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是如何測量出來的?

2021-02-15 奧秘世界

  日地距離可以認為是天文學上的一個基石數據,雖然這個看似不起眼的數據卻困擾了人類近千年,因為很早以前天文學家就想知道日地距離是多少。我們目前知道,這個值是149597870700米,大約是1.5億公裡,為一個天文單位,但是過去的天文學家可沒有如此精確的技術,因此無法準確知道日地距離。

  

  希臘天文學家可以說是早期試圖用視差法觀測日地距離的,科學家認為從兩個不同的角度觀測,形成一個三角測量,通過函數我們就可以知道日地距離了,但是這個方法很有趣,誤差也很大,我們知道函數關係一旦不準確,那麼在如此巨大的天體距離上,誤差就非常可觀了。1761年,法國天文學家拉郎德給出了一個精確值,大約為1.53億公裡,與1.49億公裡非常接近,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觀測值。現代天文學上通過金星凌日測量日地距離的。金星凌日時,可測得金星的視直徑,進而通過三角視差法算出金星與我們的距離。再通過克卜勒第三定律可求得日地距離。

  哈雷在18世紀成功預言了金星凌日,從而使得人類第一次求得了日地距離:當時計算所的的數值與現代更先進、更精密的觀測得出的1.49億千米相差甚微。應該說,測量日地距離是天文測量與天文觀測史上一個重大的成就,一旦我們確定了日地距離,即一個天文單位,才能去計算別的天體之間距離,不然一切都是白搭。

