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欽州黃瓜皮,寧舍魚翅燕窩,不舍欽州瓜皮!
欽州是廣西三大海濱城市之一,欽州的特色除了海產品、靈山荔枝之外,還有一種當地特色的鹹菜——欽州黃瓜皮,欽州黃瓜皮、荔枝以及龍眼並稱為「嶺南三寶」,深受人們的喜愛,甚至有人評價「寧舍魚翅燕窩,不舍欽州瓜皮」!足以看得出欽州黃瓜皮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欽州製作的黃瓜皮選用的是表皮光滑無刺、外形相對粗短的一種品種,早在800多年前宋代欽州就已有種植。而欽州黃瓜皮的興起要到清代道光年間,當時由廣東御廚製作的黃瓜皮受到皇室喜愛,從西欽州黃瓜皮聲名大噪,不僅是皇室愛吃的美味,也是民間的家常小菜。2014年7月28日,欽州黃瓜皮被列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欽州黃瓜皮是一種醃製的鹹菜,酸爽脆口受到很多人喜愛,醃製方法也很簡單。採摘新鮮的黃瓜,越嫩的口感越好,清洗乾淨後可以在黃瓜上扎一些孔,然後放進沸水裡燙一會,不用太久捏起來稍軟就可以撈出,接著放進紗袋裡,用重物壓在上面會看到有汁水從沙袋中流出。因黃瓜含水量較多,在黃瓜上扎孔、用重物壓,這兩步都是為了讓黃瓜裡的水分快速流出,水分含量的多少也決定了黃瓜皮的脆爽程度。
壓好的黃瓜變得蔫了吧唧,取出撒適量食鹽拌勻,放入無水無油乾淨的密封罐裡保存,黃瓜裡的水分在鹽的作用下繼續滲出,在密封無氧的環境裡三五天自然發酵乳酸菌產生,黃瓜皮變得酸爽,這種方法醃製是天然的酸味,跟用醋醃製的味道完全不同,自然發酵醃製也是欽州黃瓜皮廣受喜愛的一大原因,用這樣的方法醃製,黃瓜皮可以在密封罐裡存放一年都不會壞,只是越到後面會越來越酸爽。
醃好的黃瓜皮取出洗淨、切成小塊,一點蔥花、蒜末、少數調料拌炒就是一碟開胃小菜,自然發酵的酸味令人食慾大開,爽脆的口感讓人慾罷不能,炎熱的夏天用來送粥再合適不過。想要再豐盛點,也可以用來炒雞蛋、炒五花肉都是美味的家常小菜。
近200年歷史的欽州黃瓜皮用自然發酵的方法醃製出的酸味和爽脆的口感不得不讓人喜歡,小鹹菜也能登上大雅之堂,還曾是清代皇宮裡深受歡迎的一種美食,如今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推薦文章:廣西的14種米粉之欽州豬腳粉,在欽州,這些好吃好玩的也不能錯過