • 行星間的距離是如何測量的,通過測量行星的距離我們發現了什麼?
    浩瀚的宇宙之中存在著無數的天體,有質量和密度巨大的恆星,它們能夠發光發熱,就像我們的太陽就是一顆恆星。還有圍繞著恆星在固定軌道之上運行的行星,比如我們的地球就是這樣的一顆行星。還有圍繞行星而運行的衛星,地球擁有唯一的一顆衛星,也就是月球。
  • 如何計算地球到太陽的距離?
    但是如果不知道地球到太陽的距離,還是沒辦法為度量太陽系找到一把合適的「尺子」。最早「成功」計算地球到太陽距離的是克裡斯蒂安惠更斯。他通過觀察金星受太陽光照角度不同形成的「月牙」的形狀,得到太陽、金星、地球所形成的三角形的形狀,只要再知道這個三角形任意一條邊的長度,就能估計其他兩邊的邊長。這時,惠更斯使了個「花招」。他沒什麼根據地猜測金星的大小跟地球一樣大,再根據金星看上去的大小,就計算出了金星到地球的距離。
  • 太陽的溫度是如何測量的?
    說起溫度,我們基本都能想到可以通過溫度計測量,不過太陽表面的溫度非常高,目前我們人類所能製造出的所有材料在這種溫度下都會發生熔化,更不要說溫度計了。而且太陽距離地球非常遙遠,直接通過工具測量非常的不現實,那麼太陽溫度是如何測量出來的呢。為了測量太陽的溫度,我們需要了解下黑體輻射的概念以及斯特藩-玻爾茲曼定律。
  • 地球距離太陽有多遠?
    然而,在測量更遠的距離時,天文學家們都用光年為單位,即光在真空中行經地球年一年的距離,一光年等於6.3239萬AU。因此,比鄰星遠在4.25光年外。他利用月相測量月亮到太陽的距離。在半月期間,三個天體應該形成一個直角。通過測量月球和太陽之間的夾角,他判斷出地日距離是地月距離的19倍,因此太陽有月球的19倍大。事實上,太陽的直徑比月球大400倍左右。
  • 地球距離太陽有多遠?
    (奧爾特雲被認為距離太陽9.3萬億英裡(15萬億千米)。 圖片來自:百度百科)地球繞太陽旋轉的軌道比奧爾特雲近了10萬倍,平均9295.5807萬英裡(14.957987億千米)。這個距離被用作了天文學單位(AU),用來測量太陽系中的距離。
  • 如何測量月球與太陽的大小?
    提問:你能告訴我們如何測量太陽和月球的表面直徑嗎?回答:人類的眼睛不可能直接測量到月亮、太陽或任何其他天體的大小,主要原因是當我們看天空時,我們完全缺乏深度感知。這意味著當你看天空時,所有的星星和行星似乎都與我們有相同的距離。
  • 科普:天文學中是如何通過視差法測量地球和恆星之間的距離的?
    自從天文學誕生以來,如何測量距離就是天文學中的一個難點。即使到了現在,精確的測量天文學距離依然有著很大的挑戰性,儘管天文學中有著不少的方法用來測量距離。這裡,我們簡單的介紹一下,視差法是如何用來測量地球(或者太陽系)到其它緊鄰恆星的距離的?當然,視差法有她的使用限制,距離遙遠的恆星,這種方法是無能為力的。
  • 科學有道理:科學家如何測量日地距離?八大行星的距離又如何計算
    各位朋友大家好,上一期咱們介紹了科學家計算地球直徑的方法。今天,咱們把視野放遠一點,看看科學家是如何計算太陽系各個天體的距離的。1619年,德國天文學家克卜勒提出了著名的行星三定律的最後一條。所以,只要知道任何一顆行星和太陽的距離,就能夠知道其他行星到太陽的距離。看起來,最容易測的,就是日地距離了。關於這個距離的測量,科學家們提出了許多種方法,限於篇幅,我們只介紹當時最精確、最靠譜的方法,那就是著名天文學家哈雷(就是預言了哈雷彗星回歸周期的那個)提出的金星凌日法。
  • 【一天一學】古希臘人如何測量地球與月球距離
    計算天體距離最困難的就是找一個合適的參照物。天體的距離和大小是難以測量的,但是只要給定一個出發點,它在地球上的各種表現是可以量化的。下面來介紹聰明的古希臘人是如何計算的。有一點需要說明,當時的古希臘人已經計算出地球的周長和直徑。以此為基礎,古希臘人進行了一個巧妙的幾何計算。
  • 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是如何測量出來的?
    日地距離可以認為是天文學上的一個基石數據,雖然這個看似不起眼的數據卻困擾了人類近千年,因為很早以前天文學家就想知道日地距離是多少。
  • 如何測量我們到一顆恆星的距離?
    同樣地,當我們圍繞太陽公轉時,離地球較近的恆星的位置會逐漸地從一處移動到另一處,而離地球較遠的恆星看上去就沒有這麼明顯的移動。利用這一原理,天文學家可以相當精確地計算附近恆星的距離。視差效應首先,天文學家記下一顆恆星在夜空中的位置,然後在六個月後,再次測量同一顆恆星的位置。記住,六個月後,地球會位於太陽的另一邊!
  • 我們如何測量星體之間的距離?
    離我們太陽系最近的恆星,大約距離地球4.3光年,但我們是怎麼知道那個距離的呢?當我們地球繞著太陽轉時,相對於更遠的星體,近處的星體似乎在來回移動,而星體越遠,它移動的幅度就越小,這種移動非常微小,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的移動距離不超過從40英裡外看到的足球的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