相關焦點

  • 如何測量地球到太陽的實際距離?如何測量地球與其它行星的實際距離?
    今天要解決的問題是:地球到太陽的實際距離是如何測算出來的?由於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實在太遠,不可能直接用尺子來測量。所以,人們使用了一種比較巧妙的測量方法。這種方法的原理很簡單,利用的是三角函數法。只需知道一個三角形的兩個角和一條邊,利用三角函數就可以計算出三角形的另外兩條邊!
  • 如何測量太陽與地球的距離?
    太陽與地球的距離不是直接測量出來的,而是利用間接的方法算出來的。我們無法通過向太陽發射雷達信號然後等待回波的時間來測出太陽的距離,因為作為等離子體的太陽難以反射雷達波,而且太陽本身也有巨大的電磁幹擾。測量太陽距離最經典的方法是金星凌日法,四百多年前的天文學家哈雷(最早算出哈雷彗星的軌道)最早提出這種方法,後來的天文學家利用該方法首次較為精確地得到了日地距離。
  • 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如何測量
  • 我們該如何測量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
    天文學家們如何計算從太陽到地球的距離?如何知道太陽的真實大小?如何確定地球繞太陽運行的速度?顯然,只要我們能從這些問題中先找到一個答案,就可以找到其他問題的答案。但是,我們怎樣才能找到第一個答案呢?簡短說明:我們實際測量的是地球到其它一些天體的距離,比如金星。
  • 地球到月球的距離是多少?科學家如何測量地球到月球的距離?
    地球到月球有多遠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離是384,400千米 。月球離地球近地點距離 為 35.7萬 千米 (就是地表到月表);距離地球最遠的遠地點距離為40.6萬千米(就是加上月球與地球的直徑)。 月球是離我們地球最近的星球。
  • 太陽與地球有多遠?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如何測量?方法告訴大家
    現在我們都知道地球與太陽距離是1.5億公裡,那你知道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是如何測出來的嗎?
  • 地球離太陽有多遠?又是如何測量出來的呢?
    疑問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探索宇宙的奧秘,都會有許多疑問,令人著迷,激發人的好奇心,比如,對非專業人士而言,港珠澳大橋是如何建的?在海裡橫跨55公裡的距離;如何測量每個國家的領土面積,不可能用尺子去量吧,等等,當然對專業人士而言,這些問題就顯得簡單,那麼你思考過,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是如何測算出來的呢?
  • 太陽距離地球有多遠?人類又是如何測量的?
    我們不知道它由什麼組成,又如何形成,亦或它如何製造能量。我們不知道它有多大,我們也不知道它有多遠。太陽系中的距離太大,以至於天文學家使用這個距離作為測量標準,從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就此被稱為天文單位。天文學家不說冥王星距離太陽58.8億公裡,而說這有39個天文單位、或AU。
  • 你知道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如何測量的嗎?
    太陽距離我們有多遠?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回答起來難度卻不小,值得一提的是太陽與地球的距離曾困擾了我們超過2000年。通過現代天文學的知識我們知道,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為一個天文單位,即149,597,870,700米,約等於1.5億公裡,但過去的天文學家在沒有如此精確的測量技術前提下幾乎無法獲得準確的日地距離,這就導致了我們對宇宙其他天體的觀測出現誤差,因為我們都用天文單位來衡量我們與其他天體的距離。
  • 如何計算地球到太陽的距離?
    但是如果不知道地球到太陽的距離,還是沒辦法為度量太陽系找到一把合適的「尺子」。最早「成功」計算地球到太陽距離的是克裡斯蒂安惠更斯。他通過觀察金星受太陽光照角度不同形成的「月牙」的形狀,得到太陽、金星、地球所形成的三角形的形狀,只要再知道這個三角形任意一條邊的長度,就能估計其他兩邊的邊長。這時,惠更斯使了個「花招」。他沒什麼根據地猜測金星的大小跟地球一樣大,再根據金星看上去的大小,就計算出了金星到地球的距離。
  • 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是多少,又是怎樣確定的?
    太陽到地球是一個天文單位(AU),約149,597,870,700米,約等於1.5億公裡以前科技落後,所以導致觀察天體距離出現誤差
  • 如何測量我們到一顆恆星的距離?
    同樣地,當我們圍繞太陽公轉時,離地球較近的恆星的位置會逐漸地從一處移動到另一處,而離地球較遠的恆星看上去就沒有這麼明顯的移動。利用這一原理,天文學家可以相當精確地計算附近恆星的距離。視差效應首先,天文學家記下一顆恆星在夜空中的位置,然後在六個月後,再次測量同一顆恆星的位置。記住,六個月後,地球會位於太陽的另一邊!
  • 太陽的溫度是如何測量的?
    說起溫度,我們基本都能想到可以通過溫度計測量,不過太陽表面的溫度非常高,目前我們人類所能製造出的所有材料在這種溫度下都會發生熔化,更不要說溫度計了。而且太陽距離地球非常遙遠,直接通過工具測量非常的不現實,那麼太陽溫度是如何測量出來的呢。為了測量太陽的溫度,我們需要了解下黑體輻射的概念以及斯特藩-玻爾茲曼定律。
  • 太陽的表面溫度如何測量出來?
    太陽的溫度非常高,其表面溫度可達5500攝氏度,人類目前所能製造出的最耐高溫材料在這種溫度下也會發生熔化。並且太陽距離地球很遙遠,我們不可能直接用工具測量出太陽的溫度。不過,通過分析太陽的光譜可以知道太陽表面的溫度。
  • 地球和月球之間的平均距離是38萬公裡?這是如何測量出來的?
    我們熟知的其實是平均距離,大概是38.5萬千米。可以說,相對於地球和月球自身的尺寸來說,地月之間的距離是相當大。除了理論計算,我們是如何能夠知道地月之間的距離的呢?如果用測量的方法,又有哪些具體的辦法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 測量地月之間的距離 實際上,天文測距在天文學界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問題,測距的方法也有多種多樣。比如:三角測量法,光譜法,雷射測距法。
  • 科學有道理:科學家如何測量日地距離?八大行星的距離又如何計算
    所以,只要知道任何一顆行星和太陽的距離,就能夠知道其他行星到太陽的距離。看起來,最容易測的,就是日地距離了。關於這個距離的測量,科學家們提出了許多種方法,限於篇幅,我們只介紹當時最精確、最靠譜的方法,那就是著名天文學家哈雷(就是預言了哈雷彗星回歸周期的那個)提出的金星凌日法。
  • 地球到月球的距離,你知道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嗎?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但是,飛到那裡又有多遠呢?什麼是地球到月球間的距離理論上講,從地球到月球的距離是指兩者間中心的距離,而且是可以測量的,但是,通過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來衡量這個距離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通過三角公式來計算它們間的距離。
  • 行星間的距離是如何測量的,通過測量行星的距離我們發現了什麼?
    浩瀚的宇宙之中存在著無數的天體,有質量和密度巨大的恆星,它們能夠發光發熱,就像我們的太陽就是一顆恆星。還有圍繞著恆星在固定軌道之上運行的行星,比如我們的地球就是這樣的一顆行星。還有圍繞行星而運行的衛星,地球擁有唯一的一顆衛星,也就是月球。
  • 太陽距地球的距離是怎麼算出來的?科學家:並沒有用天文望遠鏡!
    太陽距地球的距離是怎麼算出來的?科學家:並沒有用天文望遠鏡!   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有白天和黑夜,這晝夜交替正是因為太陽的東升西落。確實太陽給地球帶來了光明和溫暖,可以說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的人類,是很難生存下去的。對於太陽,人類也一直保持著一種虔誠探索的態度。
  • 測量天體之間距離的方法——從古希臘到今天演變
    測量到月球的距離就在那時,知道了地球的大小,為做一些更有趣的事情打開了大門。古人發現了月食的秘密。他們知道當太陽、月亮和地球排成一條直線時,月食就發生了。月食時地球的陰影落在月球上,使月球看起來更暗。如何測量到太陽的距離?解決辦法出現得更晚,在另一個時代,當科學革命在歐洲開始。測量到太陽的距離17世紀,艾薩克·牛頓爵士將目光投向了天空。當他提出萬有引力理論,解釋行星在萬有引力作用下圍繞太陽公轉的數學原理時,他對行星的運動產生了極大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